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元嘉第三次北伐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历史上元嘉第三次北伐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08 更新时间:2023/12/24 8:16:07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元嘉第三次北伐的故事。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得知北魏发生政变,魏太武帝被杀,遂仓卒图谋再次北伐,并得鲁爽等人支持,但太子中庶子何偃认为北方数州经历过上一次北伐后还未复原,未是时机,上一次反对北伐的沈庆之再度进谏试图阻止北伐,但宋文帝都不接纳。

五月丙申,宋文帝下诏北伐,命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攻碻磝,鲁爽、鲁秀兄弟与程天祚率四万荆州兵攻许洛,雍州刺史臧质攻潼关。

青州刺史刘兴祖得知北伐,进言请派青冀二州共七千兵直指中山,占据河北要地,并取当地农作物补充军粮,若果成功,河南守军亦当溃败,率北伐主力的张永更可北渡黄河作支援。然而宋文帝一心只想收复河南,不肯听从。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七月,宋文帝以北魏发生宫廷内乱,命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攻碻磝,鲁爽、鲁秀兄弟与程天祚率四万荆州兵向洛阳、虎牢方向进攻,臧质、柳元景率军攻潼关。

鲁爽率领的西路军虽然很快便攻占了长社(今河南长葛市),并在大索城击败拓跋仆兰,进而围攻虎牢;但张永统率的东路军却迟迟攻不下碻磝,后魏军通过挖地道出城,纵火烧毁宋军营垒及攻城器具,破坏宋军进攻的通道。

萧思话见碻磝久攻不下,青、徐二州又歉收,遂在八月率军退还历城(今济南)。鲁爽、臧质等知晓东路军已退,于是和柳元景等退兵,第三次北伐除恢复了刘宋在许、洛中间一带的控制,基本无功而还。

经过

大军出发后,守历城的建威将军申坦入黄河支援,张永司马崔训及齐郡太守胡景世都率青州兵和张永会合。当年七月,张永到达碻磝,并围城,接着兵分三路攻城,张永、胡景世统东路,申坦统西路而崔训统南路,可是仍久攻不下。

八月辛亥日(9月4日)夜晚,魏军挖地道出城,纵火烧毁崔训营垒及攻城器具,两日后又烧了张永和胡景世的,不久魏军再破坏崔训进攻的通道。张永于是在当晚便撤围退兵,可是却没有告知其他人,于是令宋军大乱,被魏军攻击,死伤惨重。萧思话于是率兵增援,尽力攻城但仍失败。

八月丁卯日(9月20日),萧思话见久攻不下,青、徐二州又歉收,遂在八月丁卯日率军退还历城,斩崔训共收张永、申坦下狱。

由鲁爽率领的西军进攻长社,守戍的秃发幡出逃,臧质则只出襄阳城郊,柳元景及薛安都进兵洪关;梁州刺史刘秀之也派萧道成进兵长安。北魏方面封礼进防弘农,儿乌干守潼关,拓跋辽守河内。

不久,鲁爽在大索击败拓跋仆兰,进而攻虎牢,然而因为知道东军已退,于是和柳元景都退兵。萧道成等军亦见魏援将至,退还仇池。北伐再次无功而还。

影响

此役作战地区局限,规模亦不大,对宋魏两国影响及不上两次北伐,魏及后还因宗爱再杀由他拥立的南安王拓跋余而引来一场由源贺等人领导的政变,终让文成帝继位。

不过宋文帝对此役乘魏太武帝去世仍然失败大感不满,曾对萧思话下书:“北虏已经从战争中获利了,而现在快进入隆冬季节,若果他们敢来送死,我们兄弟父子就要亲自抗击了。说到这里又更愤怒了!可以将这诏给张永和申坦看。”

更向刘义恭说:“早知道诸将是这样子,我就亲自持刀在他们后面督战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不过,次年宋文帝就因太子刘劭的政变而丧命,由其领导的北伐亦告终结。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为:智伯无理索地,韩氏、魏氏均畏惧智氏的实力,两家均献给智伯一“万家之邑”,频频得手的

  • 三藩之乱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后世对三藩之乱有何争议?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藩之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

  • 魏灭燕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详解魏灭燕之战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魏灭燕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这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魏明帝震怒。魏明帝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

  • 王昭远自诩为当世"诸葛亮",兵败后居然被封为大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五代时期,成都郊外有户王姓农家,由于连年战乱、缺衣少食,便将13岁的儿子王昭远送到附近的寺里。住持看他生得聪明伶俐,便让他做了侍奉起居的童子。幼年的饥饿经历使他很怕被送回家,便用心讨好住持,久而久之练就了阿谀奉承的本领。公元925年,唐庄宗令太原尹孟知祥讨伐前蜀政权,大军压境之际蜀军望风而逃。随后孟

  •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

  • 涿鹿之战有何历史意义?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此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影响涿鹿之战以黄炎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传说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合鬼神于泰山之

  • 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是如何亡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赵国方面当时赵国除了有强秦的威胁外,中山国也是赵国的一个心腹之患。中山自魏文侯时期复国后,便雄据在河北中部一带,

  • 沙苑之战对东西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沙苑之战是在中国南北朝时,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537)十月,西魏军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地区大败东魏军的伏击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为一雪小关(今陕西潼关南禁谷)之败,亲率20万军队至蒲津(今山西永济县一带)攻讨西

  • 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那么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代表作。赵军对潜伏的汉军毫无觉察,

  • 探索硖石之战的具体经过,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硖石之战是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梁左游击将军赵祖悦进攻北魏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先胜后败的作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具体经过梁将赵祖悦领兵袭占北魏西硖石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九月,梁将赵祖悦领兵袭占北魏西硖石(硖石城有二,在淮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