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大西洋宪章:为二战后的和平奠定基础

大西洋宪章:为二战后的和平奠定基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06 更新时间:2024/1/15 11:40:53

大西洋宪章简介

《大西洋宪章》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于1941年8月14日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

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金夏海湾内的美国的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大西洋会议。

在13日两国首脑在“威尔士亲”号战列舰的后甲板上进行了《大西洋宪章》的签字仪式,14日正式公布。


大西洋宪章的目的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

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内停留的美国的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大西洋会议。


大西洋宪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件全文共8条,宣布对德战争的目的战后和平的处置,同时表明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大西洋宪章签订的影响

一、宪章作用

《大西洋宪章》的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

二、历史意义

《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是个沉重的打击。

同时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在丘吉尔从其海上会面返回后不久,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三、国际态度

1、苏联

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

2、中国

中国共产党1941年8月19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最近国际事件的声明》中指出,联合宣言表示了英美打倒法西斯主义的决心,有利于苏联,有利于英美,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全中国人民都欢迎宣言。

同时又指出宣言未提日本之名,第4条暗示可与日本通商及供应原料,第7条暗示允许日本移民,仍在企图拉拢现状维持派,表示其愿与日本妥协的一面。

标签: 大西洋宪章二战后的和平奠定基础

更多文章

  • 世界历史十大军神:中国一人力压群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世界历史,十,大军,神,中国,一,人力,压,群雄,

    军神,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军事统帅才能的人,而且战功卓越,受自己国家爱戴、崇拜尊敬的传奇人物,纵观世界历史,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十大军神:世界历史十大军神TOP10:海神-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李氏朝鲜

  • 英国的历史前身是凯尔特人 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英国,的,历史,前身,是,凯尔特,人,距今,已有,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欧人的一支——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其为高卢人)西进。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凯尔特人继续西进到了不列颠岛。在他们之前在岛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因为继承苏格兰王位的

  •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带你探索欧美强国的历史崛起之路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带你,探索,欧美,

    大国崛起分集剧情介绍第1集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

  • 罗曼诺夫王朝历代沙皇:俄罗斯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的统治者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罗曼诺夫,王朝,历代,沙皇,俄罗斯,历史上,最,

    罗曼诺夫王朝的介绍罗曼诺夫王朝(俄语:Романовы,英语:RomanovDynasty,1613年—1917年),是统治俄罗斯的第二个以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俄罗斯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由于彼得一世的革新,俄罗斯迅速发展成为东欧的强国。并在

  • 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铁幕,

    铁幕演说的介绍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之后,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

  • 丘吉尔广播演讲: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讲话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丘吉尔,广播,演讲,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

    本文是1941年6月22日,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所做的关于二战的一次演讲,号称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讲话。文章以政治家的勇气和视野,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号召与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结成统一战线,从而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是英国政治,也是其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转折。丘吉尔

  • 1965年丘吉尔获得国葬: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英国首相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1965年,丘吉尔,获得,国葬,第二个,获此,殊荣,的,

    国葬是英国至高无上的荣誉,能无条件获得国葬的只有英国国王和女王。几百年来除了王室,能享受这种尊贵待遇的只有寥寥数人。享受国葬礼遇的人,都为英国做出过杰出贡献。国葬不仅是对这些改变过英国命运的人最终的致敬,也真实反应了英国人的价值观。他们,改变过英国命运。无论是国葬还是礼葬,程序都是由军队护卫着灵柩在

  • 玉米运动:忽略自然环境的失败运动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玉米,运动,忽略,自然环境,的,失败,苏联,玉米,

    苏联玉米运动玉米运动是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进行改革时发动的一场运动。据说赫鲁晓夫想学习美国,大面积种植玉米,不顾及苏联的地理气候因素,赫鲁晓夫决定全苏联种植玉米。但由于苏联地理条件(主要是气温和光照)实在太差,玉米几乎不结“棒子”,加上国家机构人员腐败,从国外购进大“棒子”愚弄总理,玉米运动终究失败。

  • 巅峰时期的华约与北约谁更强 看这些数据你就知道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巅峰,时期,的,华约,与,北约,谁更,强,看,这些,

    80年代初,美苏都处于颠峰时期,美国逐渐从越战泥沼从恢复过来,苏联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向全世界显示了国力。那么在这一时期,同处于巅峰状态的北约与华约,各自的实力如何呢?一、兵力方面北约军队的兵力维持在540万左右,而华约兵力达650万人。与华约组织中苏联一家独大的情况相比,北约内部要松散得多,比如越战

  • 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