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前最后的挣扎

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前最后的挣扎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63 更新时间:2023/12/6 3:44:40

1991年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中央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由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克格勃领导人科留奇科夫等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保守派组成。

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而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

20日,莫斯科实行宵禁。21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决定撤回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指示。

此次政变虽然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且恢复了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总统权力,但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希望使苏联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


苏联解体的八一九事件始末

一、代总统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1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组成。

该委员会发布《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委员会连续发布两道命令,要求各级政权和管理机关无条件地实施紧急状态,并暂时只允许《真理报》等9家报纸发行。

同日,苏联内阁举行会议,表示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二、政治罢工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20日,莫斯科实行宵禁。

21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决定撤回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指示。

三、反动浪潮

22日,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返回莫斯科,立即撤销了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或个别成员颁布的一切决定;解除该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任命了新的国防、内务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等。

这次事变后,苏联局势更加复杂化。俄罗斯联邦等乘机从联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属中央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部门和权力。苏联一些地方出现反动浪潮。

四、辞职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军队、内务部等各级军事机关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

他还颁布命令,组成以西拉耶夫为首的委员会治理国家经济。

五、结果

苏联保守派发动的“819事变”在3天后即宣告失败,最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被逮捕和审判。而包括苏联内务部长普戈与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谢尔盖元帅在内的高级官员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失败后自杀。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事实上加速了苏联的解体,使得戈尔巴乔夫欲通过签署一个新的联盟条约来维护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存在的计划彻底破灭。


八一九事件失败原因

八一九事件是苏联内部的一次政变,愿意是想推翻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但实际结果反而造成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权利地位上升。对苏联解体有很大影响。

当时苏联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那帮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要求他下台。但苏联最大的加盟国俄罗斯的总统叶利钦出面反对这次政变,并且把俄罗斯境内的军权掌握在手里。

结果政变失败,戈尔巴乔夫平安无事。但政坛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叶利钦手里。随着苏联中央的越来越弱,逐步无法控制俄罗斯的权利扩。导致俄罗斯抽走了中央的权利,造成了之后的苏联解体。

标签: 一九事件苏联解体前最后的挣扎

更多文章

  • 74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洽降。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

  • 世界上最古老的十款汽车:你都知道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世界上,最古,老的,十款,汽车,你都,知道,吗,

    如果你被要求命名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你很可能会说它是福特T型车。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美国的汽车历史课程通常关注亨利福特对汽车工业的巨大贡献。如果您深入研究汽车制造行业,您会发现您通常的内燃机实际上是汽车行业的后来者,并且T型车甚至没有列入世界上最古老的10辆汽车。一位真正的汽车历史爱好者会告诉你

  • 世界十大哲学家排行 苏格拉底排名第一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世界,十大,哲学家,排行,苏格拉底,排名,第一,

    对于哲学的定义一向都存在着争议,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的扩张,在各个时代都会随着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兴趣不断的改变。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说法应该就哲学是一种方法,理性的思考是哲学研究的基础,哲学想创造一种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种知识。接下来给大家盘点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全球十大哲学家No.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 阿兹特克帝国:称霸中美洲不逊于东方 却被人们低估的伟大帝国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兹,特克,帝国,称霸,中美洲,不,逊于,东方,

    阿兹特克帝国简介阿兹特克(或译为阿兹台克、阿兹提克)是一个在14世纪-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其传承的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并称为中南美三大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古文明,于15世纪在墨西哥中部建立了帝国。拥有较精确的历法系统;农业方面,灌溉技术发达;经济方面,已经出现了原

  • 大西洋宪章:为二战后的和平奠定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西洋,宪章,为,二战,后的,和平,奠定,基础,

    大西洋宪章简介《大西洋宪章》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于1941年8月14日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内的美国的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大

  • 世界历史十大军神:中国一人力压群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世界历史,十,大军,神,中国,一,人力,压,群雄,

    军神,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军事统帅才能的人,而且战功卓越,受自己国家爱戴、崇拜尊敬的传奇人物,纵观世界历史,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十大军神:世界历史十大军神TOP10:海神-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李氏朝鲜

  • 英国的历史前身是凯尔特人 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英国,的,历史,前身,是,凯尔特,人,距今,已有,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欧人的一支——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其为高卢人)西进。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凯尔特人继续西进到了不列颠岛。在他们之前在岛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因为继承苏格兰王位的

  •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带你探索欧美强国的历史崛起之路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带你,探索,欧美,

    大国崛起分集剧情介绍第1集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

  • 罗曼诺夫王朝历代沙皇:俄罗斯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的统治者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罗曼诺夫,王朝,历代,沙皇,俄罗斯,历史上,最,

    罗曼诺夫王朝的介绍罗曼诺夫王朝(俄语:Романовы,英语:RomanovDynasty,1613年—1917年),是统治俄罗斯的第二个以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俄罗斯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由于彼得一世的革新,俄罗斯迅速发展成为东欧的强国。并在

  • 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铁幕,

    铁幕演说的介绍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之后,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