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被饿死的四位帝王都有谁?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上被饿死的四位帝王都有谁?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12 更新时间:2024/2/3 6:05:59

我们总是无比羡慕古代帝王,他们富有四海,一生想尽荣华富贵,忍饥挨饿肯定轮不到他们,然而偏偏就有那么几位帝王,还真就被活活饿死了。他们就是齐桓公姜小白、赵武灵王赵雍、齐废王田建、梁武帝萧衍,除了齐废王田建之外,其余三人可是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然而就因为晚年的昏聩,却落下个被饿死的下场。

齐桓公姜小白:晚年宠信佞臣齐桓公姜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乃是鼎鼎有名的春秋五霸之首。在其成为齐国君主之后,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逐渐强盛,位居春秋诸侯之巅,更是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成为盟主的诸侯。然而在管仲病逝之后,一切都变了。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病重期间,桓公曾询问其死后谁可为相,面对桓公提出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人,管仲认为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开方“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竖刁“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均不是担任宰相的人选。然而管仲死后,齐桓公并未听从他的建议,将三人先后召回。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4年),齐桓公病重,易牙和竖刁等拥立公子无亏,并迫使太子昭出逃宋国,这导致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自率党羽争位,发生争斗。而易牙等人则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允许任何人进宫,齐桓公最终被活活饿死宫中。

后来,齐人杀了作乱的公子无亏,立太子昭为君,即齐孝公。经过这场内乱,齐国的霸业开始衰落。中原霸业逐渐移到了晋国。

赵武灵王赵雍:晚年处理继承人问题失当赵武灵王赵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其即位之时,赵国国力并不强,不仅屡受中原大国欺辱,且经常被林胡、娄烦等柚木民族骚扰,就连中山国都时常进犯。在赵武灵王治下,赵国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式,赵国因而国势大胜,屡败中原诸侯和北方游牧民族。然而在其晚年,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糊涂。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的第一任夫人,在为其生下太子赵章后去世,后来他又娶了一位美女吴娃,并为其生下一子赵何,数年后吴娃也病逝。由于经常思念吴娃,于是他便按照吴娃的遗愿,废掉赵章的太子之位,转立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并于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传位于太子何,是为赵惠文王,他则自称为主父,要知道此时的赵武灵王才不过45岁。

赵惠文王在肥义的辅佐下很快进入角色,而这又令无所事事的赵武灵王徒生失落感,再加上对被废的公子章多有愧疚,他开始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于是在前296年,赵武灵王又封公子章于代,号安阳君。意图以赵王何和代王章两王并存,自己则作为父王统治两王,重新执掌大权,但这遭到宰相肥义的坚决反对。

肥义于是将赵武灵王的想法告诉了赵王何,并建议其控制军队,防止发生变故。赵武灵王见肥义不同意,于是将此事告诉了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礼,并暗示他们做好应变准备。

△赵惠文王

前295年,赵雍带着两个儿子游历沙丘宫,赵章与亲信田不礼趁机假传主父之命,令赵何前去觐见。肥义觉察出事情不对,于是自己替赵何前往,结果于土中被刀斧手杀害。赵章见事情败露,于是率领亲兵攻打赵何,大臣李兑和公子赵成则早有防备,率兵杀退赵章。赵章见夺位无望,于是逃入主父宫中寻求庇护,李兑、赵成则带兵包围主父宫,在要求交出赵章遭拒后,派人进入宫中杀死赵章。随后,赵成、李兑迫使宫中侍者逃出,唯独留主父赵雍于内,令士兵四面围困,最终将赵雍活活饿死于宫中。

齐废王田建:举国而降后被饿死齐废王田建,齐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齐王建在位期间,往日的战国七雄已经变成了秦国一家独大,不过得益于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齐国并没有遭到侵犯,得以安享了一段时间的太平。

齐王建四十四年(前221年),秦国在消灭其他五国之后,秦将王贲奉命从燕国南下攻齐,齐国虽然陈兵西部边界,但已然无法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秦王政派宾客陈驰到齐国,对齐王建谎称,只要投降秦国,秦国便赐给他五百里的封地,而后胜也劝说齐王建不要抵抗。

于是乎,齐王建便听从他们的计策,举国投降秦国,齐国灭亡。投降后的齐王建被秦王政安置在了边远的共地,居处在荒僻的松树、柏树之间,不给供给齐王建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梁武帝萧衍:晚年沉迷佛教,荒废政事梁武帝萧衍出身兰陵萧氏,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建立者。萧衍在统治初期,很是勤于政务,广受纳谏、任用贤良,对刘宋、南齐以来的弊政进行改革,而在节俭方面,更是堪称古代皇帝的典范。可以说,萧衍称帝初期的政绩是相当显著的,然而在其晚年却因沉迷佛教,而开始荒废政事。

萧衍晚年笃信佛法,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他不仅穷尽心力研究佛法,更是数次入寺为僧,根本没有精力再处理朝政,朝政开始变得混乱,奸佞遍布朝野。

侯景原为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早年曾在高欢帐下效命,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和,在高欢死后投降西魏,因宇文泰对其怀有戒心,于是侯景又转而投奔萧衍。后来,萧衍与高澄讲和,条件则是将侯景送回东魏,侯景得知后,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一路势如破竹,兵临建康、围困台城,而由于萧衍晚年荒废政务,各地援军按兵不动,坐观成败。

由于守卫城门的萧正德投靠侯景,叛军得以入城,台城沦陷。自此,萧衍开始受制于侯景,他的要求大多不能被满足,就连日常饮食也被减少,年迈的萧衍忧愤交加,从此一病不起。太清三年(549年)五月初二(6月12日),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最终在饥渴交攻的惨况中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商周兴起灭亡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建立自己的军队有了文字最后一个君王夏桀被商汤给灭了商朝经济发展迅速有了商人最后一个帝王纣被附属国的君王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给灭了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东周时各个附属国十分强大都不来朝见最后周王属于傀儡最最后后就是有了春秋战国时的一切了

  • 历史上的匈奴是如何消失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和谐共存,互相融合。其实,在中华大地上出现过的民族远不止今天的五十六个,只不过他们随着历史的演变,神秘地消失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哪些神秘的民族曾经存在过呢?在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北方往往伴生着游牧民族,他们时常南下劫掠,有时又与中原通商,互通有无。其中,最早出现

  • 夏,商,西周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公元前2070至约公元前1600年)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后到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有好几个都城1.南亳(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在山东境内)2.嚣(郑州西北、荥阳东北)3.相(河南濮阳北、内黄南)4.邢(河北邢台)5.庇(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6

  • 十里埋伏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十里埋伏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垓下之战。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十面埋伏,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世界五次大灭亡分别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依照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个浩劫已经过去,第一个太阳纪是洪水浩劫,世界遭到大洪水的浩劫,有人认为是圣经所说的诺亚方舟;第二个太阳纪是风蛇浩劫,世上的建筑物被风蛇吹毁。第三个太阳纪是火雨浩劫,大地遭受天降火雨之祸;第四个太阳纪是地震浩劫,地球遭受强烈地震的灾祸,

  • 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竟反手差点灭燕,赵国怎么恢复得这么快?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要说明的是,赵国并不是恢复的快,九年是恢复不了五年战争的创伤。公元前257年,邯郸保卫战后的赵国已是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中。最可怕的是青壮劳动力锐减,这就带来了可怕的问题:军队、徭役、耕地这些男人干的活没有多少人了,国家将进入一个漫长的艰难时机。折损的50万人至少占赵国青年的2/3。燕王喜也是

  • 7000年前无字天书揭开“后羿射日”真相,先民究竟看到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相传在尧帝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于是尧帝就请来了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后来大羿又射杀了猛兽、凿齿和九婴,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那么历史上后羿射日的典故到底源自哪里呢?相传夏朝时期的后羿是东夷族有穷国的国君。他趁当时的夏朝国君外出打猎之机,

  • 叙利亚内战现在为何没啥动静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叙利亚局势很有趣,只要其内部没有大的动静,就对叙政府非常不利。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同,一般国家,都是内部越安定越好,但是叙利亚政府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这种安定和平衡的局面能被打破,政府军能有机会马上采取军事行动,开辟新的战场。这是为啥呢?图为当前的叙利亚局势示意图,可见库尔德人控制区面积很大。2019年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主要事件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1046年,岁次乙未(羊年)。周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安抚殷商遗民采取封邦建国的方略,实行对全国的统治。炎黄之战:阪泉之战,炎黄蚩尤之战:涿鹿之战,夏朝与商朝:鸣条之战,商朝与西周:牧野之战,春秋时期的有:1、晋楚第

  • 约公元前( )年,谁建立夏朝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70大禹建立夏王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