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太原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战争?

太原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27 更新时间:2024/2/3 6:06:04

古人说到太原的军事地理环境,称其为“四战之地,攻守之场”,这是因其地理位置处于中原和草原衔接过渡地带所决定的。农耕文明时代,拥有广袤土地资源的中原,本来就是兵甲撞击最密集的区域;再加上草原民族不断南下劫掠,中原政权与马背部落争战频仍,则更加剧了遭“强胡”“北逼”的并州战乱情势。

因此,古代并州战事频度之密、幅度之大、烈度之强,都达到十分罕见的程度,而“踞天下之肩背”的古太原作为并州中心,被推至攻防双方长期反复较量厮杀的前沿就成为天注定。

发生在太原这座军镇内外的大小战争不可胜数,但其中的6次战争关乎太原城的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古太原最富戏剧性的战争,是发生在公元前455-前453年的春秋晋阳大战。这场晋国智、赵、韩、魏“四卿”之间兼并大战的起因,源自晋国执政者智伯强命各卿族献地销藩,但遭到晋阳赵氏的坚决拒绝。智伯于是联合韩魏攻赵,约定事成瓜分赵氏土地。不料在智伯引水灌城、晋阳危在旦夕之际,赵氏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实现了赵韩魏转身攻智的逆袭。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大战,以智伯的头颅变为赵襄子的酒器结束。晋国失去最后的政治强人,赵韩魏放手肢解了晋国。晋国分崩离析,又导致地缘政治制衡坏损,西邻秦国趁机坐大,中国由此进入长达253年的战国时代。

古太原最旷日持久的大战,是发生在西晋时的晋阳保卫战。这场令人心悸的战争持续了10年之久。东汉大丞相曹操在太原周边安置匈奴5部后,至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匈奴大都督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建立匈奴汉国。改了姓氏的匈奴人当年就发动了对晋阳的进攻。并州刺史刘琨顽强抵抗,历经守城、筑城、失城、夺城、再失城的拉锯争夺,最终晋阳仍被匈奴汉国占据。此战尤为悲壮的是,在明知西晋已亡、父母被杀的情况下,刘琨踞一片孤城喋血坚守,使匈奴汉国南进乏力,襄助东晋得以延祚江东,使得华夏赓续长存。

古太原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战争,是发生在十六国时期的北周攻晋阳之战。北周与北齐相互攻伐,最后北周攻破北齐别都晋阳和邺都,实现了北方统一。“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诗句中流露出周师进入晋阳城的兴奋,那是因为腐化加荒唐的北齐王朝的垮掉,是人民盼望已久的事情。《隋书》载,北周武帝宇文邕兵临城下,北齐后主高玮正携宠姬冯小怜在一个叫“三堆”的地方围猎。高玮本欲回师迎敌,但小怜执意再猎,导致“因而国灭”。宇文邕临走下令拆毁“华侈过度”的北齐别都,晋阳城这回输得没骨气、没尊严。

古太原最酣畅淋漓的城市防御战,是发生在唐安史之乱时的太原保卫战。至德二年(757年),叛军首领史思明率兵10万来攻太原,北都留守李光弼率5000兵马御敌。李光弼指挥军民深沟高垒、坚固城防,并赶制10万砖坯以备城坏之补。他还创制出抛石器,叛军在巨大飞石砸击下恐惧后退。李光弼创造唐代“地道战”,地道从城内挖到城外,一直挖到敌人大营下方,在假意和谈间訇然地陷,太原守军乘乱掩杀,一战毙敌过万。李光弼太原保卫战的胜利,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为平定安史之乱、维护大唐疆域完整奠定了基础,成为安史之乱8年中至关重要的一役。

古太原最令人痛惜的大战,是发生在宋初的赵光义灭北汉之战。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后,立即开始了荡平十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宋太祖所向披靡,诸小国大部望风而降。但唯独盘踞太原的北汉政权,凭借辽军驰援,承受宋开宝元年(968年)、二年(969年)、九年(976年)3次重击岿然不倒。赵匡胤郁郁而终,赵光义继承其兄遗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伐太原,终迫北汉献城出降。为防范太原再次成为割据势力雄起的根据地,赵光义下令迁民焚城,次年又引汾水灌城,使有1500多年建城史的晋阳古城化为焦土。

古太原最惨烈的大战,是发生在宋末的靖康太原保卫战。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统帅宗翰率西路军攻太原,太原知府张孝纯和副都总管王禀顽强阻击。靖康元年(1126年),久攻不下的宗翰驰赴河南与东路军会合,行至泽州(今山西晋城)接到宋钦宗割让太原等3镇的消息,即返回受降。太原人拒绝怯懦圣旨,宋廷只得发兵来援,但被围城金兵击溃。金兵使用“鹅车”狂攻,糠秕充饥的守城军民舍命抵抗了4个多月,金兵终于破城。王禀背负宋太宗的画像突围,身负重伤后投汾河自尽。暴怒的金兵纵马把王禀遗体踏成肉泥,太原城军民惨遭屠城。太原失陷后111天,东京汴梁被金兵占领。

铁血之城太原此后还经历了蒙古铁骑、明军袭营、李自成农民军巷战、清军西洋大炮轰城等大大小小的战争,连带它更早经历过的抗击匈奴、五代割据政权更迭等等一系列战争,不仅书写成一座城烈焰灼天的战争史,也铸成这座城无惧牺牲、英勇不屈的城市性格。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被饿死的四位帝王都有谁?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总是无比羡慕古代帝王,他们富有四海,一生想尽荣华富贵,忍饥挨饿肯定轮不到他们,然而偏偏就有那么几位帝王,还真就被活活饿死了。他们就是齐桓公姜小白、赵武灵王赵雍、齐废王田建、梁武帝萧衍,除了齐废王田建之外,其余三人可是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然而就因为晚年的昏聩,却落下个被饿死的下场。齐桓公姜小白:

  • 夏商周兴起灭亡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建立自己的军队有了文字最后一个君王夏桀被商汤给灭了商朝经济发展迅速有了商人最后一个帝王纣被附属国的君王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给灭了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东周时各个附属国十分强大都不来朝见最后周王属于傀儡最最后后就是有了春秋战国时的一切了

  • 历史上的匈奴是如何消失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和谐共存,互相融合。其实,在中华大地上出现过的民族远不止今天的五十六个,只不过他们随着历史的演变,神秘地消失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哪些神秘的民族曾经存在过呢?在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北方往往伴生着游牧民族,他们时常南下劫掠,有时又与中原通商,互通有无。其中,最早出现

  • 夏,商,西周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公元前2070至约公元前1600年)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后到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有好几个都城1.南亳(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在山东境内)2.嚣(郑州西北、荥阳东北)3.相(河南濮阳北、内黄南)4.邢(河北邢台)5.庇(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6

  • 十里埋伏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十里埋伏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垓下之战。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十面埋伏,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世界五次大灭亡分别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依照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个浩劫已经过去,第一个太阳纪是洪水浩劫,世界遭到大洪水的浩劫,有人认为是圣经所说的诺亚方舟;第二个太阳纪是风蛇浩劫,世上的建筑物被风蛇吹毁。第三个太阳纪是火雨浩劫,大地遭受天降火雨之祸;第四个太阳纪是地震浩劫,地球遭受强烈地震的灾祸,

  • 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竟反手差点灭燕,赵国怎么恢复得这么快?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要说明的是,赵国并不是恢复的快,九年是恢复不了五年战争的创伤。公元前257年,邯郸保卫战后的赵国已是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中。最可怕的是青壮劳动力锐减,这就带来了可怕的问题:军队、徭役、耕地这些男人干的活没有多少人了,国家将进入一个漫长的艰难时机。折损的50万人至少占赵国青年的2/3。燕王喜也是

  • 7000年前无字天书揭开“后羿射日”真相,先民究竟看到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相传在尧帝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于是尧帝就请来了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后来大羿又射杀了猛兽、凿齿和九婴,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那么历史上后羿射日的典故到底源自哪里呢?相传夏朝时期的后羿是东夷族有穷国的国君。他趁当时的夏朝国君外出打猎之机,

  • 叙利亚内战现在为何没啥动静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叙利亚局势很有趣,只要其内部没有大的动静,就对叙政府非常不利。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同,一般国家,都是内部越安定越好,但是叙利亚政府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这种安定和平衡的局面能被打破,政府军能有机会马上采取军事行动,开辟新的战场。这是为啥呢?图为当前的叙利亚局势示意图,可见库尔德人控制区面积很大。2019年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主要事件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1046年,岁次乙未(羊年)。周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安抚殷商遗民采取封邦建国的方略,实行对全国的统治。炎黄之战:阪泉之战,炎黄蚩尤之战:涿鹿之战,夏朝与商朝:鸣条之战,商朝与西周:牧野之战,春秋时期的有:1、晋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