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夏商周时期两军交战规模到底有多大?用日本战国时期比喻合适吗?

夏商周时期两军交战规模到底有多大?用日本战国时期比喻合适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2/24 7:20:19

夏商周时间,两军交战以展现军威为主,主要展现人多、阵形好、正义等方面,所以叫义战。

到了春秋时间,有《孙子兵法》,玩“兵者,诡道也”,开始不注重展现军威了,打仗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叫无义战。到了战国时间,就是直接不择手段杀人了。

所以,夏商周时期两军交战规模与日本战国时期大。但两者性质不同,一个是让你服,一个是杀了你;同时,夏商周时期两军交战,类似集会,大家都喜欢参加,日本战国时期两军交战是相互砍人,大家都害怕,难以规模大。

为什么周朝能轻而易举灭掉统治中原六百年强大的商王朝?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没错,《诗经大雅大明》中这段说的,就是发生在三千多年前的“牧野之战”。

在此次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先派人乱商军阵脚,后亲率军队彻底打乱其阵型,最后在对方队伍中的奴隶和战俘的倒戈之下,周武王趁胜追击,最后商纣王登鹿台自焚,商朝由此灭亡。

显而易见,这场以少胜多的牧野之战是商朝被灭的直接原因,接下来我们从商朝和周朝不同角度出发,再分析下其中更深层次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等。

一、商朝方面从商朝角度看其灭亡原因,我们从其对外战争、阶级矛盾、饮酒成风等方面展开分析。

1、频繁的对外战争

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对铜、食盐等战略物资的需求,商朝调整了对外战略的变化,屡征东南成为了其一贯的国策,这在商纣时期达到了顶点。

对此,《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曾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意思是商纣因为征伐东夷而断送商朝天下;另外,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也记载着,商朝在帝乙和帝辛(商纣)时期频繁征伐夷方。

长期的对外战争确实使这些被征伐成功的小国成为了商朝的属国,但隐患也随之产生。因为奴隶主的剥削和赋税盘剥,导致这些属国的奴隶们与商朝统治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另外有些属国并没有心服于商朝,所以这两者之间也有着矛盾冲突。

连穷兵黩武严重损耗了商王朝的国力,也使得国家劳民伤财,后方空虚,更是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

这便是商灭亡的主要原因。

2、阶级矛盾激化

这里所说的阶级矛盾是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它包括两方面,即平民、奴隶和商朝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商朝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

(1)平民、奴隶和商朝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商朝后期,以商纣王代表的统治阶级贪婪残暴,平民、奴隶不断被剥削和压榨,奴隶更是逃脱不了殉葬的命运,这一切无疑引发了平民和奴隶们的反抗,激化了社会底层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民心背离,最终随着民众根基的倒塌,商朝走向了衰亡之路。

(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自商朝中期,商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九世之乱”事件的发生。

“九世之乱”因历经九位帝王而得名,是自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继承混乱,又屡次迁都,致使商中期衰落、政局混乱、诸侯离叛的事件。

盘庚时期,商王迁都前后都遭到了阻挠和反对,可见其中商王和一些既得利益大贵族的矛盾冲突。

武丁时期,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依旧在继续。

商朝晚期,尤其是帝乙和帝辛时期,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更是激烈。

《尚书牧誓》中,我们可以借周武王从中指出的商纣罪状而看到其中的内部激烈冲突。

这段的意思是,商纣对祭祀宗庙和神灵如此重大的事情不管不问;不任用同宗后代,对罪恶深重的逃犯重用和信任,并委任他们为大夫卿士,让他们粗暴地对待百姓贵族,在商朝违法犯罪。

我们从上段译文可以看到,商纣的罪状之一,是对祭祀宗庙如此重大的事情不管不问。这里指的是商纣为了维护、加强自己的王权而摆脱神权的牵制,这一行为势必触及旧贵族反对派的利益,由此会激化商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这也间接致使微子等贵族与商纣离心离德,最后投靠了周朝(其实对于微子等人,说好听点是审时度势、投奔周朝,说难听点就是通敌叛国)。

罪状之二,疏远同宗权贵,重用他人,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势必会触动奴隶主贵族们的切身利益,导致他们的众叛亲离,这无疑激化了商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加速了其灭亡的步伐。

3、饮酒盛行

商朝贵族酗酒,这从他们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出,他们都有青铜酒器随葬,煮酒、盛酒、饮酒、贮酒、温酒用的容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可知当时的商人饮酒之甚。

商朝不仅纣王酗酒,百姓也沉湎于饮酒,对此《诗经大雅荡》中就曾记载:

“咨女殷商,天下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可以想见,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和百姓每日饮酒、醉酒,国家怎么能治理好?战斗力怎么能增强?不仅不能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还会下滑。

对此,周武王拿商朝饮酒亡国作为教训,规定当祭祀或庆祝时才可以饮酒,其他时间严禁饮酒,并以死刑相威胁。此项规定也从侧面反映了全民饮酒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二、周朝方面周文王“西伯”的任命,使其名正言顺地发展势力。在周武王时期,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也笼络了诸多实力强大的军事盟友。

另外,周人运用了合适的对商战略。

周最早的对商战略是“阳奉阴违”,积蓄力量暗地扩张势力,而后文王伐商的失败说明战略措施不全面,于是进行了两次战略调整。

第一次调整,主要内容是与西北势力结盟,拓展南方势力,迂回东出,这一战略的实施增强了周的实力。“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势力的崛起就注定了另一个势力的陨落,前者指的是周,后者指的便是商。

第二次调整,主要内容是确保主力军队成功拿下王畿,又加之微子、胶鬲等人策反工作成效显著,最后才得以一战定乾坤。

在这一战中,周武王借商纣带主力部队征讨东夷之际攻陷了其政治中心王畿,瓦解了商政权,由此趁群龙无首再各个击破残余势力,这就是开篇所说的“牧野之战”。

结语综上所述,商朝的灭亡不是简单的“牧野之战”这一直接原因所导致的,而是有着深层次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等,这其中包括了连年对外征战、阶级矛盾、全民饮酒等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除此之外,其灭亡也少不了周朝崛起与强大这一重要因素。

享国近七百年的商朝随着历史年轮的碾压已化为了尘埃,但历史年轮也是向前滚动的,周朝接过了历史前行的接力棒,自此开了其八百年的统治时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隔着秦国和晋国,西周为什么会被戎狄打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点。春秋时候东周的都城已经和西周时候不一样了。在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将宗室迁都到了洛阳,而在此之前西周的国都在镐京。镐京在哪里呢?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一代。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就可以发现,在西周的时候周朝的都城并不像东周有秦国、晋国作为阻隔,而是直接面对着犬戎。

  • 西周如何轻轻松松花了一个月灭商?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任微言卿观点】西周可不是轻轻松松就把商朝灭了,西周取代商朝,是周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期间至少经过三个阶段才完成。周代商,其实是一个充满了血腥和阴谋的暴力过程,是一场耐力与实力的马拉松较量。周朝崛起简史《史记》记载,周人的祖先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证明周人是一支农耕部落。周人早期居于姬水一带,周

  • 历史上的妲己真的祸乱了商朝吗?历史上,为何周能带领天下灭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妲己确实真实存在在历史上确实是有苏妲己这个人的,不过却不是我们想的“狐狸精”,所以祸国殃民的锅让她背了就真的是让人家很难受了。妲己出生于在有苏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温县,是有苏氏族部落人,姓己,名妲,不过因为是从有苏部落出来的,所以人们习惯叫她苏妲己。只不过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为了给她一个更高贵的

  • 秦国是怎样把周灭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前367年周显王时期,西周威公去世后,其少子姬根叛乱,赵成侯与韩国就扶持他于东部建立东周国,都巩地(今河南巩义)。周王畿分裂成西周国与东周国两个小国,周王住在东周国。周赧王时,东周公不愿供养周天子,周赧王只能依靠西周公,迁居王城。战国晚期,秦国屡攻六国,楚考烈王组织各国合纵,怂恿周赧王担任联军召集。

  • 中国古代夏朝和商朝之间是不是还有一个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没有,据史书记载夏朝的最后一位王桀被商汤所灭。由于禹的儿子启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所以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也一起了部落之间的混战,后来启死后其儿子太康只知游玩,不理朝政更是激发了部落的动乱,”太康失国“以及后来的“少康中兴”。直至传位至夏桀,“鸣条之战”中被下属国商灭。很简单,因为夏朝和商朝的时代,王

  • 商是怎么取代夏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要分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夏朝采用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也叫封建制,意思就是天子或大王把天下的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这些诸侯对土地以及本国享有自主权,只需要向天子称臣进贡,天子出征时派兵助力就行。这一制度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各个王国和罗马教廷的关系,以及现代的联邦制度。其实夏商周三朝都采用的这种制度,商朝的

  • 商朝的文字与夏朝的文字,有什么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华夏民族的文字演化有一个成熟的演化序列,明确可靠的最早是商朝的甲骨文,之后是周朝金文、秦时小篆、两汉和三国时代隶书、魏晋时期楷书、唐宋行书和草书。商朝,其建立约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由商国君主商汤发动鸣条之战灭掉夏朝之后,在今日的商丘所建立的朝代,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当时文字记录的朝代。之

  • 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同时期的西方在干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必需说明一下,建立夏朝的是大禹的儿子:启。接着,我再来回答:和大禹同时期的西方,在干嘛呢?答案是:当大禹在忙着治水时,西方在忙着造一条大船,那条大船的名字叫:诺亚方舟。同样是面对洪水灾害,东西方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选择了治理河道,就地改善居住环境,非常有建设美丽家乡的味道。但

  • 夏商之前是否还存在其他时期?大禹治水是否有神话色彩?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夏商之前有个虞朝虞朝之前有个唐朝。太禹治水神话色彩很浓。清明节就是从那时诞生的,为了庆祝治好水患,以清明节这天来庆祝治水患胜利。中国古代史上的夏、商、周,历史学家对夏的存在一直有争议。实际上夏还是原始部落和氏族公社的社会结构。其中的首领不是统一的皇帝,而是较大部落的首领,好像颛庾(?)等首

  • 商朝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商朝灭亡时,并没有多少惨烈,反而相对平静,只是一战就解决了连续500余年的商朝。商朝建立时,曾开创了太平盛世,但到了后期,国力日渐衰弱,国内矛盾尖锐,到商纣王帝辛在位时,经常发动战争,历史上的商纣王帝辛是一个存在争议的君主,但并不是一个昏庸的暴君,商朝传到帝辛手中时,已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帝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