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争是什么战争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争是什么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90 更新时间:2024/1/21 22:37:40

赤壁之战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美军在哪场战争中败的最惨?

第二次独立战争和越南战争。

第二次独立战争

也叫1812年战争,战争始于1812年6月18日,到1815年2月17日结束。这也是美国独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对外战争,战争性质:侵略。

自二战结束后,就开始了“两强争霸”的格局。越南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局部战争,也算是“代理人战争”。

三国历史战争中您觉得哪场战争最经典?

赤壁之战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回到邺郡,造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南征,统一天下。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率大军十余万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九月,曹操到新野,刘琮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荆州。刘备败走长坂坡,被曹操派遣的精锐骑兵追上,刘备军主力被歼灭,刘备侥幸逃到夏口,与关羽、刘琦等汇合。与此同时,孙权的使者鲁肃与刘备取得联系,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孙吴,准备联合抗曹。诸葛亮以高明的外交手段成功缔结了孙刘联盟,联合抗曹。孙权派都督周瑜统率吴军精锐三万人,迎战曹操于乌林、赤壁。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周瑜先长江水战挫败曹军,紧接着在乌林火攻,曹操败走华容,引军北还,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良机。从曹操南征到引军败走近半年的时间,而赤壁之战持续则一个多月,这次战役周瑜以三万精锐大败曹操十余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曹操失去统一的机会,三国鼎立的局面拉开。这次战役也是对后汉三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战役。二、后汉统一的契机和不充分条件。建安五年,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消灭了袁绍的主力精锐,但他没有急于进攻河北,而是等待袁氏子嗣的内讧。分裂的河北终于在建安十二年走向末路,袁氏最后的残余逃到了塞外的乌桓,曹操为了斩草除根,长驱数百公里,消灭三郡乌桓,杀二袁,彻底统一华北黄河流域。在以黄河流域为经济、政治重心的后汉,绝对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曹操的雄心到达顶点,他认为是时候结束分裂了。他刚从塞外回到邺郡就做“玄武池”,训练水军,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扫平吴楚,一统天下。从曹操的战略目的来看,初步目标是消灭刘表,进而迫使江东屈服(注一)。所以他只训练了半年的的水军就开始南征,目的只是控制荆州。但刘表的死和刘琮的投降使曹操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荆州,白白得到七、八万人和大量的战船,也正是这些原因,驱使曹操决定提前进攻东吴,只是他把孙权想得太简单了。刘备没有被彻底消灭,与孙权取得了同盟,曹操面临瘟疫和长江的双重困难,终于他否定贾诩的建议,遭遇乌林之败。何兹全的《中国通史》说:曹操不能完成统一的根本原因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尚且没有完全恢复,而长江流域的开发却一直在进步,所以曹操不能在建安十三年完成统一。直到魏晋时期,黄河流域的完全恢复和发展使中国的重心回到黄河流域,于是完成统一”。这个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仔细想想,曹操从拥立汉帝到赤壁之战,十三个年头,实行屯田也有十个年头了,虽然在建安五年之前黄河流域的经济是崩溃的,但曹操用十余年的时间恢复和发展,就是为了给自己打下政治和经济基础,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用了七年时间去平定河北,而不是以“横征暴敛”的形式来完成黄河流域的统一,所以说在赤壁战前,黄河流域仍然是全国的重心所在,曹操之所以没有完成统一,还是因为水军和荆州问题。曹操在玄武池仅仅训练了半年水军,这个层次的水军战斗力对付以汉水为依托的荆州军是可以的,但面对以长江为依托的吴军,就相形见拙了,所以曹操才会在赤壁吃个大亏。总之,大形式曹操是有利的,主动权在他手里,就看他如何选择了。遗憾的是,这位逐鹿中原、大破袁绍、横扫塞外、最有希望结束后汉乱世的强人,最终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以错误的方式与敌人展开了战斗,于是那些不充分条件逐次爆发,他最终没能越过长江。三、曹操南征和长阪追击战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开始南征,他向荀问计,荀说:“现在您一统华夏(黄河流域),南方已经震动,您应该趁势速出叶、宛,则荆襄恐惧,可以平定荆州。”(注二)八月,刘表病死,果然刘备听说曹操到宛城弃新野,走襄阳,刘琮投降曹操。此时一切太过顺利,曹操已经基本达成此次南下战略。只剩下一个夙敌刘备而已,此刻他正带着“十万百姓”逃到当阳,即将前往军事重镇江陵。于是,曹操派遣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五千人,“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在长阪追上刘备,并击溃刘军主力,“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注三)《三国志刘备传》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总之其形式与《三国演义》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曹操没有八十三万大军而已。应该说这次追击战显示了曹军精锐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也说明刘备此人戎马一生的经验,从实力对比来看,双方可以说不胜不败。关羽率领的水军在汉津接应刘备,才使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刘备逃到夏口。占据江陵对抗曹操的企图失败。曹操率领部队占据江陵,取得大批战船的战略物资,使曹操决定进一步南下,彻底消灭刘备和孙权。早在曹操南征时,孙权就把部队调往柴桑,并派遣鲁肃前往荆州探勘虚实(注四),结果刘表死了,却见到了刘备,双方决定结成同盟,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东吴。四、曹操的继续南下和孙权决计破敌曹操占据江陵后南下乌林,要渡江灭刘备,同时向江东送信,《江表传》记载曹操与孙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曹操在占据江陵后获得大批战船,坚定了他下江东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是在哪场战争中签订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马关条约》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签订的,它晕中国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887年,日本军国政府制定了《征讨清国策》,加紧扩军备战,伺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94年,日本不断向中国军队挑衅,战争一触即发,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力主避战求和的李鸿章将希望寄托在俄、美等国的调停上,然而,西方列强均对

  • 清朝末年屈辱 性的战争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等鸦片战争(割地香港100年给英国加赔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家园林被洗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皇帝被逐出京城西逃),日俄战争(在中国东三省境内开战,中国却宣布中立),中法镇南关大战(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

  • 谜语:在夏朝末年,人们最需要什么?谜底两个字,帮帮我,要立刻!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是“人心”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於杞也。夏桀(jié)是夏代的第16位君主,也是中国历

  • 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夏朝是个游牧部落,而不是一个朝代呢?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王朝?王朝典型的特征就是家天下,最高权力在家族内部传递,这才叫做王朝。然后再来看夏朝是否符合这样的特征。夏王朝之前的历史,历史记载是比较乱的,从黄帝时代开始起,就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称之为炎黄部落。这个部落联盟占据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部落联盟的首领,不

  • 请介绍一下夏朝每个国王的生平、国土大小、战争成败。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我只有这些]资料:夏朝(公元前2033至公元前1562)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

  • 夏朝的分期有哪些历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从启到少康,共5王,是夏朝确立和巩固的时期;中期从予到廑,共7王,是鼎盛时期;后期从孔甲到桀,共4王,是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的时期。禹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圣王,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原为夏后氏部落酋长,姒姓,又称大禹、夏禹、戎禹。鲧的儿子。鲧奉命治水,采用筑堤堵水的办法,9年未治平

  • 有哪些事件改变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说几个吧!这个我正好比较擅长,以前我专门研究过这个东西!第一个是“弓箭”。弓箭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面对野兽等有了压倒性的优势。无论多么残暴的、庞大的野兽,弓箭使我们有了距离优势,即能不断的打击它们,又能让我们获得安全的保障!第二个是“铁质兵器”。青铜器做的刀剑一般都比较短,这是因为青铜器韧性差。可是,

  • 夏朝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设官分职启为首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夏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家机构中设置许多官职,“夏后氏百官”均为大小贵族。据史书记载,夏官职有“宅乃事(中央官吏)、宅乃牧(地方官吏)、宅乃准(祭师)”。此外,还有牧正、车正、庖正等官吏。他们协助夏王实施统治,并有了简单的典章制度即“

  •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答。我是天长水秋。中国的历史的确就是一部战争史。一,数据说话。有人做过统计:从公元前传说中的神农氏开始,一直到公元1911年最后一个集权王朝宣统皇帝退位,大约经历4500多年的漫长岁月,期间见诸文字记载的战争共有3791次。这就是说在大学45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只有700零几年的时间是和平年

  • 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有军队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夏商西周所谓“三代”都是有军队的,但当时的军队并不是常备军,而是兵农合一的氏族族兵。这种集军事、行政、生产一体的“兵农合一、军政合一”制度,其实在很多早期社会都存在过。比如金朝前身生女真完颜部的猛安谋克制,清朝前身建州女真的八旗制度,都是类似的军事制度。然后我们回到文献中的夏朝。要注意的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