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商汤是东夷人吗?周武王伐纣之前,纣王东征是不是在打内战?

商汤是东夷人吗?周武王伐纣之前,纣王东征是不是在打内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15 更新时间:2024/1/23 15:43:44

东夷和华夏(炎黄)、苗蛮(三苗)是上古中国三大部落联盟。这里有必要从舜禹时代起,回顾一些他们之间对抗和融合的历史,也即是华夏族、汉族的诞生史。

尧舜禹时期三大部落联盟关系简史东夷是夏商和更早时期祖居在东部山东和江淮流域一带的夷人部落的总称。古夷人有许多种,有九夷之说。商人祖先契(xiè)就是东夷的部落首领。

炎帝黄帝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尧、舜、禹也先后后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

三苗最早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因不断侵扰其他氏族,尧时曾将其打败,把部分三苗迁往“三危”(今甘肃一带)。

东夷的一些氏族很早就融入中原文化圈,开始与华夏部落融合。东夷部落首领伯益(秦人祖先)和皋陶在舜时就在华夏部落联盟中担任职务,大禹时伯益、皋陶和商祖契都曾协助其治水。皋陶专掌刑法,曾做出规定:各部落氏族如不听从禹号令治水,就要予以惩办。

三苗部落也参加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但成功后没有像其他部落一样论功受赏,因而再次叛乱。大禹接替舜任华夏联盟首领后,经过准备,南伐三苗。大禹也曾想联合东夷部落共同出兵,但东夷与三苗世代保持姻亲关系,不愿响应。大禹依靠亲自训练的士兵“执干戚舞”,大获而胜。

禹伐三苗也成功实现了开疆拓土,势力到达江淮流域,树立了广域的王权,北方和东夷的部落也纷纷表示愿意归顺,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因治水有功,契被封在商(河南商丘)。因皋陶最贤,大禹在位时曾准备推荐皋陶为接班人,但皋陶死得早,大禹封其后代于英(河南固始)和六(安徽六安)。后来又定伯益为继承人,最终被禹之子启夺位。

这说明在国家形成前的举贤禅让时代,先民并没有强烈的种部落出身观念。

夏朝东夷关系简史羿是尧时东夷族中一个大部落的酋长,在东夷有较高威望,在大禹时期受封在(chú,今河南濮阳西南)。其族人祖传射箭技术。

启之后,其子太康继位,只知盘游打猎,终于滋生祸端。羿的后代后羿此时为有穹氏国方伯,箭法也非常出众,趁太康在洛水之南打猎,一举占领其都城斟。但后羿也是不思善政、只知享乐之徒,后来他的一个下属来自东夷寒国(今潍坊寒亭)的阴谋家寒浞(zhuó)将其谋害,篡其王位、霸其妻妾。

而夏王太康流亡阳夏(今周口太康县,恒大许家印故里)并死在那里。之后经过其弟仲康、仲康之子相、相之子少康三代人努力,终于灭寒浞,返故都,实现中兴。

少康即位后,曾任命契的五世孙商侯冥为水正,负责治水事宜。冥身先士卒,消除水患,20多年奋斗在治水一线,最终不慎被淹死,是我国古代与大禹一样的一位治水英雄。

根据《竹书纪年》,少康继位初年,与东夷的关系仍然比较敌对,只有“方夷来宾”。

少康准备征伐东夷,未实施而病死。其子杼继位后继承父王遗志东征,彻底征服了河南东部、山东和江苏北部一带的夷人部落,一直打到东至大海。东夷三寿部落献上九尾白狐,部众皆以为是祥瑞之兆。

其后在芬、芒、泄几位夏王在位期间,东夷均臣服于王朝,与华夏族的交流融合进一步发展,泄还将九夷都加封为诸侯。

夏朝从孔甲起,政务开始衰微,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荒淫无道的夏继位,已经发展到天怒人怨的地步。这时商国已经发展壮大起来,首领汤好行仁义,有德有为。经过20多年的经营征伐,纵横捭阖,顺天应人,灭夏建商。

辅助商汤灭夏的两位贤相,左相仲虺(huī)出身奴隶主,祖上世代在夏朝为官。右相伊尹出身是有莘氏国(今开封祥符区陈留镇)的奴隶,有莘氏是夏禹后裔建立的一个姒姓方国,商汤也娶有莘氏女为妻。

华夏族和东夷族开始融合进程之后,相同或不同氏族、部落集团的背景是决定各方国、民众、人物政治取向的一个因素,如相就得到同姓的斟氏和斟灌氏的支持。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商朝东夷关系简史商人本出东夷,“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简狄吞玄鸟(燕子)卵生契与女修吞玄鸟卵生秦人先祖大业一样,都是东夷部落崇拜鸟图腾的反映。商族自契封居商地后到商汤灭夏,也曾多次迁徙。

商朝前期曾建都于偃师(偃师商城)、郑州(郑州商城)一带。与源出同一部落有关,商王朝前期与东夷方国的关系一直比较稳定,主要的威胁是北方的土方、西北方的贡方、西方的羌方。东夷族的一些人才也优先得到任用,如太戊时任用擅长造车的仲衍为车正,这个仲衍是前面提到的大业后人,也是后来秦国和赵国王族的共同祖先。

商中期从仲丁起由于内外矛盾,开始频繁迁都。河甲所迁的都城相(安阳内黄县),祖乙、祖辛、沃甲、祖丁的都城庇(bì,济宁鱼台县),南庚、阳甲的都城奄(曲阜),都在东夷的传统地理范围内。

盘庚迁殷后,政治上稳定度得以提升。他的侄子武丁时期,开始征伐四方。根据甲骨文资料,此时用兵主要还是一贯骚扰商王朝的贡方、土方和华夏族近亲的羌方(西羌又名西戎,与夏、周两族都有族源关系)。对羌方的俘虏尤其残忍,很多被用作人牲。偶尔也见武丁、妇好、侯告征夷方的甲骨卜辞,但规模都较小,而且从未发现夷人俘虏的人牲记载。

祖甲、武乙时期,山西中南部的旨方、羊方等方国叛乱,羌方也一直未征服,是这一时期主要的对外作战对象。后来周族崛起,充当了商王朝西部平乱的任务,并通过这一过程做大,直至文丁囚禁季历致其死亡,商周关系恶化。

此时东夷族中的人方(淮河中下游一带)及盂方(商丘睢县)、林方(蚌埠凤阳)先后叛商,东部进入多事之秋,这与商王朝政治上日益荒废腐败、方国长期积怨有直接的关系,帝乙征人方之前为避免两面受敌,主动缓和与周的矛盾,将漂亮的妹妹嫁给周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小邦周”娶到“大邑商”来的美貌公主,是周人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在帝乙平叛人方、盂方取得胜利的战争中,随军出征的另一东夷方国攸侯喜也立下功劳,攸在今商丘永城和安徽宿州一带。五年后,人方再叛,帝乙再次出征平定。

商纣王即位后,更加荒淫无道,为筹集供其淫乐的开支,加重税负和诸侯国贡负,但此时能按期进贡的属国都已不多,纣王于是下令召集各诸侯在黎(山西长治黎城)举行“大(sōu)”,即阅兵,实为用武力威逼方国每年增加到两次进贡。不料东夷族首领不等散会就逃回去,拒贡叛商。

纣王随后几年对东夷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动用了大象战队,最终降服人方等地的夷人。

为了防止东夷再次反叛,纣将大批商军留在东夷地区长年驻守,直至武王经过多年准备一举攻商时,商军仍滞留东夷,临时拼凑的奴隶部队又前徒倒戈,纣王走向末日。

所以《左传》中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与其祖先部族的反目为敌也最终导致殷商王朝的覆灭。

虽然包括商汤在内的商王源于东夷,但建立商朝后已经取得广域王权,纣王与东夷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以说是商王朝内部战争,而不适合说成东夷族内战。

周初东夷关系简史周朝建立后,武王和周公没有杀戮殷商遗民,相反封纣之子武庚为商侯,留在商都继续管理殷商遗民,同时封武王之弟姬鲜于管(郑州管城区)、姬度于蔡(驻马店上蔡县)、姬处于霍(临汾霍州)负责监视武庚和殷商遗民。

武王之后,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辅政引起管叔等不满,武庚联合管叔、蔡叔、霍叔三监,助纣为虐的蜚廉、恶来等遗臣(车正仲衍之后,秦人之祖),伙同本属东夷的徐、奄、薄谷、熊、盈等殷商旧属国,发动武装叛乱。周公率兵三年才彻底平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等人。

平乱之后周公、成王将东方的土地分封给亲戚和功臣,如:

周公之子伯禽封于奄,即后来的鲁国,鲁国后来继续为平定淮夷、徐戎做出贡献;

太公姜子牙从吕(河南南阳)迁封于薄谷,获其土地人口,即后来的齐国;

武王、周公之弟康叔封于商纣旧都朝歌,即后来的卫国;

在殷人中有一定威望的纣王庶兄微子启封于商(商丘),统治一部分遗民,即后来的宋国......

很多商人和商朝奴隶也被划归到这些诸侯国和其他地方,如:

蜚廉及其族人被迁往邾(甘肃天水甘谷县),后来一步步发展成强大的秦国;

康叔的卫国得到“殷民七族”,包括专擅陶工、旗工、马缨工、釜工、篱笆工等手工艺氏族;

唐叔虞的唐国(即后来的晋国)获得殷人奴隶“怀姓九宗“;

伯禽的鲁国获得“殷民六族”,也包括绳工、酒器工等专门的氏族。

这些举措肢解了东夷部族的反周势力,同时大大促进了东西文化、生产技术的交流。这个时间以后,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走向彻底融合,诞生了后来的华夏族。

至于苗蛮,构成源出华夏部落的祝融后代建立之楚国统治区域的主要居民,秦灭六国后才完成融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伊尹作为一个奴隶是如何被商汤发掘并辅助商汤灭夏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是藏修嘉文,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伊尹作为奴隶是如何被商汤发现,并辅助商汤灭夏的,听我娓娓道来。夏桀是个出了名的暴君,他和奴隶主贵族对人民残酷压迫。对奴隶镇压惨重。夏桀还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夏桀大臣关龙逄劝说夏桀,认为长此以往会丧失民心。夏桀勃然大怒,把关龙逄杀了。百姓恨透了

  • 《封神榜》中,成汤灭夏为什么能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始祖叫契,传说他的母亲简狄与人在野外沐浴时,看到一只玄鸟(也许是燕子,也许是凤凰)产下一枚蛋,简狄吞服后怀孕,生下了契。契长大后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封其于商,今天河南省的商丘市,这个商字便能追溯到此时。契传十三世而生成汤。哪十三世,据《史记殷本纪》,是:契、昭明、相土、昌若

  • 中华5000年历史是从哪年开始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最

  • 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及主事件和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1、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 在中国的历史上,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当代分别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远古时代指的是约距今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世界上古较早的古代,《易系辞》、《礼记礼运》中称伏羲时代为上古,亦有称上古为夏以前的时代。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中古指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约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中古时代的开始,标示着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咸信古典时期的古代历史在此

  • 历史朝代表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 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代表电影,电视剧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夏商周以来,朝代更替不断,每个朝代都有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代表电影和电视剧如下:1.秦帝国代表作:《大秦帝国》此剧是中国历史剧中的另类之作,全剧突出了“法治”二字。打个比方,法治观念好比一块吸铁石从桌上划过,所有历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铁钉一般自动吸附上来,其表

  • 夏朝第一个王叫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至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制度: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

  • 苏德战争中,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最终是如何覆灭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时,偌大的苏联领土被分为3个部分战场。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围困列宁格勒战役,其后北方集团军群的大部分装甲部队都被划分给南方集团军群,1944年1月14日,苏军3个方面军向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的德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到1月27日,苏军向西和西南方向挺进150至200公里,歼灭德军2个师,

  • 是妹喜祸国还是君王误国?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国语》中记载“妹喜亡夏”的罪证还与另一个人有关:伊尹。伊尹是商朝初期的重臣,也是辅助商汤灭夏的关键人物,他是作为商汤的“间谍”被安插到夏朝内部的。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桀曾经派兵攻打峨山国,岷山国无力抵挡,于是便效仿有施部落,将美女琬与琰献给了夏桀,从此夏桀对妹喜的宠爱大打折扣,妹喜被弃置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