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资治通鉴中收入的古代战争

资治通鉴中收入的古代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40 更新时间:2024/2/3 5:31:07

《资治通鉴》是北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由此可见,这是一部涵盖上下两三千年的大型史书,只要在该书成书之前的时代里,各大规模的战役都有记述,数不胜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建立这一时期哪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选?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对啊夏商周是三个朝代夏朝建立这一时期的战争怎么会影响到商周的政权更迭呢倒是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武王伐纣夏朝末年有个商汤灭夏夏朝建立是禹改禅让为世袭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把位置传给了自己儿子启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分封制?

  •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项目、支出项目有那些?它的特点有那些?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

  • 古代国家收入有哪些,都是怎么收钱。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呵呵,这个你就错了,税收就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国家财政收入就是靠收农民的税,你以为税少?还有打仗,打赢就有钱输了就亡国,不说其它的光说盐吧,盐是每天必须品吧?只是当时也用不到很多钱,像现在咯什么光烟税就吓死人,一包10块的烟成本顶多1块。你学政治也知道啊,税收是我国财政的主要来源。别

  • 夏朝至南北朝的开始.鼎盛.灭亡时间以及重大事件.要求列表.谢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朝代还好说就是重大事件太多了说不完进3千年的是历史呢你可以看下五千年这里有一些简略的事件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商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1

  • 夏商西周到南北朝的兴亡和重大历史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夏-世袭取代禅让,家天下开始、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商--商汤建国、迁都殷都、武丁中兴西周--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烽火戏诸侯东周--迁都洛邑春秋--春秋五霸战国--战国七雄--春秋战国还有诸子百家兴起秦--一统六国、大泽乡起义、楚汉之争西汉--西汉建立、文景之治、六国之乱、武帝征匈奴新---王莽改制、绿

  • 历史上夏朝到南北朝的一些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启登上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朝、盘庚迁都至殷,末期武王伐纣西周、国人暴动,实行井田制、分封制春秋、春秋五霸,葵丘会盟,楚王问鼎战国、战国七雄,三家分晋,频繁的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秦朝、兼并七雄,统一中原地区,建立第一个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确立三公九卿制,

  • 从夏朝到魏晋南北朝的年代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到魏晋南北朝的年代尺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西汉、东汉)三国晋朝(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北宋、南宋)辽国大理西夏金国元朝明朝清朝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现今地于山西夏县,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禹2、商

  • 夏朝 商朝 到南北朝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

  • 宋朝对外胜利战斗率高,是因为赢的都是小战役,输的都是大战役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所谓“对外战胜率”是虚假的,对辽、对夏、对金、对蒙一共才不过83个战例,很多重要战役都没列进去。两宋对外战役,怎么可能就这么少?尤其是宋蒙之间的44年漫长拉锯战争,只列出了15个战役,就能得出“对外胜率高”这么重大的结论,实在令人瞠目。宋夏战争,半数重要战役没列入《战胜率》是几年前出台的一篇网文

  • 历史上的夏都是在山西还是在河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要了解夏都,要先从尧、舜、禹说起。尧都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之南约十多公里之陶寺,己发掘,无疑问。但从发掘状况看,城壕沟内死人颇多,零乱叠压,骨伤颇多,说明发生过战争,舜的继承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么和平。正因为城垣的毁坏,舜迁都至蒲坂(今山西运城市下属县级市永济市蒲州镇)。此史学家均无异议。而蒲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