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前16741045)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成汤于牧野大败夏,夏灭亡,成汤建立商朝。
成汤建立商朝后,向四方征伐,疆域有了扩大。周围部落前来朝贡的越来越多,对内宽以治民,在位十二年国内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汤死到太甲,太甲是汤长子太丁之子,太丁未继位先汤而死。汤死后,由太丁之弟外丙,仲任相继即位,他们在位的时间都较短。仲任死后,立太甲。太甲荒淫无度,被伊伊放逐于桐,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亲自迎接太甲回朝。从此太甲行汤之政,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太甲死后,经太庚,小甲,雍,商朝一度衰落。至太戌,伊陟为相,巫咸“治理王家”国家走上了稳定的发展明期,出现了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史称“殷复兴,诸候归之”人们称太戌为“中宗”
在商中期的二三百年间,商数次迁都。五代九王,多次发生弟子争相代立,史称“九五之乱”及至盘庚,社会政治混乱不堪,阶级斗争也异常激烈。盘庚决定迁殷,贵族诸候,百姓皆反对。他劝说诸候要他们一起迁都,共同干一番事业;告知百姓一同前往,否则杀之。盘庚迁殷后,政治形势得到了控制,趋于稳定,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继位后,选拔任用传说、甘盘、祖已等贤才,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极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使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后,商朝开始走向衰落。祖庚,祖甲政治无能,骄奢淫逸,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他们之后的几个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到了帝辛,商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商纣宠幸妃子妲已,整天酒池肉林,荒废朝政;将忠臣比干,微子,箕子等处死,流放;将朝政交给费仲等弄臣。为了使人们更服从他的统治,发明了“炮烙”将活人烧红的铜柱上,活活烧死;连年战争和大规模修建瑶台琼宫,大量耗废人力、财力。促使社会矛盾激化。朝中大臣极为不满,各诸候更是离心离德,人民怨声载道。
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趁商倾兵攻打东夷,国内空虚时,与商军战于牧野,奴隶们不肯为荒淫无度,暴虐残忍的商纣卖命,纷纷倒戈,商军大败。商纣逃往鹿台,焚火自尽,商朝灭亡。
商由汤建立到纣灭亡,共经十七代,三十六王,共存6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