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东京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东京之战对北宋有什么意义?

东京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东京之战对北宋有什么意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2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2:18

北宋东京之战简介?东京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东京之战有什么意义?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北宋东京之战简介

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李纲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东京(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徽宗、高宗等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得宋王朝在东京保卫战中失败。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立国168年(960年—1127年)的北宋灭亡。其后,宗泽收复东京,但随着杜充接替宗泽担任东京留守,东京很快再次失守。此后,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东京之战的过程

第一阶段

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统治者借口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南下侵掠宋朝。这年十月,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

两路金军计划在宋朝首都开封会合。宋徽宗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向南逃去。金西路军在太原遇到军民的坚强抵抗,无法前进。东路军南下包围了开封。

宋朝廷在和战问题上意见不一。宋钦宗和宰相李邦彦张邦昌等主张屈辱求和,答应赔款割地。李纲等认为应采取进取之策,皇帝应“亲政”。

钦宗先后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等,全面负责首都开封的防务。李纲积极组织军民备战,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准备了足够的防守器械。

同时在城的四方的每方配备正规军1.2万余人,还有辅助部队,保甲民兵协助。组织马步军4万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天进行操练。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八日,金军到达开封城下。由于当时各地勤王之师纷纷赶来救援首都,李纲亲自督战,几次打败攻城的金军。河北、山东义军也奋起抗金,形势对孤军深入的金军十分不利,死伤又多,金军被迫撤退。军民共同胜利地保卫了开封城。

金兵北退之后,投降派又得势,李纲被迫离开开封,各路勤王之师和民兵组织被遗散,防务空虚。半年之后,即1126年秋天,金军又分东西两路南侵。西路军攻破太原,乘胜渡河;东路军攻陷真定。两路军围攻开封,闰十一月二十五,开封城破。

开封虽被金军攻破,但开封军民抗敌情绪高昂,他们立即将前一天来议和的金使杀掉。第二天,有30万人领取器甲抵抗金兵,当金兵欲纵火屠城时,居民百姓欲行巷战者“其来如云”。

金军在城墙上慌忙修筑防御工事,以防开封居民将其赶下城去。金军占领开封达4个月,大肆掳掠后于1127年农历四月撤兵北去,带走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全部俘虏和财物,北宋至此灭亡,这就是宋代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难”。

1127年五月,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他就是宋高宗,史称此后的宋朝为南宋。

高宗称帝之初,迫于金军威胁的严重形势,不得不起用有重望的李纲为宰相。李纲认为应迅速结合各地抗金力量,收复失地,并推荐老将宗泽留守开封。但当了75天宰相的李纲很快被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挤走,抗金措施皆被废除。

第二阶段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宗泽前往抗金前哨京师充任东京留守。他六月十日接到朝廷任命,立即出发,十七日即到了汴京。宗泽,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靖康元年初,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第二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出击,获取一些战果,使磁州军势声震河朔。

这时,钦宗派赵构(康王)前往金营求和,到达磁州时,宗泽劝阻赵构使金,使其免当金军俘虏。金兵第二次围攻开封时,钦宗任命宗泽为河北兵马副元帅,协同兵马大元帅赵构等人救援京师。

他力主向开封进军,并不顾赵构、汪伯彦等人的阻挠,率兵奋战,多次挫败金兵,虽由于势力单薄,未能解京师之围,但有力打击了金军的气焰。

这次宗泽留守京师,独当大敌,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防卫京城的艰苦斗争中。他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社会秩序,稳定市场物价,疏浚河道,恢复交通。

经过努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宗泽就把开封这个经过金兵洗劫,残破不堪的城市,整顿成为抗金前线的坚强堡垒。在社会秩序初步安定之后,宗泽又着力修建京城防御设施。在京城四壁,各置统领守御使臣,随处设置教场,日夜加紧训练义兵。

根据城外地理形势,建立坚固壁垒24所,随其大小,驻兵数万。宗泽尤为重视黄河防线,沿河防务分给各县守卫,并在河的南岸设置障碍物,以阻止敌骑突入。

沿河走向,依次建立连珠寨,相互支援策应。宗泽总结与金兵作战失利的原因,即我军步卒经不住敌骑冲突,往往是一冲即溃。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造了“决胜车”1200辆。其体制是:1人驶车,8人推车,2人扶轮;3人执牌辅车,20人持长枪辅车,18人以神臂弓随枪远射,每辆战车共用55人。每10车差大使臣1员总领,编为一队。行则为阵,止则为营,专门对付敌人骑兵的进攻。

建炎元年冬至二年(1128年)春,金军多次渡过黄河,骚扰濒河州县,以及滑州以南的沿河诸寨,作试探性的进攻。宗泽坐镇开封,从容调兵遣将,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

宗泽保卫开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没有坐守孤城,而是打出去。当金军渡河时,东京留守司有的官吏主张拆去黄河上的浮桥,阻止敌人来犯。宗泽则派统制刘衍开赴滑州,刘达开赴郑州,各领兵2万,战车200乘,打出去牵制敌人。

并告诫诸将不得轻动,要保护桥梁,以待敌军过河来犯,相机消灭之。金兵见宗泽戒备森严,乘夜切断河梁,以阻止追兵,仓皇逃跑。

金军不甘心失败,不久,又从郑州进犯,前军抵达白少镇,离京城只有20公里左右,宗泽镇定自若,一方面安定京城士庶人心,另方面派遣精锐力量支援刘衍。正月十五灯节之夜,宋军大败金兵于板桥,乘胜收复了延津、河阴,胙城等县,一直追到滑州。

刘衍又分兵夜袭滑州西15公里处的金兵营寨,尽得其辎重粮草。这场保卫京城的战斗以宋军大获全胜而告结束。

渡过黄河,相机收复河东、河北地区,是宗泽保卫开封的有机组成部分。1128年春天,宗泽在巩固开封防务的同时,积极联络北方抗金义军,各地农民起义军,以及若干支溃兵游勇,积极作渡河的准备,尤其是六月份,天气炎热,金军兵马疲乏,正是大举北伐的良机。

这时,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王赵榛的信,前来留守开封。他们3人共同制定了渡河作战的军事计划:

王彦自滑州渡河直取怀、卫、濬、相等州;马扩等军由大名府攻打洺州、庆源府、真定府;杨进、李贵、王善、丁进等部都分头并进,与两河义军约定时日,里应外合。

宗泽自到开封后,先后向高宗上了24道奏疏,恳请他“回銮”东京,鼓舞士气,号召军民报国仇、复故疆。但左等右等,杳无音讯,只好深长地叹息道:我的心愿恐怕难以实现了。

终于,他心力交瘁,忧愤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将领们前来探望,宗泽勉励他们奋勇抗金,完成自己未酬的壮志。死前一日,念及未竟事业,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

临终时,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事,只是大声疾呼:“过河!过河!过河!”开封城内军民听到宗泽去世的消息,奔走相悼,太学生撰文祭奠,工商为之罢市。

宗泽任东京留守一年来,气势正盛的金军的几次进攻,均被打退,取得了开封首次陷落以来少有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宗泽的抗金主张和抗金措施收到了成效。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死后,宋高宗派杜充继任东京留守,他的所作所为与宗泽完全相反,宗泽招抚的抗金义军纷纷离之而去。同年,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决黄河,使之夺泗入淮,给民众带来深重灾难。不久开封陷落。

东京之战有什么意义?

两宋之际的东京保卫战的失败,致使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再无实质性障碍,能够轻而易举的侵入并占领广大的中原腹地,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拉开了序幕,同时也使中原各地的宋朝流民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灾难。

在这次东京保卫战中,虽然宋军和广大爱国群众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政权的腐朽导致科技和军事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谜案!黄巢率40万起义军盗武则天墓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黄巢成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是因为其盗掘的对象都是重量级。一是效法项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对于黄巢盗掘的文字散见诸陵的盗掘记载中。黄巢占领长安后,派京兆尹王璠率领数万农民军,前去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大规模挖坟,因为没有找到墓道,并且

  • 唐朝太上皇大多日子不好过,为什么武则天能安享晚年?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公元705年,著名的“神龙政变”爆发,在位15年的女皇帝武则天,被迫交出皇位和权力,传位给儿子李显,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众所周知,唐朝太上皇大多日子不好过(这点后面会解释),而武则天又是李唐宗室最忌惮的人,如今她一失势,大家必定是群起而攻之,没了权力的武则天,就好比没了牙齿的老虎,就算没人敢杀她,肯

  • 历史上华高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华高,安徽和州人,明朝军事将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华高是明初众多开国功臣之一,在朱元璋起义之初,便连同愈通海等人率领巢湖水师前去归附!跟着大部队接连攻下了太平、采石矶、集庆、镇江等地,立下了赫赫功劳,而他本人也成功晋升为秦淮翼元帅。后来,华高

  • 姜子牙又被称为姜尚,他为何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为何所向披靡的骑兵会被空心方阵克制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世界,空心方阵,战史风云

    提到空心方阵,可能很多人脑海里闪现的是书本里经常提到的一种数学模型,现实世界很多的实践多来自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排兵布阵里用到的空心方阵虽不是绝对仿照这样的数学模型来设计的, 但与其有很多相通之处。譬如中心位置始终空出,最外层人数最多等。这些有别于其他方阵的改进,致使其在面对驰骋疆场多年的陆战之王—

  • 天宝战事:怛罗斯之战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两万蕃汉部队深入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大将赛义德在怛逻斯发生激战。结果,唐军因盟军的叛变而失利,仅数千人逃回了安西都护府。很多人说,正是这一战改变了中亚的命运,唐军的失败,标准着中亚的伊斯兰化已成不可逆转之势。那么怛罗斯之战有这么重要吗?怛罗斯之战到底是怎

  • 猪鼠年瘟疫的预言是真的吗?预言出自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刘伯温,野史秘闻

    最近真的是很多人闲的,说什么这个2020年有瘟疫,而且早有人预言成功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其实都是谣言了,下面一起看看这个谣言的具体情况吧!提醒:首先要说的什么猪鼠年难过有瘟疫,都是假的,谣言!“十愁难过猪鼠年”这句话来自.刘伯温的碑记,有人解读这是刘伯温留下的一个预言,意思是说猪鼠这两个年份

  • 萧何也是一个功高震主之人 萧何最后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对萧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萧何,也是功高震主,为什么他能善终?功高震主者,极大多数都未能善终。刘邦也是一点都不手软。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但是为何能得以善终呢?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对日后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

  • 谈及“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不怕引起手下士兵哗变、造反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谈及“杯酒释兵权”,世人只知宋太祖赵匡胤四两拨千斤,稳稳当当的将部下的兵权聚拢到自己手中。却不知道若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引起手下哗变、造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述说历史,我们先从后周建隆元年说起,因为这一年是赵匡胤翻身做主人的一年。他以自己优秀的编导才华,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

  • 淝水之战中,晋军能以少胜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晋朝,淝水之战,战史风云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古代史就是战争史,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兵器的落后,往往是人数越多的一方越的更容易胜利,这很好理解。但即便如此,历史上仍然出现了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从这些战役中我们也能发现,军队的人数虽然会让胜利的把握变大,但却不是胜利的必要条件,这其中都有哪些因素呢?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