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何所向披靡的骑兵会被空心方阵克制呢?

为何所向披靡的骑兵会被空心方阵克制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3/12/26 13:42:20

提到空心方阵,可能很多人脑海里闪现的是书本里经提到的一种数学模型,现实世界很多的实践多来自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排兵布阵里用到的空心方阵虽不是绝对仿照这样的数学模型来设计的, 但与其有很多相通之处。譬如中心位置始终空出,最外层人数最多等。

这些有别于其他方阵的改进,致使其在面对驰骋疆场多年的陆战之——骑兵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骑兵作为古代陆战兵种里的翘楚,很多时候骑兵水平就代表当时整体军队的实力。 为了克制骑兵,除了出动相应骑兵对抗外,采用步兵组成的方阵也成为对抗骑兵的重要手段。

在共生共克的战斗岁月里,骑兵不断进步,武力值越来越强,与其对抗的方阵也相应的不断调整。最终诞生于近代的空心方阵脱颖而出。要理清空心方阵如能克制骑兵,自然要从骑兵身上的优势短板说起,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一、骑兵作战的优势与自身短板

1首先驰骋疆场的骑兵机动性和冲击力很强

骑兵,在古代指骑马、大象、骆驼等动物机动性极强的士兵组成的队伍。在古代作战中,加入这些耐力强速度快的坐骑可以说极大提高了整体的武力值。 既具备很高的冲击力输出,也具备极高的机动灵活性,适合突击作战长途奔袭。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古代沿袭的骑兵战力都是整个国家战力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能够获得强力的武装实力,各个时期的各个国家都在骑兵身上花费了大量心血。 以我国古代的战斗史做例,完全是一部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共同发展的铁血岁月。

从《资治通鉴》的记载里可窥见一二,赵武灵王与北方蛮族作战,深觉胡服骑射的厉害,于是开始进行变革,奠定了赵国后来的群雄争霸中绝对的战斗力基础。

西汉时,为了和匈奴骑兵对抗,汉武帝更是不断训练士兵引进作战力强的汗血宝马。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肆进犯造成与中原各方面化的大融合,最终促成了隋唐时期最强骑兵,此时不仅士兵与战马能力提升,还为其配备重甲, 增强了自身防御能力,强悍到直接将突厥灭亡。

蒙古骑兵更是以其灵活机动,冲击力极强以及能长途奔袭的特点成为威慑当时欧亚地区的绝对力量。不断的实践战斗,让骑兵从未停下自己杀伐的脚步,致使其在无边战火里不断成长。

2再看骑兵作战的短板造成的掣肘

是战马远超人类的耐力与冲击力赋予了骑兵极强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在后期配备各种武器护甲的重骑兵可以说能够极其轻松地冲垮步兵的排布方阵。但是配备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骑兵,需要消耗极高的财力物资,能够驾驭战马的士兵也不是轻易可以训练出来的。

简而言之,骑兵在数量上不会占有优势,经不起无止境的消耗。除了进攻骑兵没有其他比较好的作战方式,攻击城池,守备城防以及山地仰攻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也就是说骑兵发挥优势受地势影响比较大,步兵就相对灵活许多。

骄傲的蒙古骑兵当年一路打到欧洲,也被当地的灌木丛林困住了阵脚无法前行。这可以说是由于需要驱使的战马带来的劣势,这些由战马带来的劣势成为步兵方阵压制骑兵的突破口。

二、各种步兵方阵是如何利用骑兵短板对其进行压制的

1首先是战马的天性造成的短板

骑兵的勇猛有一大半的功劳要归于胯下的战马。是战马的耐力与冲击力给了骑兵无上的灵活机动性以及远高于人类的强大冲击力量。 尤其在不断发展的历程里,骑兵的装备也不断升级,兵与马都有配备的重甲骑兵也应运而生。

不仅具有强大攻击力,还具有很好的防御力。但是常言道:福祸相依。骑兵的优势在战马身上,他们的软肋也在战马身上。

大抵野兽都有害怕闪光尖锐物品的天性。草原上的狼也是如此,虽然这些狼勇猛无比,可如果看到骑马的人拿出锋利的短刀也会识趣逃走,这应该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战马亦是如此。铁蒺藜、拒马枪还有弓弩都可以有效地抵御骑兵的冲击,并可以帮助方阵上的士兵诛杀骑兵。

其次战马一旦到了特殊地形就无法施展本领,不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应对各种地势做出相应的调整。战马如果受到惊吓,不论之前受过怎样严酷的训练,牲畜终究不能如人一般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很容易胡乱踩踏自乱阵脚。

此时的方阵在严格号令指导下更容易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为战斗长期输送武力。

2再者方阵的成本消耗低于骑兵容易管理

《六韬》中关于天阵、地阵、人阵的分类我们说明,在以兵器以及兵力为作战主要武力的古代和近代,阵法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同样一批人经过不同的排兵布阵可以发挥出极大的攻击防御作用。

虽然在精锐武器来到世间之前,骑兵在不断进化里号称陆战之王,可装配一支强力的骑兵需要消耗极大物资能力。如果将这些用在布置方阵上,可以多装备好几个方阵,方阵能使用的范围也特别广。

毕竟战斗也是要经济支持才能持续下去的。所以长久以来,骑兵除了由于战马天性软肋造成容易失控的风险外,没有足够的数量也是其不容忽视的短板。 而与其对抗的步兵方阵在能力准备与补给上就要充足灵活多了。

毕竟只要经过一些基础训练就可以培养出大批的方阵步兵,比训练战马与操纵战马士兵的过程简单很多,周期也比较短。并且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不会轻易如战马一般受惊不听指挥,在指挥官号令指导下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方阵调整。

骑兵的强大不容小觑,依靠战马强于人类力量的优势,确实武力十足。但自身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人类虽然不是力量最强的,但是能生为万物灵长,我们靠的是无穷的智慧。 不断改进加强的方阵也是我们向自然之力挑战的智慧结晶。

三、为何近代的空心方阵优于其他方阵能极强得克制骑兵

1首先是近代空心方阵的防御机制完善

在众多与骑兵对抗的方阵中,尤其以近代的空心方阵克制骑兵效果最佳。行军打仗最讲究攻防能力兼备,哪一方能够在任何形式下都能将攻防属性发挥好,哪一方就无限接近胜利。 首先来细看下近代空心方阵具有的良好防御机制。

首先与实心方阵比照看,这些实心方阵一旦遭到破坏队伍很容易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完成方阵的重组。而空心方阵就显得灵活机动许多,因为空心方阵本身就是仿照特定的数学模型建立的完整作战单位,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数排布规律。

在中心有指挥官号令的情况下,每圈安排的人员数量都是按照规则排布的,即使方阵受到冲击,也可以根据原始模型进行快速的能力调整与补给。 不似实心方阵那样一旦冲散,即使有兵力补充也比较混乱没有章法,容易被骑兵钻空子。

与攻击性比强的一字长蛇阵对比,一字长蛇阵的方阵前面士兵一旦被击败,根本没有适当的防御方案,如果面对配备比较强悍的骑兵立马会败下阵来。而空心方阵的每一圈内都有补给的人员安排,方便在战斗时及时补给损失的兵力,保证作战时方阵不会被打散。

空心方阵的排布大抵需要几百人,只是一支中等部队的兵力,远低于其他方阵需要的人数,降低了人员武器配给成本。成本降低,意味着空心方阵可以拥有极大的后勤能力补给,这在战场上至关重要。 毕竟战争很多时候就是打补给和消耗,谁能坚持得更久谁就能取得胜利。

2再者近代空心方阵的攻击性也很强

除了防御性机制比较完善外,这样的排布带来的武力攻击性也明显增强。空心方阵在面对比较强的攻击时也具有很强的攻击力。首先它是四面都会为步兵配上武器的,不似一些实心方阵或者马其顿方阵等,只在正面布置武力。一旦他们的正面被突破,整个阵就失去了攻击力。

整个空心方阵内的步兵都会配上武器,无论哪一面面对强敌,都具备正面硬刚的能力。其次四面都配备武器,那么这些士兵就是互相为同伴的后方,为同伴解决后顾之忧更可以安定士兵内心,极大鼓舞全阵士兵的杀敌信心。 在战场上,强大的意志力与信心可以说能为整个队伍打上一针强心剂。

再者中心空出的部位,除了发号施令的指挥官,还会适当地安排一些骑兵或重型武器作为侧应。一旦有落单的骑兵闯入阵内,会被立刻绞杀难以逃脱。由于在建立空心方阵方面成本运营低些,意味着可以组建空心方阵团。

每一个空心方阵都是一个机动灵活的作战单位。诸多个方阵间更是互相配合,武力值输出很高。加上方阵本来就比骑兵更能适应各种地形地势,一旦能够占据有利的地形,空心方阵的实力便可以极大提高,可以说是既可攻亦可守,战斗力与防御力都很强盛。

标签: 世界空心方阵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天宝战事:怛罗斯之战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两万蕃汉部队深入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大将赛义德在怛逻斯发生激战。结果,唐军因盟军的叛变而失利,仅数千人逃回了安西都护府。很多人说,正是这一战改变了中亚的命运,唐军的失败,标准着中亚的伊斯兰化已成不可逆转之势。那么怛罗斯之战有这么重要吗?怛罗斯之战到底是怎

  • 猪鼠年瘟疫的预言是真的吗?预言出自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刘伯温,野史秘闻

    最近真的是很多人闲的,说什么这个2020年有瘟疫,而且早有人预言成功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其实都是谣言了,下面一起看看这个谣言的具体情况吧!提醒:首先要说的什么猪鼠年难过有瘟疫,都是假的,谣言!“十愁难过猪鼠年”这句话来自.刘伯温的碑记,有人解读这是刘伯温留下的一个预言,意思是说猪鼠这两个年份

  • 萧何也是一个功高震主之人 萧何最后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对萧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萧何,也是功高震主,为什么他能善终?功高震主者,极大多数都未能善终。刘邦也是一点都不手软。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但是为何能得以善终呢?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对日后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

  • 谈及“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不怕引起手下士兵哗变、造反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谈及“杯酒释兵权”,世人只知宋太祖赵匡胤四两拨千斤,稳稳当当的将部下的兵权聚拢到自己手中。却不知道若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引起手下哗变、造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述说历史,我们先从后周建隆元年说起,因为这一年是赵匡胤翻身做主人的一年。他以自己优秀的编导才华,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

  • 淝水之战中,晋军能以少胜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晋朝,淝水之战,战史风云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古代史就是战争史,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兵器的落后,往往是人数越多的一方越的更容易胜利,这很好理解。但即便如此,历史上仍然出现了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从这些战役中我们也能发现,军队的人数虽然会让胜利的把握变大,但却不是胜利的必要条件,这其中都有哪些因素呢?今天

  • 顾命八大臣中为什么只有肃顺被慈禧下令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顾命八大臣,清朝,历史解密

    1861年10月,顾命大臣肃顺,在护送咸丰帝灵柩回京时,被捕入狱,随后被斩首于菜市口。杀肃顺的不是别人,而是后宫西太后慈禧。我们知道,慈禧杀肃顺,是为了发动政变。不过,就算发动政变,也不一定要让肃顺死啊。就算死,也不一定要斩首啊。肃顺是顾命八大臣中,唯一在菜市口被斩首的大臣。那么,因为什么原因,慈禧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野史秘闻

    宋太祖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即公元960年,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位之后,是为北宋开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50岁去世。那么,在回答“请问在宋朝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请详细作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下列问题;一,宋太祖赵匡胤诸子状况赵匡胤一共生有4个儿子,其中老大、老三死

  • 历史上珍妃真的是被淹死的吗?她是如何被推下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宠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这几百年历史中,国家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紫禁城中,每一天都上演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而有些故事则流传到了后世。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大概都知道一个井的存在,其

  • 安史之乱前后长达八年之久,那么它又是怎么被平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

  • 秦朝岭南还有五十万秦军,为何秦朝被灭时却没有支援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秦统一六国后,迅速发动了征服南越的战争。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征服南越所调动的军队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之众。公元前214年,秦正式攻占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在此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然而仅仅八年之后,秦帝国即宣告灭亡。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长达三年的战乱中,戍守岭南的五十万秦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