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前秦打不过弱小的东晋?

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前秦打不过弱小的东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3/12/24 21:42:27

淝水之战中前秦为何输给相对弱小的晋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公元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八公山麓,寿阳城下。这场战争不仅再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可为凭吊的历史遗迹。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 ,淝水之战是在苻坚统一北方后的六七年进行的。当时,前秦只是军事上的统一,内部统治不稳,更没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加之苻坚连年征战,致使人民厌战,军队的士气不高,缺乏群众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连年的战争会使甚至是最强大的国家精疲力竭”。南征前,太子苻宏曾对苻坚说,东晋是应该伐的,但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厉兵积栗,以待暴主”。

苻坚本应接受这一意见,继续恢复、发展北方经济,以便使本不稳固的军事行政联合的统一政权建立在较深厚的基础上,然后统一全国才有希望。

然而,由于骤胜而日益骄傲的苻坚却不顾主客观条件,匆匆忙忙地发动攻晋战争,征兵百万,给北方各族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因而不得人心,战斗力低,以致于与东晋军队局部接触便使前秦数十万军队全线溃败。

第二 ,苻坚用人不择贤愚,赏罚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战中遭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苻坚宠信投降前秦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忠奸并蓄,而对于一心忠于他的汉族官员却存有戒心,不加重用。即使是王猛,虽然符坚说他们的关系是“若玄德之遇孔明也”,但也是对之存有戒心的。

王猛死后,苻坚自以为是英主,更加骄傲,任人更是不择贤愚,群臣的逆耳忠言再也听不进去,对顺耳的阿谈奉承之语却倍加赞赏。

在伐晋问题上,他拒绝听取臣下的一切有益的劝阻,反而听信怀有野心的慕容垂等人的谗言,一意孤行,“愎谏违谋”,“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这样就没能组成一个坚强的团结的领导集团,其兵败淝水是可以预见的。

第三 ,苻坚好大喜功,缺乏冷朴的客观分析,战前没有周密的战略部署,临战时又犯了一系列战术指挥上的错误,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苻坚不顾主客观条件,只是依仗自己的“有众百万,资杖如山”的兵力和“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军威,认为征服东晋“若商风之陨秋箨,贸然远征。他报有侥幸求胜心理,战略上骄傲轻敌。在其前锋军梁成所率五万人被东晋大将刘牢之全歼于洛涧后,士气大伤,苻坚为之震动,开始产生了畏晋思想。

所以,当他与前锋军统帅特融登上寿阳城楼,望见晋军“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忧然有惧色”。于是,苻坚由轻敌变为怕敌,由冒进转为败逃,终子落了个“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可悲结局。

第四 ,双方交战的兵力相当,但东晋的北府兵的战斗力远胜于前秦军。

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原因

1、东晋主战派谢安等人临危不乱,坚决抗战,态度意志坚决。

2、军队战斗力强,主将有能,指挥若定,将兵上下齐心协力,军心可用。

3、民间也组织军事力量对抗前秦,民心可用。

4、有淝水天险,占尽地利,准备充分,发挥己军之长。

5、战术得当,利用前秦内部不稳,分化离间前秦内部关系,涣乱其军心。

6、以智激敌,诱其自乱,然后乘隙掩杀;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

标签: 淝水之战前秦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康熙晚年为何会主动为鳌拜平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君主守江山,麾下不乏功臣良将,从古至今皇帝崩溃,而能真心辅佐少主的臣子典范莫过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出师北伐,不幸死于五丈原,幼主刘禅痛哭流涕,不忘诸葛亮大恩,追封其为忠武侯,但并非历朝历代的托孤大臣都能如诸葛先生般被君上厚待,有些辅助几代君主的元老却不得

  • 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君臣之恋到底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太后,辽朝,五代,野史秘闻

    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名绰,小名燕燕,系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之母,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她被人称为“细娘”,应该是一个气度非凡的绝色美女。同时,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史称其“明达治道,习知军政”,被后世誉为辽邦“中兴之后”。但后世对她“杀妻夺夫”的残暴举动,颇

  • 安史之乱的背后操手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会落得一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唐朝,风云人物

    如果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对这个安史之乱那还是知道一些的,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安禄山和史思明各自死于自己儿子手中,原因并不复杂,但不得不说这是封建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两位悍将,由起兵到坐镇一方,撼动了大唐的江山,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与其说是被唐廷剿灭,倒不如

  • 从哪些方面来看,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的人生是成功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协,山阳公,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人生可谓颠倒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汉献帝刘协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9月,在董卓篡夺大权后,陈留王刘协被拥立为皇帝,正式成为汉献帝刘协。但是,成为东汉王朝的天子后,刘协并没有能号令四方,反而成为各个权

  • 为谋反做了十足准备的朱高煦,为何很快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朱高煦谋反,大臣建议将朱高燧一同逮捕,为何杨士奇却极力阻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明宣宗朱瞻基在杨荣的建议下,决定御驾亲征,结果很快就平定了叛乱。虽说朱高煦失败得很快,但是这次谋反,他却是蓄谋已久,做了十足的准备。朱高煦是朱棣嫡次子,生性勇猛,长期跟随朱棣南征北战,

  • 孙权麾下的六大中郎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麾下的六大中郎将,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一方虽说是孙刘联军,但是主战场还是在孙权一方,刘备兵力不足只能起到辅助和策应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战后周瑜愤愤不平的主要原因,你想啊,孙权在前方流血流汗,刘备在后方不声不响就得到了荆州四郡,换成谁都不愿意)。赤壁之战时不

  •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司马徽预言了十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徽,三国,刘备,野史秘闻

    司马徽是一位隐居竹林的高人,刘备与他相遇也是意外,当时刘备在荆州新野驻扎,刘表年事已高,此时正面临着立继承人的难题,长子刘琦能干,却没后台,小儿子刘琮虽然无能,却有蔡氏一族撑腰。当时刘备赞同刘琦,因此得罪了蔡瑁,蔡瑁带兵追杀他的时候,的卢飞跃了深潭,蔡瑁追不上,只好放弃。任谁都没想到,这深潭的另一面

  •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超与许褚二人之间武力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超,三国,风云人物

    马超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的战绩是十分出色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马超武艺高强,人称锦马超,羌人称他为“神威天将军”,他是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一的马腾之子,其父死后,他接掌队伍,如此他也曾是东汉末年一方诸侯。马腾被曹操诱杀后,马超为父报仇联合韩遂反曹操。

  • 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有几个徒弟?他的徒弟分别是怎么出名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某教授”。且关于他和他徒弟的事多为传说,那鬼谷子有几个徒弟呢?他的徒弟分别是谁?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鬼谷子有多少个徒弟,没人能说得清楚。有名有姓的有:张仪、苏秦、孙

  • 中日白江口之战是怎么样的?江口之战后日军消停了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中日白江口之战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663年,唐高宗派军援助新罗,与百济、倭国联军大战白江口,最终唐新联军取得了这次白江口之战的胜利。此次战争影响深远,倭国方面很长时间内不敢再主动和中原国家开战,并积极派遣使者来中原朝廷学习,但并不能说白江口战争的胜利让日本从663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