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通过武举考试的郭子仪,他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通过武举考试的郭子仪,他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73 更新时间:2024/1/13 0:10:14

郭子仪,今陕西华县人。他出身于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唐玄宗天宝八年(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年,为天德军(合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郭子仪在军事上大显身手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与镇压安史叛乱直接相关。郭子仪有很特别的本事,唐朝政府用他为帅就能打胜仗,而一旦遣返他就要战败。受小人挑拨,郭子仪领军在外,多次召回,郭子仪倒也忠厚,从来不含糊,即日程,这么折腾几次之后,唐朝皇帝反而更加信任郭子仪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最为活跃而具有代表性。

当郭子仪还没什么名气的时候,有一次军队的食粮曾因失火而被烧掉,他因被问及管理的责任而被押人牢房。就在可能会因重大的过失而被处死的当儿,他碰到了诗人李白。李白与郭子仪谈话之后,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因此就向玄宗皇帝求情,从而使他得以逃脱干系。而后不久,李白因卷入叛乱而要被杀头的时候,郭子仪就以自己的功绩代之而将其救回,来报答其当初的救命之恩。被传为一段佳话。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郭子仪被调任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军东讨叛军。正当叛军逼近潼关,威胁京师的时候,郭子仪初战获捷,静边军一战,消灭叛军七千人,继又攻下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打通东陵关(今山西代县东),为继续东进开辟了道路。第二年,由郭子仪推荐的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东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军史思明部妄图夺回常山。双方相持四十余日,李光弼向郭子仪告急。郭子仪于四月兵至常山,与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十万多人,九门(今河北正定东)一战,大败叛军。这时,郭子仪曾经建议,北取范阳,直捣叛军巢穴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许可,从而使叛军得以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不久,唐肃宗即位。由于他势单力薄,岌岌可危,于是调郭子仪部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郭子仪认为河东(今山西永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东下可进东京,西上可取长安。于是,他派人秘密潜入河东,准备内应唐军。至德二年(757年)二月,郭子仪率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进攻冯翊(今陕西大荔),逼近仅一河之隔的河东。河东城内有人乘机内应唐军,杀叛军近千人。叛军守将崔干佑越城逃走,郭子仪乘胜追击,斩敌四千人,俘虏五千人,顺利攻下河东。

由于唐军连战告捷,肃宗也由灵武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四月,即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继续征讨叛军。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逼近长安,与叛军十万人相持在长安西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叛军至潼关,杀敌五千人,占领华阴(今陕西华阴)、弘农(今河南灵宝)。这时,安禄山已死,其子安庆绪放弃洛阳,北渡黄河,走保邺(今河南安阳北),唐军收复洛阳。肃宗回到长安,召郭子仪还京。肃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仪于京城以东的灞上,见了郭子仪。感激涕零地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这时的郭子仪兵权在握,肃宗既要重用他,又不放心他,当然只能运用这种笼络的手段。

后来,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的共同努力下,唐朝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曹操子嗣众多,为何孙权、刘备的后代却很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首先,曹操有这个时间,有这个资本去造那么多人。曹操是好色之徒,这一点从他年少的时候就开始了,尤其是他的长子出生的时候,曹操才多少岁?而在这之后,曹操为了自己家族的开枝散叶,更是不停的耕耘,努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是见一个爱一个,当然他也是付出于实际行动的。再加上曹操本身来说是通

  • 皇帝临终前奄奄一息,宠妃居然开始骂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栗姬,汉朝,野史秘闻

    在后宫之中,能够登上皇后宝座,母仪天下,应该是绝大部分女子的最终梦想。然而,能够爬到最后的金字塔尖之上的人,毕竟只有那么一个,多数人都只是白发宫女,老死在无人问津的宫中。然而,有一个女子,却因为自己的暴脾气,口无遮拦,不仅将唾手可得的皇后之位丢弃,而且还断送了自己儿子的大好前途。她就是汉景帝的嫔妃栗

  • 武则天最信任的酷吏,来俊臣为什么会被诬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来俊臣,周兴,唐朝,风云人物

    武则天任用酷吏是有目的的,在所有的酷吏中,她最信任的就是来俊臣,在酷吏统治的后期,周兴死了,万国俊死了,丘行绩死了,只有来俊臣依然活得好好的。而且来俊臣更加风光,不仅把自己的老对手,武则天最为信任的能臣李昭德扳倒了,这时期的来俊臣可谓春风得意,就连武则天的娘家人和太平公主对他也无可奈何。没有谁敢去招

  • 草船借箭的含义是什么?草船借箭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典故,文史百科

    关于草船借箭故事是在语文课文里学到的。那时候幼小的心早就认为诸葛亮好厉害。也很威武,整个的形象因为这草船借箭而光辉起来。至于为什么会有“草船借箭”这样的典故呢?先来看看这么一个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

  • 白江口之战中,为何唐朝能够大胜日本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663年,倭军与唐军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此役,倭军损失上千或溺死,或被斩杀,尽皆沉于白江口水底。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而白江口之战是中日第一次战争,当时中国处于唐

  • 杨师厚一生“忠心卫国”,战死疆场后皇帝竟摆宴庆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师厚,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杨师厚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唐朝过后的五代十国,是相当混乱的时期,朝代更迭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在这样的环境中,兵权就显得极为的重要,谁能掌握军队,谁就能掌握江山。我们下面讲的人物,就是一个掌握兵权,皇帝十分忌惮的人物

  • 万贞儿比皇上大;了17岁,为什么还能迷得皇帝神魂颠倒?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万贞儿,明朝,野史秘闻

    在历史上,真的有一个女的魅力很大,把皇帝都迷得死去活来的,皇帝甚至还在乎她的年龄也要她在一起。这个明朝明宪宗时期的万贵妃是有何魅力?说到她,在那时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这位大名鼎鼎的万贵妃就是令朱见深神魂颠倒的万贞儿。她山东人,从一个朱见深的保姆做到贵妃,放眼古今,这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个例",简直

  • 庞萌和刘秀既是好友又是搭档 最后为什么要背叛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秀,庞萌,风云人物

    庞萌为什么背叛刘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秀与庞萌一开始的关系是好朋友也是事业上的好搭档。两人是在更始帝时期,一个是执金吾,一个是冀州牧,两人同朝为官,相敬如宾,在政治上也是相当合拍。后来刘秀的哥哥刘寅与刘秀一起带兵打仗,声名威望都很高,当时的

  • 赵匡胤受过后周郭威的厚恩,那么柴氏在宋朝的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黄袍加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将时奉后周朝廷之命北征,却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动兵变,其弟赵光义、亲信赵普将象征九五之尊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带领士兵们拥立他为帝的故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便带着士兵返程,后周国都的守将与赵匡胤关系亲

  • 端平入洛:南宋君民的迷梦和噩梦!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端平入洛,宋朝,战史风云

    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久攻蔡州不克,且军中缺粮,于是向宋朝求援。宋朝按联盟要求派孟珙率兵两万、粮草三十万石进攻蔡州。宋军攻陷蔡州,金国灭亡。孟珙将金哀宗的遗骨带回到都城临安,理宗将金哀宗的遗骨送到太庙告慰那些被金兵欺侮过的先人。南宋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朝中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重现了徽宗收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