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播州之役带来了哪些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播州之役带来了哪些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29 更新时间:2024/1/18 5:19:37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播州之役

播州之役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

万历十八年(1590)始,杨应龙与明政府的关系逐渐恶化,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公开反叛,挑起战端,播州之役爆发。战争初期,由于明王朝毫无准备,杨应龙占据优势,但随着明王朝平播力量的增强,战争态势发生了逆转。万历二十八年(1600)杨应龙最后的据点-海龙屯被明军攻占,杨应龙自杀,播州之役结束。播州之役历时114天,明王朝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之力,出兵24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最终平定杨氏叛乱。但战争对明朝的各方各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播州之役几乎耗尽了明朝最后的军力和财力,削弱了东北的防御力量,是明衰清兴的转折,故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

影响

正面影响

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在播州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注:明清时期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推行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平定播州之乱后,中央政府在当地改流设府,“命分播地为二郡,以关为界,关内属川,关外属黔,属川者曰遵义,属黔者曰平越。”这就使中央政府有效地加强了对播州地区和广大西南地区的控制善后改土归流的实施,直接将播州地区纳入中央管理体系.标志着中央对该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其次,在教育方面.中央政府对相对落后的播州地区各府、州、县开始推行儒学教育。“至万历三十六年,知府孙敏政举行乡约。谕民遵奉高皇帝教训子孙功令。又檄五州县各于城乡村里择地建社学:考择司教,社置一人或二三人。可见。在平播战争之后,中央政府通过改流设府。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当地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进步。

再次.在财政方面,通过编民人户,客观上增加了一定的财政收入,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编户设府后的播州地区.被纳入了中央财政管理体系。其大部分的财政收入和粮税都缴纳于贵州行省.客观上缓解了一部分财政紧张问题。在战后通过大规模地改土归流.使旧的农奴制遭到了瓦解.土司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随即消失。

总之.播州地区改流设府之后。虽然对整个国家的积极影响相对有限.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教育、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巩固了西南边疆的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中国国家统一。

负面影响

由于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的接连进行,战争对明朝国力产生了巨大消耗,仅播州之役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的力量,耗银约二百余万两。内阁大学士王家屏说:“车骑戈甲,连数镇之师,半委山谷矣;金钱刍粟,倾数万之积,尽填沟壑矣;兵老财殚,智穷计绌......坠狡夷之牢笼,而内坐守寸步难移之困局……今时事与资力并当困绌之际,国威与士气并当挫刃之余。”万历二十七年开始平叛杨应龙,增派赋税之情况“比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天下盈实之户,比二十年之前,十减其伍”。民生因战争凋敝,百姓的不满情绪在不断累积。战争旷日持久,赋税日益增加,使生存压力极大的百姓走向了官逼民反的道路。播州之役后,因为加税加赋不断激增,全国各地接连爆发了流民起义。

更因为连年征战导致了明王朝衰落,而给了满清的崛起机会。明王朝调集20余万大军远赴西南平定播州之乱,其中一大部分的精锐力量都来自于常年驻扎东北的军队。这些军队内调后,明朝在东北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明廷无暇顾及东北,让东北女真族有了崛起的大好时机。努尔哈赤在东北招兵买马,不断扩充实力,进而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强大的后金政权。而明军于萨尔浒之战的惨败揭开了明王朝衰落的序幕——明朝在东北完全丧失主动权,接连丧师失地,战线一直延烧到山海关附近。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八旗军战斗力怎么样?为何在三藩之乱时表现一般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藩之乱的本质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尤其是政治实力。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一个泱泱大国,并没有什么统治经验。尤其是汉人的统治方式,满人必须适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这个古老的帝国生存。基于这一点,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权力,与汉人中的地主阶级

  •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突厥,野史秘闻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草原文明,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就是部落之间不断的杀伐。在军事力量的角逐中,有人胜出,有人失败。胜利者或吞并失败一方,或将其全部歼灭,最后,这场权力的游戏,总能分出一个“笑到最后的人”。比如匈奴的冒顿

  • 审食其和吕雉之间发生过什么 吕雉为何对如此宠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审食其和吕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审食其为什么能得到吕后的宠幸?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于长乐宫,由于吕后秘不发丧,文武大臣于四天之后才得到消息。如果他们获悉事情的来龙去脉,必会被惊出一身冷汗,尤其是那帮武将,因为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已经从“鬼门关”

  • 明朝的贪官为什么这么多?官员正式薪俸确实不够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崇祯元年,朱由检坐上了大明王朝的头把交椅。即便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小伙子仍是一门心思为大明续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经邦论国,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户科给事中韩一良,本是一名不经传的小角色,对于这一号召有自己的看法,于是就上书朱由检,问道:如今

  • 龙陵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日军从此无险可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龙陵战役,近代,战史风云

    1944年6月上旬,在中国远征军分路进击松山、腾冲的同时,负责右翼攻击任务的第11集团军即从第2军和第71军中抽出精锐部队,共同组成突击队,绕过松山侧翼直插龙陵,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龙陵之战。6月6日远征军兵分三路向驻守龙陵县城一线的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截断了龙陵与芒市之间的公路联系

  • 古代的女子,为什么没到15岁就要求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女子,结婚,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现在的女孩子来讲,因为教育的普及,在加上现在的女生普遍思想都比较前卫,在加上如今的社会上面更是强调着女子的自由权,所以对于很多女生来讲,自己的自由和自己的追求往往要高于一切,正是由于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现在社会上的女子普遍出嫁的时间都比较晚,基本上出嫁年龄都达到了二十五岁以上,但是如果将这些女子

  • 韩滔没有打过胜仗,为什么还号称百胜将军?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滔,宋朝,野史秘闻

    水泊梁山可谓是人才济济,一百零八条好汉的绰号那是五花八门,满是奇葩,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写照,而有些人的绰号就并非如此,甚至是相差万里,离谱的骇人。今天就来韶韶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排名第42位的韩滔,别看他名声不大,其绰号却在梁山盖了帽,“百胜将军”,到底是浪得虚名还是名至实归呢?(一)百胜将军其实没有

  • 孝庄是怎么帮助福林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庄文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据说在皇太极去世之后,孝庄她强烈要求殉葬。但是在平时当中他的勇气以及她的智慧已经深深的让那些大臣们佩服,所以当时没有人同意让孝庄去殉葬这样的做法儿,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之下她也放弃了这种想法。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她的一场苦情戏而已,她并没有真正的想要去殉葬,她只是利用这件事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同时让其他人注意

  • 三国除了盛产武将之外,还诞生出哪些名誉天下的谋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谋士,文史百科

    主公手下的将帅之才永远都是最为宝贵的筹码,是成就大业最不可或缺的宝贵力量,三国时期最为知名的谋士当属诸葛亮了,但其实,曹操手下的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旷世奇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不仅盛产了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马超等猛将,更诞生了司马懿、陈宫、周瑜等谋士。可

  • 万历三大征对明朝的通知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万历三大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历三大征,明朝,战史风云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公元1592年至1600年间李如松平叛蒙古的宁夏之役、李化龙西南平叛苗疆的播州之役、和李如松、麻贵对战日本的朝鲜之役。三大征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历时时间长,军资耗费过度,给明朝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财政危机。那么,在弊端如此明显的情况下,为何还要进行三大征呢?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