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黄巢起义是如何爆发的?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黄巢起义是如何爆发的?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3/12/18 3:56:46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一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能看到他推翻唐朝的野心和渴望,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农民起义运动。

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爆发的最大的三次农民起义之一,这次农民起义规模巨大,深究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唐朝昏暗腐朽的政治。唐末宦官执政,朋党之争不断,使得唐朝内部的统治开始分裂,统治者只知道聚势敛财,官员的贪污现象非常严重,地主也在大肆掠夺百姓的财产,不顾百姓死活,在腐朽的统治下,农民为了生存、维护自己的权益便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朝廷内部的斗争为农民起义埋下了种子,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沉重的赋税。唐末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大地主和官员们为了谋取私利大力掠夺百姓的土地,使得唐末的很多农民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这批落到地主手中的土地被他们当作敛财的工具,哪怕庄稼还没有熟,他们就已经让农民交钱了。除了粮食,官员们还定下了很多其他赋税,吃盐、住房、甚至喝水都要交钱,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农民在长期的压迫下选择了反抗,这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还包括长年的自然灾害。那个时候连大旱使得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到处闹饥荒,人们啃食树皮也不能保证基本的温饱,很多人被活活饿死。而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官府仍然催逼赋税,有的百姓甚至卖了房子和孩子都不能按时交钱,被逼到绝路的人们最终发动了农民起义来反抗官府的暴行。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

唐末政治昏暗腐朽,连年大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苛捐杂税严重,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很多农民被逼上了绝路,最终选择了起义,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但这场起义最终还是以农民的失败为结局,下面介绍一下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

唐朝后期,官府对农民的欺压主要集中在东南一带,这直接导致了公元859年唐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农民起义首先发生在浙东地区,那里生灵涂炭,官员只知道搜刮农民财产,浙东起义一发生就得到了很多农民的响应,起义军的人数达到了三万多,他们攻下了唐兴、慈溪等地,气势格外庞大。但是农民毕竟有思想上的局限,在面对朝廷的时候他们内部很快就发生了矛盾,领导人物也犹豫不决,导致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时间,在政府军队赶到后,起义军节节败退,最终失败。这就是唐末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失败经过。

后来,黄河中游地区的农民也发动了起义,同样是官逼民反,比起第一次的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黄巢、王仙芝是商人出身,具武装斗争的能力和经验,在他们的带领下,起义军声势浩大,集结了几万人攻下很多地方,震惊朝廷。朝廷派兵与起义军开始了拉锯战。起义军的粮食供给不足,内部有人倒戈,再加上朝廷兵力较强,起义军最终没赢得战争的胜利,黄巢也壮烈牺牲。这就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

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在唐朝末年,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持续时间长达25年。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之一是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均平就是要平均分配资源,包括土地、赋税等。唐朝末年政治腐败,中央有宦官当政,地方有藩镇割据,农民备受压迫,因此农民迫切希望国家的资源能够平均分配。

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之二是农民军作战具有流动性。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著名的一次起义,黄巢在山东起义,其后下安徽,入江西,再南下广州,最后又返回中原地带,攻克长安,其间转战大半个中国。

唐末农民起义军之所以具有流动性,是因为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唐朝的地方上是藩镇割据,藩镇之间没有协调性,这使得农民军可以在藩镇之间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农民阶级中夹杂小商人和知识分子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第三个特点。唐朝末年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小商人的出现,但他们却受到官僚的横征暴敛,这使得一些小商人加入了农民军,黄巢在起义之前就是贩盐小商人。

唐末农民起义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起义时轰轰烈烈,最后却惨遭失败。唐朝末年的土地兼并与苛捐重税使得农民对唐王朝心生痛恨,因此一支农民军刚起义时可以得到许多农民的呼应。而农民军最后惨遭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唐朝地方上的藩镇代表的是大地主的利益,他们会联合起来打击农民军。

唐末农民起义意义

唐末农民起义意义中最重要一点是它瓦解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唐朝在末年的时候,中央上有宦官专政,皇帝成为了傀儡。在地方上,各地的节度使各自为政,成为一个个的小朝廷。唐末农民起义失败后不久,农民起义军出身的朱温亲手结束了唐朝。

唐末农民起义虽然未能推翻唐朝的统治,但是却为新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石。唐朝经农民军打击后名存实亡,其后经历了短暂的五代十国时期,迎来了崭新的王朝——宋朝。宋朝建立的时间离唐末农民起义失败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

唐末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在唐末以前的农民起义中,并未提出过均田、均产的口号。这是农民起义军的一次大进步,后世的农民起义受到唐末农民起义的发,也都提出了类似“均平”的口号。均田思想也是唐末农民起义意义。

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打出的口号是推翻暴秦,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打出的口号是黄天已死,他们都没有提出平均土地的思想。而从唐末以后,起义军都提出了平均田地的思想。唐末农民起义为均田思想起了一个开头。

唐末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与贵族阶层,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沿途处决唐朝的贪官污吏与土豪劣绅,让农民们都分到了土地。这次大起义后,继任的当权者都出台一些法规来缓和阶级矛盾。

标签: 唐朝黄巢起义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狄仁杰的神探之名是怎么来的 这和什么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狄仁杰,历史解密

    随着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热播,狄仁杰“神探”的形象可谓是早已深入人心,他以沉着冷静的气场、细致缜密的推理、精彩绝伦的分析,从而成功地破获了一桩又一桩的惊天迷案、大案,令整个朝野都为之震惊,深得皇帝武则天和天下臣民的称赞。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大名鼎鼎的狄大人之所以能够得到一个“神探”的美名,

  • 少林秘籍《易筋经》真是达摩所创吗?为什么里面有房中术的思想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易筋经,少林寺,野史秘闻

    《易筋经》相传为达摩所创,不论在武侠小说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易筋经》都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在历史上,少林寺也因为此经,付出了不少惨痛的代价。但是《易筋经》的来历,真的是达摩所做吗?“易筋”之名明显是道家之语。而且《易筋经》中多是导引吐纳等功夫,讲究的是神、体、气三者的结合,使五脏六腑、以及全身经脉

  • 历史上魏蜀吴三国主公的谋士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到281年灭吴止,是为三国时期。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谋士众多,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等等,众所周知,曹操的谋主不是荀彧,也不是郭嘉,而是荀攸。可能有人会疑问,荀彧帮助曹操运筹帷幄,被称为张良,而郭嘉算无遗策,奇谋层出不穷,为何

  • 古代有数以万计的兵书,孙武凭什么能在其中脱颖而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数以万计的兵书,最著名的自然是《孙子兵法》。而《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更是享誉千年,被尊称为兵圣。但是如果仅仅凭一本兵书,就能成为兵圣,那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近现代以来,论述孙武和《孙子兵法》的书籍文章数不胜数,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孙武是怎么指挥打仗的。其实在孙子之前,中国早就有

  • 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都吃过哪些败仗呢?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若是要论谁是三国时期第一的武将,肯定很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吕布的名字。吕布之勇猛,在三国中少有人是他的敌手,曾经一个人就能和张飞关羽两人周旋,由此可见其武艺的高超。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武艺高超的人,曾经却也吃过不少败仗。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败在一个人的手下三次,这个人就是曹操,他三破吕布大军,最后擒杀吕布

  • 永王李璘曾坑李白写“反诗”,最后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璘,唐朝,李白,历史解密

    长安,马球场。一位年少英俊的贵族公子正在赛场上纵横驰骋,他手中的马球杆左挥右挡,不一会就打出一个漂亮的进球。一旁的侍从们顿时彩声雷动,可这位贵族公子却只是关心的看着他的爱驹,对四周的嘈杂之声毫不理会。"永王殿下",随着侍从的呼唤,一心伺候马匹的贵族公子方才转过身来,原来这位贵族公子便是唐玄宗的第十六

  • 鲁元公主:刘邦的第一个女儿,贵为天之骄女,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鲁元公主,汉朝,刘邦,野史秘闻

    有时候,命运的捉弄,总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比如说,接下来要讲得这位主人公,她便是如此,少年时候的清贫,后来的富贵,可是,却都不及,她这辈子坎坷的人生,即便后来成为了公主,也不能避免,真是让人叹息。而这位主人公是谁?她姓刘,乃是汉代的开国君主,刘邦的第一个女儿,母亲乃那位可与武帝比肩的吕雉。她的名字并

  • 宋恭帝赵显:南宋末代皇帝,到驸马再到高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恭帝,宋朝,风云人物

    这是北宋奇人邵雍所著《梅花诗》中的语句。其中暗喻了赵氏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覆亡,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长天碧水"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不过在其前3年,蒙古大军就已经攻占了南宋都城,临安。作为当时的亡国之君,年仅六岁的宋恭帝沦为蒙古元朝的阶下囚,开始了长达47年的传奇的俘虏生涯。亡国之君这个称呼虽然不

  • 从历史典籍中的记录来看,宋宁宗赵扩是一个好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宁宗,赵扩,文史百科

    有人认为宋宁宗执政无方并非没有证据。宋宁宗是宋光宗唯一的子嗣因而他从小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从小到大,宋宁宗不仅仅屡次受到了宋光宗的赏赐和分封,之后还在宋光宗的安排下曾经跟随多名当时的名师学习,宋宁宗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说宋宁宗怎么是智障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说到曹刘之间的仓亭之战,为何来救援刘备却是赵云?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仓亭之战,刘备,战史风云

    说到这个仓亭之战,大家可能对这个战役并不熟悉,这一战刘备可是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而且好几次都是陷入重围,还好有赵云救场。但是很多人非常好奇的是,关羽和张飞两个人既然是刘备的兄弟,刘备被困,他们两个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没来营救刘备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仓亭之战关羽和张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