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崖山海战历史背景

崖山海战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60 更新时间:2024/1/23 13:21:02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中国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海战战争背景:

攻破临安

元朝军队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杨淑妃由国舅杨亮节陪同,在谢道清密命摄行军中事的江万载父子所带殿前禁军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在婺州(现浙江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到温州后再与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接着进封赵昰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昺为副元帅。[3] 元军统帅伯颜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为杨太后,仍由老臣江万载秘密摄行军中事,统筹全局;公开则加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并组织抗元工作。

灭宋步伐

赵昰做皇帝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蒲寿庚投降元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广东。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被江万载救回,但宋军民的实际统帅江万载却因此被台风海浪卷走殉国,端宗也因此得惊悸之病。左丞相陈宜中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自己前往占城,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回来都不返;最后逃到暹罗(今泰国),最后死在那里(陈根本没去越南,而是到海陵岛躲了起来,宋亡后变成某支田姓的祖宗)。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死去,由弟弟7岁的卫王赵昺登基,年号祥兴。赵昺登基以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师)张世杰护卫著赵昺逃到崖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不久﹐在现时广东和江西二省交界处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张弘范部将王惟义在海丰县的五坡岭生擒,在陆地的抗元势力覆灭。南宋流亡朝廷逃到海上,一场事关南宋流亡朝廷生死存亡的海战已是一触即发。

崖门海战之后1天,即二月七日早晨,海上浮尸10万。陆秀夫的尸体被百姓找到,安葬起来;而小皇帝赵昺的尸体则为元军寻得,只见一眉清目秀的小儿身穿龙袍,头戴皇冠,身上还挂着一个玉玺。元兵将玉玺交给张弘范,张弘范确认这小儿是赵昺,派人寻回,然而赵昰的尸体已经下落不明。据说被百姓埋葬在了广东深圳赤湾村里,至今仍存。

崖山海战后,宋室覆亡。元将张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然而张弘范并未得意多久,便在次年病死。百姓途径石刻皆掩面垂泪。

1486年(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御史徐瑁对奇石上十二字深恶痛绝,命人除去,欲改书“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字。而陈白沙认为宋亡时死者十数万,不独陆秀夫,宜书“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此石下”。因争辩不下,终未刻成。有传说,陈白沙到崖门凭吊时,在碑首加上一个“宋”字,成为“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此传不实,白沙先生知张弘范虽属汉人,但从未作宋将。)

解放初,原凿字奇石被航道部门炸毁。1964年秋,新会县人委请田汉同志书写“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十三个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终于把这饶有纪念意义的碑石树起。

标签: 军事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夏战争爆发了几次:三川口之役、好水川之役、定川寨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军事历史

    西夏国建立后,元昊没有像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那样,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为了能够掠夺到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承认他所建立的大夏国,他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宋战争。其中大战三次,使夏宋两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灾难。1、三川口之役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正月,元昊集中了10万优

  • 西夏辽朝河曲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河曲之战的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军事历史

    1、河曲之战的起因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出使臣上书宋国商谈和议。宋仁宗密诏庞籍与元昊谈判,“元昊闻之大喜”。关键问题仍然是元昊称帝的问题,宋国坚持要元昊自削“僭号”。元昊恼怒,大言:“(

  • 长城抗战之古北口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军事历史

    长城抗战中作战时间最长、杀敌最多、战事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是古北口战役。古北口战役历时75天,击毙敌人7000多人以上,当然中方军队也遭遇了重创,伤亡1.6万余人。另外,这场战斗一直影响着整场长城抗战的战局发展。那么,古北口战役的具体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古北口有“京师锁钥”之称

  • 直罗镇战役敌军伤亡介绍 直罗镇战役的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军事历史

    直罗镇战役对陕甘根据地的巩固意义重大,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功不可没。这场战役中,红军作战英勇,不仅歼灭了敌人1个师1个团的兵力,还缴获了包括枪支、炮弹、电台以及战马等数量众多的物质。直罗镇战役敌军伤亡直罗镇战役,红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1个团,击毙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余人,俘获5367人,缴枪3

  • 蒙金中都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军事历史

    蒙金中都之战,蒙古军第一次攻金代中都的战争。中都之战是指发生于1214年7月(金贞祐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五月)至1215年6月(金贞祐三年五月),在蒙金战争中,蒙古军攻占金中都(今北京)的作战。1214年7月,蒙古发兵进围金中都(今北京)。次年3月,金军一面分兵增援中都,一面派御史中丞李英由大名运

  • 漠北之战的过程 漠北之战的最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军事历史

    1、漠北之战是什么?漠北之战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漠南、河西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

  • 白登之围的起因与战争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军事历史

    一、白登之围的起因: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秋季,冒顿单于亲率军队,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刘邦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进入雁门关,攻下太原郡。

  • 中国古代对外战争的11位名将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军事历史

    1,李牧或许是因为《史记》是汉朝人写的,所以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多名将的记录就显得淡化了。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代,李牧是一个绝不能被忽视的人物。战国时代他是赵国对秦作战最具战功的将军,廉颇赵奢皆不及他。不过今天讲的是对外战争。对秦的作战就不必赘述了。李牧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此前的赵国一直受匈

  • 直罗镇战役敌军伤亡介绍 直罗镇战役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军事历史

    直罗镇战役对陕甘根据地的巩固意义重大,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功不可没。这场战役中,红军作战英勇,不仅歼灭了敌人1个师1个团的兵力,还缴获了包括枪支、炮弹、电台以及战马等数量众多的物质。直罗镇战役敌军伤亡直罗镇战役,红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1个团,击毙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余人,俘获5367人,缴枪3

  • 八路军番号的历史由来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军事历史

    关于抗战初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过程,很多文章和专著进行了颇为详细的介绍。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不断被人们所讨论和关注,如八路军番号的由来,下辖三个师的番号为何没连在一起?改编不到一个月,为何又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既然名称变了,中共为何要坚持叫八路军?国共围绕八路军番号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中共又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