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宋平刘子勋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刘彧是如何获胜的?

宋平刘子勋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刘彧是如何获胜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38 更新时间:2023/12/15 14:44:34

宋平刘子勋之战,宋泰始二年(466年),宋明帝刘彧与晋安王刘子勋为争夺刘宋帝位,在今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展开的一场大规模决战,以刘子勋失败而告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开端

宋泰始元年(465年)十一月,宋前废帝刘子业被刺杀。十二月,湘东王刘彧即帝位,年少的晋安王刘子勋被谋主邓琬左右,在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拒受新命,战争一触即发。次年正月初六,刘彧下令内外戒严,以司徒、建安王刘休仁为都督征讨诸军事,车骑将军、江州刺吏王玄谟为副手。刘休仁驻军南州。以沈攸之为寻阳太守,兵屯虎槛。前锋各军共十路兵马络绎继至,准备进攻刘子勋。正月初七,在镇军长史邓琬的主持下,刘子勋即帝位于寻阳,改元义嘉。刘子勋称帝后,以安陆王刘子绥为司徒、扬州刺史,邓琬为尚书右仆射,张悦为吏部尚书,袁颇为尚书左仆射。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等均起兵响应刘子勋。湘、广、梁等州郡亦皆归顺寻阳。刘或仅有丹阳、淮南等数郡之地。正月二十三日,刘彧发兵讨刘子勋,以山阳王刘休祜为豫州刺史,督辅国将军刘勔、宁朔将军吕安国等诸军,西攻拥戴刘子勋的豫州刺史殷琰。令巴陵王刘休若督建威将军沈怀明、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诸军,东讨孔觊继又派屡经军旅、颇习战阵的殿中御史吴喜为建武将军,领兵东向,所至皆捷。二月,吴喜率兵渡荆溪水攻郡城,分兵击诸垒,克义兴(今江苏宜兴)、吴兴(今浙江吴兴南)。宋御史王道隆等克晋陵(今江苏常州),强弩将军任农夫克吴郡(今江苏苏州)。刘彧又命沈怀明等诸将东击会稽,张永等北击彭城(今江苏徐州),江方兴等南击寻阳。不久,上县令王晏击斩孔颉。邓琬掌握军政实权后,父子卖官,酣歌博弈,日夜不停,部下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导致士民忿怨,内外离心,斗志大损。面对朝廷军队的攻势,邓琬遣拥戴刘子勋的孙冲之率兵1万为前锋,据赭圻(今安徽繁昌西北长江南岸)。刘子勋加孙冲之为左卫将军,以陶亮为右卫将军,统郢、荆、湘、梁、雍五州兵,合计2万人,一时俱下。陶亮本无才干谋略,又闻宋明帝大军将至,不敢进军,屯于鹊洲(今安徽铜陵、繁昌二县之间长江中)。

进展

三月,刘彧的军队水陆并进,往攻赭圻。时建安王刘休仁屯虎槛,遣宁朔将军江方兴、龙骧将军刘灵遗各领3000人开赴赭圻。江方兴率诸将进击,刘休仁又遣军主郭季之、步兵校尉杜幼文等3万人前往会战,大破刘子勋军,追至姥山(今安徽繁昌东北)而还。孙冲之于巢湖口、白水口筑二城,均被攻拔。陶亮闻讯大惧,急召孙冲之还军鹊尾(今安徽庐江县境内),留薛常宝等守赭圻;先期于姥山及诸冈分立营寨的部众,此时亦都撤回,共保浓湖(今安徽繁昌西)。邓琬遣豫州刺史刘胡率步兵3万,铁骑2000,东屯鹊尾,合并旧兵共10余万人。时宋廷军资不足,军中少食,刘休仁抚慰将士,均等丰俭,关心伤兵,故10万之众,未有离心。刘彧又遣宁朔将军刘怀珍率龙骧将军王敬则等步骑5000,助刘勖攻寿阳,斩庐江太守刘道蔚。沈攸之率诸军围攻赭圻,薛常宝等粮尽,向刘胡求救。刘胡以船藏米顺风流下,接济赭圻,但被沈攸之查获。刘胡又率步卒l万于夜间斫山开道,以布囊运米于赭圻城下,但为堑壕所隔,未能进入。沈攸之率诸军截击,殊死血战。刘胡军大败,拾粮弃甲,沿山逃亡。薛常宝见求援无望,愈加惶恐,于四月开城突围。沈攸之拔赭圻城,斩杀宁朔将军沈怀宝等,纳降数千人。宁朔将军吕安国得知刘子勋部将杜叔宝发车1500乘送粮饷救援殷琰部将刘顺,即与刘勔计议,袭其粮车,断其粮秣,以改变彼此军力强弱态势。刘勔同意,于是以疲弱之兵守营,派精兵千人配给吕安国及龙骧将军黄回,从小路出刘顺为后抄之。吕安国等立即行动,在横塘(今安徽寿县东),夜袭杜叔宝,将其击溃,并烧其粮车,驱牛2000余头而还。五月,刘顺败走淮永之西。刘勔乘胜率军挺进寿阳。杜叔宝收集散卒和居民,闭城固守,刘勔与诸军立成外。殷琰、杜叔宝因被困皆有降意,但众心不一,复据城固守。六月,袁颉以督征讨诸军事,率楼船千艘,兵士2万,进入鹊尾,拥众以待。田益之率众万余人围义阳,邓琬命司州刺史庞孟虬领精兵5000往救,田益之不战溃散。

结局

拥戴宋明帝之诸将与袁颉对峙于浓湖,久未决。七月十六日,宋明帝命沈攸之、吴喜等以皮舰进攻浓湖,斩数千人。袁颉惊惧,弃浓湖逃奔,途中被杀。庞孟虬进至弋阳(今江西弋阳境内),被吕安国等截击于蓼潭,大败,再奔义阳,日寸王玄谟之子王昙善已起兵据义阳应建康,庞孟虬走投无路,后亡命于蛮中。刘子勋部将崔道固为土人所攻,闭门自守。宋明帝遣使宣慰,崔道固请降。八月,建安乏刘休仁领兵攻入袁颉营,纳其降卒10万。寻阳城中,邓琬忧惶无计,在内乱中被杀。沈攸之诸军攻入寻阳,擒斩年仅十一岁的刘子勋。九月,宋司徒刘休仁至寻阳,即分遣将进击荆、郢、雍、湘等州,平定刘子勋余党。至此,二刘争夺帝位之战宣告结束。

点评

这场以明帝刘彧为首的文帝系诸王和以晋安王刘子勋为首的孝武帝系诸王展开的决战,规模宏大,战线较长,双方投入兵力众多,历时八个多月。刘子勋初在寻阳起兵,形势对其有利,然而由于谋主邓琬大权在握,卖官鬻爵,酣歌博弈,以至士民忿怨,上下离心:而部将袁颉等人无勇无智,后又拥兵坐等,失去良机,终至惨败。宋明帝刘彧一方,部将熟悉战阵,能攻善守,且屡出奇计,或截击,或偷袭,或抄后路,或断粮道,故多获成功。但这场宋王朝骨肉相残的决战,导致许多镇将投降了北魏,失去大片国土,南朝百姓频遭战祸。继而诸州日趋分化,内乱迭起,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

标签: 宋平刘子勋之战

更多文章

  • 东西魏之间的潼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具体经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潼关之战,东魏,西魏

    东西魏潼关之战是南北朝时期,535年(东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统元年)至537年(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东、西魏军在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地区进行的战争。虽然东魏军人多势众,但西魏军兵贵神速,在东魏军尚未汇合之前,迅速击溃一部。东魏军的其他两部于是士气骤降,被迫而返。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

  • 沙苑之战是怎么回事?是如何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沙苑之战,西魏

    沙苑之战是在中国南北朝时,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537)十月,西魏军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地区大败东魏军的伏击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战役之前,西魏的关中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大饥荒,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关中约有十分之七八的人死于这场大饥荒。这场大饥荒使得西魏

  • 探索金乡之战的具体过程,于仲文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乡之战,北周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

  • 始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此战为北周最后消灭王谦势力奠定了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始州之战,梁睿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梁睿率军在始州(治今四川剑阁)地区连续进攻益州总管王谦军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南北朝时,北周讨王谦叛军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十月,叛将王谦令部将敬豪等率军屯

  • 如何评价界桥之战?界桥之战对各方产生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界桥之战,东汉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各地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此战之后双方仍然争战不断,如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历时两年,以双方

  • 白沟河之战中,朱棣为何能够反败为胜呢?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朱棣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难之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反而是困难重重,燕军几次处于溃败的边缘,朱棣也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不过最后他总能化险为夷,让人不禁感觉历史的巧合,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一场战役当属白沟河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 历史上“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阳之战,战国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 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为: 智伯无理索地,韩氏、魏氏均畏惧智氏的实力,两家均献给智伯一“万家之邑”,频频得手的

  • 晋阳之战,为什么赵襄子最后可以反败为胜?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襄子反败为胜,晋阳之战

    晋阳之战是古代一场著名战役,以赵襄子反败为胜,智伯身死族灭,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地而结束,那么赵襄子最后能取得胜利的秘诀是什么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当时的赵氏已经有 皋狼、晋阳、长子、楼、温 等十几座城池,赵襄子最终选择的城池无疑透露出其超高的智慧: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

  • 萨尔浒之战明朝全军对抗后金,为何惨败而归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立的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名誓师,正式向明朝宣战。后金大军接连攻陷明朝辽东重镇抚顺、清河,掳掠人畜30余万,马9千余匹,战甲7千副。一时间风声鹤唳,边警四起,大明苦心经营的辽东边防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得知抚顺失陷的当天,

  • 夷陵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东吴军队有那么厉害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夷陵之战,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中国的王朝都是战场厮杀出来的,正是在不断的战争中,人类文明逐渐向前推移,直到今天的盛景。说到战争,就不得不提到三国中的三大战役。也就是赤壁、官渡、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都是影响三国势力分布,以及三国历史走向的大战。其中的夷陵大战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