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的悬瓠之战是怎么样的?详解悬瓠之战

历史上的悬瓠之战是怎么样的?详解悬瓠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77 更新时间:2023/12/11 8:26:23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历史上的悬瓠之战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可以以少胜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元嘉年间,北魏和刘宋政权长期征战。北魏主拓跋焘雄心勃勃,宋刘义隆比起他的前任刘义符来,也颇有起色,南北争夺十分厉害。元嘉27年(公元450年),拓跋焘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宋,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首当其冲。当时守卫悬瓠的宋军不到一千人,拓跋焘认为攻克悬瓠是易如反掌之事。

然而战争的进程却完全出乎拓跋焘的意料,也出乎直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所料,悬瓠城的守军非但没有逃跑且斗志昂扬、奋勇防守,守卫悬瓠的宋江陈宪率领军民拼死守城,他们用滚木礌石以及刀枪箭矢大量杀伤攻城的魏军,使这座小城虽被四面包围依然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魏兵如潮水般登上云梯攀登城墙,城头上则滚木擂石雨点般砸下,云梯上的魏兵非死即伤,还没有爬上云梯的忙不迭地后逃去,如此局面反复进行,而城池依然牢牢掌握在宋军手中。十万大军居然不能一举攻克不满一千官兵驻守的悬瓠,岂不要贻笑于天下吗?拓跋焘怒不可遏,命令大军日夜攻城,务必要拔掉这颗硬钉子。

魏军建造了许多楼车,弓弩手站在楼车上向城中发射羽箭,悬瓠城中矢如雨下,军民们只得身背门板行走。魏军还在冲车的一头甩出大铁钩,将城墙的砖石勾住,然后用冲车拖曳大铁钩,准备把城墙拖倒。

陈宪见情况危急,动员军民在城墙内又筑起一道城墙,墙外再加上一层木栅栏,加强防御。魏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南面的城墙扯倒,看到里面还有一层城墙,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再也没有信心继续这么破城了。

拓跋焘实在气得不行,难道千古笑话要在自己身上演出吗?他指挥大军拼命攻城,但陈宪身先士卒,站在墙头猛击企图攀城的魏军。城墙下的尸体越堆越高,几乎跟新筑的城墙一般齐了,魏军官兵踏着尸体登上城头,与宋军官兵进行肉搏。宋军毕竟占了防守之利,对少量突入的魏军严密防守拼死反击,击退了魏军浪潮般的攻击。

宋军将士越战越勇,魏军官兵却越来越沮丧。四十二天过去了,悬瓠固若金汤,依然屹立在魏军的层层包围中。

这时宋军的援军已到,拓跋焘面对伤亡过半的魏军只得望洋兴叹,引兵而退。这一仗,魏军损失了七万多人,守城的宋军也阵亡了一大半。

此战之怪异可谓前所未有,以区区不足一千人如何能抵挡百倍于己的疯狂敌军(而且是皇帝御驾亲征)呢?这简直不符合科学嘛!然而历史就是如此诡异,把我们想象中的不可能牢牢地记载在史书上,这真是一个古代战争中难以想象的奇迹啊!

标签: 悬瓠之战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寿春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诸葛诞做了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寿春之战,司马昭

    曹魏甘露二年至三年(257年—258年),魏大将军司马昭在寿春与将近二十万人的诸葛诞军、东吴军进行了一次功臣作战,史称“寿春之战”,以魏军获胜告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具体经过初期吴纲到了吴国,掌管孙吴朝政的权臣孙綝大喜,派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人领兵三

  • 寿春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寿春之战,司马昭

    曹魏甘露二年至三年(257年—258年),魏大将军司马昭在寿春与将近二十万人的诸葛诞军、东吴军进行了一次功臣作战,史称“寿春之战”,以魏军获胜告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结果二月二十日,魏军攻克寿春城。诸葛诞情急窘迫,单枪匹马率领麾下突击小城想要闯出城,司马胡奋

  • 历史上岳飞第三次北伐是输是赢?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飞,宋朝

    历史上岳飞第三次北伐是输是赢?结果是赢的,这是一次小规模的北伐,进军至蔡州一带收兵,俘获伪齐战马三千匹,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争过程岳家军北上反击岳飞出师之前,部将们就已多次抵挡住金、齐军的进攻:在虢州,统制官寇成两次击退上千骑兵的进攻;十一月十日,王贵以少击众,在离唐州何家寨

  • 岳飞第二次北伐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飞,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岳飞第二次北伐的故事。岳飞第二次北伐发生于1136年(绍兴六年)七月和八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收复了陕西一带的商州(今陕西商洛市一带)全境和虢州(今河南灵宝市至栾川县一带)的部分地区。张浚改变部署和王彦“

  • 东晋与前赵之间的荥阳之战是怎么回事?李矩是如何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荥阳之战,东晋

    荥阳之战是东晋和前赵的作战。此战,李矩在众寡悬殊态势下,因机制变,诈降示弱,麻痹汉军,继而出其不意,夜间突袭,获全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主刘聪在攻克长安、灭亡西晋后,为肃清晋在北方的残余势力,于麟嘉二年二月,命堂弟刘畅率步骑3万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驻在韩

  • 浚义之战是如何爆发的?祖逖与石勒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浚义之战,东晋

    319年(东晋太兴二年,汉光初二年)四月至次年六月,晋奋威将军祖逖领兵进攻投降汉大司马石勒的蓬陂(今河南开封县南)坞堡主陈川及后赵将领石虎所率援军在浚仪(今河南开封)进行了一次作战,史称浚义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石勒建基于襄国(今河北邢台),活动于黄河流域,因

  • 淝水之战的爆发,对东晋产生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

  • 有哪些与淝水之战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

  • 刘裕是如何灭亡南燕的?为推进北方地区的统一做出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裕灭南燕之战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

  • 探索刘裕灭南燕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裕灭南燕之战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