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哪些与淝水之战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有哪些与淝水之战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61 更新时间:2023/12/25 13:46:14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部。

淝水之战使得北府兵声威大振,谢玄谢安、谢石等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而战败的前秦天王苻坚,也并非是一位怯懦无能的君王,他诛杀暴君苻生,为永嘉之乱以来的关中百姓,带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岁月,使得五胡乱华以来的北方再度恢复生机,不过因淝水战败,本已经和平的中原,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而苻坚也在两年后被叛将姚苌杀死。

轶事典故

投鞭断流

当苻坚决定南侵东晋时,遭朝中大臣劝谏,指出东晋由汉族人建立,受国人拥戴;而且有长江天险,不易攻下,但苻坚却回应:“我坐拥百万大军,只要我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把他们的鞭投入区区长江,足可把江水断流,长江天险还有什么好怕的?”后人以“投鞭断流”形容军队阵容鼎盛,或实力强大的机构人才辈出等。

出处:“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草木皆兵

前秦的先头部队在洛涧附近被晋军偷袭,败得溃不成军,不但令秦兵士气受挫,亦令一向骄傲的苻坚信心动摇。他得知晋军正向寿阳前进,便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晋军动静。他看见对岸的晋兵,排列整齐,战船密布,心中觉得晋兵训练有素。再望向北面的八公山,山上长满无数草木,北风吹过,草木晃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即时大惊地跟苻融说道:“晋兵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对手,你怎么说他们是弱旅?”后来,人们以“草木皆兵”形容人神经过敏及疑神疑鬼。

出处:语本《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风声鹤唳

前秦苻坚的军队在淝水一战中大败,苻融战死;苻坚中箭,率领余兵拚命逃回北方。当他们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及飞鹤的鸣叫,都以为是晋兵仍在后穷追不舍,于是他们日夜逃跑,饥寒交迫,结果当他们回到北方时,百万大军已失去了十之七八。后人便以“风声鹤唳”形容人在受过刺激后,心灵变得脆弱不堪,一旦风吹草动都会受不了,或者亦可形容岌岌可危的处境。

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折屐齿

淝水之战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在家与客人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

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东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标签: 淝水之战

更多文章

  • 刘裕是如何灭亡南燕的?为推进北方地区的统一做出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裕灭南燕之战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

  • 探索刘裕灭南燕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裕灭南燕之战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

  • 宋平刘义宣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平刘义宣之战

    宋平刘义宣之战指的是宋孝建元年(454年),二月至六月,宋孝武帝刘骏击灭荆州刺史、南郡王刘义宣的作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宋元嘉三十年(453年),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举兵讨灭宋太子刘劭后即帝位,是为宋孝武帝。不久,刘骏虑荆州是长江上游重镇,

  • 宋平刘子勋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刘彧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平刘子勋之战

    宋平刘子勋之战,宋泰始二年(466年),宋明帝刘彧与晋安王刘子勋为争夺刘宋帝位,在今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展开的一场大规模决战,以刘子勋失败而告终。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开端宋泰始元年(465年)十一月,宋前废帝刘子业被刺杀。十二月,湘东王刘彧即帝位,年少的晋安王刘

  • 东西魏之间的潼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具体经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潼关之战,东魏,西魏

    东西魏潼关之战是南北朝时期,535年(东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统元年)至537年(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东、西魏军在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地区进行的战争。虽然东魏军人多势众,但西魏军兵贵神速,在东魏军尚未汇合之前,迅速击溃一部。东魏军的其他两部于是士气骤降,被迫而返。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

  • 沙苑之战是怎么回事?是如何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沙苑之战,西魏

    沙苑之战是在中国南北朝时,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537)十月,西魏军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地区大败东魏军的伏击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战役之前,西魏的关中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大饥荒,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关中约有十分之七八的人死于这场大饥荒。这场大饥荒使得西魏

  • 探索金乡之战的具体过程,于仲文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乡之战,北周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

  • 始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此战为北周最后消灭王谦势力奠定了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始州之战,梁睿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梁睿率军在始州(治今四川剑阁)地区连续进攻益州总管王谦军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南北朝时,北周讨王谦叛军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十月,叛将王谦令部将敬豪等率军屯

  • 如何评价界桥之战?界桥之战对各方产生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界桥之战,东汉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各地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此战之后双方仍然争战不断,如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历时两年,以双方

  • 白沟河之战中,朱棣为何能够反败为胜呢?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朱棣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难之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反而是困难重重,燕军几次处于溃败的边缘,朱棣也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不过最后他总能化险为夷,让人不禁感觉历史的巧合,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一场战役当属白沟河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