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吴蜀唇齿之盟的双赢:解析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之密

吴蜀唇齿之盟的双赢:解析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之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89 更新时间:2023/12/10 15:38:09

导读:赤壁之战的胜利,离不开刘备与孙权双方的通力合作。十月,曹操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诸葛亮见曹操东下,乃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见孙权。刘备也移师长江南岸,驻军樊口。诸葛亮到达柴桑后,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而后察觉到孙权既不愿受制于曹操,但又担心曹操势强而不能匹敌。诸葛亮于是声明刘备的军力仍不下两万,有能力与曹操作战。然后又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尚未真心归附曹操。诸葛亮认为如果孙刘联合,是可以逆转取胜的,并明示战后将有三分天下之势,孙权逐渐被说动了。

不过,当时曹操来势汹汹,以张昭为代表的一部分僚属主张投降,认为曹操托名汉相,是挟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话于理不合;又曹操已占长江,江东没有天险可守;曹军水陆俱下,攻势强大,江东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劝孙权迎接曹操;此时曹操又送来劝降书,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恐吓意味极重。所以张昭等人更加坚定要投降曹操,孙权一时难以抉择;鲁肃趁孙权如厕机会,偷偷跟到孙权身边,先指出张昭等不足以采用;又说他自己投降曹操,还可官至州郡长吏,但身为一方之主的孙权如果投降的话,曹操是绝对容不下的。孙权大叹张昭等人“甚失孤望”,于是认同了鲁肃的看法,鲁肃建议召回往驻守鄱阳的周瑜共商对策。

周瑜回来后,亦坚决主张抗曹,他逐一分析曹军的弱点,与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曹军疲惫不堪,必生疾病;天气盛寒,马无藁草;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中原士卒舍弃骑兵的优势,却不习水战。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但已久战疲惫,而新得刘表降卒的七八万人,却心怀猜疑。因此只要有五万精兵就可以战胜。于是孙权终于下定决心,并当众拔剑砍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战略,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士卒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孙权则继续驻守柴桑,作为后援为周瑜运输辎重粮草,且告诉周瑜如果战事不利,“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此时,曹营之中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不敢抵抗曹操,会杀掉刘备,然后步刘琮后尘。而从曹操的劝降书中亦透露出这种想法,但程昱却认为众人对孙权缺乏了解,可能错误估计了孙权的胆识,而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自知独力难支,必会资助刘备 ,与刘备联合来对抗曹操。其后果然如程昱所预测的。

标签: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

更多文章

  • 解读淝水之战: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一场经典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淝水之战,误读,战争

    淝水之战解读:八万将士击溃百万之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威风总是让人愉悦,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可怜英雄一世的秦王苻坚,就只剩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张与胆怯了。其实正如人的复杂内心,战场上短兵相接、兵戈相向的真实景象,也并不就是漫画中定格的画面,总是一副表情、一个动作。也就是说,传奇和真实总是有

  • 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哪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影响

    淝水之战与赤壁之战影响对比:赤壁之战爆发于东汉末年的公元208年。当时,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正处于雄心壮志的顶点。曹操进而亲率大军80万(当时号称“80万”,但据周瑜和诸葛亮分析,实际上应不到80万),挥师南下,要统一全中国。但无奈功亏一篑,在赤壁大战中,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退回北方。淝水之战则爆

  • 露梁海战简介:为朝鲜半岛带来了200年和平局面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露梁海战,露梁海战简介,朝鲜半岛

    露梁海战简介:露梁海战是一场于1598年12月16日在朝鲜东南外海露梁海域展开的海战。此次海战中国明朝和朝鲜王朝的联军给与一部日军歼灭性的打击,对战后朝鲜半岛200年的和平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598年11月,日军无心恋战,由蔚山出逃,明军分道进击。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军由陈璘提督水师,副将邓子龙

  • 露梁海战的背景:丰臣秀吉南洋扩张军事侵略计划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露梁海战,露梁海战背景,丰臣秀吉

    露梁海战背景:明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全国。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作为第一步,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

  • 吴起变法的背景:楚国当朝大臣位高权重功高震主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吴起变法,背景,春秋战国

    吴起变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楚国地广人众,能够调集百万大军,在战国七雄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由于政治腐败,经济

  • 吴起变法的内容:从根本上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吴起变法,内容,春秋战国

    吴起变法的内容: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总结这一历史现象,一方面要弄清变法产生的背景,即楚国国情之所然,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既是符合楚国历史发展的一场改革。一、均爵平禄。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

  • 揭秘甲午海战:慈禧是甲午海战失利的替罪羊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翁同龢,康有为

    将北洋海军的停止购舰和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等工程联系起来,据说最早滥觞于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和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势同水火,这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上述说法确切的话,那么,断然不能排除梁启超等人是在故意夸大事实,欲借此将慈禧彻底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以报当年菜市口杀害六君子的旧仇。所以,严格说来,

  • 中国武功到底能不能打?戚继光战场无视武林高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戚继光

    倭寇是个人武艺大大高于中国士兵的武士,但“戚家军”却在多年的抗倭战争中,几乎战无不胜,甚至还创造了歼倭上千名、“戚家军”无一伤亡的战例。本文摘自:《时代周报》第115期,作者:乐陶,原题为:《“武侠文艺大国”的实战水平如何?》中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有人类文明就有狩猎、战争、搏击、表演,这些都与武术有

  • 揭秘:鸦片战争为何爆发?战前林则徐撒谎致道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鸦片战争,林则徐,道光皇帝

    导读: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谎言史。它靠着一层又一层谎言的支撑,度过了悠久而漫长的岁月。然而到了1840年,这个古老的帝国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轰然倒塌,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真正摧毁这个帝国的,或许不是英国人的洋枪洋炮,而是我们自己的谎言!说起鸦片战争,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呈现出一位民

  • 联合国军将军们的震撼语录:除了投降我别无选择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抗美援朝,上甘岭,高地战

    “联合国军”第一任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元帅:他们是很危险的敌人。沃克曾报告,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充分。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马修·邦克·李奇微将军: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