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03 更新时间:2023/12/21 22:07:04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反叛,直指京师。756年六月二日潼关失守,十二日晚唐玄宗携杨贵妃等人逃离长安,十四日至马嵬驿。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马嵬坡哗变。这次哗变中,杨贵妃被杀死,究竟是谁杀的?史上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大体上有这么三种说法。

宦官高力士是杀死杨玉环的主谋。

宦官高力士所主持的内廷与杨国忠为首的朝廷势力已经互为仇敌。为了消灭杨国忠家族,高力士拉拢禁军首领陈玄礼,使陈玄礼在马嵬坡发动哗变,先杀杨国忠,后逼死杨贵妃。这是由高力士主导的有预谋的行动。

小编认为:完全不可能。唐玄宗在位以来,不论开元之治还是天宝之乱,他都贯彻一个原则,那就是宦官不允许参政。唐玄宗曾问高力士: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联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

何如

?高力士回道:军国之柄,未可假人。唐玄宗斥道:今所敷奏,未合朕意。于是高力士大惊,俯首道: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从此高力士“住内宅不接人事”。这个小插曲就能看出高力士不可能拉拢陈玄礼,他连政事都不敢参与。而且杨国忠对高力士还是一直采取拉拢政策,双方远没到水火不相容的程度。

太子李亨和宦官李甫国是杀死杨贵妃的主谋。

小编认为:更不可能。“唐书”中有记载“陈玄礼以祸由国忠,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由此可见,太子并没有做出决定。唐玄宗得到皇位是通过拉拢禁军统领这个方法,所以他对太子及宗室采取严密监控的措施,防止与禁军有任何瓜葛。曾经唐玄宗因为此类谣言,竟一日杀三子。如此血腥的教训在眼前,太子怎么敢密谋陈玄礼。而且李甫国对李亨极度迫害,太子处于“弗保朝夕”的状态,哪有心思与李甫国合谋去杀杨贵妃呢。

杨贵妃没死,去了日本。

有人说杨贵妃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东渡日本,到了日本的一个叫“蓬莱”的仙山上,最后死在日本。据说日本有杨贵妃的雕像和贵妃墓。

这个论点只能说是文人墨客的美好愿望罢了,没有任何正史记载这个事情。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花了11年时间,经历5次失败才能到达日本。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一个弱女子根本不可能到达遥远的日本。

历史真相是什么呢?

小编分析,陈玄礼才是杀死杨贵妃的指挥者和谋划者。陈玄礼这个人极其忠于职守。唐玄宗违反宫禁,陈玄礼甚至能冒死挡驾,这样的事居然做过两次。而且陈玄礼早就有杀杨国忠之心,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以此人忠贞的性情,绝对能对“妖姬”杨贵妃下手。

让我们还原一下马嵬坡事变的经过吧。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一行从长安西逃,到达咸阳时饥肠辘辘,附近百姓闻讯后,“争献麦豆”,这些食物都被皇子皇孙分食,而士兵们只能挨村讨饭求食。六月十四日,唐玄宗一行到达马嵬坡,此时的士兵已经极其饥饿疲惫,出现“留言不逊”的现象,在这种情绪酝酿下,士兵哗变了。陈玄礼为了保护唐玄宗,挺身而出,将士兵的怒火转移到杨国忠和杨贵妃身上。愤怒的士兵直接将杨国忠和他的宗室乱刀砍死,然后包围了唐玄宗休息的马嵬驿站。要求诛杀“祸本”也就是杨贵妃。唐玄宗如不杀杨贵妃,自身难保,忍痛让高力士将杨贵妃绞杀于佛堂。众将士此时高呼万岁,拜倒,哗变结束。

如上分析,马嵬坡哗变是一个偶然事件,偶然中又有必然,世间万事皆有因有果,只能说可悲!可叹!

标签: 唐朝杨贵妃

更多文章

  • 江陵之围:萧绎将南梁从ICU推进了太平间!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朝,萧绎

    江陵之围:萧绎将南梁从ICU推进了太平间!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你来到公元554年十月的江陵城,你一定会看见一个令你瞠目结舌的现象:城外烟尘滚滚,大批西魏士兵正在源源不断地向江陵挺进,准备对这座南梁的新都城发动进攻;城内也早已下达了戒严令,这个冬天充满了肃杀。皇帝萧绎的宫中,自皇帝

  •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决策正确吗?如果不连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刘备,陆逊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决策正确吗?如果不连会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真的错了?专家:没错,只怪陆逊太厉害导语: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建立有多难,刘关张三兄弟不像曹操和孙权一样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一出场就有无数的钱粮兵马和谋士支持,三人一介白身只能

  • 第一次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正面对抗!新城之战高下立现!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新城之战

    第一次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正面对抗!新城之战高下立现!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国演义》中周瑜说过的一句名言,罗贯中用这6个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既自叹弗如又嫉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其实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是合作关系,两人联手策划组织赤壁之战,一举奠定吴

  • “金川之战”的成败究竟如何?为何乾隆为此震怒?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金川之战

    “金川之战”的成败究竟如何?为何乾隆为此震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十年,乾隆皇帝自上位以来,第一次决定用兵,而对手仅是川藏地区弹丸之地——瞻对。但是令乾隆皇帝始料不及的是,一场小战役竟最终演变为大战争,不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而迫不得已草草收场,而且盛怒之下的乾隆皇帝更是挥起屠刀,正

  • 玄武门之变还有第二现场?玄武门之变的四大疑点解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还有第二现场?玄武门之变的四大疑点解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疑点一:玄武门事变的当天是原定召集太子、齐王和秦王就“淫乱后宫”一事当面对质的日子,高祖李渊怎么有心情“泛舟海池”?疑点二:就算李渊当时在游玩作乐,何以对玄武门的冲天杀声充耳不闻?宫内上上下下几千号人都在这一天失去

  • 罗贯中为什么要给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从“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败因素!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草船借箭

    罗贯中为什么要给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从“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败因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神奇的一幕:诸葛亮见江上大雾弥漫,就用载满稻草和青布幔的草船,去“调戏”曹军,骗曹操放箭。曹军不知有诈,结果,让诸葛亮轻而易举从曹兵那里“骗”了将近10万只箭来

  • 定边之战沐英是怎么以少胜多的?敌人的火器和战象怎么破?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定边之战,沐英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定边之战沐英是怎么以少胜多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明朝时期的定边之战很多人也都说了,是真的超级有意思的,为什么有意思,因为当时的大明朝还是原始力量啊,只有铁骑,而敌人已经有了火器,还有战象,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和什么样的结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

  • 长平之战前赵国接手“上党”是对是错?上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战国,长平之战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长平之战接手上党的利弊,欢迎关注哦。东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十万乃至近百万规模战争的纷争之世,在那个出兵十万都是小当量战争的年代里,我们印象最深的大战当属秦赵长平之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顶级对决中,秦赵两国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军队(还不包括外围预

  • 香积寺大战是什么时候的战役?香积寺大战的主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香积寺大战,郭子仪

    香积寺大战是什么时候的战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是盛唐由盛转衰的一个关节点,不过这场动乱也涌现出了不少的著名将领。其中香积寺大战就是这个时期中唐军夺取长安的关键一战。在这场战争当中,双方都投入了精锐部队。更为奇特的是,这场战役中两边,尤其是唐朝拉过来好多的帮手,

  • 楚汉相争“鸿沟和议”之后项羽实力如何?为什么垓下之战项羽节节败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项羽,刘邦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垓下之战项羽节节败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垓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以正面作战见长的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之战中被韩信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撤往垓下途中,项羽已经接连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