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前赵国接手“上党”是对是错?上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长平之战前赵国接手“上党”是对是错?上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38 更新时间:2023/12/28 10:25:0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长平之战接手上党的利弊,欢迎关注哦。

东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十万乃至近百万规模战争的纷争之世,在那个出兵十万都是小当量战争的年代里,我们印象最深的大战当属秦赵长平之战。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顶级对决中,秦赵两国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军队(还不包括外围预备力量),战争规模之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这场战争最终以秦国坑杀赵“四十万降卒”而告终,彻底摧毁了赵国自武灵时代积攒下来的资本,也最终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吐槽道赵国接下上党郡这个烫手山芋明显是引火上身,乃是不智之举。事实果真如此么?

图/长平之战

01.与天为党

古代的上党地区就是清代山西省下辖的辽州、沁州二州加潞安府、泽州府两府,也就是今天的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左权一带和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处于整个山西省的东南地区,西面隔太岳山与王屋山与汾河谷地相望,东越太行可进入华北平原,南穿王屋山则直抵黄河岸边,可以说是一个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异重要的区域。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可见上党地形的高峻与险要。

图/上党高原地形图

02.韩国的上党

需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当时韩国的上党郡并不是后来秦国上党郡一十七县的规模。韩赵魏三国在瓜分晋国的过程中其实都根据自己的地理优势从整个大上党地区分得了一杯羹。

其中占据了今天河南中西部的韩国就依靠太行八陉中的轵关陉(河南省沁源县)、太行陉(河南省沁阳是),北控制了上党高原西部的沁水流域(太岳山与中条山一带),而魏国则依靠晋城南边的白陉(陵川县)向北控制了高原东南的晋城盆地,赵国也依靠邯郸西部的滏口陉向西控制了高原东北的长治盆地。可以说,秦赵大战之前的上党郡是韩赵魏三个中原势力在晋东南的战略延伸区域。

03.上党不可不争

战国初年,魏国以中原小霸的身份称雄中央。但是在西部秦国和东方齐国的双重压力下马上疲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军事勃兴,在公元前4世纪的数次河西之战中将魏国撵出山西,并一路向东占领汾河下游的河东一带,正式与韩赵魏三国控制的上党郡接壤。此时,秦国想要进一步向东占据整个山西,从而形成从太行山俯视华北平原的战略优势,就必须将整个上党收入囊中。所以,秦国人对于上党的需求本质上是其扩张战略的必要前提。

所以,以赵王为首的高层并非如史家演绎的那般只是简单地贪图土地,而是真正看到了秦国占领韩国上党地区的只是整个棋局的第一步。如果不想在秦人棋势连环之后被动反应,那么只能先声夺人。当韩国控制上党郡时,还可以成为秦赵两个军事强国的缓冲地带而存在,一旦这个缓冲地带面临被秦国夺取的危机,那么赵国就不能不动。

图/长治盆地与晋城盆地所在

提及,韩国的上党郡位于西部的太岳山与中条山一带,是上党高原的西部屏障,可以有效的遏制来自西方秦军的攻击势头。而赵国的上党郡则是处在这块屏障以东的盆地区域,虽然经济条件较好,但是缺乏可以扼守的关隘。

当秦国占领了南方的太行陉之后,韩国本土与沁水流域的联系就被彻底阻断,上党郡便朝不保夕。秦军兵锋居高临下,可以瞬间摧毁位于长治盆地的赵国上党郡,而一旦整个上党全部为秦国所有。那么占据高度优势的秦军就可以从太行山中沿着滏口陉鱼贯而出,直接威胁赵国都城邯郸。

图/太行八陉

因此,赵国必须尽快夺取韩国上党郡,并且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山脉构筑完整的地形防线,这次是抵御秦国的明智之举。

标签: 春秋战国长平之战

更多文章

  • 香积寺大战是什么时候的战役?香积寺大战的主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香积寺大战,郭子仪

    香积寺大战是什么时候的战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是盛唐由盛转衰的一个关节点,不过这场动乱也涌现出了不少的著名将领。其中香积寺大战就是这个时期中唐军夺取长安的关键一战。在这场战争当中,双方都投入了精锐部队。更为奇特的是,这场战役中两边,尤其是唐朝拉过来好多的帮手,

  • 楚汉相争“鸿沟和议”之后项羽实力如何?为什么垓下之战项羽节节败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项羽,刘邦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垓下之战项羽节节败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垓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以正面作战见长的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之战中被韩信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撤往垓下途中,项羽已经接连受挫

  • 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小说跟正史有什么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寿春之战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发生在淮南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诞、文钦、文鸯、钟会和司马昭。故事梗概如下:诸葛诞首战失利,被迫退守寿春,增援的吴军也退至安丰驻扎。钟会向司马昭提出,寿春粮

  • 安庆会战惨败,太平天国开始败亡!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庆会战是怎么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2万余骨干死于内斗;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率10万精锐外出单干,不再接受洪秀全调遣。此时,清军八旗、绿营乘势发动反攻,再次组建“两大营”,继续围困天京;曾国藩、胡林翼等湘军集团则从外围发起攻势,与太

  • 虚战篇“空城计”与“解围西安”!分析心理战术有多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虚战篇“空城计”与“解围西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原 典《百战奇略》虚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孙子兵法·虚实篇》)曰:“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虚战篇认为,对敌方作战时

  • 汉中之战中曹操损失大将夏侯渊 刘备有损失哪些武将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中之战,三国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时期,汉中之战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一样,都对汉末三国的历史走向起到了重要影响。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

  • 吴玠的贡献可以与岳飞相提并论,为何他的名气那么低?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吴玠

    这位名将真的是纵欲而亡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南宋将领里面,如果说张俊、刘光世等人有点名不副实,战功、作用没有名气大,那么吴玠恰恰相反,属于“名轻位重”,对朝廷社稷做出的贡献远远胜过他的名气,是可以与岳飞、韩世忠相提并论的人物。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还是因为吴玠是边军将领,一直在川

  • 秦国第一个灭亡韩国,除了韩国弱小还有哪些考虑?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嬴政

    秦灭韩之战是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在秦灭六国之战的过程中,秦军攻灭韩国(今河南中部)的战争。在战国末期,秦国原本希望一举消灭赵国,不过,因为李牧这位名将的抵挡,秦国损失巨大,进攻受阻(但赵军亦伤亡惨重)。于是秦国便按原定的中间突破,由近及远,逐个歼灭的方针,将主攻方向指向

  • 牧野之战的起因是什么?牧野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牧野之战,以少胜多

    你们知道牧野之战是以少胜多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

  • 玄武门之变真的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世民

    要说起唐太宗李世民,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开启了贞观之治,而且对于他而言确实是在中国历史发展上不可多得的开明皇帝。他是唐朝的第2位皇帝,而且在他在位期间做到了很多皇帝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虚心纳谏,积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而在那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也是非常的清明,在他刚刚继位之后就采取了休生养息的政策,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