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第二次继业者战争的评价如何?有着怎样的影响

关于第二次继业者战争的评价如何?有着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65 更新时间:2024/1/22 0:00:01

安提帕特遗命波利伯孔为国近卫长官摄政,其子卡山德为“御营千夫长”和第二摄政。卡山德对此并不满意,不甘屈居第二。他带着自己的亲信迁居乡下,勾结死党,并秘密派使者联络托勒密等各省的将领,以及希腊各城邦。为了防止猜疑,他组织了一次长期狩猎以遮人耳目。托勒密此时则派舰队进攻叙利亚和腓尼基。

波利伯孔则与其亲信开会,召回亚历山大大帝之母奥林匹娅。奥林匹娅此前由于与安提帕特的矛盾而避居伊庇鲁斯。

在亚洲,安提帕特之死引起了各地蠢蠢欲动。安提柯在卡帕多西亚打败了优美尼斯,接管了其部队,并降伏了皮西迪亚的尔塞塔斯和阿塔卢斯。他此时统率着由60000步兵、10000骑兵及30头战象组成的亚洲军队,所无敌,而且有亚洲丰富的财富的支持,可以大批招募军队,所以他不把国王及其近卫长官放在眼里,决心夺取王位。

这样,他派希尔洛尼穆斯出使优美尼斯,与其修好。并在亚洲各地驱逐敌对派的总督,安排自己的亲信当权。他与托勒密和卡山德建立了

联盟。三方暂时联合起来对抗波利伯孔和国王。这是个同床异梦的奇怪联合,因为安提柯一直是以统一帝国的摄政者自居的,托勒密和卡山德的割据野心则早已是昭然若揭了。但是,对三者来说除掉老波利伯孔是当务之急。

波利伯孔并不示弱,他以国王的名义致信优美尼斯,策动优美尼斯反对安提柯。作为来自亚历山大大帝兄弟的号召,国王的信对军队影响很大,加上优美尼斯夺取了一部分亚历山大大帝在波斯波利斯发现的波斯帝国宝藏。所以优美尼斯能够从托勒密手中夺取腓尼基,并于318年春在那里为波利伯孔组建舰队。

同时,波利伯孔宣布,曾被安提帕特下令军事占领的各希腊城邦都予以自由和自治。许多城市倒向波利伯孔,但雅典外港比雷埃夫斯依然支持卡山德。

318年秋,安提柯的舰队在博斯普鲁斯海战中击败了波利伯孔的舰队。优美尼斯的舰队没有来支援波利伯孔,于是波利伯孔失去了爱琴海的控制权。但安提山不敢进军欧洲,而是要去腓尼基对付优美尼斯。这样,卡山德就成了获利者,他通过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学生、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亚斯控制了雅典。317年春,他成了马其顿的统治者和腓力国王的摄政。

波利伯孔带着罗克珊和小亚历山大母子逃奔伊庇鲁斯,与奥林匹娅及以伊庇鲁斯国王埃西达斯会合。虽然力量不强,但波利伯孔和伊庇鲁斯人却拥有一根杀手锏——小亚历山大毕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合法儿子,对于马其顿人仍然富有号召力。317年10月,他们以闪电战攻入马其顿,由于摄政卡山德

正在忙于伯罗奔尼撒方面的战事,腓力三世及其妻欧律狄刻被迫亲征抵抗。这位名不副实的马其顿国王的软弱和不幸很快展现了出来,马其顿军队临阵倒戈,不战而降,腓力三世当即被擒,欧律狄刻在逃奔伯罗奔尼撒途中也被抓获。

作为一个利欲熏心的铁腕太后和亚历山大大大帝之母,奥林匹娅对这个自己当年宫廷敌手的儿子是不会有什么怜悯之心的。腓力夫妇在经受了一段刑狱之灾后,就被处决了(前317年12月25日)。在他们之后,这位伊庇鲁斯女人又下令屠杀了包括卡山德的兄弟尼卡诺在内的上百名马其顿显贵子弟,并捣毁了伊奥劳斯的坟墓,因为据说正是安提帕特当年唆使他的这个儿子对亚历山大大帝下了毒。一时间马其顿上下哀鸣遍野,马其顿人不约而同的回想起了老摄政安提帕特的临终遗言:永远不要让妇人占据马其顿的王位。

腓力三世的灭亡没有给卡山德的军队带来什么实质损害。他立即挥师北上,将奥林匹娅围困在了奥林匹斯圣山脚下的港口城市皮德纳。埃西达斯和波利伯孔没能解围,由于其残忍狂暴的行为而失去人心的奥林匹娅现在也不得不向卡山德投降了。卡山德却没有遵守先前的承诺,毫不容情的将这位亚历山大大帝的亲生母亲送上了断头台(前316年初)。同时落入卡山德之手的罗克珊和小亚历山大也在经历了几年朝不保夕的软禁之后死于卡山德的屠刀下。于是作为亚历山大异母妹妹帖萨罗尼卡的丈夫,后者就可以宣称现在它已经是马其顿王室唯一的健在的亲属成员了。

公元前318年春爆发的第二次继业者战争,以两位傀儡国王腓力三世—阿里乌斯和小亚历山大及其摄政波利伯孔为一方,卡山德、托勒密、安提柯等将领为另一方。在亚洲,安提柯的主要对手是优美尼斯,优美尼斯是前任卡帕多西亚总督,在第一次继业者战争中站在当时的摄政帕迪卡斯一边。帕迪卡斯兵败被杀后,优美尼斯成功的抵挡住了安提柯的进攻,并在第二次战争爆发后加入了波利伯孔一方。在公元前318年春战争爆发前,安提柯就已经开始了对优美尼斯占据的诺拉城堡的围攻。

319年夏,安提柯留下一支足够用来围城的部队之后,带着其的军队离去。优美尼斯在城中拥有充足的基本物资。即使在围城之中,他仍保持着其一的东方贵族式的排场和自信。他大摆宴席招待自己的部下,充分表现着自己的大度和优雅。他本来就有着秀丽的外表和匀称的身材,丝毫也不像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他算不上是个伟大的演说家,但从他留下的信函中,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能言善辩。

到了前319年秋,安提柯获悉摄政安提帕特已死于马其顿,他的继任者和儿子不和的情况。安提柯认为这是自己夺取最高权力的良机,于是他派希耶洛尼穆斯去劝说优美尼斯,让他当着围城军队的面宣誓接受他提供的一份誓约,作为解除围攻的条件。(卡迪亚的希耶洛尼穆斯曾相继担任过优美尼斯、安提柯、德米特里乌斯、安提柯二世的幕僚,并撰写了一部记述后亚历山大时代的史书。)誓约仅仅在礼节上提到了国王,实际上完全是对安提柯个人的宣誓。但优美尼斯断然修改了这份誓约,宣誓只对国王和太后奥林匹亚效忠,而拒不承认安提柯。

马其顿军队反而认为优美尼斯的这个版本的誓约更合理,于是他们撤下了围攻,反而要求自己的长官安提柯按这个誓约宣誓。同时,优美尼斯归还了城内的所有卡帕多西亚人质,作为交换,他从他的亚洲支持者那里获得了大批战马和辎重,重新聚集起了一支军队。他甚至还得到了从安提柯军中逃奔而来的1000骑兵。安提柯在得知自己军队在诺拉的表现之后大怒,下令继续围攻诺拉,并严厉警告了这支军队承认优美尼斯修改誓约的行为。

战争全面爆发后,波利伯孔就成了安提柯的主要对手。所以他放松了对优美尼斯的追击,转而西进平定吕底亚,并在前318年秋击溃了波利伯孔的爱奥尼亚舰队。

优美尼斯成功逃出小亚细亚之后,正式加入了保王阵营,他花了前318年的整个夏季在腓尼基组建海军。但是当安提柯征服了爱奥尼亚,回师东方之后,他被迫放弃了他的海军计划,带着波利伯孔以国王名义封给他的亚洲全军统帅头衔逃往美索不达米亚。但是当他抵达巴比伦时,总督塞琉古拒绝承认他的职权,并将他驱逐到了埃兰的首府苏萨。

在苏萨,优美尼斯会见了帝国的东方诸总督。这些将领们名义上仍承认阿里戴乌斯国王,他们尚未卷入摄政和叛乱将领的斗争。此时,他们刚刚联合拥兵,击败了企图称霸东方诸省的米底亚总督培松的挑战,但他们还没有解散各自的军队。

培松是马其顿东部埃奥迪亚的贵族克拉图阿斯之子。前326年,他曾作为三层桨战船司令负责建造计划航行印度河的船只。次年,他即升任亚历山大大帝的七名贴身侍卫之一。

亚历山大死后,培松被任命为米底亚总督。米底亚是联接帝国东西部的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于培松的权力过大,他不得不将该省的北部让给波斯人阿特洛帕特斯。

培松在亚历山大死后经历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就是镇压东部老兵哗变。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令摄政帕迪卡对他产生了怀疑。但帕迪卡没有力量削去他的米底亚总督之职,只有尽量对其加以控制。培松率部参加了帕迪卡斯讨伐波斯前卡帕多西亚总督阿里亚拉齐斯的行动。前320年夏,在第二次参加征讨埃及总督托勒密的战

役中,培松与安提贞尼斯、塞琉古一起发动兵变杀死了帕迪卡。在随后的讨价还价中,托勒密提名培松和阿里戴乌斯为新任帝国摄政。但在特里帕拉迪苏斯会议上做出的决议却是安提帕特成为新任摄政,安提柯为新任亚洲军队元帅。

培松感觉自己遭到了欺骗。于是当他听说安提帕特死讯后,立即在东方发动了内战。帕提亚总督菲利普首先遭到他的攻击。他任命自己的兄弟尤达穆斯为新的帕提亚总督。但是东方总督们群起而攻之,将他逐出了帕提亚。如果不是优美尼斯的到来使东方诸总督转而迎战安提柯,培松就难以逃脱灭顶之灾了。

安提帕特遗命波利伯孔为国王近卫长官和摄政,其子卡山德为“御营千夫长”和第二摄政。卡山德对此并不满意,不甘屈居第二。他带着自己的亲信迁居乡下,勾结死党,并秘密派使者联络托勒密等各省的将领,以及希腊各城邦。为了防止猜疑,他组织了一次长期狩猎以遮人耳目。托勒密此时则派舰队进攻叙利亚和腓尼基。

波利伯孔则与其亲信开会,召回亚历山大大帝之母奥林匹娅。奥林匹娅此前由于与安提帕特的矛盾而避居伊庇鲁斯。

在亚洲,安提帕特之死引起了各地蠢蠢欲动。安提柯在卡帕多西亚打败了优美尼斯,接管了其部队,并降伏了皮西迪亚的阿尔塞塔斯和阿塔卢斯。他此时统率着由60000步兵、10000骑兵及30头战象组成的亚洲军队,所向无敌,而且有亚洲丰富的财富的支持,可以大批招募军队,所以他不把国王及其近卫长官放在眼里,决心夺取王位。

这样,他派希尔洛尼穆斯出使优美尼斯,与其修好。并在亚洲各地驱逐敌对派的总督,安排自己的亲信当权。他与托勒密和卡山德建立了

联盟。三方暂时联合起来对抗波利伯孔和国王。这是个同床异梦的奇怪联合,因为安提柯一直是以统一帝国的摄政者自居的,托勒密和卡山德的割据野心则早已是昭然若揭了。但是,对三者来说除掉老波利伯孔是当务之急。

波利伯孔并不示弱,他以国王的名义致信优美尼斯,策动优美尼斯反对安提柯。作为来自亚历山大大帝兄弟的号召,国王的信对军队影响很大,加上优美尼斯夺取了一部分亚历山大大帝在波斯波利斯发现的波斯帝国宝藏。所以优美尼斯能够从托勒密手中夺取腓尼基,并于318年春在那里为波利伯孔组建舰队。

同时,波利伯孔宣布,曾被安提帕特下令军事占领的各希腊城邦都予以自由和自治。许多城市倒向波利伯孔,但雅典外港比雷埃夫斯依然支持卡山德。

318年秋,安提柯的舰队在博斯普鲁斯海战中击败了波利伯孔的舰队。优美尼斯的舰队没有来支援波利伯孔,于是波利伯孔失去了爱琴海的控制权。但安提山不敢进军欧洲,而是要去腓尼基对付优美尼斯。这样,卡山德就成了获利者,他通过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学生、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亚斯控制了雅典。317年春,他成了马其顿的统治者和腓力国王的摄政。

波利伯孔带着罗克珊和小亚历山大母子逃奔伊庇鲁斯,与奥林匹娅及以伊庇鲁斯国王埃西达斯会合。虽然力量不强,但波利伯孔和伊庇鲁斯人却拥有一根杀手锏——小亚历山大毕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合法儿子,对于马其顿人仍然富有号召力。317年10月,他们以闪电战攻入马其顿,由于摄政卡山德

正在忙于伯罗奔尼撒方面的战事,腓力三世及其妻欧律狄刻被迫亲征抵抗。这位名不副实的马其顿国王的软弱和不幸很快展现了出来,马其顿军队临阵倒戈,不战而降,腓力三世当即被擒,欧律狄刻在逃奔伯罗奔尼撒途中也被抓获。

作为一个利欲熏心的铁腕太后和亚历山大大大帝之母,奥林匹娅对这个自己当年宫廷敌手的儿子是不会有什么怜悯之心的。腓力夫妇在经受了一段刑狱之灾后,就被处决了(前317年12月25日)。在他们之后,这位伊庇鲁斯女人又下令屠杀了包括卡山德的兄弟尼卡诺在内的上百名马其顿显贵子弟,并捣毁了伊奥劳斯的坟墓,因为据说正是安提帕特当年唆使他的这个儿子对亚历山大大帝下了毒。一时间马其顿上下哀鸣遍野,马其顿人不约而同的回想起了老摄政安提帕特的临终遗言:永远不要让妇人占据马其顿的王位。

腓力三世的灭亡没有给卡山德的军队带来什么实质损害。他立即挥师北上,将奥林匹娅围困在了奥林匹斯圣山脚下的港口城市皮德纳。埃西达斯和波利伯孔没能解围,由于其残忍狂暴的行为而失去人心的奥林匹娅现在也不得不向卡山德投降了。卡山德却没有遵守先前的承诺,毫不容情的将这位亚历山大大帝的亲生母亲送上了断头台(前316年初)。同时落入卡山德之手的罗克珊和小亚历山大也在经历了几年朝不保夕的软禁之后死于卡山德的屠刀下。于是作为亚历山大异母妹妹帖萨罗尼卡的丈夫,后者就可以宣称现在它已经是马其顿王室唯一的健在的亲属成员了。

公元前318年春爆发的第二次继业者战争,以两位傀儡国王腓力三世—阿里戴乌斯和小亚历山大及其摄政波利伯孔为一方,卡山德、托勒密、安提柯等将领为另一方。在亚洲,安提柯的主要对手是优美尼斯,优美尼斯是前任卡帕多西亚总督,在第一次继业者战争中站在当时的摄政帕迪卡斯一边。帕迪卡斯兵败被杀后,优美尼斯成功的抵挡住了安提柯的进攻,并在第二次战争爆发后加入了波利伯孔一方。在公元前318年春战争爆发前,安提柯就已经开始了对优美尼斯占据的诺拉城堡的围攻。

319年夏,安提柯留下一支足够用来围城的部队之后,带着其余的军队离去。优美尼斯在城中拥有充足的基本物资。即使在围城之中,他仍保持着其一贯的东方贵族式的排场和自信。他大摆宴席招待自己的部下,充分表现着自己的大度和优雅。他本来就有着秀丽的外表和匀称的身材,丝毫也不像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他算不上是个伟大的演说家,但从他留下的信函中,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能言善辩。

到了前319年秋,安提柯获悉摄政安提帕特已死于马其顿,他的继任者和儿子不和的情况。安提柯认为这是自己夺取最高权力的良机,于是他派希耶洛尼穆斯去劝说优美尼斯,让他当着围城军队的面宣誓接受他提供的一份誓约,作为解除围攻的条件。(卡迪亚的希耶洛尼穆斯曾相继担任过优美尼斯、安提柯、德米特里乌斯、安提柯二世的幕僚,并撰写了一部记述后亚历山大时代的史书。)誓约仅仅在礼节上提到了国王,实际上完全是对安提柯个人的宣誓。但优美尼斯断然修改了这份誓约,宣誓只对国王和太后奥林匹亚效忠,而拒不承认安提柯。

马其顿军队反而认为优美尼斯的这个版本的誓约更合理,于是他们撤下了围攻,反而要求自己的长官安提柯按这个誓约宣誓。同时,优美尼斯归还了城内的所有卡帕多西亚人质,作为交换,他从他的亚洲支持者那里获得了大批战马和辎重,重新聚集起了一支军队。他甚至还得到了从安提柯军中逃奔而来的1000骑兵。安提柯在得知自己军队在诺拉的表现之后大怒,下令继续围攻诺拉,并严厉警告了这支军队承认优美尼斯修改誓约的行为。

战争全面爆发后,波利伯孔就成了安提柯的主要对手。所以他放松了对优美尼斯的追击,转而西进平定吕底亚,并在前318年秋击溃了波利伯孔的爱奥尼亚舰队。

优美尼斯成功逃出小亚细亚之后,正式加入了保王阵营,他花了前318年的整个夏季在腓尼基组建海军。但是当安提柯征服了爱奥尼亚,回师东方之后,他被迫放弃了他的海军计划,带着波利伯孔以国王名义封给他的亚洲全军统帅头衔逃往美索不达米亚。但是当他抵达巴比伦时,总督塞琉古拒绝承认他的职权,并将他驱逐到了埃兰的首府苏萨。

在苏萨,优美尼斯会见了帝国的东方诸总督。这些将领们名义上仍承认阿里戴乌斯国王,他们尚未卷入摄政和叛乱将领的斗争。此时,他们刚刚联合拥兵,击败了企图称霸东方诸省的米底亚总督培松的挑战,但他们还没有解散各自的军队。

培松是马其顿东部埃奥迪亚的贵族克拉图阿斯之子。前326年,他曾作为三层桨战船司令负责建造计划航行印度河的船只。次年,他即升任亚历山大大帝的七名贴身侍卫之一。

亚历山大死后,培松被任命为米底亚总督。米底亚是联接帝国东西部的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于培松的权力过大,他不得不将该省的北部让给波斯人阿特洛帕特斯。

培松在亚历山大死后经历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就是镇压东部老兵哗变。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令摄政帕迪卡对他产生了怀疑。但帕迪卡没有力量削去他的米底亚总督之职,只有尽量对其加以控制。培松率部参加了帕迪卡斯讨伐波斯前卡帕多西亚总督阿里亚拉齐斯的行动。前320年夏,在第二次参加征讨埃及总督托勒密的战

役中,培松与安提贞尼斯、塞琉古一起发动兵变杀死了帕迪卡。在随后的讨价还价中,托勒密提名培松和阿里戴乌斯为新任帝国摄政。但在特里帕拉迪苏斯会议上做出的决议却是安提帕特成为新任摄政,安提柯为新任亚洲军队元帅。

培松感觉自己遭到了欺骗。于是当他听说安提帕特死讯后,立即在东方发动了内战。帕提亚总督菲利普首先遭到他的攻击。他任命自己的兄弟尤达穆斯为新的帕提亚总督。但是东方总督们群起而攻之,将他逐出了帕提亚。如果不是优美尼斯的到来使东方诸总督转而迎战安提柯,培松就难以逃脱灭顶之灾了。

优美尼斯于是大力劝说总督们倒向波利伯孔和他一边,他宣称摄政派代表的是帝国的统一和马其顿正统王朝,而卡山德、托勒密和安提柯却企图破坏亚历山大大帝留下来的统一帝国。在他的努力下,这些总督们加入了摄政派。

前316年6月,安提柯率军东征,优美尼斯暂时撤退了。8月,安提柯回到米底亚,计划稍作休整。但优美尼斯不给他机会。两军在伊斯法罕遭遇,但随后的战役打成了僵局,没有造成决定性的后果。

前315年1月,两军在伊朗沙漠打响了第二场战役。但是,不久这场决战就变得毫无必要了。优美尼斯的马其顿老兵,虽然曾至少三次宣誓效忠他,却最终抛弃了他们英勇善战的亚洲人统帅。优美尼斯,此前一直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现在却被自己哗变的部下捕送给了安提柯。安提柯和德米特里乌斯父子都想赦免优美尼斯,但是军官们普遍要求消灭这个老对手。于是优美尼斯终于被处决了。

战胜优美尼斯之后,安提柯成了亚洲帝国真正的主人。他攫取了帝国国库,把培松诱骗到他的宫廷来处决掉,并任命尼卡诺为新的米底亚总督。但由于孔雀王朝的崛起,印度河谷却失去了。他趾高气扬的班师回到巴比伦,对待巴比伦总督塞琉古如同臣隶。塞琉古看透了安提柯的野心,于是单骑逃往埃及投奔托勒密。他逃亡的仓皇程度及深远意义可以从以下一件事看出来:后来他发行了一种刻有他逃奔埃及时骑的马的硬币。安提柯随即任命原印度健陀罗总督、另一个培松为巴比伦总督。优美尼斯于是大力劝说总督们倒向波利伯孔和他一边,他宣称摄政派代表的是帝国的统一和马其顿正统王朝,而卡山德、托勒密和安提柯却企图破坏亚历山大大帝留下来的统一帝国。在他的努力下,这些总督们加入了摄政派。

前316年6月,安提柯率军东征,优美尼斯暂时撤退了。8月,安提柯回到米底亚,计划稍作休整。但优美尼斯不给他机会。两军在伊斯法罕遭遇,但随后的战役打成了僵局,没有造成决定性的后果。

前315年1月,两军在伊朗沙漠打响了第二场战役。但是,不久这场决战就变得毫无必要了。优美尼斯的马其顿老兵,虽然曾至少三次宣誓效忠他,却最终抛弃了他们英勇善战的亚洲人统帅。优美尼斯,此前一直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现在却被自己哗变的部下捕送给了安提柯。安提柯和德米特里乌斯父子都想赦免优美尼斯,但是军官们普遍要求消灭这个老对手。于是优美尼斯终于被处决了。

战胜优美尼斯之后,安提柯成了亚洲帝国真正的主人。他攫取了帝国国库,把培松诱骗到他的宫廷来处决掉,并任命尼卡诺为新的米底亚总督。但由于孔雀王朝的崛起,印度河谷却失去了。他趾高气扬的班师回到巴比伦,对待巴比伦总督塞琉古如同臣隶。塞琉古看透了安提柯的野心,于是单骑逃往埃及投奔托勒密。他逃亡的仓皇程度及深远意义可以从以下一件事看出来:后来他发行了一种刻有他逃奔埃及时骑的马的硬币。安提柯随即任命原印度健陀罗总督、另一个培松为巴比伦总督。

标签: 继业者战争亚历山大

更多文章

  •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双方战前有着哪些准备?腓力二世为什么要进攻希腊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

    腓力再度介入希腊的纷争是跟另一场战争有关,在奥佐利亚洛克里(Ozolian Locris)的阿姆菲萨公民耕种了德尔斐南部克里西亚(Crisaean)平原上的阿波罗圣地。在经过内部争吵后近邻同盟会议决定对阿姆菲萨宣战,爆发第四次神圣战争。一个色萨利代表团建议腓力二世应该介入这场战争并成为近邻同盟的领导

  • 留克特拉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留克特拉战役,希腊

    斯巴达的霸权当公元前404年斯巴达摧毁了雅典的霸权后,整个希腊对斯巴达的反感越来越强烈。斯巴达的海军统帅莱山达在打击雅典的同时积极干涉各城邦的内政,他在许多城邦内扶植寡头政权并派兵予以维持。除此而外斯巴达人在胜利之后大肆掠夺战败城邦的财富,即使是盟邦也不免要受到骚扰。在这个问题上斯巴达又在重复着一百

  • 晋阳起兵是怎么回事?李渊起兵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阳起兵,隋朝

    公元617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李渊父子的“晋阳起兵”。“晋阳起兵”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历史上关于晋阳起兵的主角,存在着非议,有些认为是李世民,而有人认为是李渊,近些来诸多中外学者对相关史料进行重新研究,晋阳起兵的真相进一步水落石出。李渊祖辈上都是朝廷的大臣,出生于贵族家庭,作为隋文帝独孤皇后

  • 晋阳起兵进军神速,李渊父子轻易攻入长安采取的是什么策略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阳起兵,隋朝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登基后,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开凿运河,人们怨声载道,最终演变为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命表弟李渊为太原留守,北边防备突厥,境内镇压农民起义。李渊和隋炀帝杨广还有一层关系极为特殊,他们是姨兄弟,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所以李渊是隋朝的重臣。隋

  • 大凌河之战明军开局有上中下三策可选,结果为什么不尽人意?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凌河之战,明朝

    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恒、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明宣德三年(1428)建大凌河中左千户所城,城南距锦州四十里,以近大凌河而名。大凌河城周围三里三十步,阔一丈。大凌河城是明辽军与后金军在辽西攻守的堡垒。

  • 大凌河保卫战的结果如何?三万军民仅剩下一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凌河之战,明朝

    面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对众贝勒说:"坐视汉人开疆拓土修建城廓,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第二天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每次大战打响之前,皇太极都要强调军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

  • 揭秘:郾城大捷真的是以寡击众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郾城大捷,宋朝

    史不想瞒今天来跟大家说说岳飞的郾城大捷真的是以寡击众吗?当时确切的来说,岳家军大概有将近两万人,除去守城的部队和火头军、辎重兵等非战斗人员外,大概也就是一万多点。再说金兵那边,是一万五千人没错,但是这一万五千人只是完颜兀术的先头部队,全是骑兵,后面还有十万人的大部队在陆续赶来。为什么说陆续赶来?这得

  • 郾城大捷给金兵造成多大损失?可信度高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郾城大捷,宋朝

    小商河杨再兴带300骑兵战斗4、50时分钟就杀敌2000+了,郾城、颖昌是岳家军1万、2万参与战斗,而且持续5个小时左右,到底给金兵造成多大损失?现在留下的数据可信吗?客观而不是故意夸大或贬低岳家军的战绩,才是缅怀英雄的最好方式。而岳飞之孙岳珂所撰《金佗粹编》《金佗续编》里面有关这2场战斗的杀敌人数

  • 南美太平洋战争:流亡的太平天国将士大杀四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美太平洋战争,秘鲁,智利

    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有一片名叫阿塔卡马的沙漠,气候干旱,平均每年降雨量不足2.5毫米,曾出现过连续十四年无降水的记录,被称为世界“旱极”。就是这样一个“旱极”,十九世纪以前,并不被人们看重,至少,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未明确划定其归属。玻利维亚、秘鲁、智利三国独立后,由于阿塔卡

  • 南美太平洋战争:秘鲁被迫割让三个省给智利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美太平洋战争,秘鲁,智利

    玻利维亚和智利因为两国边境地区西拉拉河河水的使用问题产生矛盾,玻利维亚扬言要将官司打到国际法庭。一旦玻方采取行动,这将是该国继太平洋出海口问题之后,第二次将智利告上国际法庭。时至今日,秘鲁和智利的海域争端以及玻利维亚的出海口问题一直未曾解决,他们的恩怨源自于138年前的南美太平洋战争也成鸟粪战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