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晋阳起兵是怎么回事?李渊起兵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晋阳起兵是怎么回事?李渊起兵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81 更新时间:2023/12/13 18:17:53

公元617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李渊父子的“晋阳起兵”。“晋阳起兵”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历史上关于晋阳起兵的主角,存在着非议,有些认为是李世民,而有人认为是李渊,近些来诸多中外学者对相关史料进行重新研究,晋阳起兵的真相进一步水落石出。

李渊祖辈上都是朝廷的大臣,出生于贵族家庭,作为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外甥,隋炀帝杨广的姨表兄弟,七岁即袭唐国公,后为太原留守,高官显爵,位高权重。

那么,他为何要起兵反隋呢?李渊起兵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

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夜风流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不是其他人,正是本文的主人公李渊,正是一夜风流的发生,导致了李渊决定起兵反隋炀帝,那么一夜风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经过又是怎样的呢?说起来李渊的一夜风流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李世民设下的陷进当中。

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朝末年各地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起义,他身边的人们都建议他起义反隋,但是碍于与杨广是表兄弟和身份原因,一直不愿意背叛朝廷、不愿意背叛隋炀帝。为了让李渊能够下定决心起兵,李世民设计了一夜风流。

李世民找到宫监裴寂要他负责实施,宫监裴寂是管理行宫的官吏,也是李渊的副手,与李渊情同手足。裴寂早有造反之意,为此他便假借公务之便在行宫内设宴邀请李渊,裴寂与李渊喝酒时刻意劝酒,三杯两盏之间,就将李渊给灌醉了,于是裴寂又给李渊安排了两名宫女伺候他。

酒后易乱事这句话说得真不错,李渊便在酒醉之后稀里糊涂地与他的姨表兄弟的这两个美人上了床。事后知悉此两名宫女正是受到隋炀帝冷落的妃嫔,后悔都来不及了,李渊虽对造反存在犹豫的心理,但这次已经犯下了滔天大错,如果被隋炀帝知道了,那恐怕就是株连九族的事情了,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反隋。

此外李渊起兵反隋的原因必定还有其他的理由。隋朝末年的时候,隋朝在隋炀帝的治理下民不聊生、国力衰竭,为了反抗隋炀帝以及隋朝的统治,各地农民不断起义,但是各地均自发组织了农民起义军。

但是各方均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推翻隋朝廷,并且战乱的爆发使得百姓生活更加艰苦,考虑到这些,李渊做足了充足的准备,并在短短一年内推翻了隋朝的统治,结束了这种战火纷飞的境地,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公元617年农历七月份,李渊在晋阳正式起兵,随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率领三万军队浩浩汤汤攻入长安城。

晋阳起兵前,中国的政权还集中在隋朝统治者手中,晋阳起兵后,中国的政权已经发生转移,李渊废掉隋炀帝,将隋炀帝称为太上皇,拥护隋炀帝之孙杨侑为新皇帝,变相掌控了国家的实权,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在江都被杀死,李渊有了充分的理由废掉杨侑,直接推翻隋朝的统治,自己称帝建立政权,李渊于公元618年登基为皇帝,改国号为唐,年号武德,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标签: 晋阳起兵隋朝

更多文章

  • 晋阳起兵进军神速,李渊父子轻易攻入长安采取的是什么策略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阳起兵,隋朝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登基后,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开凿运河,人们怨声载道,最终演变为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命表弟李渊为太原留守,北边防备突厥,境内镇压农民起义。李渊和隋炀帝杨广还有一层关系极为特殊,他们是姨兄弟,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所以李渊是隋朝的重臣。隋

  • 大凌河之战明军开局有上中下三策可选,结果为什么不尽人意?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凌河之战,明朝

    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恒、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明宣德三年(1428)建大凌河中左千户所城,城南距锦州四十里,以近大凌河而名。大凌河城周围三里三十步,阔一丈。大凌河城是明辽军与后金军在辽西攻守的堡垒。

  • 大凌河保卫战的结果如何?三万军民仅剩下一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凌河之战,明朝

    面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对众贝勒说:"坐视汉人开疆拓土修建城廓,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第二天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每次大战打响之前,皇太极都要强调军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

  • 揭秘:郾城大捷真的是以寡击众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郾城大捷,宋朝

    史不想瞒今天来跟大家说说岳飞的郾城大捷真的是以寡击众吗?当时确切的来说,岳家军大概有将近两万人,除去守城的部队和火头军、辎重兵等非战斗人员外,大概也就是一万多点。再说金兵那边,是一万五千人没错,但是这一万五千人只是完颜兀术的先头部队,全是骑兵,后面还有十万人的大部队在陆续赶来。为什么说陆续赶来?这得

  • 郾城大捷给金兵造成多大损失?可信度高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郾城大捷,宋朝

    小商河杨再兴带300骑兵战斗4、50时分钟就杀敌2000+了,郾城、颖昌是岳家军1万、2万参与战斗,而且持续5个小时左右,到底给金兵造成多大损失?现在留下的数据可信吗?客观而不是故意夸大或贬低岳家军的战绩,才是缅怀英雄的最好方式。而岳飞之孙岳珂所撰《金佗粹编》《金佗续编》里面有关这2场战斗的杀敌人数

  • 南美太平洋战争:流亡的太平天国将士大杀四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美太平洋战争,秘鲁,智利

    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有一片名叫阿塔卡马的沙漠,气候干旱,平均每年降雨量不足2.5毫米,曾出现过连续十四年无降水的记录,被称为世界“旱极”。就是这样一个“旱极”,十九世纪以前,并不被人们看重,至少,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未明确划定其归属。玻利维亚、秘鲁、智利三国独立后,由于阿塔卡

  • 南美太平洋战争:秘鲁被迫割让三个省给智利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美太平洋战争,秘鲁,智利

    玻利维亚和智利因为两国边境地区西拉拉河河水的使用问题产生矛盾,玻利维亚扬言要将官司打到国际法庭。一旦玻方采取行动,这将是该国继太平洋出海口问题之后,第二次将智利告上国际法庭。时至今日,秘鲁和智利的海域争端以及玻利维亚的出海口问题一直未曾解决,他们的恩怨源自于138年前的南美太平洋战争也成鸟粪战争,战

  • 辽高丽战争与辽宋战争的性质一样吗?辽朝为什么没有吞并高丽?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辽高丽战争,宋朝

    辽宋战争与辽高丽战争的性质不一样。前者是属于内战,是中国历史的另一次南北朝,如果算上西夏,则是另一版三国志;后者则是辽国对我国东北地区领土和主权的再确认过程。元朝建立后,脱脱组织人员编写史书。无法确认辽、金、宋三个国家谁是正统,因此干脆单独记史,分别了做了《辽史》、《金史》、《宋史》,干脆都给承认了

  • 明朝几万军队为何会惨败?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葡战争,明朝

    1521年,也就是明朝正德十六年,时任广东海道副使的汪锐,奉朝廷之命,起兵攻打长期盘踞在澳门、屯门两岛上的葡萄牙海军。可以想象一下,永乐帝时期大明的海军实力那是首屈一指的,到了正德皇帝时期,这种实力还是相当厉害的,在经过几天的激战之后,葡萄牙海军由于粮草军需物资无法及时供应,另加水土不服等原因,在激

  • 金蒙战争中,金国的战力如何?曾多大破蒙古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蒙战争,宋朝

    一般的史家眼中,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入主中原后,迅速堕落腐化,丧失战力,曾经以2万之众在护步达岗大破辽国70万大军的女真重骑,在金兀术之后,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特别是1211年蒙金战争爆发后,金国更加不堪一击,野狐岭之战,成吉思汗以4万之众大破金国40万铁骑,金军统帅独吉思忠仅率领数千人逃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