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蒙古曾有三次西征 这西征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蒙古曾有三次西征 这西征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65 更新时间:2024/1/16 11:52:22

蒙古继承了游牧民族的特征,英勇善战,不畏艰辛。再加之首领杰出的领导,很快就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在蒙古历史中,曾经有三次西征。这西征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网络配图

蒙古的西征,带给西亚和东欧地区的是一场空前的人祸,蒙古的铁蹄征服的地区达到了近3000万平方公里,堪称是游牧民族最辉煌的时期,蒙古灭亡南宋则不算在西征之内。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开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他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中亚大帝国花剌子模国,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础。

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游牧民族

蒙古原是一个游牧民族,蒙古帝国是新兴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君主国家。在成吉思汗统治下,开国功臣得到崇高的政治地位,人民亦得到富裕生活,蒙古已不只是纯朴的游牧民族。他们拥有强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对外征战成为了最终结果。另一方面,蒙古人信奉萨满教,认为“长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长生天的意志”安排,成吉思汗被看作“长生天的代表”,平民都十分听从他的命令。

网络配图

重要因素

成吉思汗认为,统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长生天的意志”,所以蒙古便展开一系列对外的战争。强大的军力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当时,成吉思汗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所以士兵都忠心爱国,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

成立的政治集团

成吉思汗与花刺子模帝国的决裂促成第一次西征。花刺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虽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诃末的统治权很脆弱,但由于它承受了阿拉伯和波斯的辉煌化,国家面积广大,故令人对它产生错觉。成吉思汗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估计过高,故寻求和它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

正因为这个目的,成吉思汗于1218年派一个庞大的商队和个人的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邦交。可是,当这些使者和商人抵达花剌子模的管辖区讹打剌时,讹打剌守将指责他们是成吉思汗的间谍,把他们杀了。成吉思汗知道后十分忿怒并要求赔偿,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成吉思汗准备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这次西征以蒙古人完全的胜利结束,花剌子模国算端摩诃末在逃亡中去世。

展开第二次西征

蒙古西征的第一次西征成功后,蒙古帝国又在1235年展开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仍由花剌子模的孽挑起的。花剌子模国王谟罕默德之子扎剌勒丁,在蒙古灭花剌子模时从印度逃到高加索,成吉思汗认为他没有政治能耐不必提防。岂料扎剌勒丁乘蒙古军离去后,又潜回今日伊朗,而伊朗与伊拉克境内的突厥族人竟奉他为领袖,让他重建了花剌子模帝国。

网络配图

在蒙古发动灭金战争前一年,扎剌勒丁与邻近的回教国家作战,国力耗虚不少,蒙古军乘时把扎剌勒丁的军队打败。扎剌勒丁遂逃到曲儿忒地方,被当地乡民刺死,花剌子模国才真正灭亡。蒙古军打败花剌子模国后,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后再进兵中亚细亚,欲使这一地区的国家成为蒙古的外藩,为了这个目的而展开了第二次西征。

进行第三次西征

蒙古于1253年进行第三次西征。当时,位于里海之南的木剌夷国既不肯对蒙古称臣,也不肯朝贡。这些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扬威地中海的蒙古帝国是极之不尊敬的,为了惩罚这个国家,宪宗蒙哥便派其皇弟旭烈兀担任西征统帅,带同将领布而嘎、不花铁木耳、贝住等出征木剌夷国,展开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西征。当时俄罗斯地区的基辅罗斯公国也成为了侵略的目标,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军同蒙古人在卡尔卡河畔对峙,联军被打败,数以百计的基辅王公被杀,此后俄罗斯人也臣服于蒙古,开始了长达400年的被统治的时期。

蒙古族在一次次的西征中逐渐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奠定了以后的统治地位。但凡是都有个诱因,蒙古并非凭靠一股蛮力征服了其它地区。这是在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英勇善战与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共同孕育出来的结果。

标签: 西征

更多文章

  • 英国玫瑰战争:其实是两个大家族之间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英国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兰开斯特王族和约克王族之间的武装冲突,这场武装冲突双方各有输赢,在这场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争中英国的王族成员被大量的屠杀,使得王族开始衰落。玫瑰战争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那么玫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玫瑰战争的起因是王位继承权归属问题的分歧。玫瑰战争

  • 长平之战中赵国不换廉颇 战争结局会改变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平之战

    长久以来,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的朋友在了解到长平之战之后,一直都在为廉颇乃至赵国扼腕叹息,认为赵孝成王如果不听信秦相范睢反间计,不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沙场老将廉颇,也许赵国能有统一天下的机会,真是情况是这样吗?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战争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它直接影响了秦赵以及战国整个形势的改变,从此,秦国基

  • 史上时间最短的战争 45分钟灭掉一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争

    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非英国和法国之间的“百年之战”不可,这场战争自133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453年才结束,整个战争历时100多年。而史上持续时间最短的战争,非“英桑战争”不可,因为这场战争,只持续了45分钟,一个国家就被消灭了。网络配图所谓的“英桑战争”,是指英国和桑给巴尔之间的战争。桑给巴

  • 对长平之战的评价:秦统一各国的脚步无人能挡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平之战

    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结束后,秦统一各国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长平之战图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

  • 揭秘长平之战秦军为何残忍屠杀二十万赵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平之战

    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讲述的就是长平之战,赵括指挥不当造成赵国大军全军覆没,二十万降军全部被杀,此役给了赵国致命一击,国力就此一落千丈。赵国实力大减,再也没有了对抗秦国的实力,面对秦军的攻势,韩、赵都非常恐惧,于是两国合谋带重金去游说范雎,范雎被说服,便向秦王建议议和。这自然和白起的想法有了冲突。网络配

  • 后周攻南唐之战: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后周世宗柴荣画像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

  • 邯郸之战秦国为何会输 邯郸之战赵国君主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发生在公元前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那时正由赵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一生守卫邯郸、退却秦军、开辟疆土,但是在他在位的时期,赵国国势逐渐转衰。公元前245年,赵王去世,太子即位。赵孝成王赵孝成王名为赵丹。刚即位时,秦国攻打赵国,夺去了赵国三座城池。眼看着秦国还要继续攻打赵国,赵王向齐国求救

  • 美墨战争让墨西哥割让给了美国哪几个州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美墨战争

    美墨战争是一场以墨西哥完败,并且割地送给美国而告终的战争,那么美墨战争墨西哥割让给美国哪几个州呢?描述美墨战争画作美墨战争前奏:德州革命关于美墨战争墨西哥割让给美国哪几个州这个问题,根据资料显示,墨西哥战败之后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以及上加利福尼亚几个州割让给美国。美国在得到这几个大州之后,国家领土迅

  • 蒙古铁骑横扫欧亚 为什么没能攻下这座小城?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铁骑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要学会很多技能。而且,蒙古的狼群极赋盛名,狼群的组织能力、纪律性都很强,蒙古人在与狼群斗争的同时,也学会了不少狼群的经验。在一个狼群中,分为头狼、先锋狼队、探狼,等等。有根据不同狼的体态分与不同的任务,结合自然环境、

  • 明朝火器到底强到何种程度 并没大家想的那么神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火器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的火器装备要领先欧洲一百年,真实的历史真是这样吗?只能说,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重视火器发展的一个朝代,准确的说除了清朝,之前的朝代都是对外来事物采取接纳的态度。而且明朝的包容性和学习性也是非常强的,等到大清朝,一切外来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