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无兵力支援的关羽为何还要发起襄樊之战?

无兵力支援的关羽为何还要发起襄樊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37 更新时间:2024/1/8 7:01:36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率领刘备留守荆州的军队,进攻魏国驻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战打响。战役开始进展顺利,借助秋天的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关羽擒获了于禁,还斩杀了魏国名将庞德。梁、郏、陆浑等地一些反抗曹操的地方势力在远处接受了关羽的印信和号令,自愿成为关羽的分支部队。但是,由于樊城守将曹仁的以死坚守,曹操的援军又源源不断地赶来,关羽终究不能攻克樊城,只好从樊城撤退。又因为东吴军背后袭击夺取了江陵,城中将士的妻、子都做了俘虏,关羽的部众散尽,关羽在临沮兵败被杀。

网络配图

襄樊战役发起之前,刘备的汉中战役刚刚在三月结束,大军还在凭险据守曹操,不可能腾出兵力支援荆州;蜀地东部有一部分兵力,即孟达、李平(李严)的军队,但他们是被刘备派遣进攻上庸的,战役发起前,这支军队也不可能考虑到樊城战役当中;前一年十月,宛城的侯音反叛曹魏,曾经与关羽有过联合,但在这年正月已经被曹仁平定。总而言之,关羽发动这次战役,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支援力量。相反,不管东吴会不会从背后进攻(当然关羽的判断是不会),他都必须留出一部分兵力防守,哪怕是维持治安也必须这样做。那么,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关羽为什么要发起襄樊之战呢?战役的依据来源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刘备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早年却是四处飘荡,并没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虽然两次拥有徐州,由于并不是他自己的起家根本,所以很快就丢失了。

离开徐州,刘备依附过袁绍,游荡过汝南,还替刘表驻守过新野,可以说他自己的最终目的地是在哪儿都不清楚。直到见了诸葛亮,这一切有了一个明显的改变,这就是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大致意思是,曹操是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的,孙权可以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图谋他的地盘,留给刘备的是荆州和益州。荆州是个大可用武之地,但这儿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只是不知道将军您有没有夺取它的打算?益州的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他的北面,汉中百姓殷实国家富裕,但他不知道该怎样去慰抚,所以那儿有智谋和才能的人都想找到一个贤明的主人。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制定、执行好内外政策,那么,一旦“天下有变,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军队挺进宛县、洛阳,将军则亲率益州大军出师秦川,百姓谁又能不箪食壶浆来迎接将军呢?倘若能够实现,那么称霸诸侯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也就可以复兴了”。

应该说,这个“隆中对”给刘备及其集团指明了战略方向,在其后的行动中,刘备都是按照这个战略规划坚定不移实行的。对于这个战略方针,不仅是刘备,整个刘备集团的上层,包括关羽,都是由衷赞同的。刘备在实行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提出过异议,因为这是他们长期流浪中的困惑,一经点明,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是刘备说“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最开始,关羽可能并没有刘备认识那般深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作为大将的关羽,也会对诸葛亮有了由衷佩服,比如说他向诸葛亮问马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不是问张飞或赵云?

网络配图

回到主题。我们不讨论这种分兵在战略上可不可取,这个问题当代伟人有过论述。刘备夺取汉中以后,诸葛亮设想的情景真正出现在蜀汉人的面前,应该说,这是对关羽来说极大的诱惑。如果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施行,这是蜀汉国最好(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刘备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发起汉中之战,到第二年春天,刘备不但占有了汉中之地,还阵斩了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不得已亲征,但由于刘备拒险而守,并没有取得作战良机,不得已撤兵,汉中归刘备所有。到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时,汉中战事虽然暂时停了下来,但两家军队仍然会暂时留守一段时间,因为谁也不敢把军队完全从前线撤下来。或者说,刘备已经具备了出秦川的条件,而曹操的大军还不能完全从关中撤回。关羽这边,孟达从房陵进攻上庸,刘封从汉中沿沔水顺流而下夹击,上庸太守申耽投降,这一侧没有了后顾之忧。

另一侧是东吴孙权,两家在建安二十年达成了协议,荆州分属已定。在整个蜀汉方面看来,孙、刘两家的共同敌人是曹操,孙权即便不能在合肥方向进攻曹操(实际上正在进攻),但他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攻荆州。虽然这个判断是完全的一厢情愿,但至少说明,关羽在发动襄樊战役之初,是基于这种判断的。再从对阵之敌曹仁方面看,尽管宛城的侯音叛乱已经平定,但曹仁已经将宛城屠城,这说明曹仁的后方也并不是很坚实,关羽也觉得具备了出宛、洛的条件。

假如说,在整个蜀汉认可了“隆中对”战略规划的前提下,关羽是完全会考虑发动这次战役的。战役设计的缺陷在于,对东吴判断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关羽自己也是立功心切,想攻下樊城以证明自己。汉中之战获胜后,刘备并没有做一个战略部署调整,也就是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即便是有,也是在他自己的脑子里,并没有其他人知道。刘备这个人和其他两位帝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凡事没有个商量,不知是早期身边没有可供商量的谋士养成的习惯,还是史家在这方面记述有疏漏?应该是前者的可能多一些吧!毕竟,主公对于武将,更多使用的就是命令。这和曹操、孙权不一样。比如说曹操,在迎接汉献帝问题上、是否和袁绍交战问题上,都召开过“会议”商讨过,就是在官渡前线战事吃紧阶段,他也是写信征求后方荀彧等人的意见。孙权在赤壁战之前,明确有记载的就有两次大型“会议”,一次是大家都建议降曹,惟有鲁肃反对;另一次是接受鲁肃建议,将周瑜从前线调回,周瑜在“会议”上向众人陈述打败曹操的有利条件。刘备可能只有一个诸葛亮,平常总是形影不离,也许是既没有习惯也觉得没有必要吧。总之,我们看不到刘备在占领汉中后有什么战略谋划,而是匆匆忙忙地称王了。

网络配图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也就是王以下的最高军职。除此之外,由于关羽独立守卫荆州,关羽还比马超和张飞多了一份权力,不仅假节,还是假节钺,也就是多了一份生杀大权。尽管如此,处在一个档次的还有马超、张飞、黄忠三人。张飞这个人没有问题,和他一起跟随刘备起兵,都是老兄弟,生死与共,相互知根知底,并列一起没有什么。马超这人也说得过去,除了是军人世家,诸葛亮也给他做过解释;关键是黄忠。在关羽看来。黄忠就是一个老兵,和一个老兵“同列”,这让关羽很不舒服。不过,刘备派来举行任命仪式的官员说了,黄忠虽然和您同班同列,但汉中王心里那个轻重程度能一样吗?汉中王和您是什么关系?那就像是一个人!是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关系。关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要证明他才是刘备手下武将第一,别人可以和他同班同列,但对于汉中王的忠心以及个人能力,谁人能比?正是这种立功心切,决定了关羽一定要做一件事情,一件大事情,才发起了襄樊之战。关羽死的时候,已经接近六十岁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年龄,关羽有没有想在有生之年做最后的冲刺?刘备夺取汉中,上庸申耽投降,关羽有没有看着别人取得光辉业绩而不甘寂寞的冲动?这些在今天看来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关羽最终失败了,这不仅导致了自己兵败身亡,还让整个蜀汉国成了偏安一隅的小国。但我们应该赞赏关羽的气魄,他不但为我们演绎了战役过程中擒于禁、斩庞德的精彩,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军人的担当!这是使关羽成为名将的战役,在此之前,让关羽扬名的只有白马斩颜良一战。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的襄樊之战,谁又能保证斩颜良不被他人夺美,或者是淹没在历史尘埃当中?襄樊之战是三国著名的战役之一,无论是司马懿和蒋济的庙算胜策,还是吕蒙瞒天过海的“白衣过江”之计,即或是陆逊的卑辞巧智,都比不上关羽气吞山河的浩然壮举。可以说,关羽能够发动这次襄樊战役,败亦英雄。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楚汉之争:为什么韩信不独 有何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的冬天,相国萧何诈称皇帝刘邦已平定叛乱,传韩信入朝朝贺。韩信入朝后等待他的却是死亡。临死前,韩信却大呼,“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蒯彻曾是韩信帐下一个谋士,力主韩信在楚汉相争最关键的时候独立。韩信当即拒绝了这个建议。那么,楚汉之争,为什么韩信不独立?网络配图一士为

  • 伊阙之战结果:秦国以12万兵力胜三国24万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伊阙之战

    白起和伊阙之战有着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如果没有伊阙之战,他或许可能就因此沉寂,不在有那么显赫的名声。白起在伊阙之战可以说是打出风头,是他的成名之战。在伊阙之战后,白起因为战功卓著升为国尉。武安君白起白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他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嫡子公子白,但是因为在秦武公去世后公子白并没有继承

  • 南北战争中交战双方分别使用了什么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战争

    提到南北战争的时间,还要从战争爆发的背景开始说起。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场内战,参战双方都是美国军队,因为各自所追求的利益是不同的,在矛盾达到顶峰后,便在1861年爆发了此次战争。南北战争图片南北战争时间之所以在1861年,可以从两个方面的背景来考虑,对于参战的北方军队而言,在当时他们跟上了工业革

  • 后周南唐之战的意义:加快了后周统一的步伐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周南唐之战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就联合后周周

  • 北宋与西夏战争中宋朝的老兵用脑袋打了个赌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争

    自西夏建立,与宋之间,八十余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直到北宋被金所灭,赵宋王朝退往南方,两国之间没了边界,才消停了。今日要说的,却是宋夏数十年战争中的一段小插曲,体现出战争年代,当兵很多年的老油子,是如何使计安定“军心”的。主要人物,振武军节度使、延州知州范雍。《宋史范雍传》中有记此战,说李元昊派人

  • 白起的伊阙之战:战国战场上杀人最多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伊阙之战

    伊阙,位于今天洛阳龙门,号称天子门户,中原要道,对于这个地方,中国历史上每个想要攻克洛阳,进逼关中的君主都不会陌生,两千多年前,这里也爆发了一次大战,战争双方是已经势不可挡的秦国和韩,魏,东周三国联军,而这次战争还有一个可以记入史册的是,一代名将,号称“人屠”的杀神白起终于走上前台,步入自己的辉煌时

  • 滏口之战评价:因出色的战术安排流传于世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滏口之战

    滏口之战是尔朱荣以少胜多的战役,滏口之战经过也因它出色的战术安排流传于世。在滏口战争之前,尔朱荣便派出自己手下一员大将游说敌军,并成功获得了一万人的投诚。这成功的反间计谋为滏口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尔朱荣图片反间计的成功也是尔朱荣行动的信号。在滏口之战经过中,为了抢夺作战先机,尔朱荣没有将行动

  •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起因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起因于波兰王位空悬。在第二次北方战争的初期,国王查理十二世将波兰贵族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立为国王,不过不久后被废黜。原来,在他上位后,发生在波尔塔瓦的战争使得瑞典战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任命不作数,原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复辟。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画像在奥古斯特二世在位时试图将王位的继承方式

  • 泰拉蒙战役的历史背景 泰拉蒙战役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泰拉蒙战役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在古罗马征服南部高卢地区之时曾经发动过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泰拉蒙战役。关于泰拉蒙战役的简介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非常详尽。众所周知,古代文明时期总是充满战争和杀戮,此时的罗马也不例外。泰拉蒙战役画像下面是泰拉蒙战役的简介:据记载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波伊和印苏布莱两个部落种族企图联盟

  •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 兰陵王邙山之战一战成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邙山之战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还在北齐,他害怕家人受到伤害,便和北齐的皇帝说只要把家人放回来就停止攻打,可实际上北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