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区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
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2、上高会战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毙伤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3、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局部抗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此后日军仍在负隅顽抗。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东京湾美军“密苏里”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代表侵华日军向中国正式投降。
这代表着二战中国战场正式结束。
局部抗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该事件的起因是日本军队炸毁自己修筑的南满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此次事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4年抗战打动人的大事件?
14年的抗战打动人的大事可多了,例如八女投江、杨静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张自忠等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他们开辟敌后战争,开展游击战争,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战法,抗日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抗日战争打动人的大事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