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珍藏版)》
本书带领我们回顾金融危机的历史,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银行挤兑致银行倒闭,一直到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书中关注的主要是债务危机,包括主权债务违约、银行危机、通货膨胀以及汇率危机,其中,重点关注是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
2.《非理性繁荣(第二版)》,希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中所用数据、引用文献无数,图表有力,时间跨度很长,每一章节可看作是一篇学术文献,提示了极度繁荣之后的崩溃。
3.《银行的秘密现代金融生存启示录》,GaryB.Gorton(著)
本书是有关于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危机的权威论述,有追根溯源的重要文献,有助于我们理解次贷危机前夕的金融创新浪潮中,银行与影子银行系统如何运作,市场脆弱性根源及危机如何产生的,以及资产证券化这种“无人驾驶”技术如何能做到“自动运行”。
为什么有人说战争能转移金融危机?
应该说战争是解决金融危机的手段之一,但最终能不能解决,还要看战争怎么打,能不能打赢。
一、战争是拉动内需、扩大生产的好工具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国家和平日久,经济发展过快,产能就会过剩,而如果不能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解决的话,就容易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此时如果发动战争,一方面战争本身会消耗大量资源和商品,从而通过加速消费实现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战争时期往往会实施特殊的战时经济政策,单项的资源利用效率往往更高。
二、战争还是有效对外掠夺手段历史上,石油战争、粮食战争例子数不胜数,比如中国古代,草原民族发动对中原的战争也常常是为了抢夺资源,如果资源抢到手,危机很多时候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战争最好不在本土展开虽然战争对解决金融危机有作用,但是如果是在本土打的,最后就算打赢了,有可能把大量的基础设施打个稀巴烂,另外也有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口伤亡,如果打成这个样子,就算最后打赢了,也是得不偿失。
四、战争如果打输了,就会面临比金融危机更大的问题虽然说现代社会,很难会发生亡国灭种的事情,但是理论上,如果打输了,就有可能什么都没有了,金融危机倒是解决了,但是人也没了,国土也没了,那就太亏了。
1.两次世界金融危机,如1919年和1930年大萧条,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金融危机产生背景与原因是什么呢?根源在于过剩,首先生产力因技术和机器大生产(劳动工具)大发展,商品超出市场需求,消费者无钱消费了,出现了生产过剩,生产过剩传导到产业资本过剩,再传导到金融资本过剩。过剩资本只能股市上去投机,大量投机产生泡沫。当社会危机矛盾激化或战争恐慌必然造成资本恐慌和撤出投机,股市崩盘,资本市场危机引起金融海啸。注意:战争恐慌可刺破泡,造成金融危机,完成一轮危机的终结,同时也开启再一次危机循环!危机解除与暴发,也是下次危机再生起点!
2.当金融危机爆发后,造成危机的过剩资本需要出路,而战争是巨大的消费行为,可以破坏基础设施建设。战后重建与战争期间财政支出,制造了需求,需求有了,过剩资本就有救了!金融资本转化产业资本,金融危机划解。在金融危机前的战争行为,释放出需求,可以避免危机爆发!
3.国际金融集团需要发战争财,否则就只能继续投机虚拟金融产业,制造泡。发动战争制造需求,为战争国贷款,及军火生产需要大量资本,这些都可以在危机暴发前,临时解决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