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84 更新时间:2024/2/23 19:34:52

牧野之战

周武王联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

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不到两个月结束主要的战斗。武王在商都建立祭室,向列祖列宗告捷。祭室的地点就选在牧野,正是这个地方,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大业。能够以少胜多,先发制人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又有民心得失的对比,还有商军中奴隶和战俘的倒戈等。

(注:时间说法不一,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商朝军队数量另有70万的说法。)

阴晋之战

吴起率魏军5万秦军50万

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带领5万没有立过功的步兵击败。魏军的士气是关键。过去三年,吴起在庆功宴时请来国君魏武侯,让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最贵重的餐具,享用最体面的食物,依次类推,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以示不忘。所以,这次战争,数万士兵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

巨鹿之战

项羽楚军2万章邯王离秦军40万

项羽破釜沉舟之战。公元前207年,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项羽,以大无畏精神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20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加之刘邦西路攻破武关、蓝田,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彭城之战

项羽3万刘邦56万

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公元前205年,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

彭城一战,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战速决的典范。

井陉之战

韩信汉军3万-赵军20万

公元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xíng)交战,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

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

此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是我国古代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昆阳之战

绿林军1.7万-新军43万

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新朝末年(公元23年),新军铁桶般围困昆阳,兵力对比悬殊,将领们想分散回去,但因时机紧迫,只好听从偏将军刘秀的坚守。

以少胜多的原因,一方面新军太过轻敌,甚至不肯接受一位守将的投降。而刘秀先锋敢死队又连打几场胜仗。

更重要的是,散布假消息:说宛城已经胜利,驰援即将到来,鼓舞自己士气,摧毁敌军信心。

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也为他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

曹操2万袁绍11万

曹操统一北方关键战役。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相持数月后,曹操一度失去坚守的信心,后被荀劝住。

关键的一环,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以此,袁绍部军心动摇,内部分裂,主力被击溃。

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军5万曹操20余万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公元208年,曹操率20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

后面的情节我们都比较清楚,曹军败于火攻,军船被大量烧毁。不过大部分的曹军都是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

淝水之战

谢玄东晋军8万苻坚前秦军80万

公元383年,前秦率百万兵伐晋,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谢石起初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建议:趁对方还在进军,兵力未集中,挫其先锋部队,从而破秦。便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如此,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东晋强大的北府兵胜出。而前秦苻坚也从一开始的轻敌到后面的“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使得北府兵声威大振,谢玄、谢安、谢石等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

唐岛海战

南宋李宝军3千金军7万

宋金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一次海上决战,火器应用于军事领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

1161年,金国海陆四路大军攻宋,南宋将领李宝采用先发制人、出其不意、火攻破敌的战法,最终大获全胜。金国舰队全军覆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抗美援朝三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本文整理了其中三个,欢迎阅读。罗盛教1952年1月,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风雪弥漫,气温降到零下2摄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鲜少年崔莹在栎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压破冰层,掉进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间就没了顶。刚刚投弹训练归来的罗盛教见此情景,像接到战斗命令,毫

  • 马可波罗游历世界,他记载了中国4座桥是那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马可波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人,他在他的游记中以100多章的篇幅,记载了我国40多处的城市地方,对当时中国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作了详细描述。因此,马可波罗被誉为中世纪的伟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上的友好使者。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是一个古老的商业城市。他家祖辈也是世

  •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古代饱受战乱,真的是无险可守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洛阳古代饱受战乱不是无险可守,而是都城地位耀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洛阳有成为古都的先决条件在古代王朝建都一般会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易守难攻,便于军事防御,维持都城的安全,王朝的稳定;第二是人口稠密、水草丰满,适宜农作物生长,便于控制人口和粮食,有利于王朝的稳定。而洛阳就恰恰具备这两个条件

  • 古代中原几十万军队和少数民族几万,该如何排兵布阵?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左右战争的胜败的因素很多,战场的态势也是瞬息万变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获得战争的胜利,不是靠排兵布阵和人数多寡决定。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需知己知彼,谋划在前,行动在后,方能不殆。而问者所言的:“几万少数民族打的几十万中原军队到处跑,似乎片面了。纵观中国的历史,位居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发生过

  • 古代十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涿鹿之战。发生于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发生。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落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2、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

  • 清代士兵军服上标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么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报告!这事老梁知道。说起这事,老梁特激动,那叫个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咋回事呢?没办法现如今一打开电视,满屏幕的大辫子,一帮人摇头晃脑的,上到八十岁的老爷爷,下到十一二岁的小屁孩,都追着一个女人跑。看的老梁恶心,脑仁疼,但没得办法得陪着老婆瞅。所以俺的注意力就不在电视剧上,俺就注意到

  • 古代青少年成才典型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甘罗甘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

  • 戚继光抗倭寇都有哪些电影?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荡寇风云》陈嘉上执导,赵文卓、万茜、洪金宝、蒋璐霞等主演的历史电影《荡寇风云》,根据中国民族英雄戚继光事迹改编,讲述了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与戚家军一起抗击倭寇的英雄史诗故事,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自然会有高于历史的一面,比如呈现出了一千多名戚家军击溃并追歼了两万多倭寇大部。戚继光招募的戚家军"是历史上与

  • 战争爆发之前,普通老百姓需要准备哪些求生物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大量的压缩饼干!黄金!自行车,以及易损件的备份。刀具,磨刀石。防水火柴种子,豆子的种子。方便留种。生菜种子,可以掰着吃叶子,天天都有。找足够的竹子。战争期间,没有法律的。有多少人性未知,不能讲道理。活着很重要。竹子可以做成防御性工具。搭建避难所的位置要隐蔽。要有制作弓箭的足够材料,学会制作轻型麻醉药

  • 历史上,山西出过哪些名将?你怎么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山西也算是一个人杰地灵之所,有不少出色的人物都出自于这里。就比如在抗战期间,有好几位文明全国的大将都是山西人。比如下面这几位。第一位,傅作义。他曾经是晋军的第四师师长,效力于国民党。但是在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就成为了水利电力部部长,开始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别看它在水利方面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