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古代饱受战乱,真的是无险可守吗?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古代饱受战乱,真的是无险可守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6 更新时间:2024/2/23 20:24:03

感谢邀请,洛阳古代饱受战乱不是无险可守,而是都城地位耀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洛阳有成为古都的先决条件在古代王朝建都一般会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易守难攻,便于军事防御,维持都城的安全,王朝的稳定;第二是人口稠密、水草丰满,适宜农作物生长,便于控制人口和粮食,有利于王朝的稳定。而洛阳就恰恰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成为了古都,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地形易守难攻,险要非常多洛阳地处盆地,周边崇山峻岭,而洛阳城则是水草丰盛的大平原,适宜人们生存和农作物生长。早在东汉时期,便在洛阳周边设立了洛阳八关,分别是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辕、旋门、孟津、小平津,作为洛阳防守的屏障。洛阳境内有伊河、洛河、黄河三水,在古代也是天然的屏障。

因此洛阳并不是无险可守,相反是易守难攻的地形。

总之,洛阳饱受战乱与都城身份和易守难攻的地形分不开,越是易守难攻的地方,越会成为众矢之的。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大家好,我是滦阳雀诚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洛阳有“八关都邑”之称。所谓“八关”,指的是函谷关、伊阙关、广成关、太谷关、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和小平津关。《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洛阳东有成皋,西有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洛阳之所以有这么多朝代在此建立都城就是因为它形势甲天下。洛阳市不仅不是无险可守,而且地理形势位置非常险要,周围都是山河环绕易守难攻,尤其是西部:中条山、崤山、熊耳山三座大山将洛阳的西边部分包围得严严的,要说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北边了,山脉确实不如西边的多,稍显开阔,但北部有黄河,有邙山,无论是何方神通从这里经过都是不容易的。豫东平原的郑州就是一个拥有广大平原的城市,而洛阳往豫东地区的方向依然有嵩山、箕山、具茨山横立于此,仅仅有一条较为狭窄的山谷道路可以用于通行。

函谷关周初为内之地,遗址在今灵宝县坡头北,南峙巍巍秦岭,北淌滚滚黄河。战国时,秦始置关,称秦关。汉楼船将军杨仆“徒关于新安”,南史称汉函谷关。函谷关为洛阳通向西方的要塞,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为洛阳八关之首。

伊阙关即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中。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汝颖北上的必经之道。东汉时定为洛阳八关之一,其间山谷相连,自古为防守要地。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帅纳王使汝宽守阙塞”,“秦攻魏将犀武于伊阙,进兵攻周,败于伊阙”。《史记》:“秦昭王十四年,白起攻韩魏之师于伊阙”。《旧唐书》: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亲率重兵北据邙山,派将军史万宝率兵“自宜阳南据龙门”,遂攻取洛阳。1948年3月,解放洛阳,也是首先拿下伊阙,继而攻取洛阳。今日伊阙关遗址处,建有宏伟古朴拱桥,连两山为一体。

广成关位于汉光武所置广成苑的南边,故名。遗址在今临汝镇一带,这里世称“两山夹一川”,其东北有长虫山、娘娘山、和尚山、白云山、盘龙山,西南有大马山、大虎岭,自古是通往汝颖的要塞。东汉时,在广成关附近,有广成泽,周围四百里,水出狼皋山中,东南流入汝水。隋大业初曾置马牧于此。由汝颖一带北上京洛,这里是必经之地。

太谷关遗址在今偃师寇店乡水泉村,是嵩山与龙门山间的峪谷。《洛阳记》:“大谷,洛城南五十里,旧名通谷”。谷纵深15公里,深谷两侧,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丛生。此谷为洛阳京城正前方的一道门户。此关东西有牛心山、牛嘴山、老羊坡、歪嘴山、大风山等,峰峦起伏,形势天然。战时这里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为历代兵争将夺的古战场。

辕关遗址在今偃师与登封交界处,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关处鄂岭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辕关。其南边的鄂岭口,又有一关,为宋时偃师县知县马仲甫庸工所凿,道路轩敞,人便其利,当地人称鄂岭口,也叫新辕关。

旋门关遗址在今河南荣阳汜水西南十里铺一带。东汉以成皋旋门关为京师雒阳东面的第一关。班昭《东征赋》中云:“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即指此关。洛阳向东过此,即无扼塞可以据守。

孟津关亦称河阳关,在洛阳北。遗址在今河南孟津扣马五里处,距孟县南十八里的黄河河心,是古代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此即周武王伐纣时与诸侯会盟渡河处,亦称盟津,又名富平津。西晋丰乐亭侯杜预曾在这里架起黄河上第一座浮桥,称“河桥”。北魏又置河阳三城于南北两岸及河中沙洲上,历代为洛阳北面之要津,是兵家必争之地。

小平津关遗址在今孟津老城花园村的西北,黄河河心,也是黄河上的一道津渡,其地位仅次于富平津(孟津关),故名小平律。此外,洛阳西还有潼关,东有虎牢关,北有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和轵关(河南济源县西)等。这些关隘同为洛阳门户,设防守卫,使洛阳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洛阳形势极其险要,历代战争都会优先考虑各个关隘的重要作用。比如汉末,以袁绍为首的山东诸侯讨伐董卓,个个逡巡不进,曹操独自前进,却被徐荣败于荥阳。事后曹操在酸枣指责众将,说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部署:

“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我们来看曹操的这个部署,就是让袁绍攻取孟津,酸枣诸将占领成皋(虎牢关)、辕关、太谷关,而曹操所没有指明的伊阙和广成关,当时已经被孙坚所占领,如此一来,洛阳北面、东面和南面的支撑点就全部被攻占,只剩下函谷关因为在西面,诸将鞭长莫及,却又有袁术陈兵丹、析,攻占武关,对关中形成威慑。如此,洛阳四面战略支点全部被攻占,则洛阳已成为孤城,势所难保,根本不必交战,胜负已定。只可惜众将碌碌,不思进取,不能用此策。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中原几十万军队和少数民族几万,该如何排兵布阵?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左右战争的胜败的因素很多,战场的态势也是瞬息万变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获得战争的胜利,不是靠排兵布阵和人数多寡决定。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需知己知彼,谋划在前,行动在后,方能不殆。而问者所言的:“几万少数民族打的几十万中原军队到处跑,似乎片面了。纵观中国的历史,位居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发生过

  • 古代十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涿鹿之战。发生于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发生。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落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2、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

  • 清代士兵军服上标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么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报告!这事老梁知道。说起这事,老梁特激动,那叫个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咋回事呢?没办法现如今一打开电视,满屏幕的大辫子,一帮人摇头晃脑的,上到八十岁的老爷爷,下到十一二岁的小屁孩,都追着一个女人跑。看的老梁恶心,脑仁疼,但没得办法得陪着老婆瞅。所以俺的注意力就不在电视剧上,俺就注意到

  • 古代青少年成才典型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甘罗甘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

  • 戚继光抗倭寇都有哪些电影?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荡寇风云》陈嘉上执导,赵文卓、万茜、洪金宝、蒋璐霞等主演的历史电影《荡寇风云》,根据中国民族英雄戚继光事迹改编,讲述了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与戚家军一起抗击倭寇的英雄史诗故事,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自然会有高于历史的一面,比如呈现出了一千多名戚家军击溃并追歼了两万多倭寇大部。戚继光招募的戚家军"是历史上与

  • 战争爆发之前,普通老百姓需要准备哪些求生物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大量的压缩饼干!黄金!自行车,以及易损件的备份。刀具,磨刀石。防水火柴种子,豆子的种子。方便留种。生菜种子,可以掰着吃叶子,天天都有。找足够的竹子。战争期间,没有法律的。有多少人性未知,不能讲道理。活着很重要。竹子可以做成防御性工具。搭建避难所的位置要隐蔽。要有制作弓箭的足够材料,学会制作轻型麻醉药

  • 历史上,山西出过哪些名将?你怎么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山西也算是一个人杰地灵之所,有不少出色的人物都出自于这里。就比如在抗战期间,有好几位文明全国的大将都是山西人。比如下面这几位。第一位,傅作义。他曾经是晋军的第四师师长,效力于国民党。但是在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就成为了水利电力部部长,开始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别看它在水利方面是专家

  • 中国古代十大战役的对应特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牧野之战(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2、长平之战(以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奠定秦统一基础著称)3、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整个北方)4、巨鹿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灭秦之决定战役)5、垓下之战(结束4年楚汉战争,奠定汉400年江山)6、漠北之战(结束匈奴自战国以来对中原近400年的边境侵扰历史,匈奴西

  • 西安与冯玉祥有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冯玉祥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屡建奇功,具重大影响的传奇人物。同陕西国民革命及西安有着直接的关系。西安有两座城门一个公园与冯玉祥有关。1926年河南军阀刘镇华攻打西安,围城8个月,幸有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最终冯玉祥率军解西安围城。为纪念西安的死难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负上

  • 《西游记》里二郎神先是抓孙悟空,后又帮孙悟空除九头虫,你觉得二郎神为什么改变立场?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二郎神开始抓孙悟空时是因为他犯了错误,是天庭的要犯。后来帮他打九头虫时孙悟空已经顺服了天庭,二郎神帮他是份内之事。首先要说的是,二郎神从来没有改变过立场,因为他一直在体制内,他的立场一直是在维护体制的,猴子闹天宫时,二郎神为了维护天宫尊严和体制,西游路上帮悟空,是因为悟空已经进入体制编制了,虽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