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为什么有时游牧民族要入侵中原?有藏族入侵中原的时候吗?

历史上为什么有时游牧民族要入侵中原?有藏族入侵中原的时候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37 更新时间:2024/2/23 20:00:33

历史上,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其实就一个原因,草原经济模式太单一,一不足以支撑社会生活,二不足以抵御自然灾害侵袭。没有牧区生活经验的人,对草原的认识一般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或者“暮色下牛羊归栏,蒙古包炊烟袅袅”。

其实,草原哪有那么田园牧歌,草原生活是及艰苦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草原上人口膨胀的很慢,中原的汉族人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多次大变乱,比如说安史之乱短短七年,就让唐朝损失上千万的人口。

但只要有几十年的安定日子,人口很快就能迅速回升补足缺口。农耕地区的人口迭代速度,是草原地区绝对难以想象的,这如实的反映了牧区生活的艰苦。

另外,草原上的自然灾害也是农耕区很难想象的。

即便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草原遭遇白灾(雪灾)都能在几天内冻死数十万头牲畜。我在内蒙草原的亲戚曾亲口向我描述,冬季草原起白毛风(风吹雪)的时候,目不视物,视线距离只有几米远,很多人就在家附近被冻死。

等天气变好,牧民们去寻找走散的羊,这时就会发现,一大群羊静静挤在一起御寒,全都站着被冻死在雪地上。

所以,内蒙草原才会流传一句俚语:“家财万贯,有毛的不算。”

另外,太过单一的牧区经济,导致了两个严重问题:一、生活所需的产品不能自己生产;

二、游牧民族天生没有协作与配合。

因为草原环境的限制,牧犬经济无法发展出采矿、烧炭、冶炼、金属加工等工业领域,这导致牧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不能自给自足。

明朝时“边禁商品”的目录里,铁锅都赫然在列,据说当时牧民家里没有铁锅,只能用皮囊装水煮肉。

其次,没有各种手工门类也意味着,民众间没有互相协作配合的机会和动力。

草原上的民众基本是以部落小集群的方式生活,各部落间用刀子说话的机会更多。

这一点是游牧政权多遽起遽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游牧骑兵不能打,而是不能长时间团结在一起打。

清楚了上述两点,便可以知道,为何游牧政权有南下侵袭的动力了。简单说,就是两个诉求:以掠夺来壮大自己部落,或用掠夺逼农耕政权开放互市贸易,这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动力。

我们的历史里面,很喜欢用结论反推原因,给人感觉成就霸业的少数民族领袖,似乎从小就心怀天下,立志要干翻农耕政权取而代之。

其实,以当时的资讯条件来说,生于一隅的少数民族领袖,根本不可能知道中原有多大,如何可能有志于天下?

游牧骑兵南下,基本状态都是打着看,打着打着发现有机可趁,勃勃之心才升腾的不可抑制。

说完了游牧民族南下的动力,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藏族政权是不是也曾侵袭中原。答案是有,而且一度极其剧烈。

但藏族政权只在吐蕃王朝时期,有实力窥视中原。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地区便陷入了持续一千多年的低迷。别说东进中原,就是自己本土的事务,都受到外域政权势力强烈的影响,沦为一个既悲催又尴尬的配角。

但吐蕃王朝东进的脚步也不算顺利,因为他们与唐朝恰好迎头相撞。松赞干布崛起时,正赶上李世民最强势的岁月。

贞观十二年(638年)八至九月,两国在唐朝剑南道交通要道松州(今四川松潘)一番大战。

虽然,《旧唐书》、《资治通鉴》都记载着松赞干布拥兵二十万,并放出豪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但其实,松州之战不过是一场小规模的边境摩擦,以当时吐蕃的国力来说,几无可能倾尽国力,以二十万之众寇关。松赞干布也不会,对一个完全未知的对手赌上国运。

我比较赞同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的估算,“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其军队划分为四茹四十东岱,东岱就是千户所。每东岱管理1000多户,每户出1兵,则其总兵力在4万至5万,当是比较合理的。”

再有,吐蕃军队不过被唐军小挫后,便徐徐退去,也能印证这一点。松州之战虽然是唐蕃二百年国战的开篇之作,但实际意义不过是两国各自比划了一下,都认识到对手不是软柿子,不太好弄。于是,公主和亲便成了一个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吐蕃在禄东赞和他儿子们(噶尔家族)的领导下,先后吞并了白兰羌和吐谷浑,并以青海草原为前进和后勤补给基地,开始向北谋求截断河西走廊、向东侵袭陇右(六盘山以西)、向西染指安西四镇的争霸之路。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唐蕃大非川之战和安西四镇的六度易手。

很多人都觉得薛仁贵的大非川之败后,吐蕃占据绝对上风,其实这种看法不甚准确。

高宗、武后时期的战场态势,吐蕃确实比较主动,但唐朝远远没到全无还手之力的状况。

二十二年里,安西四镇六度易手,恰好可以说明这一点。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温宿),唐朝被迫罢安西四镇。

四年后(674年,上元元年),四镇复归唐朝。

仪凤三年(678年),迫于吐蕃压力再次罢黜。

次年(679年,调露元年),裴行俭千里奔袭西域,生擒阿史那都支,再复安西四镇。

垂拱二年(686年),四镇再罢。

692年(长寿元年),王孝杰、阿史那忠节西击吐蕃,在大岭、冷泉大败蕃军,噶尔赞辗恭顿(汉史称赞刃,禄东赞五子)逃遁,噶尔达古日耸(汉史称悉多于,禄东赞四子)被俘,四镇再复。

此后,唐庭吸取了四镇几度失陷的教训,遣军两万四千人常驻四镇,西域算是基本稳定了下来。

从四镇屡废屡建的过程可见,唐朝即便是在相对遥远的西域,有尚且有能力和吐蕃一较短长,更何况是在后勤压力较低的河拢地区呢?武后朝晚期、玄宗朝,唐军打出了一系列的反击战,这其中最典型的战例便是石堡城之战。这一时期,吐蕃的疆域是在不断收窄之中,两国边境从神龙会盟约定的以赤岭(今日月山)为界,逐步推至青海湖以西以南地区。唐朝逆转了战场形势,并开始占据上风。

但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一切,唐朝由此陷入内乱困局,吐蕃豪取河西、陇右,截断了关中和西域的全部联系。这一点唐蕃两国的史料都有比较相近的记载。

汉地史料记载则散布于多本史书之中,综合来看,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兰州(甘肃兰州)、廓州(青海化隆西南)、河州(甘肃东乡)、鄯州(青海乐都)、洮州(甘肃临潭)、岷州(甘肃岷县)、秦州(甘肃秦安)、成州(甘肃西和)、渭州(甘肃陇西)等数十州,已经相继沦没。

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突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泾州(甘肃泾川县北)刺史高晖投降,给蕃军充当向导,引军深入。

六日,克州(陕西彬县)、奉天(陕西乾县)、武功(陕西武功县西北),代宗东逃陕州(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长安陷落。

吐蕃在长安城内留居十五日(《资治通鉴》记十三日)期间,将留居长安的宗王李承宏找了出来,让他接替逃到陕州的代宗李豫当皇帝。这个李承宏都没跟着代宗一起跑,说明在唐庭里根本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当他听说吐蕃将领马重英(恩兰达扎路恭)让他当皇帝,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心里说:“李豫又没死,我当了皇帝,他回来我还好得了?”

但马重英不干,对他说:“你是金城公主的兄弟,俺们是实在亲戚。你当了皇帝好,从此唐朝与我吐蕃的关系,就从舅甥关系变成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了。这样好,就是你了,不干不行!”

就这么着,李承宏哭哭啼啼的干上了傀儡皇帝。可吐蕃在长安只待了十几天,等到郭子仪以疑兵之计诈走了吐蕃军队,代宗还朝后,李承宏这倒霉孩子先是被代宗一顿痛骂,然后就被流放华州,不到一年就稀里糊涂的死了。

不过,此后吐蕃军队再也没有突破唐朝在京西陇山一线的防御,虽然吐蕃为了再次攻入关中,曾一度占领了鄂尔多斯高原,准备从北向南进攻,但鄂尔多斯高原上严酷的气候条件,让吐蕃起兵吃尽了苦头,最终不得不从盐、灵二州附近撤军。

综上所述,如果您认为关中、河陇也算中原一部分的话,藏族政权是曾经染指过中原的。其在河陇地区统治时间还很长,大概有80多年,很多当地河陇唐族都已经开始编发左衽,说藏语用藏文了。

我们比较熟悉的沙州归义军首领张议潮,在最初给唐庭上书时,便是用藏文书写的。

游牧部落受气候的影响比农业社会更大,气候温暖会导致游牧部落兴盛,然后气候变冷,又会导致人口变多的游牧部落生存困难,而侵入农业国家。

吐蕃(西藏)从唐太宗到唐文宗时期,与唐朝发生多次大规模战争。在安史之乱后,趁唐朝国势衰微,吐蕃的军队曾一度攻入唐朝首都长安。吐蕃与唐朝还有八次议和的会盟。

唐太宗时期的战争与和亲贞观十年(636年),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被拒绝,松赞干布发兵,号称20万,攻打唐朝的属国吐谷浑。唐太宗派侯君集率5万军队与吐谷浑军队,一起打败了吐蕃军。但唐太宗也深刻感受到了吐蕃刀尖上的凉意,立即送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和亲之后,吐蕃和唐朝有几十年没有发生战争。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吐蕃吞并吐谷浑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率兵5万进攻吐蕃,在大非川战败,薛仁贵退军。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咸亨元年,乃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副之,总兵五万讨吐蕃,且纳诺曷钵于故廷。王师败于大非川

仪凤三年(678年),唐高宗派李敬玄率兵18万进攻吐蕃,在青海大败而回。

唐玄宗时期与吐蕃南诏的两次天宝战争751年,第一次天宝战争,唐朝派鲜于仲通率兵8万进攻南诏,被南诏和吐蕃联军击败,全军覆没。杨国忠不服。

天宝十三年(754),第二次天宝战争,杨国忠派李宓领兵10万进攻南诏,再次被南诏和吐蕃联军击败,全军覆没。

两次天宝战争,使唐朝丧失了18万精锐部队,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后吐蕃进入鼎盛时期吐蕃相继占领陇右、河西,一度攻入长安。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以20万大军占领长安,唐代宗仓皇出奔陕州。吐蕃立李承宏(金城公主的弟弟)为帝,占据长安15天后退出。

牛魔王灭佛导致吐蕃衰落《西游记》牛魔王的原型是吐蕃的朗达玛国王。

《新唐书》:“赞普(即彝泰赞普)立几三十年。死。以弟达磨嗣。”

朗达玛在位期间开始灭佛,史称“朗达玛灭佛”。与中国汉地的唐武宗会昌灭佛基本在同一时期。朗达玛被佛教徒视为牛魔王。公元842年,朗达玛被佛教僧人贝吉多杰刺杀。朗达玛死后,他的儿子们相互争夺王位,各地的起义不断,吐蕃四分五裂,国力衰退,进入黑暗时期。从此吐蕃就再也没有恢复独立的统一,也没有力量与中原皇朝争夺霸权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鼎立时的历史故事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慌乱中,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曹将杀来,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天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苍茫大地介绍一下军事奇才徐向前元帅。徐帅因自身体质和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被低估,所幸近四十年他在军史及网友们心中地位强势回升,被公认为毛主席的五虎上将,与彭德怀、林彪、粟裕、刘伯承并列。徐帅是建国后我军将领中唯一同时担任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军委第一副主席三大职务的高级将领,可见其军事才能,下面就

  • 古代皇宫的珍宝古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玉扳指钻戒金刚石翡翠香料软烟罗服装:杨妃色暗花流云纹绫衫蜜粉色镶银丝万福苏缎长裙暗朱色金罗蹙鸾华服烟霞紫吴锦长衣茜草翟衣一色樱子红对襟绡沙新衣底下月白色水纹凌波裙裾真红石青福纹的精致立领玉色印暗金竹叶纹的长衣粉蓝团绣烟霞紫芍药宫装真红金罗大袖宫装茜素红牡丹晓月宫装寒烟紫蝴蝶穿花锦绣长衣深青色缀石榴红

  • 谁应当为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出题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

  • 清军在消灭准噶尔汗国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灭掉哈萨克汗国?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想打下哈萨克或中亚,清朝还做不到。毕竟达到新疆,已经是清朝的极限,再想突破,已经是非常的艰难。是什么原因让清朝的扩张,止步于新疆?1:距离太过遥远。从中原去到新疆,已经非常的遥远,毕竟在古代,交通道路不便的情况下,去到新疆的西部,需要的时间很长。如果跨过新疆,进军中亚的哈萨克,这距离只会更长。距离太

  • 有简单的战争故事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假途伐虢泓水之战城濮之战晋阳之战围魏救赵孙膑减灶赚庞涓火牛阵李牧守代郡长平大战王剪益兵定楚地巨鹿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淝水之战沙苑之战邙山之战贺若弼奇袭陈军张巡守城郭子仪破吐蕃李雪夜袭蔡旅州黄巢长安建国李存勖败梁军高平之战岳飞大败金兀术。张加陵,盘龙门天王寺硬气功第9代传人

  •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和日军打了哪些战役,双方伤亡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朝鲜战争,明神宗PK丰臣秀吉所谓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是指发生在1592-1597年的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方面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出兵援助,于是在朝鲜战场上演一场持续数年的战争,战争的一方是丰臣秀吉指挥下的日本远征军,另一方是明朝和朝鲜的联军。这场战争明朝方面称为东征御倭援朝,与平定宁夏\拜之乱

  • 中国、外国近代著名战争有哪些啊?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历史,是我国人类发展中的古代史,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和战争,其中比较著名的,可以分期列举如下:2、在春秋以前,主要有:逐鹿之战,传说是古华夏族由野蛮时代转向文明时代过程中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

  • 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1941年

  •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西有什么大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抗/战/期间,日/军没能攻入陕西。从1938年到1939年底,日/军从府谷渡口到潼关渡口,发动了大小20多次的渡河/战/斗,都遭到迎头痛击。直到1939年后八/路/军在华/北建立了/根/据/地,日/寇再无力西顾了。所以,中/国/军/队对日/军没有在陕西的战/役。张艺谋张艺谋生于195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