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古代打仗应该有数十万人的情况。不过,古代打仗存在如下情况:
1、打仗军队人数属于军事秘密,存在虚虚实实情况,军队数量不一定十分准确。例如:垓下之战汉军存在四十万或六十万之说。成吉思汗铁木真攻打花刺子模军队有十二万或二十万之说。清朝入关后满族军队数量是个谜,有大约二十多万之说,萨尔浒之战后金军队约六万这是比较准确的。虚报军队数量是常有事情。曹操南征给孙权去信说率八十万军队。萨尔浒之战明军号称四十七万。都是明显夸大数量。
2、古代战争交通运输通讯条件有限,后勤人数占很大比例。这都大量增加了军队人数。例如:汉武帝时期攻打匈奴,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搞后勤运输,仅马匹就遭到大量损失。
3、古代战争有时候兵民分不清。例如:曹操招降百万青州兵,真正能打仗的估计几万人,大多数是随行的家眷等。李自成进攻河南后,扩军到百万,这其中大量人员是随行的家属孩子和妇女。
4、古代战争有时候进行几年,不断增派军队。例如:长平之战真正算起来五个多月时间,而从秦赵冲突发生到结束有近三年时间,双方不断增派军队,最后秦军可能达到六十多万,赵军四十五万。双方共投入一百余万军队。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是进行了几次战斗,包括白马坡之战斩颜良、延津之战乱军踩死文丑。
5、古代战争有时候打起来,胜负已定。一方军队还在途中,没有真正全部集结起来。如果途中军队也算,参战人数就会增加。例如: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组织了八十三万或一百余万大军,而真正在前线与东晋交战仅有二十五万,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了,许多军队还在途中。韦孝宽平定尉迟炯叛乱,尉迟炯已经失败了,许多叛军还在途中。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每次军队数量都一百余万,而失败的时候许多军队还在途中。
6、古代战争操作相对简单,有时候组织起来全民皆兵,这样参战军队数量明显增多。例如:陈胜和吴广大泽乡起义,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队中往往挟裹大量农民,这样军队战斗力不一定强,但是人数却很多。
这样来看,古代战争动不动数十万军队参战是正常现象。
冷兵器时代,打仗主要靠人,数十万大军参战也有,但虚数也多。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战争胜利已经定了。关键时刻出现了失误,反而失败了?
熊孩子的逆袭说个顺风浪死自己的故事吧,话说唐朝末年在范阳一代有个节度使叫刘仁恭,这哥们打仗时候擅长挖地道,故此得了一个外号叫“刘窟头”。唐朝末年的节度使大家都晓得,基本就等于是军阀,老刘占着北京、保定一代,坐望中原兵戈不休,没有啥野心的他倒也把小日子过得很爽。
然而这世间的事大多难以圆满,老刘人在家中坐,帽从天上来,他的二儿子刘守光明显继承了老刘挖地道的基因,把地道挖去了庶母罗氏的房间。老刘惊闻自己帽子变绿后当然选择了原谅,他把儿子痛打一顿,又逐出家门,断绝了父子关系。
熊孩子刘守光在失去一切后也果断选择了报复社会,他趁着朱温进攻幽州的当口,来了一把经典逆袭,将老爹抓起来囚禁,和庶母再续前缘。捎带脚的他还把节度使的大印搂进自己怀里,坏人做的简直不要太爽。
好孩子的反击老刘的二儿子是个混蛋,但长子刘守文到是个典型的好孩子,从小听话守礼,年纪轻轻就率军打败义昌节度使卢彦威,自立门户也当上了一方大员。在治理地方的时候也算颇有建树,成为唐末乱世里一股清流。
惊闻自己的家庭惨剧后,刘守文当场就哭了,“哀哀父母,生我辛劳。自古岂有仇父者,我家生此枭獍,我生不如死”!说完这番话,刘老大就亲率麾下将士讨伐逆子。只是熊孩子的战斗力确实强,刘老大两战皆败。
输到气急败坏的刘老大再也不顾忌脸面了,先向敌人朱温投降,把自己儿子送去当人质,条件只有一个,借兵救父!还觉得不保险的刘老大又向契丹和吐谷浑分别派出使者,只要能借兵给我,什么都可以商量。
顺风浪死的刘老大公元909年,刘老大终于凑了4万大军,悍然第三次进攻自己的熊弟弟。这次他准备的非常充分,契丹、吐谷浑骑兵也相当给力,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在鸡苏大破刘守光的主力部队,眼看就要把熊孩子赶尽杀绝了。
然而就在此时刘老大想起了自己多年所受的教育,兄友弟恭啦、家和万事兴啦什么的全想起来了。表演性人格发作的刘老大赶紧跑阵前,冲着一群听不懂汉语的外国哥们哭喊:“各位!千万别杀了我弟弟啊!”
结果事情就是那么巧,他熊弟弟手下有一员虎将叫元行钦,刘老大表演的时候这货就在附近,过去顺手就把刘老大给抓走了,只留下全体懵逼的多国部队在风中凌乱。战争的结果自然不用说,浪催的刘老大挂了,多国部队瞬间崩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顺风浪是没有好下场的,扯淡完毕.......
在战争中,有一样东西叫做运气。有了这样东西,庸碌的将领也能够打胜仗。没有这样东西,就算你有通天本事也难逃一败。有道是,时来江山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说的就算这个道理。
在战争中,有时候已经稳操胜券了,可是突然一个不经意的失误,反而会断送胜利。这就如同拿破仑说的,“与其要一个聪明的将军,不如要一个幸运的将军。”既然说到拿破仑,就从拿破仑说起。
拿破仑最著名的战役是滑铁卢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拿破仑本来应该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是,仅仅因为几个小小的失误,使得他功败垂成。由于这场败仗,也终止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他再次宣布退位后,被英国人送往圣赫勒拿岛,病病死在那里。
在滑铁卢之战中,拿破仑的计划是十分出色的。他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先割断普鲁士军团和英荷军团的联系,然后再对他们各个击破。但是,在战役中,这个计划由于种种失误,没有能够贯彻实施,最终造成了战役的失败。
比如说,在林尼战役中,拿破仑和普鲁士军团交锋的时候,拿破仑已经占了上风,准备发动最后的总攻。就在这个时候,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拿破仑的侧翼,引起了拿破仑军队的混乱。后来拿破仑派人去调查,发现这是他下令调来的戴尔隆军。
可是这支军队在接近拿破仑军队的时候,又掉头回去了。这支军队回去后不但没有赶上作战,还因为它的出现让拿破仑的军队因为重新整顿队形,浪费了两个小时。使得普鲁士军团虽然被击溃,但是没有被歼灭。
戴尔隆军撤回去的原因是,戴尔隆军是属于阻击英荷军队的内伊的,拿破仑调走它并没有跟内伊说。由于内伊遭到英荷军团的压力,又派人把戴尔隆军调了回去。结果,将近两万人的戴尔隆军在那一天在两个战场之间来回跑了一天,一枪没放。如果那一天戴尔隆军不管在那一边参加战斗,都会取得决定性的战果,也就不会有滑铁卢之战了。
在滑铁卢战役中,这种失误造成的后果更是严重。首先拿破仑听从部下的建议,为了发挥炮火的威力,推迟战斗发起的时间,等待地面干燥。派去调格鲁西回来的传令兵只有一名,结果到战役结束,格鲁西也没有接到回援的命令。
本来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荷军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是因为普鲁士军团援军的到来,使得联军反败为胜。拿破仑本该取胜的滑铁卢战役以失败收场。
而日本在著名的中途岛之战中也出现了各种失误,使得他们丧失了胜利。在中途岛之战中,虽然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的密码,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但是,由于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取胜也是很艰难的。
美军的陆基航空兵缺乏训练,在整个战役中没有任何战果,还损失惨重。美军能够依靠的只有航空母舰上受过专门攻舰训练的飞行员。这样,中途岛之战,实际上是两国航空母舰之间的对决。由于日本航空兵的训练要超越美军,所以如果双方同时对攻,美军极可能会失败。
可是,与美军知道日本舰队方位的情况相反,日军对美国航母编队的方位一无所知。所以,日本为了以防万一,在出动袭击中途岛的第一波飞机后,在甲板上布置了攻击美国舰队的第二波飞机。
但是,日本舰队出现了致命的失误。那就是负责出动侦察的飞机因为设备故障发生了延误,晚起飞了半个小时。而一架正好从美军舰队上空飞过的侦察机却没有发现美军舰队。这样,当袭击中途岛的日军要求发动对中途岛的第二次攻击时,日本舰队没有任何关于美军舰队的情报。日本舰队指挥官南云中将决定更换弹药,准备再次攻击中途岛。
就在换弹药即将完成的时候,日本晚起飞的侦察机却发现了美国舰队。这样日本舰队又将弹药换回去。在这手忙脚乱的时候,第一波飞机又返航了。日本舰队只得收回飞机,暂时北撤,准备对美军舰队的攻击。
就在日本终于把“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的程序折腾完,飞机准备起飞的时候,美军俯冲轰炸机的炸弹也落在了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炸弹引爆了日本航空母舰机库中没有来得及送回弹药库的炸弹。转瞬之间,日本的三艘航空母舰遭到重创,最终沉入海底。
日军剩下的“飞龙”号航空母舰虽然进行了反击,击伤了美军的“约克城”号航母,但是由于寡不敌众,最后也被美军击沉。中途岛海战以美军的胜利而告终。
最后,再说一个中国明朝的战例。那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日时的一个战役,第一次泗川之战。这一次战役是中国军队两万多人攻打日本泗川岛津义弘的一万多人的战役。
在这一次战役前,日本军队按照日本的筑城术修建了防御完备的泗川城。由于日本的火枪杀伤力很强,如果强攻,中国军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于是,中国军队调来了重炮部队,以炮火的掩护来攻打泗川城。
在战役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军队进展顺利。中国的火炮打得日军抬不起头来。在用火炮打开日本的城门的时候,明军都蜂拥而入,准备全歼日军。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火炮阵地发生了意外。
由于想要尽最大火力攻击日军,明军的炮兵将大量的弹药都运到了火炮阵地。谁知道这些弹药发生了大爆炸。一时,明军死伤惨重,乱作一团。日军趁机反攻,结果本来要取得全胜的战役,却遭受了惨败。
在第二次泗川之战中,明军汲取了第一次泗川之战的教训,顺利拿下了泗川。当然,泗川的日军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除了在泗川被歼灭的外。在整个战争最后的一战露梁海战中,岛津义弘率领的剩下的日军大部被中朝联军杀死在海中,逃命的寥寥无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