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山西雀鼠谷在哪里?为何雀鼠谷之战会成为李渊开国的决定性一战?

山西雀鼠谷在哪里?为何雀鼠谷之战会成为李渊开国的决定性一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28 更新时间:2023/12/24 8:20:31

雀鼠谷之战,大致相当于小说《说唐》中的后锁五龙。

小说和历史是有一定距离的,但也有比较类似的地方。

我总觉得老李家的开国皇帝很不地道,之所以李唐取代大隋王朝,其实完全是他们捡漏而已。

他们既不是反隋的主力,同时在大隋政权变得岌岌可危时,他们也没有尽一个臣子的职责为大隋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倒是在乘大隋政权和起义军打的双方元气大伤之时乘此称帝,实在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发生在山西雀鼠谷的战斗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发生的。

在唐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义军首领刘武周和部将宋金刚、尉迟恭等率领兵士两万余人,由雁门关南下,连克娄烦、定襄、榆次、介州等地并威胁太原。

高祖李渊闻讯,便派出了李仲文率大军讨伐,谁知唐军不敌义军大败,

遂又派右仆射裴寂率军增援,结果仍然不敌义军,接连大败而归。

李渊大惊,感到难以正面对抗刘武周和宋金刚等人,打算放弃河东地区退守关中。

这时次子秦王李世民上奏说,太原乃王业的基地,未来的立国之根本,河东地区富裕殷实不能放弃,倘若放弃之后的损失不可估量,今我愿率精兵三万前往,必定能荡平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流。

大唐武德二年的11月份,李世民帅精锐三万兵出龙门关,度过刚刚结冰的黄河在柏壁屯扎,和宋金刚形成两军对峙。

两军在美粮川地区开战,由于李世民带兵有方,大败宋金刚。

唐军士气大振,随后又连败宋金刚义军,将其追至一个叫雀鼠谷的地方,一日八战、连战连捷,俘虏和斩杀敌军数万人,缴获辎重车辆数千辆。

宋金刚不敌唐军,一路败退,同刘武周、尉迟恭等会师于介州,李世民率领唐军追赶于此,双方又大战一场,刘武周和宋金刚败走逃跑,向北投降突厥,大唐军队一举平定太原地区的义军残敌。

此战意义重大,它不仅击败了刘武周一伙企图一举占领晋阳的目的,而且为一个将来的大唐江山的建立,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我是海浮人,我来回答。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雀鼠谷,在哪里?它位于今天的山西灵石县。位于介休和霍州之间。由于古人为了突出它的险峻陡峭形容雀鼠谷只有鸟雀和老鼠才能通过,所以命名为雀鼠谷。

为何雀鼠谷之战会成为李渊开国的决定性一战?雀鼠谷之战,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很出名的战役。似乎是古代战争漫天繁星中最不起眼的一颗星星,而这场战役参战人数也不是很多,李渊兵马,大约为五六千人。对手则农民军起义领袖,2万余人。以李渊大胜而结束,而为什么这一站,被历代史学家称为唐朝开国决定性的一战。

雀鼠谷一战助长李渊起兵反隋的气焰,为什么这样说?天下大乱,兵强马壮,自然傲视群雄,逐鹿中原。三晋大地,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李渊在镇守太原时,广交天下豪杰,并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收编残众实力大增,军队力量也慢慢增大。

经过一系列的扩充军备后,在大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李渊成为三晋大地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并奉隋炀帝之命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与叛军,在今山西汾阳的雀鼠谷相遇。李渊只有五六千之众,而叛军则有2万之众。

这场以弱胜强的小型战役,充分的展现李渊的才谋。李渊与五六千人编为二阵。多以老老弱之兵居中,并且旗帜张扬,且带有很多辎重,结果甄翟儿误以为中阵是李渊部,便率义军精锐攻击,结果义军战士见官军辎重,全部舍弃于道,于是纷纷下马争取财物。在义军,争取财物之时,李渊突然带精兵杀出,利用雀鼠谷险峻的地形地形。大败甄翟儿部,收编义军甚众。

雀鼠谷之战后,在军事力量方面,得到农民军的补充之后,同年,就是公元617年,也就是大败甄翟儿农民起义军后。农历7月,李渊率三万兵马万誓师,正式起兵,揭开了李唐反隋序幕。

浮人结语雀鼠谷之战胜利后,太原境内的匪患力量已经不构成威胁,高祖李渊就开始清理太原境内忠于隋朝的官员及军事力量。所以说,雀鼠谷之战,是隋唐的交替之战,也是李渊开国的决定性之战,倘若失败,必被太原隋朝部将暗害。

我是海浮人,似乎在寻找什么,欢迎关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的对外战争,胜率高达70%,却为何一直被踩在地上摩擦?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现在看来还是内战,争夺地盘和‘王’位。百分之一的失败,都将倒置亡国,何况是百分之三十。宋朝的对外战争,胜率高达70%,却为何一直被踩在地上摩擦?我不知道题主这个数据怎么得来的。总之不太科学。见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宋朝的军事斗争的战果和原因。希望能解答以上的疑惑。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红字“关注

  • 甘肃的爱国事迹,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幕僚,因败系浔阳狱,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 何时完成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应当是唐代即开始转移,至南宋基本完成。主要缘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随着大运河的开通,能够将南方的水稻等作物及时运到洛阳,直到长安。而由世界各地聚集而来的产品又通过运河南下,从而增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唐后期,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促使1大批北方富户南逃,客观上造成了南方地区的繁华。在北宋

  • 如何通俗易懂地讲述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四月下旬,在斋藤道三的邀请下,织田信长决定与岳父在离美浓边境较近的尾张国圣德寺(也有写作正德寺)会面。在《信长公记》首卷中,因为记述顺序混乱加上没有记载年份,所以并不知晓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但是可以确定发生在织田信长继承家督后的天文二十一年或天文二十二年。由于天文二十一年是

  • 抗美援朝的故事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杨靖宇,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2、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

  • 清帝都退位了,升允还坚持带兵攻打西安城,白鹿原里的故事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多罗特升允是清朝镶黄旗贵族后裔,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与矛盾,徘徊在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微之间。有关他的历史记载史料不多,因为他的前半生最多算是个太平盛世的王爷,后半生却在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将自己的矛盾性格暴露无遗。晚清那些事儿清朝是个十分特别的游牧民族,最早可以溯源到金朝女真部落。女真从白山黑水间起兵

  •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间谍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间谍和XX被称为人类最古老的两个职业,孙武子十三篇最后一篇就是“用间篇”。间谍行为不仅应用于军事领域,现在则更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商业,科技和各个方面,不仅是国与国之间,也有公司与公司之间。间谍行为虽然不像战争那样横尸百万,但也不乏刀光剑影。下面清水哥就简单地说几个。比如说在北宋五路伐夏的时候,宋朝的

  • 俄乌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乌克兰凭什么不投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道义上来说,乌是卫国战争!不可能轻易投降,况且背后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大力支持,后劲很足,源源不断……俄是军事大国,并具备得天独厚的石油丶天燃气资源,手握继承苏联解体后的大量核武,迫使美及盟国心存顾忌,所以俄乌何时结束战争?取决于俄的意愿。投降等于亡国#原创#完全不靠谱此次俄军总共起兵不超过二十万仅

  • 淮南寿县历史名人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淮南寿县历史名人有不少,这里介绍3位。曹广化(19052004),安徽淮南寿县人。1926年入党,开国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师部书记,四方面军参谋部书记,总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参加过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军委军事工业局政治处主任,八路军129师385旅警

  • 沉静如海真实原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电影《沉静如海》其实并未有真实的原因,该片改编自法国作家Vercors的同名小,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法国老人和他的侄女与一个德国军官爱与恨的故事。“沉静如海”是一部经典的战争爱情题材电视剧,也是皮埃尔布特隆的代表作。一部著名的法国作家同名小说,讲述了从1941年到1942年在法国一个海滨小镇,一位与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