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中有哪些有趣的事件?

二战中有哪些有趣的事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88 更新时间:2024/1/23 23:41:19

真假蒙哥马利事件电影的发话说当年盟军为了诺曼底登陆简直操碎了心,各种保密措置至矣尽矣,各类花招也是层出不穷,简直就是拿纳粹德国当外星人对待。代号“保镖行动”的欺敌计划甚至虚构出一个“美国第一集团军群”,把名将巴顿都给扔出去当骗子了。

然而这些依然让盟军指挥部觉得不保险,美军名将云集,可以拿巴顿去指挥一个不存在的军团,那么英军呢?除了蒙哥马利还有谁能登陆战?只要德国盯死这货,登陆地点就可能提前暴露。事实上德国最高统帅部也确实是这样研判的,一直着重收集蒙哥马利的情报。

英国情报官克拉克准将冥思苦想好几天后,决定去看一场电影(这是个什么思路),然后他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观赏了那部名为《开罗谍报战》的影片,受到电影的启发,他向了一个天才般的主意,给蒙哥马利找个替身吧!代号影武者(这代号纯属吐槽机扯淡)。

真假蒙哥马利事件艰难的海选说实话,吐槽机觉得克拉克这主意挺馊的,这玩意日本鬼子几百年前就玩过了,人家现在可是轴心国核心啊!然而克拉克准将显然没读过东亚史,这货悍然开始进行全国海选,非得找出一个神似蒙哥马利的人。

海选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英国国内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十分符合的人选,然而被选中那货十分的没有英雄主义精神,在行动组找上门后第三天就效仿了司马懿(这货估计看过中国史),在一场惨烈的车祸中把自己的双腿全轧骨折了......

差点把那个混蛋枪毙的克拉克只能再次到处搜寻,很快“特种战委员会”(你就理解成战忽局就行)的里德中校就在报纸上看到一张照片,照片里那个人和蒙哥马利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剩下的就是如何把那个叫克里夫顿詹姆斯的家伙骗过来。

真假蒙哥马利事件澳洲的酒鬼骗过来这个说法并不算夸张修辞,事实上老詹是个澳大利亚人,理论上可以完全不鸟大英帝国的征召。于是一个经典的娱乐圈骗局产生了,克拉克找到著名影星大卫尼联系老詹,声称有个军事题材的电影想让他试镜。

从军前就是演员的老詹怀揣着一个明星梦冲到英国,然后发现自己这个角色比较尖端,有被纳粹暗杀的风险。克拉克准将一句经典的“来都来了”就把老詹留下,因为他的后半句是想走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怜的老詹就这么被带到蒙哥马利身边,跟着上将熟悉行为举止,蒙哥马利对这个替身很满意,声称既然老詹是表演本上将,那么期间就应该给上将的薪水。老詹也很满意,高兴的灌了一瓶杜松子酒,然后英国佬们集体斯巴达了蒙哥马利滴酒不沾......

真假蒙哥马利事件盘旋的飞机克拉克准将差点剁DIAO自杀谢罪,怎么就没收集到老詹是个酒鬼的情报?让一个酒鬼加烟鬼去扮演一个不沾烟酒的人,这不等着露馅吗?倒是蒙哥马利本人看得开,他表示反正老詹来都来了......

1944年5月26日,老詹连夜从诺斯霍尔特皇家空军基地飞往直布罗陀,在德军位于西班牙境内的观察哨的监视下公开现身,就是为了让德国相信盟军会在北非开始登陆进攻。本来这一切都计划的很顺利,除了老詹把一瓶杜松子酒悄悄带上飞机。

这货上飞机就借口去卫生间“咚咚咚”把一瓶酒都旋进了肚子,然后以极其奔放的姿势躺在卫生间人事不省,英国佬发现的时候飞机还有两个小时就降落了!这帮苦命的哥们只好一边命令飞机在天空盘旋,一边把老詹扒的精光。

额......请不要误会,扒光老詹不是为了进行英国祖传的搞基运动,他们固然存在悠久的传统和足够的反社会理由,但现在显然不是恰当的时候。事实上这帮哥们是把老詹怼在通风口上吹冷风醒酒,催吐自然也不可避免。

折腾了三个多小时后老詹终于清醒了,在西班牙和阿尔及尔晃荡一圈后被扔到开罗禁闭反省,顺便治疗严重的感冒。而真正的蒙哥马利自然专心的准备登陆工作,等待那个光荣时刻的到来。

最后说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局吧,老詹这圈旅行确实被德国间谍汇报给了统帅部,德军统帅部也认定老詹就是蒙哥马利,但是他们的研判是蒙哥马利的出访就是欺骗性质的。换句话说,这帮人白玩儿了......

庵东盐场是我国浙东一带最大的盐场,在日本军队占领了盐场后,我浙东纵队和海防大队虽驻在盐场附近,但由于重火力不足,无法夺回盐场。虽不能夺回盐场,但我军也不能任由日本人肆意妄为,于是海防大队便对日军运盐船进行拦截并进行登记。运盐船没有武装,不敢得罪我军,只能乖乖听命,以至于后来运盐船只要看到海防大队,就主动跟着海防大队的船走。

日本人当然不能咽下这口气,于是便由盐务管理处的主任出面找来日军护航,日军派了两我艘汽艇来支援运盐船。结果两艘汽艇出师不利,第一次出战就被我军打了个埋伏,其中一艘被打得失去了动力,只能由另一艘拖着灰溜溜地逃跑了。眼见两艘汽船不是我军敌手,日军又增派了押运力量。我军也随即改变了策略,不攻击押运船,专盯着运盐船,待押运船通过后,悄悄靠近运盐船,逼迫运盐船随我军船只行动。几次交锋下来,我军灵活应变,日本人始终占不到便宜,最终盐务处只能与我军谈判,并缴纳了300万元的抗日捐。

侵略者出钱帮助被侵略者抵抗侵略者,这看似是有趣的事,其实却是无数有血性的中国人用勇气和生命换来的,向他们致敬。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特洛亚战争的故事是什么神话????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天神帕流斯和海中仙女特提斯举行婚礼,那天,天上所有的神仙都受到了邀请,唯独没请不和之神厄里斯。厄里斯非常生气,他决心报复。他把一个金苹果悄悄放在宴席上,仅苹果上刻了四个字:给最美丽者。宙斯的妻子赫拉,还有阿弗罗迪特(维纳斯),和雅典娜看到了金苹果,他们都称自己长得最美丽,要得到苹果为此争吵起来。他们

  • 古代闭塞的巴蜀大地,为何能够成就蜀商在商业领域的独领风骚?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巴蜀大地包括重庆,汉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特有的地形条件,形成了四川盆地。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大守李冰在泯江上建立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距今二千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巴蜀大地,还发挥着巨大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成就了古代闭塞的巴蜀大地。农业得到灌溉,

  • 历史上有哪些现世报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著名“倒戈将军”石友三。先后投靠过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宋哲远、日本人,以及我党,一生反复十几次。这样的败类,最终被“坑杀”!1940年,石友三想再次转投日本。可是他手下的高树勋等人不愿做汉奸,就让石友三在西北军老长官孙良诚以开会为名叫石友三到濮阳。在开会途中,高树勋的侍卫进去告诉

  • 汉朝有哪些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01.白登之战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匈奴冒顿单于以优势骑兵包围刘邦军于白登山(今山西阳高东南大白登镇。一说在今大同市东北)的作战。02.马邑之战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刘彻在马邑(今山西朔县)设伏击匈奴未遂的军事行动。马邑伏击虽未成功,

  • 刘邦是如何谋算然后攻打项羽而获得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击败被很多人排名中国历史上第一的名将项羽决非偶然,他夺取天下完成霸业的成功经验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被研究探索,那么一介平民是怎样完成击败一代枭雄获得胜利的呢?毛泽东主席对历代帝王评价不少,他关注刘邦比较多,在《史记-汉高祖本纪》中批注:“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 列举3个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中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后来的魏武帝)统军在官渡(今中国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图谋相机消灭曹操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整饬政务,屯田积

  • 民国时期,曾经统治西南三省的滇军,究竟有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老蒋拨给杜聿明抢占东北的部队共有三批,第一拨是第13军和第52军(半美械),第二拨是新一军、新六军和第71军(全美械)。数月之后,杜聿明拼命呼喊林彪不好对付五个军还是不够用,于是从越北和广西两个港口再海运第60军和第93军到东北,滇军来了。根据四野后来的战史资料统计,此时东北敌人七个

  • 明朝有上百万军队,卫所遍布,将领为何需要靠家丁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作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军队实力毋庸置疑,明朝军队有多强大呢?在文献的记载中鼎盛时期甚至达到了280万之多,而这样数量巨多的士卒的来源正是得益于明朝的卫所制度。这样独特的制度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独特设计,它可以“不消耗国库一丝粮食,而养百万大军”。正是由于卫所制度有这样的优点,明朝前

  • 推荐以民国为背景的爱情电影,类似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来不及说我爱你:钟汉良、李小冉主演的民国时期的战争爱情片战火中青春:抗日战争时期的爱情故事生死蝶恋:吴卓羲、姚芊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凄美爱情故事玫瑰江湖:钟汉良、霍思燕、孙菲菲、何晟铭、陈键锋、冯绍峰主演的清朝灭亡后的江湖爱恨情仇故事,结局还算圆满。芸娘:冯绍峰、安以轩的民国爱情故事锁清秋:冯绍峰、安

  • 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如此艰难,你要自己学会变强!”瓦氏夫人的一生深刻地诠释了这个道理。瓦氏夫人出征时,家里的男丁几乎死绝,为了保护岑家的最后一丝血脉,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毅然决定代替自己两个年幼的曾孙出征,在战场上亲自披甲挥刀,然而不幸再次降临……瓦氏夫人年轻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岑花,然而这个动人的名字并没有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