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35 更新时间:2024/1/16 13:46:21

“人生如此艰难,你要自己学会变强!”瓦氏夫人的一生深刻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瓦氏夫人出征时,家里的男丁几乎死绝,为了保护岑家的最后一丝血脉,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毅然决定代替自己两个年幼的曾孙出征,在战场上亲自披甲挥刀,然而不幸再次降临……

瓦氏夫人年轻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岑花,然而这个动人的名字并没有给她带来幸运。

岑花是广西归顺直隶州土司的女儿,后来嫁给了田州土司岑猛。明朝嘉靖六年,她的丈夫岑猛被朝廷指控犯上作乱,岑猛百口莫辩,连同他的儿子岑邦彦一同被诛杀,其孙岑芝因年幼幸免于难。

年幼的岑芝继承了土司的职位后,因为年幼所以瓦氏夫人便代理知州事。好不容易孙子长大成人,嘉靖二十九年,岑芝被征调到海南岛镇压叛乱,最终不幸战死。瓦氏夫人只好抚养岑芝的两个儿子,并且继续代理知州事务。

没过多久,嘉靖三十三年,沿海倭寇猖獗,兵部尚书张经出任总督东南国务大臣,抗击倭寇,张经传令征调田州土司领兵出征。继任田州土司的岑大禄年纪尚小,瓦氏夫人便请求督府让自己代替自己的曾孙出战。督府知道瓦氏的名望,便封瓦氏为“女官参将总兵”,让其领军出征。

瓦氏夫人训练了七千五百名士兵,驰援沿海战场,岑花亲自披发舞刀,全线斩贼首和溺死者约三千余人,后又烧毁倭寇船只三十余艘,巾帼不让须眉。因为瓦氏夫人在抗倭过程中的杰出战绩,被朝廷破格封为“二品夫人”。

可惜的是,第二年,抗倭总督张经,被严嵩、赵文华陷害,导致抗倭军队失去了有效地统率。瓦氏夫人于是告老还乡,不久之后便病逝。

瓦氏夫人并不是自己想成为英雄,而是被迫成为英雄。在自己丈夫、儿子、孙子都死后,为了保护自子的曾孙,瓦氏夫人从后台站到了前台、从一个年迈的老太婆变成了一个女将军,如果可以选择,我想瓦氏夫人更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相夫教子,颐养天年。

一提到明朝的抗倭英雄,大家就会想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其实有一位抗倭女将,比戚继光出名还要早,那就是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浮雕)

瓦氏本名岑花,乳名氏瓦,归顺直隶(今广西靖西)人。

岑花的父亲岑璋是归顺州的土知州,虽说只是一等士官,但好歹也是世袭的小官,因此岑花也算是官宦之女。

受广西好武的风气影响,岑花自幼便喜爱武术,对刀枪兵法等无一不精。特别是一手双剑,更是出神入化,让人近不得身。

15岁的时候,岑花遵父母之命,嫁给了田州知府同知岑猛。

由于在当时娶同族是颇有忌讳的事情,因此岑花在嫁给岑猛后,便以乳名为姓,于是人人都尊她为瓦氏夫人。

岑猛这个人人品低劣,经常以权欺人,引得乡里民怨极大。

明孝宗在位时,曾下过一道诏书,不光把他降为了千户,还把他调到了平海卫(今福建莆田)当差。

谁知到了明武宗在位的时候,岑猛却通过贿赂刘瑾,重回田州,并升任田州知府同知。

岑花嫁给岑猛的时候,正是这一时期。

不久后,田州天旱,发生了饥民暴动。

岑猛不仅不向朝廷报告,反而率领一帮游勇对饥民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随后,他在给朝廷的奏章上,大肆吹嘘自己的功绩,以期骗得封赏。

然而,朝廷里的官员并不好糊弄,经过调查,他们很快就查明了真相。

这样一来,岑猛不仅没有心想事成,反而又背了个处分。

自此以后,岑猛就对朝廷阳奉阴违,私下招募兵马。

嘉靖二年,岑猛居然起兵反叛,攻打邻州。

由于兵力悬殊,岑猛的反叛很快遭到了朝廷镇压,其子岑邦也被明军斩杀。

岑猛战败,逃到了归顺州岑璋的家中躲避。

岑璋早就听闻岑猛的不义之事,更恨他对朝廷不忠,于是大义灭亲,以鸠酒毒杀了他。

(瓦氏夫人剧照)

岑璋的行为,果然得到了朝廷的宽恕。朝廷不光保全了瓦氏夫人及孙子岑芝,还仍按世袭的规定,让岑芝袭承田州知府同知的官职。

只是,岑芝年幼,尚不能主事,便由瓦氏夫人代为主理田州事务。

瓦氏夫人不仅精通武艺,她还是个见多识广的女人。

在她主理田州事务的时候,她兴办学校,促进生产,使田州一度呈现出了蓬勃之相。

此外,瓦氏夫人通过传授武艺,及排兵布阵等,还培养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狼兵。

嘉靖二十九年,海南发生黎族暴动。

已经长大成人的岑芝受朝廷征召,前往平定暴动,不幸在作战中重伤而死。

朝廷感念岑芝死战有功,于是让他的儿子岑大寿和岑大禄相继袭职。但是岑大寿和岑大禄都还年幼,瓦氏夫人只得继续承担起抚育曾孙的责任,及代理田州事务的职责。

嘉靖三十三年,日本内乱四起,一些日本浪人垂涎明朝的财富,大批涌入明朝沿海一带烧杀掳掠。

然而,一方面倭寇数以千计,来势凶猛,另一方面明军将领位崇气骄,结果数战数败,反而让倭寇气焰大增。

明世宗勃然大怒,命令兵部尚书张经负责两广军务,以平定倭寇进犯。

张经上任后,知悉倭寇已有2万余人盘踞于浙江一带。素有经验的他,想到了广西狼兵骁勇善战,于是征调岑大禄率狼兵出征。

但岑大禄尚未成年。已经58岁的瓦氏夫人考虑到岑大禄未任军职,于是向朝廷请命,准允她亲自率军征倭。

(明朝时期的倭寇)

朝廷知道瓦氏武艺高强,又善于统兵作战,于是便准允了她的请求,并授予她“女官参将总兵”的官职。

瓦氏夫人将邻州狼兵集结起来,约为6千余人,她率领狼兵日夜行军,跋山涉水,于次年二月抵达浙江嘉兴,并立刻与明军联合起来,与倭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与明军相比,狼兵体格更为健硕,且在战中更擅长协同作战,再加上他们个个异常勇猛,因此,很快就扭转了战局。不仅打了胜仗,而且还砍下了300余倭寇首级。

不肯善罢甘休的倭寇,很快就集结了4千余人卷土重来。瓦氏夫人一马当先,率狼兵冲锋在前,很快就把倭寇打得哭爹喊娘,四散而逃。

此战,倭寇死亡3000余人,损失极为惨重。

而瓦氏夫人及狼兵因此名声大振。

此后,瓦氏夫人指挥狼兵,又参与了王江泾之役,再次斩杀4000余倭寇,给倭寇造成了又一重创。

三战三胜,让一度嚣张强横的倭寇,再也不敢对明军小觑,特别是听闻瓦氏夫人的名字时,更是闻风丧胆,几欲再逃。

瓦氏夫人率领的狼兵,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平时也纪律严明,对当地百姓从无侵扰之举,更不要说掳掠了。所以沿海一带的百姓感激之余,编了“花瓦家,能杀倭”的童谣,四处传唱。

明世宗收到捷报后,也对瓦氏夫人的英勇赞赏不已。不仅封赏有加,还赐封她为“二品夫人”。

可惜,倭寇尚未平定,昏庸的明世宗听信奸臣严嵩等人的谗言,冤杀了抗倭名相张经。

一向侠肝义胆的瓦氏夫人为此义愤难填,一方面再也没有得力的统帅,另一方面也是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于是瓦氏夫人在得到朝廷的准允后,告病还乡。

后人感念瓦氏夫人的民族精神和大义,在她去世后,为她修建了庙宇、陵园,以此凭吊她。

(参考史料:《明史》《瓦氏夫人的抗倭斗争》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控制西南,为何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673年,建立只有29年的清王朝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吴三桂造反了。吴三桂主导的反清战争(三藩之乱),历时八年,波及十几个省区,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差点把康熙皇帝拉下马。那么,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手下到底拥有多少军队,为何能对康熙皇帝的统治造成沉重打击?众所周知,清军入关的时候八旗兵不到十万,满族

  • 古代中国有哪些暴力战争,纯粹为了杀戮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特洛伊】英国22集短剧【罗马】个人认为偏政治一些,不知道你想要的具体是什么,打斗吗?【勇敢的心】【匈奴王】【罗马军团】【斯巴达300勇士】【最后的摩根战士】【第一滴血】都是比较经典的一些了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过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

  • 历史上两宋与西南民族之间的发展关系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两宋和西南民族之间和平居多(主要是云南),也打斗平叛过(荆湖平蛮),也因歧视压迫而造反过(四川)。西南的云南当时正有个大理国,和南北宋和平共处,地位可不是藩属,那来问答里什么怀柔和羁縻政策,是正常的国与国的关系!!!赵胤拿起玉斧(一种文具)对着大渡河一划,说:“此外非吾有也!”这就是“宋挥玉斧”典故

  • 27.与象共舞 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比较一下两篇课文(26.威尼斯的小艇和27.与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经驯化的大象除帮助人们开荒、筑路、伐木、搬运重物外,还曾是泰国历史上转战沙场、身经百战的功臣。如同冲锋陷阵的战马一样,泰国古代战将以大象为坐骑,君主以白象作为御坐骑以增神威。泰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古战役不仅与大象有关,而且大象还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在泰国留学的时候,泰国历史课上第一个研究的课题

  • 居巢人范增 素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意思就是说范增是居巢人。居巢是一个古时候的地名,今安徽巢湖市亚父乡,一说安徽桐城市练潭范增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公元前206(汉元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

  • 战国时的比较著名的刺杀君王的故事有那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聂政(生卒年不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也是史记中提到的五名刺客之一。聂政的事迹在史记和琴操都有记载,但是行刺的原因和过程却不相同。根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严仲子事韩哀侯,因上奏宰相侠累的过失,怕被报复,找上聂政,想先下手为强。严仲子用黄金百镒为聂政母亲祝寿,聂政不受,并辞以母在,身未敢许人。后来聂母

  • 中国古代抑制全国统一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那要看什么朝代,你说抑制全国统一战争肯定在当时国家并非统一状态,那就从周朝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长平之战,秦楚丹阳之战等等,再就是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有彭城之战,荥阳之战,垓下之战。然后到了魏晋南北朝就很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出,因为在三国时期战役太多。黄帝时期的涿鹿之战,商朝末期的牧野之战,春秋战国

  • 古代的衙门都是朝南面开的吗?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之中,有方位的讲究。有的方位比另外的方位尊贵一些。比如,东面的方位,有的时候比其他方位尊贵;有时候是北面方位尊贵。关于方位尊贵之说,最早应该来源于八卦。八卦显示是是八个方向,但却建立在四个基本的方位之上。四个基本方位就是:东南西北。另外四个辅助方位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流传的尊贵的方位

  • 古代战事总是行军布阵,到底有什么阵啊...?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斗九阵,五虎驱羊阵,六金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死连环阵,十面埋伏阵。haha.中国有一本兵书总要叫“武经七书”,感兴趣的话,你会找到答案。就连高官,都有可能被调往出使外国。但实际上,因为交通和通讯不便,一般山里的居民都不会受到战乱的影响。实际上,从

  • 光荣使命电视剧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哎,哥们,在中国的现代电视剧中,你就别好高慕远了,能拍成这样,可能这导演的头顶白发都长出来了,你还是去看看古代战争片吧。还可以去看看起点网的历史战争小说,比看电视精彩多了......强力推荐一部经典长篇小说“小军阀”原因就是,因为北方频繁战争使得人口南迁的原因,现代中国各地的方言,越往南方越古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