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锐营的组建,与乾隆时期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土司沙罗奔叛乱密切相关。
康熙六十年,土司沙罗奔因为率兵随清西征有功,被任命为副长官司,专管大金川驻牧事务。雍正元年二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了分小金川逐渐强盛之势,经奏准授沙罗奔为“大金川安抚司”,实行以番治番、分而治之的政策。
然而沙罗奔任大金川土司后,借助朝廷的支持和纵容,企图吞并小金川及周边土司,乾隆十年,沙罗奔诱执小金川土司泽旺,夺其印信,十二年,又发兵进攻旺正和革布什咱两土司,清廷派兵祖制,沙罗奔遂起兵叛乱,袭击清军,乾隆派云贵总督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军讨伐,张广泗采用“以卡逼卡,以碉攻碉”的战术,进展不大,于是十三年乾隆又以大学时讷亲为经略,增兵督剿,结果大败。
战讯传到京师,乾隆大怒,将张广泗斩首,赐讷亲自杀,然后决定组建一支特种部队,这种部队从京城前锋营和护军营中挑选“飞之士”,也就是身轻动作敏捷的人,专门学习如何爬云梯跟守城方肉搏登城而攻克敌人的碉堡。练了没到一个月,得到其中优秀士兵2000人,于是便将这支在当时被称之为“云梯兵”的部队交给了经略将军兼四川总督傅恒指挥,再次征讨大金川。
一年之后,沙罗奔被打得投降,大金川平,云梯兵得胜回京,于是乾隆决定在香山专设立一营,并赐名“健锐云梯营”,简称“健锐营”。这就是健锐营的由来。
通过上面的介绍,健锐营这支部队是由云梯兵发展而来,而云梯兵说白了就是攻城战中冲击在不第一线的兵种,专门负责爬云梯近战肉搏,可见战斗力在冷兵器时代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爬云梯的兵一般伤亡极大,没有战斗意志和强悍的体力是没办法完成这种艰巨任务的。
同时,这支部队不是从绿营兵里面挑选的,而是清军满洲八旗的前锋营和护军营中选的,清一色的满洲人。这支部队实行八旗兵制,入则为民,出则为兵,全营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各四旗,兵额初建时为1000人,经几度增加达到了3000多人,到光绪时,这支部队尚有官兵4136人,连同家属全营宫约1.5万人。
健锐营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演习云梯,操练攻城本领,同时也练习步射、骑射、鸟枪、水操各艺。这支部队的日常训练还是比较忙碌的,每逢四、九日(日子里带4、9的)要联系云梯大队三枪,三、七日,要演练相扑、过马、骗马、三枪、舞鞭、舞刀、射箭;一、六日,还要演练马步射、放枪(打鸟铳),每逢三、五、八、十日,还要去昆明湖操练水戏,道光二十一年时,又增加了演练抬枪,跟海军陆战队似的。
全营每个季度都要会操以此,而每年总统大臣都要来健锐营检阅以此,皇帝也会亲临检阅。清代历朝皇帝对健锐营的训练都很重视,从乾隆十三年到道光二十七年的100多年时间里,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岛香山阅武楼阅兵就有22次。
这支部队参与过的战役,从平定大小金川开始,首次出征,次年回京,战斗力极强,后来又参与了平定新疆大小和卓之战,、清缅战争、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战,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反击廓而喀犯藏之战、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值得一提的是镇压川楚白莲教一战,这一战持续了9年,从嘉庆元年一直到嘉庆九年,在长达九年的战争中,清廷前后调集16省兵力,死伤提督、总兵以下将领达400多名,健锐营出身的将领也死掉了8个。
进入近代后,还参与过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之战,主要是跟八国联军在地安门和朝阳门方向跟日军展开激战,为慈禧太后和光绪从德胜门跑路赢得了时间。从咸丰三年到光绪十九年,健锐营还先手参与了维护直隶一代的社会秩序、镇压太平军农民跟和捻军起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等。
事实上,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只维持了40多年的时间,在川陕白莲教起义的9年时光里,健锐营的战斗力就开始下降了,到了道光时,也跟其他八旗军队一样,迅速堕落腐败,完成了从“攻城精锐”到“八旗子弟”的转变,几乎已经不能打仗,同治时,健锐营曾奉命去南方与太平军作战,等归来时已经十人九亡了。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啥西山健锐营?人家就叫健锐营,名字都给人家多了俩字,当然这是小毛病。
今个就借题主这一亩三分地,咱就把这健锐营的事,和大家伙说道说道。
这健锐营在清初的时候是没有的,这是在乾隆的手头上建立起来的。
那么这支部队是干嘛的?乾隆为嘛要建立这么一支部队呢?
小伙伴有这么一问,咱也能理解毕竟乾隆二十三年,光点花名册就能点出六十四万八千多人,当然抛开那些个吃空饷,有名无人的,这满打满算还有五十八万多人。
这么多当兵的还不够,还要另建军队,毛病啊?
没法子,清朝的军队自打入关以来,就这战斗力下降的是杠杠的,水的厉害。
所以就着手建立了这么一支部队,这健锐营他属于八旗禁卫军中的一支,他这部队性质,您可以看做军队中的特种兵,什么危险干什么?
建立之初整支部队从上到下全部都是满人,没有一个汉人,后来接受了一部分大小金川战役中投降的藏族士兵,所以就干脆成立了一支隶属于健锐营的苗子营,这苗子营后来都是这些士兵的后裔。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这么一支军队呢?咱就把这事,先说道一下,其实这事说道根子上是因为一场战役大小金川战役。
当年大小金川这地,就不太平,他们都是由一个个的土司占据,和那占据一方的土皇帝差不多,你不理他,他们都相互的掐架争地皮。
这事结果就弄的挺大的,首先是大金川的土司,想去撩人家小金川的土司,结果清朝出面和了一顿稀泥,这事就算结了。
可大金川占地皮的心思他就没结束,回头他又去撩明正土司,这货就没个够。
那么四川的巡抚这就看不下去了,这就出兵八百收拾人家去了,结果撞了一鼻子灰,这把个乾隆气的够呛。
于是前前后后乾隆派了三员大将,庆复,张广泗,纳亲,前前后后话了七千多万两的雪花银,你都别说了,让人家揍的这都找不到北了。
乾隆脸都绿了,三个家伙没死在两军对垒之间,被乾隆都给弄死了,尤其是纳亲,更加的坑,直接用他祖父的宝刀遏必隆刀,自裁。
这事弄的就比较尴尬了,这庆复和纳亲还都是一等公的爵位,所以乾隆的损失不可谓不大。
那么乾隆根据战场上的对战过程,发现这大金川的土司之所以这么牛,是因为这些家伙都是躲在一个个的石头碉堡里边打战,这玩意清兵啃不动。
所以乾隆就开始着手建立一支能够攻克这些碉堡的部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攻克堡垒,最有效的方法是火炮,这家伙一炮下去,啥碉堡都得塌了。”
哎!要是这么搞,这部队就不是啥特种部队了,那叫炮兵部队了,所以人家没有用这种方法。
使用的是云梯,简单的说,就一帮人冒着枪林弹雨,扛着一副梯子,吭哧吭哧的跑到人家墙根地下,把这梯子一搭,大手这么一挥:“兄弟们上啊!”
跟着一帮人就举着大刀片子,就开始爬云梯,是这么一支部队,当然您可以把他们叫做云梯部队。
这种部队的伤亡比那不用说,高的可以。
所以一开始投入建立,就弄了一个三百人的编制,上三旗每旗出五十人,下五旗每旗出三十人。
但乾隆一琢磨,就三百人,这丢到大金川战役当中,压根就不够看的,后来就增加到了一千,然后又续到三千。
那么这三千人的部队这就开始训练,训练完毕,这就往大金川的战场上运动。
赶巧了,这会接受大金川战役任务的是,雍正时期被雪藏了的老将岳钟琪。
没法子乾隆手里的将军派到这里,都吃了鳖,这就把这已经被撸成庶民十几年的岳钟琪给请出来。
老话说的好,老将出马一个顶三,其他人打仗这都是真刀真枪的干,岳钟琪打仗开始打了几下子,后来直接带着几随从,跑到大金川土司的营盘里,喝了一顿老酒,这事就解决了。
那么这三千人的云梯部队,也就是健锐营赶到地头的时候,人家已经卷着行李卷准备回家了。
得咧,这算是白忙乎了,练了半天,没有派上用场。
那么这支部队既然没有用了,那就散了吧了。
不能够啊!乾隆这会的八旗兵真的不咋样了,战斗力都水的掉渣。而这支云梯部队,好不容易训练出来了,这武功底子还不错,所以乾隆专门下旨,就把这支部队保留了下来,赐名健锐营。
后来的健锐营后来新疆爆发大小和卓叛乱,这健锐营就被派了出去,在一次关键性的战役当中顶住了五千敌军的围攻,至此健锐营算是奠定了在清军中的地位。
从这里开始,这支部队就成了乾隆的救火部队,那有战事了,这都提溜出去打一场。
那么到了嘉庆的时候,镇压白莲教起义,一打就是九年,三千人的部队(鼎盛时期是四千多人)死亡有四百人,差不多十分之一,高级将领就死了八个。
乾隆在这支部队上的投资,那是不遗余力的。乾隆年间,四次给这支部队修营房,就修了九千三百三十八间,就这数目都快赶上故宫的房子的数目了。
但这支部队同样走上了八旗兵的老路,开头牛的厉害,这后来是,越打越不行,越打越回去了。
因为在清朝的时候,当兵的这都是世袭的。健锐营和他们的老兄弟八旗兵一个样,初期都是选拔上去的,所以彪悍,这后期一世袭,完了。
就为这战斗力下滑的问题,道光都下旨专门申斥过这个问题,可一点浪花都没有击打出来。
当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健锐营对抗英国和法国的军队,健锐营整个正白旗的全体官兵,除了一名前锋参领外,全死了。
到了同治年间,和太平军过过招,和捻军拜过手腕子,结果能够成功回到家里边的连一成都不到了。
所以他这战斗力下滑的是相当的厉害。
到了慈禧西逃的时候,这支部队又被慈禧拎到地安门这块和日军打了一仗,为慈禧的成功脱身算是尽了一份力。
这也就成为了这支部队的绝响。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