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79 更新时间:2024/2/3 22:48:03

李世民虽然后宫嫔妃多达十余位,但要论他最爱的女子是谁,毫无疑问,应该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以豆蔻年纪嫁给李世民之后,夫妻二人相伴长达二十多年,一起经历了隋末动乱、储君之争,乃是真正的患难夫妻。虽然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便早早去世了,但毫无疑问,她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是其他后宫嫔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夫妻相伴二十三载,真正的患难夫妻长孙皇后乃是将门之后,其家族从北魏到隋朝一直都是能人辈出,其父长孙晟更是有一箭双雕的美誉。长孙皇后乃是长孙晟的幼女,在其伯父长孙炽的劝说下,长孙晟在其小时候便与李渊家定下了姻亲。

△长孙皇后13岁便嫁给了李世民

虽然两家定亲后不久,长孙晟便去世了,但幸好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对其一家极为照顾,因此在父丧期满之后,最终促成了这桩婚事。大业九年(613年),李世民与长孙氏完婚,这一年李世民16岁,长孙皇后13岁。两人成婚后不久,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因病去世,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则因杨玄感的谋反而被贬地方,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内,两人相互安慰、彼此激励,关系日渐融洽。

隋末天下大乱之后,李渊父子高举义旗,很快便在众多乱世之中异军突起。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受禅登基为帝,李世民受封秦王,长孙氏顺理成章成为秦王妃。唐朝建国之初,天下尚未平定,因而李世民经常带兵在外征战,而长孙皇后则一边牵挂丈夫,另一面则积极维护李世民和李渊之间的关系,为其免除后顾之忧。

△长孙皇后在储君之争中出力甚巨

不久之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矛盾开始不断加剧,太子、齐王通过后宫嫔妃经常在李渊面前进谗言,眼看丈夫与公公之间关系逐渐疏远,长孙皇后便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她常常出入桓公,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嫔妃交往,尽最大能力弥补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长孙皇后如何努力,兄弟之间最终还是彻底决裂了,玄武门事变最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经常站在李世民身后默默出力的长孙皇后,坚定的站在了李世民的身边,《旧唐书长孙皇后传》有载“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长孙皇)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此时的长孙皇后不再是个柔弱的王妃。

△贞观之治也有着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玄武门之变后,长孙皇后则顺理成章的先后成为太子妃、皇后。成为皇后之后,长孙皇后不仅以身作则限制外戚势力,更是极力避免后宫参政,但却经常使用自己的方式来护慰朝廷贤良,魏征、房玄龄等人均受其恩惠,可以说“贞观之治”也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陪伴了李世民二十三年的长孙皇后崩氏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更是另建宅舍,另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长孙皇后的恩宠,后宫无人比拟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从长孙皇后的各种待遇便不难得出结论。

△长孙皇后的待遇绝对是冠绝后宫

1、历史上第一位复谥皇后。历史上,一直到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之前的所有皇后都只有单字本谥,只有在丈夫死后才可以从皇帝的谥号之中选一字加进去,这便是所谓的“从谥”。例如唐高祖李渊即位之后,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直到唐高祖死后,才给窦皇后再加上了一个“太”字,窦皇后的谥号才变成“太穆皇后”。而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便直接给其上了复谥“文德”,而不论是“文”字、还是“德”字,都是毫无疑问的美谥。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无以复加

2、望陵毁观”,思念无以复加。在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由于李世民经常思念她,于是便派人在宫中建起了层观,为的便是能够经常眺望妻子的陵墓,甚至经常让大臣们陪同悼念。要知道,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李世民这么做可是完全违背礼教传统的,然而李世民作为一位帝王,却能够不顾这种理念,只能说明其用情过深。后来,直到魏征进谏,层观这才被拆除。然而层观虽然拆除了,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却并未停止,以至于他竟然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倾诉自己在丧偶之后,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的悲苦情境。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追思直至自己病逝

3、追思直至病逝。从长孙皇后病逝,一直到唐太宗自己病逝,他对于长孙皇后的追思可以说一直从未停止。贞观十年(636年),因哀痛妻子去世,唐太宗搜访道林,度人出家,为长孙皇后祈福。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将供奉在太庙的长孙皇后的长孙氏神主和祖考们同享天子七庙乐。贞观十五年(641年),李世民又命高僧宣为长孙皇后造供养经。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命人在太平观内为长孙皇后造原始天尊像。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又支持李治建造大慈恩寺纪念长孙皇后,还令苏方士为长孙皇后造《妙法莲花经》以追福。

长孙无忌等多受恩泽

4、恩泽宗族。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还体现在他对待其亲属的态度上。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就不比说了,唐太宗对其的恩宠简直无以复加。而对待促成自己两人的高士廉,李世民一生都对其极为感激,在其病逝之后,更是不顾病体和大臣劝谏而前去临丧。长孙皇后的族子长孙祥,虽然其父长孙安世曾为王世充效命,但因长孙皇后的缘故,长孙祥还是得以在唐朝为官,甚至做到了刑部尚书。而长孙敞因受贿被免官后,又重新起复甚至升任宗正卿。而长孙皇后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即使参与谋反,李世民也还是免了他的死罪,甚至最终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就凭以上这些待遇,不说李世民后宫的那些嫔妃,就算是历朝历代的皇后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有的一比呢?

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长孙皇后。

据记载,公元636年,长孙皇后不治而亡,葬于昭陵。皇后去世以后,太宗失魂落魄。他甚至在大臣面前失声痛哭,因为他失去了他最爱的人。为转移对她的思念,太宗就亲自扶养长孙皇后留下的幼子幼女,李治就是太宗亲自留在身边养大的。在他看来,带着长孙皇后的孩子,就像见到她们的母亲一样。太宗还在宫中建起了层观,以便于他想念长孙皇后的时候就登上层观远望昭陵。

以上种种资料显示,唐太宗李

世民最爱的女子是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出身名门,她母亲也是大家闺秀,祖父是隋朝的扬州刺史,父亲官至右卫将军。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孙皇后从小就很懂礼貌识大体,知道如何在封建大家庭里行事,并且非常有修养,喜好读书,能写诗著文。长孙皇后,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李世民登基以后,封她为皇后。长孙皇后统领后宫,深明大义,不争宠不专宠,对待后宫妃嫔,宫女态度都十分温和,宫中上下对她都十分爱戴。长孙皇后不干预朝政,但是她懂得在太宗做事不妥的时候及时劝谏,让他多听听大臣魏征和房玄龄的谏言,长孙皇后,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代贤后。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汉语里,总,有为首的,最高的的意思。那么总兵,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军人中为首的那位。总兵最早出现在明朝,它一开始只是一种差遣,不常设,也没有固定的品级以及固定的兵员和编制。比如国家遇上战事,需要派一个将领带兵打仗,那这个被派出的将领就佩将印出战,称之为总兵,也就是这支军队的总负责人。作为临时性的差使

  • 护法战争护的是什么法呢?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一、在护法战争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坚决守护的“法”指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中国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经过激烈战斗顺利光复武汉三镇。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都纷纷发动武装起义。全国陆续有11个省摆脱清朝控制,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公元1912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慕容冲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包括慕容冲及其兄慕容泓在内的众多鲜卑慕容部人被迁往关中。慕容冲且成了前秦天王苻坚的娈童,和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坚宠幸,长安因而有歌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于淝水之战大败,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冲之叔慕

  • 项羽打过哪些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打过好几场漂亮仗,第一场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成为灭秦的关键一战,奠定了西楚霸王的地位。第二战是彭城之战,以三万骑兵大破刘邦56万联军,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

  • 俞大猷是如何抗倭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俞大猷(1503-1580年),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洛江河市,他与戚继光齐名被称为“俞龙戚虎”。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安徽凤阳,始祖俞敏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袭泉州卫百官,至其父俞元赞已历5代。俞大猷少时家境贫困,经常断炊,依靠母亲杨氏编发网和亲友资助,维持生活和读

  • 中国古代信息战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啊,但大都是关于一方窃取另一方机密,然后通过交通或者传书之类的东西传递,比如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细作”就是间谍的意思,窃取敌人的机密后,通过接应的人把信息交给主人,或者是飞鸽传书之类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导演:张艺谋编剧:张艺谋/吴楠/卞智洪主演:周润发/巩俐/刘烨/周杰伦/陈瑾类型:剧情/动

  • 甲午海战时,被斩的海军将领方伯谦,到底是冤杀还是真逃兵?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一场甲午海战,直接将清政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这个外强中干的老大帝国被狠狠打回了原形。这场大战不仅摧毁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海军”的北洋水师,还将清廷内部许多问题直接暴露在世人眼前。如清政府的部分高级官员,在与日军作战期间临阵逃脱,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如果在清朝初

  •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一辈子不离不弃,你向往过这样的爱情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一辈子不离不弃,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传奇,我向往这样的爱情,这才是人间伴侣的楷模。三浦夫妻二人的故事,这十四年里,在日本模范夫妻排行榜居榜首,三浦百惠是山口百惠现在的名字,日本的风俗女子结婚后都随丈夫的姓。从嫁给三浦友和后,生育二个儿子。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是日本著名影视明星,他们的影

  • 五代十国名将辈出,有哪些名将交锋的精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就记得后周的赵匡胤,陈桥兵变!谢谢邀请。我来说一个名将交锋的精彩故事,是同为后梁第一名将候选人的刘与葛从周的故事。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本次主角之一刘。作为一个五代名将,刘与五代大多数名将不同,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夫,也不是那个时代常见的凶狠残忍的莽夫,终其一生,他都保持着清醒机智,而且温文儒雅。刘的机智

  • 二战期间,战争中双方激战时,出现过哪些诡谲的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发生在人类战争史上的两件离奇事件,第一件事情是幽灵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英国远征军与德军激战于比利时,由于德军的强大,英军寡不敌众,决定撤退,但被德军围住,英军损失惨重,接下来面对的就是灭亡。就在此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