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你的祖辈有哪些有趣的传奇故事?

你的祖辈有哪些有趣的传奇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4 更新时间:2024/2/23 4:43:01

三伏天里,北京的大太阳光灿灿白花花的,特别适合晾晒衣服。我把压箱底的祖辈的衣服都拿出来晾晒了……

弟媳妇帮着我,一边挂,一边赞叹:你姥姥的衣裳真美!

这件折枝缠花杨妃色的旗袍,是我姥姥的。姥姥要是知道她的衣服,孙女每年都会拿出,晾晒,收好,一定会开心的。她一辈子都爱打扮。

我其实也没见到她。我的亲姥姥。她走的早,刚解放就走了……

“那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家里人都这么评价她。她是个很会生活,也会驾驭生活的人。聪明,智慧。

我老跟我的弟媳妇说:“你呀!就是加个零,也比不上我们老太太。那才是宅门里的奶,真是冰雪聪明的女人。用智慧经营着自己的家!

她当的起自己的名字。一个“敏”字!

要说婚姻,敏姑娘不是握着一手好牌的人。算不上门当户对。她娘家已经没落了。她是慎贝勒的次女。这是民国了。什么公贵族都“落派”了。民国就认两样,一个是钱!一个是枪!

姥爷家有钱。姥爷的阿玛是庆亲王的铁杆儿。晚清时期,老庆亲王号称:老庆记!宦囊里装着半个大清。姥爷家的资产也是金山一座。尤为突出的是,这一座金山只有一个继承人,唯一的男丁就是姥爷。

到了他谈婚论嫁时,姥爷的阿玛已经去世了。姥爷想自己找一位可心的“奶奶”。这时,一位女学生映入眼帘。那就是敏姑娘!

性子温和,人又标致,还是宗室女子。她,成了姥爷一见钟情的人选。老太太,就是姥爷的妈也同意了。倒不是为别的,这位老太太自己也是“贵府寒门”出身。她也是穷宗室。于是,两下里一拍即和,迎娶过门,新人入宅!

丈夫英俊潇洒,媳妇容颜俏丽。自然让人赏心悦目。小两口在一起蜜里调油的生活着……

爱情就是一瞬间,电光火石,始于追求,终于洞房。剩下来的事,就是经营家庭了!我总对弟媳妇说这句话。

敏姑娘就是经营婚姻的高手。

一过门,婆婆要求她管住丈夫。别成天老是的跳洋舞,吃大菜的泡在天津(那时管吃西餐叫吃大菜)多在家里呆着,陪着老太太。

敏姑娘答应了!可根本就没照着做。

她心里有数。她嫁的是丈夫,不是婆婆。丈夫不待见她,一切都没有用。

敏姑娘没过多久,就到天津法租界里的白俄的美发馆,烫了一个半遮面的S头。跳舞,洋话,打弹子,玩溜冰……全都学会了。

一转身,她就是津门洋派名媛!

还上了玫瑰画报的封面女郎。那可是好多唱戏的,演明戏的女明星才敢干的事。保守的宅门奶奶可是不敢。人家敏姑娘不在乎!

婆婆怪罪下来,敏姑娘就是一皱眉,一副委屈样:“二爷(我姥爷行二,大爷早年没了)让我去的,我也不敢反驳他呀!”

你看!婆婆听了还不生气。这是什么事都听儿子话的,柔顺媳妇呀!当婆婆的不就希望媳妇老老实实的吗?

不但自己烫头。敏姑娘还撺掇小姑子也穿洋服,上天津租借里的比利时女子学校。小姑子一个劲的说嫂子摩登!真是我的好姐姐。

上了画报的妻子,下一步就是开派对。一身露背洋装,带着缎面手套,珍珠项链的沙龙女主人。让丈夫的朋友们捧着,社交明星一般。那个自幼风流的丈夫也成了她的裙下之臣……

她用魅力征服了丈夫。而不是靠贤惠和能干。因为她知道,贤惠在丈夫那里不值什么。一个顺从肯干,但是毫无魅力的妻子,其实就是保姆领班而已!没意思!

敏姑娘要的是,丈夫的爱慕和专情!

但是,还有一样敏姑娘被动了,那就是:

子嗣!结婚两年无所出!她到德国人的医院去看了,大夫说她没问题,但是受孕几率不高,需要时间。

可婆婆不干呀!整天抱怨。敏姑娘也明白,丈夫是外表西化,里边还是中国。他也希望有孩子。如果自己真不能生育,那么娶妾,就是必然的了。

她棋高一着!

让婆婆指给丈夫一个贴身丫鬟,当姨奶奶。这个姨奶奶她早想好了人选。那时一个老实朴素的丫鬟。

丈夫半推半就,婆婆热情赞许。姨奶奶的喜事就是她张罗的。没办法!她再聪明也挣不过制度宗法。但是,在封建宗法的不利地形下,她聪明的辗转腾挪着空间。安放自己的生活。

姨奶奶果然不负众望。没多久怀上了,继而诞下儿子。同时,也旋即失宠了。敏姑娘早知道,这样的女人,丈夫是不会感兴趣的。

她一边祝贺,一边找保姆。然后跑到天津,以照顾小姑子上学为由,住在天津了。

紫罗兰画报上登出了她参加慈善赛马活动的照片。丈夫看得心里好不放心。马上追到了天津。这位妻子就是二爷眼里的宝贝。

二爷和朋友在俱乐部里玩的晚了,没回家。她不高兴了,离家出走。走到哪里去了呢?

利顺德大饭店!

她住在饭店里,就是不回去。但是,白天还和丈夫一起打网球,遛狗,一到晚上就轰走了丈夫,自己生闷气!

她给他写信,告诉他自己的不开心。只写了几行,就没下文了……丈夫的鲜花和珠宝川流不息。

“姥姥怎么好像是个小三!”我弟媳妇说。

“谁说丈夫就得给小三送鲜花。谁说结婚后,妻子就得老老实实在家里等着丈夫。她就是那种可以保持距离,保持魅力的妻子。你呀!不明白呀!”

他们美好的生活也会遇到问题。在姥爷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的女儿也出生了。夫妻的中年危机到来了。

这回是个劲敌!

一个搞文艺的女孩子,唱戏的艺人。年轻,娇小,可爱也可怜……这是中年男人的死穴!

敏姑娘一看便知,劲敌出现了。

她决定先发制人!

“把这个妹妹接过来吧。你们在外边也不方便。”

丈夫惊讶地说:“她就是朋友认的干闺女。我就是看她可怜。一个小女孩跑码头,你让她进门也好!”

丈夫和别人洞房花烛的时候,敏姑娘是心情。外人不知。但是,她的手段,后来大家看明白了。

她成天在小姑子屋里,照顾丈夫的妹妹。这个一直守“望门寡”的小姑子是丈夫最亲的人。他们是一奶同胞。如今,老太太已经去世了。二爷格外珍惜这个“苦命”的妹妹。

敏姑娘灰心冷意的泡在小姑子屋里。随随便便的说着新姨奶奶怎么受宠,怎么娇媚。

“那天姨奶奶一说自己吃的药汤子苦,二爷亲手喂的她……”

“看见什么喜欢的,就立刻得买。二爷说了,不能让她在咱家不自在了……”

小姑子是一个老姑娘。此时三十多了。婚事无望了!听见姨奶奶的这些“房里春闺,柔情无限”的事迹,气的一把抓起玳瑁的梳子,摔在地上,粉粉碎!

“嫂子就是好脾气。由着他们闹腾!你等着的。看看谁当家!”

没多久,丈夫出门去广东做生意去了。再一回来,姨奶奶跑了!

“怎么回事?”丈夫都懵了!

“我哪里知道呀。她一个什么师哥找她来,说是看看她就走。谁知第二天,她也不见了……”敏姑娘比丈夫还着急!

丈夫失恋了!痛不欲生!“婊子无意,戏子无情呀!我带她不薄呀!”

她安抚着丈夫:“唉!你也是痴情的人呀!”

其实呢?

是姑奶奶做主,给打一顿,轰出去了。临走告诉那个唱戏的姨奶奶:“一千大洋,买你这一回,要是敢再勾搭二爷,告诉你,下次就是一条命了!这宅门里,是姑奶奶做主!”府里上下谁也不敢多言语!

敏姑娘也“含泪不舍”的对姨奶奶说:“没法子,姑奶奶看你别扭,你就真不能再待下去了……姑奶奶和二爷是什么关系。八个你也顶不上呀!”

“我觉得你姥姥就是个狐狸。聪明的狐狸!”弟媳妇羡慕的说。

是呀!在那个时代里,在那样的宗法制度里。她保住了自己的婚姻。留住了自己的丈夫。经营好自己的家。真是个聪明的女人。

她还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那就是我母亲。一个革命者。

母亲是新青年,她走出家庭,投身抗日救亡。直至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全中国!

那又是更高级的一层境界了!

“她们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呀!在那个没有男女平等的时代里,续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我突然发出了感慨!

再看看太阳下,晴空明丽。

衣服都晒好了。我也累了。也该回去歇着了。

只有弟媳妇,还呆呆的站在大太阳地里,看着那位当年名媛的华裳,若有所思……

我的曾祖父吕明朝先生有三个儿子:我的大爷吕正安,二爷吕正存,以及我的爷爷吕正来。这三个爷字辈中,最让曾祖父不省心又最具传奇的,是我的二爷吕正存先生。

曾祖父居在光山县城郊,除了十几亩水田,还有一个小豆腐作坊,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虽算不上大户,也是很体面的人家了。待三个爷字辈成年后,家里又置了二十几亩地,两头大牲口,街上还开了一间熟食铺,由头脑活络的二爷经营;大爷是种田好手,由他掌管田地。曾祖父识得几个字,很往文化,于是,送最小的儿子,我的爷爷去城里读新学,爷爷果然不负众望,后来成为郎中,但一生平淡,对家族没有什么贡献。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正当这个大家庭顺风顺水的时候,二爷整出事来,本来己经结婚的二爷,和村里的一个胡姓大家的女儿眉来眼去,并很快让人家的肚子隆起来!胡姓纠聚家族兴师问罪,硬梆梆的提出两个条件,要么我们吕家搬滚,要么砍掉二爷的一条腿!曾祖父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一边请人说和,赔偿人家损失;一边悄悄的将二爷送走,让他去找一个在国民党军队里做团长的远房亲戚。远房亲戚收留了他,让他在团部做些端茶倒水的杂事。当时正值蒋冯阎中原大战,远房亲戚带的是冯玉祥的队伍,驻守信阳,两年后战败,亲戚给了几块大洋,让二爷溜了回来。

二爷在队伍里啥都没学到,倒染上了大烟瘾,当时,一亩上好的水田也供不上半年烟资,二爷的两个兄弟,我的大爷和爷爷不乐意了,坚决提出分家,不能让这个败家子都败光。曾祖父无奈,老俩口只留下小豆腐坊,其余家产及四十余亩田地均匀分给三个儿子。二爷恶习不改,自家的十几亩田边抽边卖,每卖一亩,痛惜祖产的大爷都会掏高价赎回。到了一九四五年,直买得剩下两亩,曾祖父实在看不下去,让大爷和爷爷将这个劣子吊在房梁上,整整一天一夜,放下来时几乎断气。谢天谢地,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二爷,自此不再抽大烟!

但二爷毕竟受不了管束,更见不得大爷的白眼,一气之下离家去走,这日子没法过了,三十八岁的二奶只好改嫁邻村,二爷的独生子由大爷和爷爷共同抚养,大爷发誓,永远不准那个“畜牲”再归家门!二爷四处流浪,一九四六年中原野战军突围时,为混一口饭吃,二爷做了脚夫,随军从光山一直来到焦作,由于年龄偏大,虽二爷主动要求参军,还是被拒绝,当时,焦作的部分地区己是解放区,当地政府让他在此落户。一九四八年解放军大举南下,思乡心切的二爷又随队支前,来到离家不足五十里的息县。一天,遇敌机轰炸,支前队伍大乱,死伤不少,二爷逃到一个小山脚下,正往山上庙里走去,然看见路边沟里半坐半躺一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个满脸血污的伤兵,手里的匣子枪正对着自己。二爷毕竟见过世面,不但没跑,倒蹲下来询问伤兵,得知是二野的,便背起来进了破庙。安置好伤兵,二爷下山来村里找吃的,他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大洋,让一家姓刘的烙了二十来斤馍,又讨了一包盐,拧着一木桶水上了山。就这样,两人在山上躲了整整五天,四周安宁下来,似乎没有战事了,这时,伤员的胳膊发炎,肿得比腿还粗,二爷只好昼伏夜行,整整两天,将伤兵背回爷爷家,用枪对爷爷比划,让他为伤员治伤,并且不要问伤员是谁,更不能在外面透风。当时,光山县尚未解放,国民党军队正隔淮河和解放军对峙。约摸过了两个月,伤员痊愈,解放军打过淮河,光山县一夜解放。伤员才透明自己的身份,原来是二野的一位营长,叫胡松,在阻击时遭敌分割包围,身边的十几个战士全部战死,幸亏遇到二爷!胡松劝二爷随他归队,二爷自然乐意,又跟着大军来到长江边,在胡松的介绍下,参加了宿县土改工作队,一九五一年二爷要求调回光山,被安置在公安局治安大队,成为正式的武装警察。

己有三十多亩田地的大爷成了响当当的地主,好在听了二爷的话,土改时没敢有半句怪话,积极主动的交出了田产和牲口,看在二爷的份上,大爷没有遇到半点麻烦。爷爷只有十来亩田地,勉强不打不贴,算是中农了,并且,因救治我军伤员有功,多次受到上级奖励,胡松后来在信阳专署工作,也多次来看望爷爷,并介绍父亲到县委做炊事员。二爷后来和一个新县的姑娘结婚,那就是我的新二奶,比二爷小十五岁。

一九七八年二爷离休,享受处级待遇,一九九二年去世,老人家走完了极富传奇的一生。

(网络图片,侵权立删)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哪些民间传奇故事,令你难忘,讲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听说过去一对年轻夫妻,种田为生,过了几年,收成总是一般。夫妻二人就去集市找算卦先生算一算,何时能富,有个算卦先生说:你二人是穷命人,一生都富不了,就过穷日子吧。夫妻二人想,这个算卦先生算得不对,我们勤劳动,省吃俭用肯定能富得了。就又找了一个算卦先生,也是那样说的,又找一处去算,按生辰八字推算,受穷的

  • 楚汉之争的最终结局,为何在鸿门宴时便已注定?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鸿门宴是楚汉战争前的预演,这次鸿门宴杀机四伏,最终,刘邦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成功逃脱。范增最后无奈的说,我们将来一定会被刘邦给俘虏了。鸿门宴预示了未来楚汉战争的结局,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次鸿门宴中,双方的优缺点都暴露无遗。明显的,刘邦要比项羽强的多。首先是在胆略上

  • 解释一下《左传》所说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左传》里所说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主要意思是,国家的重大事务,在于祭祀与战争。《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里的祀,指祭祀。我国古商代的时候非常注重祭祀,周代商后继续坚持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治国理念。古代祭祀的目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祭祀达到消灾的目的。灾害主要是指狂风暴

  • 楚汉战争中兵仙韩信与霸王项羽有过几次交手,胜负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论武功韩信手无缚鸡之力,谈不上是项羽的对手,而用兵则项羽不是韩信的对手,可惜可叹,项羽存妇人之仁,间或又刚愎自用,终不听一冠三杰哑父范增之言,必当败于韩信之手,还自怨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楚汉战争中兵仙韩信与霸王项羽一共交手几次,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二

  • 左传是怎么描写战争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左传》尤为出色的是善于描写战争,这集中体现了它高超的叙事艺术。作者生当战乱之世,耳濡目染,习于战事,了解并善于描述战争。对当时一些著名战役,如秦晋韩之战、宋楚泓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之战、晋楚郝之战、齐晋鞍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齐晋平阴之战、吴楚柏举之战、齐鲁清之战等等,都有非常出色的描写。《左传

  •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五大主力”能不能打得过日军的甲级师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新一军可以狂虐日军王牌师团。在滇缅战场,新一军犹如猛虎出山,碾压日军“丛林之王”第18师团。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罪行的18师团。第18师团代号“菊”,其士兵来自日本民风强悍的北九州久留米,日本这个地区贫穷落后,当地人好勇斗狠,崇尚武士精神。打起仗来,异常勇猛顽强。第18师团的士兵很多曾经是矿工,这些人

  • 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五件感人的事迹都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移居香港。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最近要外出演戏,一边

  • 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到流泪?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看看这个故事。衡阳城中的孤胆英雄:国军姜九水独自毙伤日军几十人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16日,日军炮兵从湘江东岸炮击,掩护步兵进攻,又被击溃。但第1连又伤亡10多人,还损失了1个排长。两军又鏖战多日。到19日,江西会馆方向的1个大队日军,发动了一次猛烈的工事。

  • 国产的抗日电影,有哪几部最好看,希望大家推荐一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这里我来推荐几部优秀的国产抗日战争片吧!谁说我们只有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抗日战争佳作,我们也时妥妥拿得出手的!1.《七七事变》1995豆瓣评分:6.8本片讲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战开始的前后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我军严辞拒绝后,

  • 世界上最感人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我前些日子在《青年文摘》上至爱亲情里看到的一篇文章,当时看完以后,就泪流满面!!希望也能感动你!!……海马爸爸家里只有两个单身汉,我和儿子。每天早上,我先把儿子送到学校,再去公司上班,他总是站在校门口,冲我高高地挥起小手,“海马爸爸。再见!”不知从哪天起,儿子给我起了个号外“海马爸爸”。小家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