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我觉得您提出这个问题的意思是:古代中国的战争在世界史上是不是最频繁的?说实话,我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但从已学习过的历史书籍及散诸于各种文献的资料看,古代中国战争在世界史中不是最频繁的,即古代中国的战争史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远的不说,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和朝鲜。日本在历史上也有过“战国”时期,也是贵族豪强争霸,战争频繁。朝鲜在历史上曾经是新罗,百济,高句丽三个国家并存,互相攻伐,争权夺地,农民起义不断。况且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入侵朝鲜,战争史丰富多彩。
至于欧洲,由城邦到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战火不断。各国王朝更替和争夺地盘乃至殖民地,更是战争频繁。这些强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的进程中,全是靠战争盈得利益。
从历史上看,华夏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农耕文明,进而信奉儒家学说。不好战,讲究和为贵,延续了几千年。当然,其间也有战争,但从世界史上看,中国古代战争不是最频繁的。
古代中国从黄帝平定华夏起,就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调,为中华文明打下了深刻烙印。尽管在漫长岁月中,有3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战争中度过,但为大一统的思想已根深蒂固。
比如三国,汉王朝已衰落,但天下一家的观念从无中断。群雄纷争,不是以彻底摧毁对方文化的野蛮行径,相反是收容丶兼并的统一军事思想。就出现了斗智丶斗勇的军事方针。
三国战事不是一味残杀,而是讲策略丶讲战术,比如蜀汉"攻心为上丶攻人为下"的战争思想。因此,三国军事斗争波澜壮阔,计谋迭出,精采纷呈,一部"三国演义"就等于一部古代军事教科书,在日本成为动漫取之不尽的原材料,更成为世界百大名小说之一。
尽管"演义"有移花接木丶张冠李戴,但确实有丰富的素材可供借鉴。
春秋战国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从周天子领衔八百诸侯国,到战国七雄而归秦一家,可谓令人眼花了乱丶异常壮观!
从春秋五霸第一公齐襄公九匡诸侯,到孙子兵法36计,从合纵对抗连横,到秦王扫合六国。
楚汉相争,涌现出军事成语个个精彩绝伦:破釜沉舟、暗渡陈仓丶背水一战丶四面楚歌等等。
古代史上名将如云,谋士如雨。经典战例比比皆是。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疑兵之计,空城计,苦肉计,骄兵之计,名目繁多,举不胜举!
而历史上楚霸王丶少年英雄李世民丶巾帼英雄梁红玉丶老将廉颇丶少林英雄朱元璋等各逞英豪!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扫欧亚。绿林好汉,层出不穷。
一部中国古代军事史,神奇故事说不完,英雄豪杰数不清。回顾历史,谁能争锋?
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都会屠杀很多无辜的人吗?
战争都会伤害无辜的!不只是古代!现代也一样!谢邀!
历史上真正能秋毫无犯,不滥杀无辜的军队或许有,但极少,尤其是在战乱时期。即使约法三章的刘邦看上去比项羽仁义很多,实际上屠城的事情,也没少做。
《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与项羽攻城阳,“屠之”,城阳的百姓是无辜还是不无辜呢?当然也许这件事是项羽主持。
但是当刘邦西行攻秦的时候“南攻颍阳,屠之”。
汉朝建立后韩王信叛入匈奴,汉十一年韩王信与匈奴兵进入西汉参合县,刚武侯柴武领兵拒敌。结果“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
更不用说蒙古人屠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情。
为什么会滥杀无辜呢?古代战争没有无辜这种情况,尤其是从政治角度讲非此即彼,不像现在还要区分平民与军人,还要谈什么人权。
平民是无辜的,是近现代战争下的一种道德标准,因为平民没有决策权,没有选择的自由,所以只能任由战争将自己裹挟。
但从实际的角度讲没有人是无辜。即便是平民,即便不直接参与战争,也会间接的参与。比如纳税纳粮,比如修理兵器,建造器具,维修城墙等。
所以在根本不讲人权的时代,是否会滥杀无辜,完全看领兵大将的仁慈程度。
当然有时候是为了平复军队的怨气或者提高军队战斗力。
比如蒙古人攻西夏肃州时,因为西夏人的坚决抵抗,重创蒙古军队,成吉思汗在破城后就下令屠城泄愤,以至于肃州仅130户手艺人活下来。
再如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率领3000家奴平定察哈尔王叛乱时,为了提高士兵战斗力,允许士兵抢掠,期间必然会有杀戮无辜的情况。
还有如攻坚战时,驱使敌国百姓走在前列。
或许西周的军礼尚存的时候,军队还能不滥杀无辜,但是当礼乐崩坏,战争完全变成为求胜利不择手段的嗜血怪兽,杀戮避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