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搞笑的,意想不到的战争?

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搞笑的,意想不到的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4/2/23 22:55:44

作者:老金(原创)

117年前的北京,几十万义和团,加上清军的大炮,65天,打不下一个只有41条枪的教堂,期间还有诸多斗法的场景,堪称人类战争史的一件奇事。

下面我来讲讲这件中西法术大乱斗的故事。

庚子年间,清廷与洋人在京津一带开打。

6月13日,义和拳进了北京,誓要横扫一切洋妖,焚烧了洋人的教堂、住宅。

只剩下一座教堂,叫北堂。

北堂,又称西什库大教堂,位于西安门内北侧,乃是天主教中国北方教区的总堂,主教是法国人樊国梁(中名)。既然是总堂,修建时未免下了本,不但富丽堂皇,而且高大坚固。

△1914年地图,西什库教堂附近。

6月15日,义和拳准备攻打北堂,与清军一拍即合。

这天晚上,大学士刚毅指挥义和团,云集于西安门,叫开大门,直奔北堂而去,官兵跟在后面。

到了西什库大街,义和团先把不知谁家的棚子点了,火光冲天,众拳民喊杀震天,算是亮相。但是这一夜并没有发动进攻。

这天晚上,北堂里也挤满了人,计有教堂职员、避难神职人员数十人,避难中国教民一千多人,加上他们带来的妻儿老小,共计3500多人。而这些人,是没有战斗力的。

有战斗力的,只有41个人。计有月初从法国领事馆借来水兵31人,后来又从意大利领事馆借了步兵10人。

41人,41条枪,不能连发。

反观包围在外的义和团,足足有八万人,计有乾字团4万多人,坎字团2万多人,兑字团2万多人,由端领导。

△直隶遵化城石门镇西门天仙宫义和神团“坎”字旗

6月16日,早上,义和团将两封劝降信绑在一支箭上,射进北堂。主教樊国梁的决定是,置之不理。义和团足足等了一天。

6月17日,见劝降无望,早上六点十分左右,义和团终于北堂发动进攻。

进攻之前,义和团众人齐声高喊:“烧呀!”、“杀呀!”、“二子呀,你们的生日到咧!”

北堂里的人向外观望,看见拳民们点燃高香,拿在手里,向北堂跪拜三次,然后一手拿香,一手执刀,向北堂公门冲来。

第一次斗法开始了。

北堂的墙上,早已挖了六个枪洞,六支枪探出来,严阵以待。

待拳民冲到距离200米的地方,六枪齐发,全部打在拳民身上,竟然不倒!新枪轮换,又是一阵齐射,这才倒下一片。

原来是人群过于拥挤,第一排的人中了枪,仓促不能倒下。

拳民见许多人倒下,大惊,停在原地,北堂内见状,赶紧补射第三排枪,又打倒一片。

于是拳民们大喝一声,全部转身跑掉了。

强攻不成,就用火攻。

义和团将北堂相邻的房屋全部点燃,然后作法借风,要以风带动火势,引燃教堂。

然而法术偏偏失灵了,义和团认为,是北堂内的洋鬼子法术厉害。一位传教士后来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祈祷,多次神奇的响应。至少两次,房子要着火的时候,风向变了。”法术不成,还有技术。

拳民们搬来许多竹子制的“滋水筒”,将煤油喷射进北堂,然后射入火箭,一时间,北堂内处处起火。

火很快被扑灭了,于是再滋油,再射火箭,再灭火。如此循环,17日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往后的几天,义和团毫无新意的重复了第一天的强攻。

拳民们以大红粗布包头,正中掖藏着关帝神马,汗衫外,穿着大红粗布肚兜,黄裹腿,红腿带,手执大刀长矛、腰刀宝剑,口中呼啸奔来。

△义和团甘军士兵

第一排的人被排枪射倒,后面的人立即退走,过一会卷土重来,第一排被打倒,退走。如此往复,乐此不疲。

这样来来去去,在洋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但是义和团自有道理:每次冲锋前,都会作法,进攻受挫,乃是洋人妖法厉害,只得重新作法,再接再厉。

在外围指挥的端王,十分相信义和团有神术,为了给他们打气,决定命令清军向北堂开炮。

6月22日,端王调集8门大炮,架在北堂半公里处,连续不断轰击教堂,把教堂打的千疮百孔,有一发正巧落在枪洞位置,六名洋人士兵被当场炸死。

炮火声中,义和团喊杀冲锋。

六个枪洞重新换人,开始齐射,冲锋的拳民第一排倒下,后面的撤退,再冲锋,倒下,撤退。又开始重复前几天演示无数次的程序。

教堂的士兵甚至掌握了规律,在义和团退却以后,打开北堂大门,到门外走一圈,捡几把刀剑回来,给大家瞧。

十几天过去了,义和团重复着这样的进攻,既不改变,也不撤兵。似乎专一要送冲在第一排的同袍去死。

其实,教堂里的情况也不乐观,为了躲避炮弹和引发的大火,教民们跑来跑去,死伤无算。

外面的人不知道北堂里的情况,义和团很有耐心,仍然在来回运动,但是时间一久,端王不耐烦了。

他找来义和团的大师兄,问:“你们往日打一教堂,片刻功夫就完成,怎么这次如此周折?”

大师兄回他:“此处与别处教堂不同。”

端王问:“怎么个不同法?”

大师兄回答:

“因有无数妇人赤身裸体,手持秽物,站于墙头,又以孕妇剖腹,钉于楼上。故我等请神上体,行至楼前,被邪秽所冲,神即下法,不能前进,是以难以焚烧。另外,大毛子(指樊国梁)用女人的阴毛制作了一器具,他在楼上用这个东西指挥,所以被我请上身的神,全都避走,不能附体,是以不能取胜。”所谓大毛子樊国梁制作的器具,据描述,乃是集合上万洋女人的阴毛,编织而成的一面大纛(旗),金光灿灿,邪气冲天,众神皆不能近也。

△清末进士华学澜《庚子日记》,关于“阴毛旗”的记载。

你有阴毛旗,我有红灯照!

义和团先是发布公告:

“各团诸位师兄:今为西什库洋楼无法可破,特请金刀圣母、梨山老母,每日发疏三次,大功即可告成。再者,每日家家夜晚挂红灯一个时辰。北京城内可遍为传晓。”然后找来许多十五六岁、未出嫁的女孩,叫她们扎红带,裹红巾,红肚兜上写“护心镜”三个大字,走路如跳舞,左手执红巾,右手摇纸扇,或提红灯,奔赴北堂而去。

△红灯照年画,邓福星作

金刀圣母也来了,据目击者说,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金刀圣母在一旁助阵,跳起了毫无规律的舞蹈。

义和团在舞蹈的助阵下,再次发动冲锋,毫无意外的被打倒了。

不是大师兄不给力,奈洋人有妖法啊!

端王大发雷霆,一旁的大学士秀灵机一动,说:“这些义和团道术可能太差,无法抗衡洋人的道术。我倒知道五台山上有个和尚,道术很深,请下令速让他来破咒。”

端王立即派人前往五台山,十天后,和尚到了。

端王叫他准备洋人的震慑之术,和尚便忙碌起来。

先在拳民中挑选肌肉健壮的一百个,再从红灯照里挑选十个貌美的,最后,还把大学士刚毅也纳入队伍。

准备完毕。

端王问他:“何时攻打教堂最吉?”

大和尚掐指算了半天,答:“今日下午三点最吉。”

端王又问:“如何前往?”

大和尚很镇定,道:“骑王爷的马。”又道:“备大刀一把。”

中午,和尚跳上马,舞着大刀,朝教堂冲去,其他人步行在后,刚毅大学士也不例外,跑的气喘吁吁。

到了教堂附近的西安门内,和尚下了马,附近店铺早已被义和团抢劫一空,找了间当铺坐下,等下午三点到来。

旁人立即送上一壶酒、一盘菜,和尚也不客气,边喝酒,边吃菜,还看着手下众人微笑。

将近三点钟,和尚喝完最后一口酒,出门,上马,舞着刀,带领众人向教堂冲去。同时叫人扔火把进去。

教堂立即以枪声回应,将最前面的肌肉男和美貌女孩打倒,大师兄们转身就跑,剩下的女孩又被踩死不少。

和尚依旧舞着刀,喊道:“起来!起来!不要装睡!”

刚喊完,就被一枪打中脑袋,身子一晃,又被几枪打中胸口,栽下马来,马上就死掉了。

剩下的人跑的更快了,刚毅年纪太老,跑到西安门,扶着墙喘气,门口看热闹的老头,不知道他是宰相,笑道:“你老先生如此年纪,也学此道,何苦呢。”

大和尚的尸体被拳民一直拖到西安门外,才敢停下来。

人问:“大法师如何?”

答道:“法师睡着了,我们用咒唤醒他。”

但是,直到将和尚拖进端王府,脊背上满是血痕,脑袋上、胸口冒出的血都了,也没醒来。

也许,法术真的不管用了。

进攻的方向改为地下,挖地道埋地雷。

这时已经是7月18日,终于有了进展,地道的地雷爆炸,炸塌了两栋房屋,埋葬了100多个教民和一个教士。

接下来几天,地雷四处爆炸,更多人死亡。

北堂里的饮食也供应不足了,6月29日之后,教堂每天杀一匹骡马,煮进粥里,直到牲畜全被杀光。8月初,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教士们只能祈祷天主降下粮食来。

让北堂里的人略感欣慰的是,进入8月以后,义和团的进攻频率明显降低了,清军也低调了很多,只在晚上,才发射几枚炮弹,而且完全没有准头。

一位参观过清军炮队作战的人,在日记里写到:

他们在墙根铺着席子,有躺在席上做梦的,还有的正在吃东西,喝酒的,聊天的,如果你不知此时的形势,还以为他们的任务是守大炮。

偶尔,看守大炮的士兵也会实战。有人睡累了,醒来,慢慢走到大炮前,摸摸炮管,说:“有点凉,再来他几下。”别的炮兵走到炮前,也摸一下,回道:“是凉了,那就来几下?”然后就点火,大家捂住耳朵,放了五六炮,又各干各的去了。

△清军炮队。(修改,删去年代)终于到了8月14日。

早上8点,洋人联军进入北京城,攻占了顺承门。

9点,打开西安门。

义和团与清军在皇城内筑起两道街垒抗击。

一小时后,联军先后攻下两道街垒,进入北堂。

中午,联军击溃从紫禁城增援的义和团与清军,占领西华门。

清军武卫中军、武卫后军,及庄亲王载勋统辖的虎神营、神机营的马步队、火器营炮队等,四散奔逃。

义和团孤军作战,被围困在西安门内,最后趁着夜色,在皇城宫墙上挖了一个大洞,才逃出生天。

这一天,义和团和清军死伤600人以上,联军各死伤10人。

至此,攻打北堂战斗结束了。

洋鬼子的神,打败了义和团的神,正如一位传教士总结的那样:

“那个夏天,留给人最深刻的、一生难忘的印象,是上帝的力量无处不在,最终的结局就是上帝的意志。”-End-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唐东杰布出生在后藏昂仁日乌齐地方。年轻的时候发下宏誓大愿,要在雪域高原湍急的江河上架设一座座铁索桥。那个时候,修架铁索桥谈何容易。有人嘲笑他是彩云里跑马,石板上耕田,干脆给他取一个外号叫‘尊珠仰巴’,意思是疯喇嘛。他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而是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努力着。终于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

  • 急需超感人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哑夫妻他是个哑巴,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话,却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她是他的邻居,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她一直喊他哥哥。他真像个哥哥,带她上学,伴她玩耍,含笑听她叽叽喳喳讲话。他只能用手势和她交谈,可她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从哥哥注视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欢自己。后来,她考上了大学,他便开始拼命地挣

  • 求小时候听到的一则中国古代故事(重赏)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有一对兄弟,父母都去世了,剩下兄弟俩,哥娶了媳妇,媳妇心眼很坏,分家的时候要了全部的家产。弟弟什么都没得到,就和哥哥说:“那你给我一袋种子吧。”坏心眼的嫂子就把所有的种子都放在水里煮了以后才给弟弟。可是有颗种子没被煮到,掉到锅台上,就被弟弟拿走了。春天的时候弟弟把种子都种下去上,但是就只有一棵发了芽

  • 名将之间的对决,关系到数以万计人的生死存亡,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老战争电影《挺进中原》不知有多少人记得?剧中敌酋“白建业”的原型就是白崇禧。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引发敌人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的震动,个别胆小的富商甚至开始南迁了,而原本负责“进剿”的“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率领23个整编旅又师久无功,常凯申终于坐不住了,1947年11月初亲自致电白崇禧,请他主持大

  • 中国古代都有那些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阪泉之战黄帝vs炎帝第一场战争仅存于神话2、牧野之战商vs周可考证的第一战3、长平之战秦vs赵最后一个能独立抗秦的国家衰落4、雁门之战李牧vs匈奴第一次大规模以步制骑5、巨鹿之战楚vs秦5万40万破釜沉舟,不用说了6、彭城之战楚vs汉3万60万骑兵的妙用7、井陉之战韩信vs赵3万20万置之死地而

  • 除了赤壁之战,历史上还有哪些经典的火攻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两军交战常借助自然的力量,最常用的是水和火。谈到火攻的战例那是太多了,如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都是由火改变战争的结局。官渡之战袁绍在军力上是占有绝对优势,后来曹操听从叛逃过来的许攸的建议,一把火把袁绍的军粮烧的一干二净,导致袁绍军心慌乱,曹操一举打破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夷陵之战刘备借为关羽报仇进攻东吴

  • 求红色经典故事的读后感,要原创,一千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红色经典影响我最近社会上燃起了一股“红色经典”热,上至机关单位下至普通老百姓。学校里学生们积极诵读红色经典诗篇,大街小巷的人们也都在传唱红歌。而我,却想到了小萝卜头,他身在监狱里,可是却渴望念书,最后刻苦读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8个月时与母亲徐林侠一同被关在了渣滓洞看守所。

  • 古人打仗为何要先找理由?都有哪些著名的讨伐檄文?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师出有名,打仗必然要有一个由头,不然不免会落人口实。我想到的就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代表汉武帝征讨唐蒙时做的《谕巴蜀檄》。《谕巴蜀檄》是一篇政府文告,缘自使臣唐蒙出使西南夜郎中时,曾征发巴蜀吏卒扰民,引起当地百姓大惊恐,于是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往责唐蒙,并代表朝廷谕告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帝之意,以安定

  • 红色经典的读后感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点亮心中一盏明灯———《林海雪原》读后感在众多红书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是曾经我和爸爸一起观看过的电视剧,但《林海雪原》这本书是我第一次阅读,带着以往的回忆我翻开书。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

  • 读红色经典有感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点亮心中一盏明灯———《林海雪原》读后感在众多红书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是曾经我和爸爸一起观看过的电视剧,但《林海雪原》这本书是我第一次阅读,带着以往的回忆我翻开书。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