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只有在上千年农耕文化环境中才能得到如此高的抬举。
此书为骚情的文人提供了最大的矫情空间。
文人矫情骚情是有历史性的。
外国课本描绘红楼梦的故事梗概:高墙大院内,世袭贵族家一个游手好闲吃饱了撑的闲的蛋疼的花花公子与一帮少女打情骂俏的故事。
红学家把历史的、哲学的、社会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所有能想到的元素都与红楼梦和曹雪芹扯到一起,多数人认为曹雪芹就是贾宝玉,以贾宝玉的人生经历,能有那么高那么大的格局吗?
过度吹捧红楼梦,应该与文人的特点紧密相连,上千年的科考,考的都是八股文,八股文就相当于今天高考当中的作文,历史上的考试制度是从来不涉及自然科学的,更不涉及工程类的科学,上千年考试制度将所有从事智力活动人的思维都集中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推敲和构造上。两千年的农耕文化,再加上上千年八股文的考试制度,造就了今天文人哼哼唧唧无病呻吟娇柔造作虚张声势卖弄文笔装腔作势矫情骚情的庞大基因。什么逻辑、体系、严谨、自然、工程、科学的元素,基本不在文人的素养与视野内,农耕文化狭窄的视野绝出不了杰克伦敦、海明威、斯坦贝克等这类对自然有着深刻理解与体察的作家,所以古人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见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造就了我们文化当中对自然缺乏认知与敬畏的习性,少了自然这个最重要的维度,所有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视角都是坐井观天。
肯定是三国的历史价值更高,但三国演义内涵的时间和社会场景跨度过大,难以想象一个作家对其真实度把握的程度,而施耐庵的水浒传就不同了,水浒传所有故事的描绘都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总体,从底层到上层,基本描绘的体系性时空的连续性可靠,所以水浒传除了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以外,起码基本内容还是靠得住的,最重要的,他是历史当中真实的一段存在。
反观红楼梦的格局,仅从一个完全生活在封闭系统里的公子哥儿贾宝玉和一帮丫鬟小姐关系的角度,来透视整个历史和社会,这是不是有点扯淡的事情?
红楼梦有一点是非常值得人尊重的,就是曹雪芹花费了毕生的精力仅写了一部书,而且没有写完,所以在文笔方面达到的登峰造极地步,确实令其他小说难以忘记项背。
贾宝玉三岁多的时候,元春就教会了他上千字,常见的古诗基本都己通读,所以曹雪芹的语文底子原本就异常的厚实。
《战争与和平》算不算历史小说?有多少桥段是虚构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所写的是一八一二年俄罗斯人民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为主要内容。这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小说写了俄法战争中的申格拉本,奥斯特里斯,波罗金诺拿三大战役,描绘了库图佐夫,拿破仑等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历史事件。小说还广泛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年社会的,家庭的,城市与乡村的真实生活图景。从小说所囊括的历史活动而言,《战争与和平》完全算得上一部历史小说。但又区别于一股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因为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表面现象上的观察与叙述上,而是深入社会历史的纵横交错中,从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中,从人的心理行为中,深刻而具体地揭示了历史人物的活动的真实意义。写出了一系列历史与人物的相互复杂关系,把广阔丰富的历史生活与复杂独特的个人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个人的心理成会与社会事件不可分离的社会心理。因此,无论是库图佐夫或拿破仑,从亚历山大一世到士兵和农民,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极然不同的。这就是使得历史人物具有心灵史的真实性内容。
《战争与和平》既有历史事件的广泛性。客观性,又有人物活动的具体性,心理活动的辩证性。既有战争的残酷性。又充满着对和平生活的欢乐,既有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又有英雄气概的豪迈。写的是宏伟的历史画面,却又对生活细节刻画入微,表现了作家的杰出的艺术才能。
《战争与和平》艺术上的真实性,来源于作家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周密性考察,为了写好战争的地形条件,作家曾亲临当年的战场,走访过经历战争与革命中的老一辈人。在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根据亲属和家庭有关成员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加于提炼和改造。鲍尔康斯基老公爵形象原形来自作家的外祖父,玛丽亚小姐原形来自托尔斯泰的母亲。而罗斯托夫伯爵的原形是根据作家的父亲,而娜塔莎的形象来自对作家小姨子的艺术加工,在安德烈,彼埃尔二个形象塑造上,作家是把自已的生活特点及性格兴趣投入到他们们身上…。总之书中不少人物形象出自作家所熟悉所掌握的真实人物,作家在写作中充分依靠现实生活的素材,进行提练加工而成,这就使得作品更具有丰富的真实感!
当然,依据作家的历史观,作家在对拿破仑所作的描绘上,极力给于无情的讽刺和嘲笑,拿破仑是个“矮小的人肥大的胸脯““圆肚子”和短而粗的大腿。作家特别强调了拿破仑的狂妄自大,傲慢无礼,自命不凡的一面。这几乎有些失真。但托尔斯泰这样贬低和潮讽拿破仑也有一定的理由,因为拿破仑对俄国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托尔斯泰不能不对拿破仑的侵略扩张野心,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潮笑!
再说,文学作品既来自生活,又是作家对生活的提炼加工的产物,仅仅摹仿真实,是不够的,文学作品是真实与虚构的统一,是作家凭借智慧才华进行的诗意性创造的成果。
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中,无论是真实和虚构,尽显示了作家巨大的艺术创造性,这是不容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