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潜伏》中民国的广播没有那么多信号转播塔,余则成真能接收广播信号么?

《潜伏》中民国的广播没有那么多信号转播塔,余则成真能接收广播信号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3/12/12 20:11:09

民国时期,很多地下工作者都选用无线电广播传递情报。长距离传输,更安全,更稳定,更可靠。双方提前约定好用那本书对照密码,广播里说的数字代表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

抗战时期,日军为了阻止我方用此方法传递情报,限制沦陷区人自由使用收音机。就算允许使用的地区,也要人为破坏信号接收装置来限制收音机的信号接受范围。

民国时期,虽然没有那么多的信号转播塔,但是,也没有那么多信号干扰源。只要假设好十几米高的无线电发射塔,就能覆盖几千公里范围。

而且,民国时期的收音机以进口为主,主要是美国货。而美国生产的台式收音机一般能接收三千英里(这个距离基本能接收全国的信号)之外的电波。国产的收音机一般用的也都是进口部件,只是在国内组装,所以性能也不错。

所以,不用担心余则成收不到信号,只要约定好调频就行。

(文/勇战聊历史)

用广播传递信息,一直是情报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手段,直到今天仍使用。

最早的广播于1906年诞生在美国,从此广播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二战前后,由于广播的广泛普及,各国情报部门开始使用公开的广播电台传递情报。

广播信号传输,常用有中波与短波两种,短波信号传播利用大气层能反射电波的原理,经多次反射后可传输到很远的地方,不像中波信号那样需多个中继站转承。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当时就是使用短波发送信号的。从此,延安的声音传送天下……

余则成利用广播接收组织的信息,是他任职军统天津站之后的事情,即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当时,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的技术与设备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了,余则成能收听到延安的广播已不是难事。

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利用广播传递信息与情报,仍是当今许多情报部门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2000年,韩朝双方实现首次首脑会谈后,双方曾约定不再使用广播对双方潜伏的间谍传递情报。但由于后来双方的关系再度紧张,双方又恢复了对潜伏间谍的广播。2016年29日0时45分(韩国时间凌晨1时15分),平壤广播出“向第27号探险队员留远程教育大学的数学复习作业”,随后念出一串数字……韩国媒体就大肆报道,认为朝鲜方面又在唤醒潜伏在韩国的间谍,一时间,搞得两国关系颇为紧张的。

对滇西抗战,你知道多少?

1944年夏秋之际,中国正面战场一败涂地,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集中了五十一万兵力,从黄河之滨横扫湘桂,使得“抗战领袖”蒋介石不由得惊呼:“八年抗战之险恶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正在这败报连连之际,滇西方向传来了捷报,中国远征军歼灭滇西之敌,打通了中印公路,援华物资再也不用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了,使得举国上下悲观失望的气氛一扫而光,国府高层对坚持抗战胜利增添了一丝信心。

滇西反击战背景滇西是42年5月被日军侵占的,其目的是截断中国国际交通线占领龙陵和腾冲,继而控制怒江,盘踞滇西的日军是日军56师团。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建立,主要任务是进入缅甸支援英军作战,但是随着战局恶化,大部分退回了云南,一部分进入了印度,退入印度的改称为中国驻印军,退回国内的名称不变,下辖两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和第二十集团军,其中第二十集团军下辖周福成的53军和方天的54军,远征军司令官陈诚1943年去职,由卫立煌继任。

今天重点讲一讲在滇西反击战中表现优异的53军,这是一支全面抗战7年以来,东北军所属部队唯一一支保持相对完整建制的部队,53军在武汉会战以后奉命守备洞庭湖,军长万福麟升任20集团军副总司令,军长由周福成接任,于1943年编入中国远征军序列,经湘西横穿滇黔两省,长途行军三千公里到达滇西整训。不久获得美式装备,并由美军干部训练团整训,武器装备换装后的53军配属榴弹炮营一个,105榴弹炮12门,师属山炮营一个,步兵团配属战防炮连一个,步兵营配属火箭排一个,“巴祖卡”火箭筒两具,迫击炮排一个,八一迫击炮两门,重机枪六挺,步兵连配属轻机枪九挺,“汤姆森”冲锋枪18支。六零迫击炮6门,火焰喷射器1具。从军到连配备完整的无线,有线通讯器材,如此精良的武器装备使得53军火力和作战能力极大加强。

由于20集团军司令长官霍揆章长期压制非嫡系出身的53军,经过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斥责有所收敛,因此饱受窝囊气的53军上下决心以勇往无前的姿态回报卫长官恩泽,全军上下群情激昂。

1944年4月21日,卫立煌一声令下,20集团军作为攻击兵团强渡怒江,向高黎贡山以及腾冲日军发起攻击。宋希濂的11军团作为防守兵团固守怒江东岸,一线各师分别以加强团强渡怒江策应攻击兵团,同时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配合作战。

强渡怒江53军作为20集团军左翼于4月26日在弥渡,云南驿输送至保山以北老营街进入攻击准备位置,5月11日佛晓开始强渡怒江,用百余只橡皮舟轮番强渡,对岸日军凭借怒江天险在高黎贡山东侧筑有坚固工事,以密集炮火进行疯狂阻击,53军一边强渡一边以密集火力猛烈还击,经过极为惨烈的战斗强渡成功,在西岸取得立足点。并于5月15日佛晓击溃唐习山,大坪子之敌,占领日军盘踞的高地,但是正面马蹄山之敌仍然顽强抵抗,激烈的争夺持续了七八天,战至5月24日,349团终于攻克马蹄山高地,53军一部抽调战车营插入日军侧背,截断日军补给线,再经过三四天的猛攻,日寇死伤累累,我军也复出较大伤亡。

攻克高黎贡山怒江防线突破以后,日军采取逐次抵抗的策略意图消耗我军兵力,并在4000公尺的高黎贡山主峰阵地阻击我军前进,53军从唐习山,大塘子推进,羊肠小道崎岖而行,又遇到连绵阴雨,部队极为艰苦。以二路纵队攻击前进,打打停停历经六七天苦战。随后346团挑选精干小队从右方攀登悬崖,迂回日军侧背,突然发起攻击,敌寇守军惊慌而逃,6月11日高黎贡山南齐公房阵地终于被我军攻克。130师越过高黎贡山直达江苴街,由于日军在此盘踞已久,工事坚固,担心不利于作战,暂时退回高黎贡山。53军军长周福成闻讯立即命令部队强攻江苴街,经过激烈战斗攻占守军阵地。随后周福成下令撤去130师师长职务,由副师长王理寰继任。数日后54军攻克北齐公房,收复明光,瓦甸,中国军队得以在龙江东岸形成对腾冲的攻击态势。

血战腾冲日军不甘失败,令56师团在芒市东北展开,并增调第二师团在芒市西南策应56师团。这个第二师团正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力部队,兵员主要来自仙台市,被誉为“仙台武士”,对于东北军53军来说正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7月11日前后,53军,54军各攻击部队开始发起攻击,53军担任左翼攻击军,54军发起右翼攻击。截断腾龙公路,击溃并俘获日军后勤部队。为了扫除攻城障碍,53军必先歼灭南来凤山之敌,战斗打响53军以极为猛烈的炮火轰击来凤山,美空军出动轰炸机配合作战,经过两日激战攻克来凤山,53军乘势逼近腾冲城垣。

腾冲城墙高达三十多米,厚十余米,修建有半永久性工事,53军116师以步炮兵火力掩护工兵进行坑道作业,8月2日我空军轰炸机飞临腾冲上空猛烈轰炸,116师工兵立即爆破,在南门东侧炸开缺口,步兵奋勇冲击登城而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工兵营副营长范甫江在城垣缺口壮烈牺牲。8月3日佛晓我军攻入城内,展开了巷战,部队伤亡甚巨,在后侧担任境界任务的130师调来增援加强攻势,54师,36师,198师也增强攻击兵力,北面是54军,南面是53军,北面多果园空地,南面房屋高大,据点林立,53军每前进一步必须炸药爆破,而日军据守顽抗,战斗空前惨烈。美空军再次投入战场取得制空权,日军渐渐开始不支,大势已去。日军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刨腹自杀,其他官佐全部战死。残部1600人垂死挣扎。直至9月14日开始突围逃窜。130师390团跟踪追击将其全部歼灭。腾冲终于被我收复,攻城战长达四十余日。

霍揆章的诬告暗箭难防由于此次攻城作战,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章久以意图吞并53军这支历经磨难的东北军队伍,将攻城路线大部分据点都划归了53军的作战范围,使得53军前进极为困难,霍揆章据此密告蒋介石53军作战不力,蒋介石随即令司令长官卫立煌彻查此事,卫立煌深为53军的遭遇愤愤不平,回复蒋介石查无此事,诬告的霍揆章无言以对,溜到昆明养病去了,53军官兵再次逃脱了被吞并收编的命运,因此官兵上下对仗义执言的卫立煌感激涕零。人人效命,全军上下摩拳擦掌为国奋战,这也为后续53军的精彩表现埋下了伏笔。

一路先锋,迂回敌后日军在芒市略加抵抗后,退守遮放,53军于11月14日开始攻击行动,担任对遮放之敌的侧背攻击任务,一路崎岖开进,运动虽然困难但是士气高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插到敌军背后,130师立即向遮放守敌北侧发起攻击,切断了滇缅公路,116师主力展开于130师右侧协同作战。日军向130师正面发起反击,双方反复冲杀,甚为惨烈。11月28日130师指挥所一度遭到日军袭击,29日我空军猛烈轰炸三台山,火光四起,激战至12月1日,53军将来劳山,红球山,老城,蚌哈等敌军据点攻克,71军随即正面发起攻击占领遮放。

日军退过中缅边境最后的据点畹町,做最后的挣扎,53军再次迂回至畹町以南,切断滇缅公路,黄杰的第六军,王凌云的第二军协同发起攻击,激战25个昼夜,1945年1月19日远征军攻克畹町,并继续追击占领了九谷。1月19日远征军与驻印军在缅北苗西汇合,1月22日116师346团沿着中印公路西进,与驻印军新一军38师在木组会师。滇西反攻宣告胜利结束。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滇西抗战中,发生在松山、腾冲、龙陵的三场战役具有标志性意义。今天就说说腾冲战役。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直逼腾冲,负责守卫腾冲的官员见势不妙,纷纷潜逃,就这样,近三百名日军轻松占领了腾冲,自此,怒江以西的大片土地皆已沦陷,抗战形势危急。中国军队与日军沿着怒江对峙了两三年。1944年中国远征军开始第二次远征,滇西战场成为主战场,同年5月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强渡怒江,开了反攻腾冲的序幕。

攻下一座设防的城市,首先要扫清的其外围的障碍,然后再进行艰苦的攻坚,攻入城市后再进行巷战,扫除残敌,只有完成这三步,才能算是完全攻下一座城市。而远征军在攻克腾冲时,每一步都进行得非常艰苦,首先,腾冲地形易守难攻,日军以城外的来凤山等地为防守重点,并在此地修筑了大量坚固的地堡工事,有些工事还可以直通城里,再加上腾冲城墙高而坚固,一般炮弹对城墙根本造成不了威胁,最重要的一点,日军还在城里修建了很多堡垒,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守城的日军只要坚守到10月底,援军就会到来,所以这股日军在面对远征军的猛烈进攻时,毫无投降之意,反而愈战愈勇。

中国远征军自渡过怒江后,一路披荆斩棘,日军从北向南溃散到腾冲,日军将这些溃敌与腾冲守军组成了一个2000多人混成联队,准备死守来凤山至腾冲一带,等待援兵到来。7月29日,远征军终于攻克来凤山,合围了腾冲城。战前,日军就疏散了城里的居民,只抓了一些印缅籍军夫和慰安妇留下来陪同参战。中国远征军为了保护这一座历史古城,并没有制定利用火力优势炸开城墙的作战方案,所以在攻城时士兵只能采用云梯攻城,面对日军的密集的火力,中国远征军死伤无数,三天过去了城墙还是掌握在日军手中。

这样肉搏式的进攻,换来的只是攻城部队无谓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终于派出重型飞机携带大型炸弹对城中守敌进行轰炸,从8月5日开始,美军14航空队的战机每日都对守敌进行地毯式轰炸,最终城墙被炸出了近20个缺口,8月20日,远征军突入城中,残酷的巷战开始了。

几百名日军残部利用他们两年来在城中修建的明碉暗堡仍然抵抗着我军的进攻,而远征军此时虽然装备良好,但是有大部分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战术运用上也相对呆板,在巷战中根本摸不着敌人的动向,再加上重庆方面的催促,20集团军只好加快进攻的步伐,投入更多的兵力,而冒死强攻只会加重部队的伤亡。截止9月14日,除少数投降的日军外,其他2000多名守敌皆被我军消灭,而远征军的伤亡至少在日军的5倍以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战争史上有哪些事情的发生,看起来很荒谬,但是事实上是很合理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2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野战部队一下子从九个纵队减少到四个纵队,总兵力骤减了10万人左右。而这种减少既不是部队调往其它解放区、也不是发生了战斗损失,居然是晋察冀军区主动进行的军队复员所致,是不是感觉有些匪夷所思?(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此同时,蒋军却在积极向四处运兵备战,有

  • 战争时期电台发电报的用电问题怎么解决?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有那种一次性的专门电台用电池,像饼干似的一片一片叠在一起封装,一组十片,方形圆角。要是偷出来一个,拿两根钉子边上一插面上一插,电线连接,可以带动一个收录机放好久音乐,当年部队上为了这事处分除名了多少无线兵。战时电台发报的电源就3个解决办法:1、用发电机或照明电网的电;2、用干电池;3、手摇发电机,用

  • 《战争与和平》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对人类文明有何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名著。作品气势磅礴,是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前后耗费十余年的光阴,本书于1865年到1869年出版。《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主要内容:故事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

  • 世界上最短的荒诞派小说是什么呢?拜托各位大神?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无论是恋爱还是交友能聊到一起太重要了他总能接上你抛给他的点并且又抛回来一个有来道去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快乐也有自己的寂寞有万千心事不知如何诉说人生漫长总要找一个合适的人一起度过每个人匆忙为生活奔波愿意懂你的人确实不多人海茫茫你一直在人群中漂泊没有人读懂你眼神

  • 求一本以战争为背景的感人爱情故事或者亲情故事的书,不要现代的垃圾小说,要有艺术文学价值的,感谢万分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与和平飘静静的顿河强烈推荐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讲男女主人长达六十年的爱情纠葛,将战争、瘟疫和其他灾祸巧妙穿插,非常感人特洛伊遗址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10万大军横渡爱琴海,包围特洛伊城。但特洛伊地势险要,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而且特洛伊也早已联络各友好邻邦,结为同盟,向希腊人反击。战争已打了9个

  • 提灯女神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里,带领着38名护士奔赴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战地护理事业;在少校军官的不屑神情下依然没有惧怕,而是正视少校军官的眼睛说出自己的道理;士兵们因为南丁格尔的行为所感动,在南丁格尔巡视病房,身影到时,以亲吻她的身影以示自己的崇高敬意;南丁格尔创建第一所正规护校;双目

  • 荒诞派的作品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荒诞派文学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于五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统治西方剧坛长达二十年之久,七十年代初走向衰落。荒诞派戏剧absurdtheatre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 那些主题歌是因为战争的故事写出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Europa描述欧洲大陆历年征战,锻造无数英雄的历程themass弥撒战歌德军装甲部队用过它作为军乐,其本质上属于中世纪的一首史诗性质的歌曲,含有浓重的战争意味征服天堂1492个人不太喜欢,但旋律好听,它描述的是西方对美洲原住民的“征服”,是罪恶的战歌Rageofsparta传说中的诸神之战,战神的

  • 关于鸦片战争关天培的故事20字以内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虎门之战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将士日夜守卫在炮台上,孤军奋战。关天培说:“我们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他们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大部分人壮烈牺牲,关天培身负重伤,仍挥剑与敌人搏斗,直到中弹倒下。定海之战中,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总兵率部下用简陋的武器阻止敌人进攻,打到最后一刻,全都为国献

  • 国外战争故事110字急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有很多,希波战争时期的三百勇士死守温泉关、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古罗马人一波三折地与汉尼拔战斗的故事,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圣女贞德解奥尔良之围等。上面的都是真实的故事还有的是没有确切证据的如:亚瑟王反抗入侵者(应该是撒克逊人,这个由于是神话不确定)的故事。《战争与和平》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