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文学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于五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统治西方剧坛长达二十年之久,七十年代初走向衰落。荒诞派戏剧absurdtheatre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sardus)(耳聋)演变而来,在哲学上指个人与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其艺术特点为: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代表作家及代表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美好的日子〉(1961)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大小手术》,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热内的《女仆》(1947)、《阳台》(1956)、《黑人》(1958)爱德华阿尔比《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卡夫卡《骑桶者》、《变形记》、《城堡》
有关外国战争的小故事
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再与她讲话。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
成吉思汗在战争中的故事
扎木合联合其他部落攻打铁木真的时候,铁木真在夜间士兵操练时让每个士兵点燃3个以上火把,扎木合的探子看到后大惊失色回报说铁木真的部队不计其数.塔塔尔族毒杀了铁木真的父亲,当时骗其父喝下毒奶的是一个只有车轮高的孩子,于是多年后当铁木真消灭了塔塔尔族后下令杀掉其族内所有比车轮高的男子.扎木合与铁木真还是联军的时候问铁木真联军部队应该驻扎在河边还是山下,铁木真知道扎木合是讥讽自己,意思是自己带来的大都是羊,而扎木合带来的都是战马,于是愤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