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关抗战爱国的小故事

有关抗战爱国的小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46 更新时间:2023/12/24 8:23:37

1、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2、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

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毛主席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3、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4、民族英雄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人,壮烈殉国。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5、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鬼子发现上当后,非常生气和惊恐,又看见王二小正准备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刹那,鬼子用枪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

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琳琅故事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中华儿女奋力抗战、爱国爱人民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一、杨靖宇1940年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江东边大森林进发,但不幸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寇的包围圈里,与敌人周旋五天以后还没突围,这时情况危急,杨靖宇果断的叫大家分开走。杨靖宇把战友安顿好后,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坐探发现,面对敌人的

  • 爱国人物的故事有吗 ?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

  • 既然无线电发报机需要电才能工作,那么在抗战时八路军的无线电是怎样工作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问得好,无线电发报机工作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在野战条件下,主要依靠两种方式来提供电源:第一,干电池。无线电发报机都有匹配的干电池(下图),不过不是反复充电的那种,有点像今天的5号干电池那样,多节一次性使用,用完就没电了。八路军在敌后进行武装斗争,这种发报机电池就非常宝贵。一方面,若无特殊情况,一般都

  • 世界上著名的探险家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

  • 民国时期的电台信号能发多远?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答:关于中国的电台,就要从广播事业说起。中国广播事业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为中国境内首座电台。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标志着中国广播事业拉开大幕。然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 人类为什么要战争?战争是怎么发起的?战争带来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人类的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人类发起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利益,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第二,围绕利益之目的,千方百计地找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由一方发起攻击,而另一方不甘愿屈服,这样便由舌战发展到武力战,最后就形成了战争。第三,战争不论是输赢,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呼唤人类不要相互残杀,

  • 鲁迅的《故事新编》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的历史小说集,出版于1936年,共收人小说8篇。作品取材于历史、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及事件,在历史与现实的互映中,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正气,鞭巧了民族败类的丑恶行径。《补天》取材于女蜗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东方圣母的崇高形象。《奔月》取材于长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巧的英雄气概、正直性格和孤寂落寞

  • 抗战剧中出现日本鬼子军官使用无线通话的设备,怎么做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坑战剧中出现日本鬼子军官使用无线通话设备?这很正常啊,电台本来就是无线通话没备,你见过谁家的电台拉几千公里的电线?至于无线通话设备,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了,民间的收音机有叫戏匣子的,也有叫无线电的,军队就叫无线电通讯。各国坦克部队在二战初期都装备了电台,装甲部队行动快速,各装甲车辆间的通讯也没

  • 战争电影中使用的武器都是从哪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看战争片,经常为炮火连天,子弹纷飞的画面所震撼,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不禁疑问,这些武器装备,枪械弹药难道都是真的不成,比如抗战中经常使用的三八大盖,现在成为了文物,难道能拿出来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对枪支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任何个人任何单位都必须严守规矩,不能乱来。当然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就管的比较

  • 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荒诞文学,例如卡夫卡《变形记》里人变大甲虫,这一情节的荒诞性,突现了一种大胆的想象,却也是对生存现实的隐喻。这也是体现了他的某些文学理念:“巴尔扎克手拐上有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而我(卡夫卡)认为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由此,他与父亲的冲突写到《判决》里,主人公跳河自杀,在《饥饿艺术家》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