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我呱呱落地,1992年乔丹刚打完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从此,乔丹声名鹊起,不可一世。此后,他进入了两次三连冠的征程。但是作为一个91年出生的农村孩子来说,那个年代电视也还没有彻底普及,有电视的人家最多也就两个台,一个中央一套,一个地方台。因此,想看乔丹打球那是不可能的,他的故事只局限于人们口口相传,因此他的神奇也更加的被神话,而且由于受乔峰的影响我一直觉得乔丹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一个爱国的故事就因乔丹到底是哪国人而爆发。
故事发生在小学二年级。由于那个年代中国乒乓球不可战胜的神话愈演愈烈,对小孩子的冲击也很大,很多小孩因此更加疯狂的迷恋上了这个运动。我们每天下午放学都会打乒乓球打到很晚才回家,那会家里对孩子的管教都比较松,因此晚回家家长并不管只要不错过晚饭时间!
至于这个爱国冲突到底具体是怎么上升到拳脚相向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记不大清楚,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天天一起打乒乓球的小朋友打完球在回家的路上却因为一个篮球运动员而干了一架,总之记得几句对话是这样的。
乔丹打篮球真厉害!我那个小伙伴如是的说。
嗯,是啊,真厉害,可是他是哪个国家的人呢,我想是中国人……因为乔峰也姓乔啊……小孩子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他不是中国人!他坚定的说,由于我们急于回家,累的气喘吁吁。
他是,他就是中国人!小时候在我的观念里,所有的英雄都应该是中国人。
于是,一杆杠就这么的在两个小孩子间抬起来了,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两人都急眼了。没错,我们两个干了一架,然后不知输赢,但我想总有一个赢家,只是不记得了。现在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觉得这件爱国运动发生的太有意思了。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原副行长。
张富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以赫赫战功为中国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复员转业后,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克己奉公、为民造福。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1948年3月,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他先后参加了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等战役。每一次战斗,他都是突击队员,先后炸毁敌人4座碉堡,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其中在永丰战役中,他带领突击组与敌人近身混战,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头皮受伤,继续作战,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孤军奋战持续到天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获机枪两挺。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1次、军一等功1次、师一二等功各1次、团一等功1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1955年初,张富清面临复员转业。他打听到,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他二话没说,便把工作地选在了来凤,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刚到来凤城关粮油所工作时,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回家吃饭,加班是经常的事。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任三胡区副区长,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他首先动员妻子孙玉兰辞去三胡供销社公职,减轻国家负担。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报考机会,张富清动员儿子放弃,下乡到万亩林场当知青。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主动下到最偏远的高洞片区,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80年代初,张富清到建行工作后,白手起家,盖起了办公楼,开展“拨改贷”业务,由他经手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
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他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选择最便宜的晶体。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让子女们安心工作,88岁时高位截肢后,张富清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95岁高龄的他,至今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节目。
从复员转业的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对子女也只字不提。60多年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直到2018年底,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张富清才拿出尘封64年的勋章、报功书、立功证等军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