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哪些爱国的故事?

有哪些爱国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3/12/24 8:23:57

1991年我呱呱落地,1992年乔丹刚打完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从此,乔丹声名鹊起,不可一世。此后,他进入了两次三连冠的征程。但是作为一个91年出生的农村孩子来说,那个年代电视也还没有彻底普及,有电视的人家最多也就两个台,一个中央一套,一个地方台。因此,想看乔丹打球那是不可能的,他的故事只局限于人们口口相传,因此他的神奇也更加的被神话,而且由于受乔峰的影响我一直觉得乔丹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一个爱国的故事就因乔丹到底是哪国人而爆发。

故事发生在小学二年级。由于那个年代中国乒乓球不可战胜的神话愈演愈烈,对小孩子的冲击也很大,很多小孩因此更加疯狂的迷恋上了这个运动。我们每天下午放学都会打乒乓球打到很晚才回家,那会家里对孩子的管教都比较松,因此晚回家家长并不管只要不错过晚饭时间!

至于这个爱国冲突到底具体是怎么上升到拳脚相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记不大清楚,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天天一起打乒乓球的小朋友打完球在回家的路上却因为一个篮球运动员而干了一架,总之记得几句对话是这样的。

乔丹打篮球真厉害!我那个小伙伴如是的说。

嗯,是啊,真厉害,可是他是哪个国家的人呢,我想是中国人……因为乔峰也姓乔啊……小孩子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他不是中国人!他坚定的说,由于我们急于回家,累的气喘吁吁。

他是,他就是中国人!小时候在我的观念里,所有的英雄都应该是中国人。

于是,一杆杠就这么的在两个小孩子间抬起来了,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两人都急眼了。没错,我们两个干了一架,然后不知输赢,但我想总有一个赢家,只是不记得了。现在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觉得这件爱国运动发生的太有意思了。

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原副行长。

张富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以赫赫战功为中国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复员转业后,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克己奉公、为民造福。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1948年3月,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他先后参加了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等战役。每一次战斗,他都是突击队员,先后炸毁敌人4座碉堡,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其中在永丰战役中,他带领突击组与敌人近身混战,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头皮受伤,继续作战,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孤军奋战持续到天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获机枪两挺。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1次、军一等功1次、师一二等功各1次、团一等功1次,被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人民功臣”奖章。

1955年初,张富清面临复员转业。他打听到,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他二话没说,便把工作地选在了来凤,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刚到来凤城关粮油所工作时,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回家吃饭,加班是经的事。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任三胡区副区长,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他首先动员妻子孙玉兰辞去三胡供销社公职,减轻国家负担。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报考机会,张富清动员儿子放弃,下乡到万亩林场当知青。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主动下到最偏远的高洞片区,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80年代初,张富清到建行工作后,白手起家,盖起了办公楼,开展“拨改贷”业务,由他经手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

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他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选择最便宜的晶体。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让子女们安心工作,88岁时高位截肢后,张富清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95岁高龄的他,至今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节目。

从复员转业的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对子女也只字不提。60多年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直到2018年底,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张富清才拿出尘封64年的勋章、报功书、立功证等军功证明。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关抗战爱国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

  • 有哪些中华儿女奋力抗战、爱国爱人民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一、杨靖宇1940年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江东边大森林进发,但不幸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寇的包围圈里,与敌人周旋五天以后还没突围,这时情况危急,杨靖宇果断的叫大家分开走。杨靖宇把战友安顿好后,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坐探发现,面对敌人的

  • 爱国人物的故事有吗 ?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

  • 既然无线电发报机需要电才能工作,那么在抗战时八路军的无线电是怎样工作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问得好,无线电发报机工作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在野战条件下,主要依靠两种方式来提供电源:第一,干电池。无线电发报机都有匹配的干电池(下图),不过不是反复充电的那种,有点像今天的5号干电池那样,多节一次性使用,用完就没电了。八路军在敌后进行武装斗争,这种发报机电池就非常宝贵。一方面,若无特殊情况,一般都

  • 世界上著名的探险家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

  • 民国时期的电台信号能发多远?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答:关于中国的电台,就要从广播事业说起。中国广播事业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为中国境内首座电台。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标志着中国广播事业拉开大幕。然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 人类为什么要战争?战争是怎么发起的?战争带来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人类的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人类发起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利益,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第二,围绕利益之目的,千方百计地找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由一方发起攻击,而另一方不甘愿屈服,这样便由舌战发展到武力战,最后就形成了战争。第三,战争不论是输赢,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呼唤人类不要相互残杀,

  • 鲁迅的《故事新编》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的历史小说集,出版于1936年,共收人小说8篇。作品取材于历史、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及事件,在历史与现实的互映中,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正气,鞭巧了民族败类的丑恶行径。《补天》取材于女蜗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东方圣母的崇高形象。《奔月》取材于长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巧的英雄气概、正直性格和孤寂落寞

  • 抗战剧中出现日本鬼子军官使用无线通话的设备,怎么做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坑战剧中出现日本鬼子军官使用无线通话设备?这很正常啊,电台本来就是无线通话没备,你见过谁家的电台拉几千公里的电线?至于无线通话设备,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了,民间的收音机有叫戏匣子的,也有叫无线电的,军队就叫无线电通讯。各国坦克部队在二战初期都装备了电台,装甲部队行动快速,各装甲车辆间的通讯也没

  • 战争电影中使用的武器都是从哪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看战争片,经常为炮火连天,子弹纷飞的画面所震撼,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不禁疑问,这些武器装备,枪械弹药难道都是真的不成,比如抗战中经常使用的三八大盖,现在成为了文物,难道能拿出来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对枪支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任何个人任何单位都必须严守规矩,不能乱来。当然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就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