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赵子龙是不是被“吹”出来的?

赵子龙是不是被“吹”出来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48 更新时间:2023/12/18 3:51:22

看你怎么理解,客观的讲,赵云是蜀汉不可多得的良将,是有政治远见的大臣。

关于赵云,现如今有两种极端的评价。一种认为赵云顶多就是保镖头子,杂牌将军,被演义吹的出神入化,实际上一无是处;另一种认为赵云是文武双全、百战百胜的无敌将军,甚至是三国第一名将。

我们来逐条梳理,首先从大部分人讽刺赵云职位低的观点来说。

刘备取得荆州之后,封关羽为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张飞为征虏将军、宜都太守,赵云为偏将军、桂阳太守,从职位上来说,赵云在武将集团仅此于关、张。

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封关羽董督荆州事,张飞以征虏将军领巴西太守,马超以平西将军督临沮,黄忠为讨虏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魏延为牙门将军,此时除关羽、马超军职高于赵云外,其他人与之持平或者略低。翊军将军的名号为刘备专门为赵云所创,“翊”通“翼”,表达了刘备对赵云寄予了翼赞王室的厚望,这个封号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想起后世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刘备取得汉中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被封为前、右、左、后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此时关张马黄军职全部超过赵云,但其他人与之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

蜀汉正式建国后,关羽、黄忠已经逝世。此时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军职上高过赵云,此时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刘备做皇帝时间短,并没有记载其他人获得更高的军职。刘禅称帝后,赵云迁为镇东将军,此时魏延为镇北将军,蜀国武将集团其他人官职均低于二位(顾命大臣李严后来才升迁为前将军、骠骑将军)。

所以,从军职履历来看,蜀汉阵营除了魏延,并没有谁能够有明显的优势取代赵云的位置,假如魏延后期没有被杨仪等人污蔑造反,我觉得陈寿很可能会把关张马黄赵和魏延合传。

再者,五虎大将并不是演义首创的说法,事实上,先是有了《蜀书关张马黄赵》合传,后来才有说书人的五虎大将的说法。因此,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说是演义吹嘘的。如果非要说演义吹嘘,那也只是把赵云的名次从第五提到了第三。

此外,赵云有突出的战功,演义中的“长坂坡之战”、“截江救阿斗”、“汉中之战偃旗息鼓退曹军”、“北伐之战”等都有史实可考,演义中甚至忽略掉了赵云独领一军入西川的描述,所以说赵云的军事能力是比较突出的。另外赵云还在刘备占领益州、刘备东征的时候大胆进谏、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远见,所以,范光宙《史评》:然则云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岂名将云乎哉?

因此,赵云属于蜀汉集团创业一代第一阵营的武将,名位军功低于关张马黄,但赵云的政治见识和军旅生涯要高于关张马黄,所以,陈寿把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的做法是比较公正客观的。

引言“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后世的三国迷们把蜀汉抬的很高。三国前十的名将,蜀汉一家独占了半壁江山,可五虎上将真的有那么厉害吗?特别是赵云,真有那么神乎?

赵云

记得在笔者之前的文章曾说赵云在刘备心中“不入流”,不少人吵翻了天,可见小说里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神乎其神的描是多么得深入人心。

注意,笔者这里所说的“入流”仅是在《三国演义》小说里五虎将之间的对比,赵云的大部分故事不过是小说家杜撰。《三国志》里只记载了一次赵云领军作战,那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独立率一支偏师作为疑兵来牵制曹魏主力。

“五虎将”的真实战力值所谓的蜀汉五虎将又有多少属实?实际上,正史里并没有五虎将的说法,刘备汉中称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杂牌将军)。

赵云单骑救阿斗

再来看其它五虎将的战力值:

五虎将之首关羽并没有“温酒斩华雄”,华雄是孙坚所杀,历史上也没有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拿的出手的战绩是水淹七军,但水分也不小,史料记载:“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于禁战败更大的原因是赶上自然灾害,倒了血霉,关羽捡了个大大的便宜。你看张辽以七千战败孙权十万大军,战绩大不大?但人家只敢“威震”个逍遥津,不敢“威震华夏”。

至于张飞、马超,好像也没打过什么像样的对手。五虎上将里含金量最高的其实是黄忠,因为黄忠斩夏侯渊,那是真事,夏侯渊实力不弱,还是在老爷子一把年纪下。

当然,《三国志》并不一定是历史,但它至少比《三国演义》客观。笔者这里谈的也不是历史,而还是从小说《三国演义》里找到赵云究竟在刘备阵营里的地位如何。有些人,你给他说历史,他给你讲演义,你给他讲演义,他给你说历史,总爱混淆视听,故正史里的赵云,下文里不再介绍。

赵云在刘备心中“不入流”赵云在刘备阵营地位如何,《三国演义》的一些侧面描写也可以看出:

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里,

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

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

周善见张飞上船,提刀来迎,被张飞手起一剑砍倒,提头掷于孙夫人前。

夫人大惊曰:“叔叔何故无礼?”张飞曰:“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

但孙夫人遇到张飞就一样了,你看书里是怎么写的:

夫人曰:“吾母病重,甚是危急,若等你哥哥回报,须误了我事。若你不放我回去,我情愿投江而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就是对比下的尊卑秩序,张飞是手足,赵云是家奴,只是个保镖,虽然这段不是出自刘备之口,但赵云地位究竟如何也可见一斑了。

有人说赵云能做保镖,是刘备对他的信任,更显得其能耐大,但笔者认为说这话的,不是好莱坞谍战大片看多了,就是太过天真。赵云要是真有那么牛,刘备何不把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再说,人往高处走,赵云肯定也不会满足于只是一个家臣角色,想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但是他实在是没那个能力。

孙夫人

办事能力不足,刘备心生间隙实际上,赤壁之战后,刘备曾给了赵云一个机会,让他去取桂阳郡,结果赵云是怎么干的?

桂阳太守赵范听说赵云来了,直接就投降了,而这个赵范事后想要和他拉上关系。在欢迎宴上,赵范想用美人计和赵云拉上关系。赵范的哥哥刚好死了,嫂嫂樊氏寡居,于是赵范想把樊氏介绍给赵,但赵云直接给拒绝了,而且还非常的愤怒,当初训斥了赵范。然后两方闹掰了打了起来,虽然最后赵云赢了,但这事肯定给刘备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两军交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人家太守有意和你搞好关系,你不领情就算了,还当众训斥人家。不懂变通,不懂政治,孺子不可教也,看来将来也没有什么前途。

赵范的美人计

当面顶撞,得罪同僚,赵云的情商很低还有一件事情也能看出赵云的情商很低。当年刘备攻破成都后打算犒劳一下手下的将士,文武百官也是翘首期盼,非常高兴,可是这个时候赵云跳出来反对。

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赵云表示自己不要,还要别的人也不要,这可就犯了众怒了。刘备为了自己的形象,所以只能尴尬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赵云

结语@江枫月夜:内不得主公重视,外不得同僚支持,赵云不得升迁也是情理中的事。至于后来诸葛亮用赵云,也是因为蜀汉人才凋零,无人可用,诸葛亮不得不为之。从诸葛亮宁可用马谡守街亭,而不用赵云这件事上是不是说明在诸葛亮心中赵云不如马谡?

赵云虽然没有取得多大功绩,但却是五虎将里活的最久的一个,而且是寿终正寝,正常死亡,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智慧。

一家之言,并不客观,你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我是@江枫月夜,喜欢的朋友,欢迎点个关注吧!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三国演义》、《三国志》等

赵云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赵云与对手打平的战斗中,换做关羽或张飞出手,能打赢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一生中单挑未分胜负的三次,到底是哪三场单挑?赵云戎马一生,驰骋疆场,身经大小数十战,未尝败绩、未受一伤!一条龙胆亮银枪,一匹照夜玉狮子,赵云所到之处,无论是遭遇敌将拦路,还是冲入卒林兵海,赵云基本都是一枪刺死,或者生擒活捉。纵观赵云一生,刺死麴义、高览、朱然、韩德等大小战将二十三人,力压周仓、李

  • 楚汉战争中,对刘邦贡献最大的三个人为何死的惨不忍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帮助刘邦打天下而不得善终者有好几个,但贡献最大的三个人中只有死一个,就是韩信。1.三大功臣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 《左传》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左传》以说理劝谏见长,然我更爱其描述战斗之文,不仅场面生动,也可以隐约看出《孙子兵法》原是凝聚了众多先人之智慧。暂取几篇来论述之。前714年,郑庄公大败戎人。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

  • 赵云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战,本是惨淡收场,为何变成了神勇无敌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在正史上,赵云军旅生涯最后一战是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那年。当时诸葛亮想突袭祁山,于是采用暗度陈仓之计,明面上宣称自己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与曹魏大都督曹真的大军周旋。由于赵云是疑兵,并不是主力,双方兵力有点悬殊,赵云对抗曹真的大军很有压力,但由于赵云一直将所有能掌

  • 古文中说的大战三百回合,一回合是怎么计算的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骑马用冷兵器交战,双方来回马头相交一次为一回合。三百回合就是三百次来回。哈哈,千万别当真,所谓“大战三百回合”,不过是宋代以后说书人的“噱头”而已。“古文中”,其实除了文学作品之外,没有类似记载;而且,明清以前的文学作品中,也没这么说的。“大战三百回合”,一定与现在说的“撂地儿”这种说书的表演形式有

  • 三国演义小说里面,有几个武将能把赵云吊着打?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开什么玩笑,在《三国演义》里不要说吊打赵云,就是能击败他的人都没有。在《三国演义》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武将排名,一个武将的武艺高低,一般是以他战平或者击败的武将为依据。赵云刚出场时不过是一个少年,不过却已经能和袁绍手下的大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文丑此后曾经击败徐晃,其水平在演义中也是属于顶尖层次。

  • 鲁庄公与曹刿的故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鲁庄公与曹刿的故事,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在战争的问题上,君臣虽然指挥不一,但是,鲁庄公能及时配合曹刿的战场天才指挥!因此他们构成了非常经典的故事。先论鲁庄公能广开言路,唯才是用,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一线,深入实际,甘当配角。让能人掌军,用能人决心坚定,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并善于向内行请教,

  • 左传中哪些典故为后世后人所引用?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多行不义必自毙,言不由衷,风马牛不相及,先声夺人,无以复加,鞭长莫及,疲于奔命,病入膏肓,有备无患,断章取义,数典忘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腹之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贪天之功,马首是瞻,宾至如归,包藏祸心。爱鹤失众,比喻因小失大。拨本塞原,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班道固,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

  • 解放战争中,五大野战军哪个最擅长打攻坚战?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辽沈战役发起前的1948年8月,林彪之所以对大军南下北宁线顾虑重重,其实就是有四平攻坚战失利的阴影,担心东北野战军久攻不克,会遭到华北和沈阳之敌的东西夹击,从而使全军陷于被动。要知道,东野炮兵纵队可是携带单程油料开到辽西的,确实有一定的冒险性。后来的结果是攻锦战役比较顺利,东野五个纵队加6纵17师,

  • 长坂坡一战,曹操下令活捉赵云,许褚张辽等九大将为何不出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之战是赵云的成名之战,也是赵云的巅峰之战,赵云为了救援刘备的夫人和唯一的儿子,面对五千曹军,毫无惧色,七进七出杀向曹军大营,一路过关斩将,兵来杀兵,将来斩将,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成功地救出阿斗。赵云在此战前,其实并不出众,尽管他有很多的战绩,比如五六十回合战平了河北名将文丑,一个回合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