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争中双方激战时,出现过哪些诡谲的事件,至今都让人难以理解?

战争中双方激战时,出现过哪些诡谲的事件,至今都让人难以理解?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86 更新时间:2023/12/31 17:53:14

淮河涨水,似乎一切中都是天意,又是人谋。

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改为重点进攻山东和延安。面对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毛主席决心进行战略反攻,此次反攻是从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的一次战略规划。

毛主席分析局势之后,决心出兵蒋介石最薄弱的中原地带,而占据中原就需要立足大别山,所以毛主席决心让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大别山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南扼长江,东摄南京,西逼武汉,直接威胁蒋介石南京政权,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接到毛主席任务的刘邓首长,于1947年6月30日渡过黄河,而后又率领部队在黄河给蒋介石摆起了迷魂阵,趁蒋介石率领大军在黄河沿岸忙活的时候,刘邓大军已经大踏步南下,直到大军渡过汝河,蒋介石才如梦初醒的发现刘邓大军的目标是大别山。

刘邓大军渡过汝河之后,进入大别山就只剩下一到障碍淮河。过了淮河,刘邓大军就可进入大别山,然而此时并不很轻松,因为蒋介石的大军已经逼近。

淮河是敌占区,蒋介石的军队调动迅速,他得知刘邓大军渡过汝河之后,急忙命令敌四十师、七师、五十八师、十师等十几个师和旅紧紧地跟在后面追,其中曾在汝南埠南边堵击刘邓大军的敌八十五师已经到达彭店,离淮河仅30公里,正在猛烈地向后卫十六旅四十六团进攻。

淮河是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中原是条大河。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这条河的高水位期,而在刘邓大军度河的时候又连下了几天雨,淮河的水位高涨。为了确定大军能否顺利渡过淮河,刘帅提前赶到淮河沿线观察水情。

此时李达已经在附近乡亲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十几条小船,但是光靠这十几条小船是不足以保证大军迅速渡过淮河。形势已经万分紧急,刘帅问十八旅政委李震问:“河水真的不能徒涉吗?”李震说:“河水很深,不能徒涉。”因为李震刚刚派遣侦查过,汇报给他的都说不能徒涉,所以他的回答很肯定。

刘帅又亲自到淮河上测量,就在测量的时候,刘帅看到上游有人牵马过河,这证明淮河完全可以徒涉,他立马让李震赶快转告李达参谋长:“不要架桥了,叫部队火速从上游徒涉。”

李达迅速组织部队在浅水区放上浮标,大军就这样有序的过河。并将所有船只留给了后续的阻击部队,保障他们能渡河。当国民党吴绍周带领的八十五师后脚赶到后,他也命令部队立即徒涉,不料人马一下水,还没到河心,就被河水卷走了。吴绍周忙让部队停止过河,望着淮河,不禁仰天长叹。

这件事报告给国民党中央后,国民党军统帅部方面也感到很惊疑。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在8月29日日记中记道:“追击刘伯承各路国军均为淮水所阻。据云:刘军渡淮河系徒涉,国军一到即涨水,可亦奇矣!刘部进入大别山,陈赓部进入伏牛山,已形成犄角之势,从此中原无宁日矣……”

刘邓大军渡过淮河之后,淮河的水位就迅速升高,这不能说是天意,但是也却为诡异的事件。而更重要的是人谋,若非刘帅等人的快速决断,刘邓大军也不能如此迅速的渡过淮河,所以说这是天意,也是人谋。

(1)经典的战争故事及内容:

毛主席和胡宗南追兵相距不到一百米,居然没被发现。1947年6月,毛主席从延安撤离后转战陕北,带着胡宗南的人马不断地在黄土高原泡蘑菇。彭总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则连续几次胖揍国军,胡宗南除了得到延安一座空城,就是接连损兵折将。

胡宗南气急败坏,命令手下悍将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领4个半旅在毛主席身后穷追不舍。当时保护毛主席的只有四个连,整个“昆仑纵队”连毛主席、周总理、纵队司令员任弼时等领导同志、参谋人员带作战部队一共就一千出头。很快,至为危急的时刻到来了。

6月初,国民党军在美军侦察机的协助下,确定了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大约在靖边县王家湾村,胡宗南如获至宝,当即密令刘戡率领三万多人马偷袭王家湾。

转战陕北时期的毛主席

因一个多月前,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红色间谍”熊向晖被派往美国学习,中共中央竟还不知道国民党的偷袭计划。6月8日,刘戡所部沿秀延河北进,其先头部队一个团2000多人到了距离王家湾不足10里的寺湾村时才被我军发现。

这时,不要说“昆仑纵队”的人数远远敌不过国民党军,就连中央警卫部队的整体装备都十分落后。有的连队每人一把驳壳枪加3发子弹,有的一发也没有,有的步枪甚至连撞针都没有,只能当个烧火棍,有一部分战士的主要武器竟然是大刀。

眼看硬打起来肯定要吃亏,毛主席等人只能连夜转移到小河村,6月10日清晨,中央纵队刚刚进村,国民党部队就已经占领了王家湾,离小河村还是只隔10来里路。刘戡在王家湾捡到了一份署名“李德胜”的信笺,知道毛主席就在附近,他如同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命令手下继续不要命地四下搜索。

这一天,国民党中央社发布新闻:

据陕北前线消息,国军数万人6月9日从延安向北扫荡,一路上势如破竹,共军已无力抗击,毛泽东一行冒雨逃窜,国军在搜索中发现毛泽东的坐骑跌落山下,毛泽东生死不明。

6月10日晚,“昆仑纵队”连夜撤离小河村,继续向西北转移,夜里部队走的全是陡峭的山路,又不能打火把,十分难走。为了安全起见,纵队司令员任弼时下达了三条命令:第一不准说话;第二不准打火抽烟;第三把牲口的嘴用绳子捆住,不让它叫。

昆仑纵队司令员任弼时

当队伍走到月亮山山峁时,突然停了下来,由于一片漆黑,向导也搞不清楚路线,中央的部队转来转去,竟然和国民党的追兵迎头撞上。打头的战士们眼看敌人就在对面的山岗上。

双方离得太近,这边直接就能看到对面山上敌人打起的火把,甚至可以听到国民党哨兵的喊话声。这边只要稍有响动敌人立刻就会发现,那就完了!

这时,久旱无雨的陕北竟然又罕见地下起了大雨,狂风大作,月光都被乌云遮住了,敌人竟然没察觉解放军的踪迹。任弼时急忙组织部队掉头往回走,走到半夜,队伍来到一个名叫墩儿梁的山梁下,前卫部队又与一股夜袭的敌人不期而遇。

本来任弼时计划的行军路线是要越过墩儿梁继续往西走,没想到敌人正好顺着山梁往东搜索,这下不偏不倚,又是狭路相逢!

幸亏走在前面的侦察员十分机警,眼看敌人尖兵穿着雨衣,打着手电筒搜索而来,他一声不响,悄悄趴下来没有惊动敌人。但是这次“昆仑纵队”真的陷入了绝境,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任弼时当机立断:所有人下山沟!一千来号人的队伍悄悄下到沟底,等待着自己未知的命运,头顶上一百米开外就是敌人的大部队,踩落的石子哗啦啦掉下来砸到头上,队伍里所有的牲口都被套上笼头,如果惊动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警卫部队指挥员随时发出准备战斗指令,队伍悄声敛息,都趴在沟底,身体紧贴在岩石上。战士们子弹上膛,手榴弹拉出弦来,做好了和敌人拼命,掩护毛主席逃走的最坏打算。

毛主席在小河村和前委工作人员合影

这支敌人的大部队有两三千人,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有过完,还不时用手电筒往山梁下面探照。不过万幸的是,由于风雨实在太大,国民党军队什么也看不清,什么都没听到,就这样直愣愣地和毛主席一行人擦肩而过了。

光秃秃的墩儿梁下不但没有一个避风躲雨的地方,就连一块可以坐的石头也找不到。当时任前委作战参谋的刘长明回忆说:

毛主席想抽烟,他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个烟,哎,一想起来,这里面不能抽烟,这个情况下,一露火光,敌人就发现了,所以鼻子闻了闻,又放到口袋里去了。

忽然,敌人像是发现了什么,吆喝着开起枪来,震耳的枪声划破夜空,子弹打在沟底的石头上溅起一串串火星。所幸的是,敌人只是虚张声势,天黑路滑,雨急风大,这都帮了“昆仑纵队”的大忙,敌人始终没有发现山梁下面里有人,于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天亮以后,雨也小了,中央前委一共才走了10多公里路。6月11日早晨,中央前委来到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天赐湾,暂时摆脱了敌人,并于6月16日又回到了小河村。

刘戡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一马平川而且没什么隐蔽物的黄土高原上,毛主席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回国民党军队已经扫荡过的小河村安营扎寨。

1947年6-7月,毛主席在小河村部署了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伟大战略决策,同时,命令陈粟大军转战鲁西南,陈谢兵团南渡黄河,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与著名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基本内容,通过艺术的想象和集中,概括了比三国时期远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小说从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统一全国为止的100多年的史事,其间着重描写了大约半个世纪魏、蜀、吴三国的纷争和兴衰过程。《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

  • 奥德赛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奥德赛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奥德赛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希腊人中最睿智者奥德修斯,在经历了20年的流浪生活之后,最终回到自己故乡的故事其中一个精彩故事,就是奥德修斯在回到故乡之后,在神的帮助下,杀死了自己妻子的求婚者,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与王宫

  • 古代战争为什么感觉骑兵很厉害,对付骑兵不是一根长棍子的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答:二十多年前,曾在全球票房大火的“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里,一段把多少“业余军事爱好者”看得血脉喷张的剧情,正是“长棍子打骑兵”。影片里那位“苏格兰大英雄”,面对英格兰国王麾下那支武装到牙齿的“三百重骑兵”,果断祭出了“长棍子打骑兵”的战术。这群连盔甲都没有,穿得破衣烂衫的起义军,硬是抄起长棍子

  • 古代打仗时,对方武将出城迎战单挑,为什么不直接用弓箭将其射翻了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个好问题。对方武将来叫战,当然可以用弓箭来射,甚至可以改变战争进程。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名将薛仁贵所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这是说,当时唐朝在和九姓铁勒打仗。铁勒的兵马号称数十万,就派了几十个人“来挑战”。薛仁贵直接“发三矢,射杀三人”,其他的人见状立马就投降了(《旧唐书》)。之后

  • 中国古代战争电影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谢悟空邀。关于中国古代战争场面的电影,近代有很多。那种冷兵器时代的”血战争沙场,马儿裹尸还“的镜头,随着现代日益科技化的特效,让人们看了之后不禁激动万分。在这里,我就给大家推荐几部自认为不错的古代战争片。一、墨攻。讲得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群雄争霸。当时的强国赵国击败燕国,因此决定先拿下夹在

  • 求几部欧美经典古代战争史诗电影?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亚历山大大帝》(古希腊著名君主,人类古代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家,从马其顿一直打到恒河边)《斯巴达三百勇士》(希腊勇士抵抗波斯两万大军)《特洛伊》(希腊神话)《亚瑟王》(英国古代传奇)《勇敢的心》(古代苏格兰人反抗英国统治)《圣女贞德》(英法百年战争)《最后的兵团》(罗马帝国的覆灭)《百夫长》(罗马帝国

  • 你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是哪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是抗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十四年,时间长,手段残忍,下手之凶狠,实行三光政策,中国历史悠久,战乱不断,发生过许多残酷的战争,伤亡惨重。有些战争,比如安史之乱,比如元末的混战,造成的伤亡和破坏虽然很大,但因为持续的时间很长,范围很大,破坏的冲击力和残酷性都被稀释了。所以,某些节点上的一次性战役,比如长期

  • 有哪些关于古代行军打仗的电视剧或网剧?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推荐一部古代行军打仗的电视剧《楚汉传奇》,由高希希导演,陈道明、何润东、秦岚、段奕宏等主演,讲述了秦朝末年,天下纷乱,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最终汉朝统一天下的故事。推荐的理由有以下三个:1.剧中的行军打仗拍的真实震撼。剧中的打仗场景真实,有千军万马对阵的壮观场面,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等,拍的都很真实

  • 哪些发生在古代战争中的巧合,让你感到不可思议?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淮海战役中,粟裕能够完胜杜聿明,在陈官庄消灭杜聿明的三个兵团三十万人,除了三军用命,将帅齐心之外,那场神奇的大雪的功劳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徐州的邱清泉,李弥兵团和孙元良兵团又奉命向南进攻,企图重新打通徐蚌线,但是打了几天,发现解放军防守严密,打不动,再打下去有可能这三个兵团都要被葬

  • 在抗疫战斗中,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白衣天使,解放军武警战士,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无私贡献的精神,值得人们信赖尊敬。白衣天使们!一线奋战的勇士们,他们都是我们可敬,可爱的人们!也不能忘记那些捐款捐赠的奉献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