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电视剧《红箭》的剧情是历史吗

电视剧《红箭》的剧情是历史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43 更新时间:2024/1/23 15:44:03

艺术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红箭》以石门情报站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原型改编,讲述了敌我双方斗智斗勇、险象环生的谍战故事。该剧与1992年陈宝国、赵奎娥夫妇主演的经典8集电视剧《石门情报站》一脉相承。不同的是,《石门情报站》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而《红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红箭》在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虚构情节和“主旋律”元素,人物设置更加复杂,人物冲突更加激烈,通过对剧本的打磨构造了精彩的故事,增强了全剧的可看性。据导演陈亚洲介绍,该剧更加注重营造真实的谍战气氛与新鲜的剧情桥段。

太原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战争?

古人说到太原的军事地理环境,称其为“四战之地,攻守之场”,这是因其地理位置处于中原和草原衔接过渡地带所决定的。农耕文明时代,拥有广袤土地资源的中原,本来就是兵甲撞击最密集的区域;再加上草原民族不断南下劫掠,中原政权与马背部落争战频仍,则更加剧了遭“强胡”“北逼”的并州战乱情势。

因此,古代并州战事频度之密、幅度之大、烈度之强,都达到十分罕见的程度,而“踞天下之肩背”的古太原作为并州中心,被推至攻防双方长期反复较量厮杀的前沿就成为天注定。

发生在太原这座军镇内外的大小战争不可胜数,但其中的6次战争关乎太原城的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古太原最富戏剧性的战争,是发生在公元前455-前453年的春秋晋阳大战。这场晋国智、赵、韩、魏“四卿”之间兼并大战的起因,源自晋国执政者智伯强命各卿族献地销藩,但遭到晋阳赵氏的坚决拒绝。智伯于是联合韩魏攻赵,约定事成瓜分赵氏土地。不料在智伯引水灌城、晋阳危在旦夕之际,赵氏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实现了赵韩魏转身攻智的逆袭。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大战,以智伯的头颅变为赵襄子的酒器结束。晋国失去最后的政治强人,赵韩魏放手肢解了晋国。晋国分崩离析,又导致地缘政治制衡坏损,西邻秦国趁机坐大,中国由此进入长达253年的战国时代。

古太原最旷日持久的大战,是发生在西晋时的晋阳保卫战。这场令人心悸的战争持续了10年之久。东汉大丞相曹操在太原周边安置匈奴5部后,至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匈奴大都督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建立匈奴汉国。改了姓氏的匈奴人当年就发动了对晋阳的进攻。并州刺史刘琨顽强抵抗,历经守城、筑城、失城、夺城、再失城的拉锯争夺,最终晋阳仍被匈奴汉国占据。此战尤为悲壮的是,在明知西晋已亡、父母被杀的情况下,刘琨踞一片孤城喋血坚守,使匈奴汉国南进乏力,襄助东晋得以延祚江东,使得华夏赓续长存。

古太原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战争,是发生在十六国时期的北周攻晋阳之战。北周与北齐相互攻伐,最后北周攻破北齐别都晋阳和邺都,实现了北方统一。“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诗句中流露出周师进入晋阳城的兴奋,那是因为腐化加荒唐的北齐王朝的垮掉,是人民盼望已久的事情。《隋书》载,北周武帝宇文邕兵临城下,北齐后主高玮正携宠姬冯小怜在一个叫“三堆”的地方围猎。高玮本欲回师迎敌,但小怜执意再猎,导致“因而国灭”。宇文邕临走下令拆毁“华侈过度”的北齐别都,晋阳城这回输得没骨气、没尊严。

古太原最酣畅淋漓的城市防御战,是发生在唐安史之乱时的太原保卫战。至德二年(757年),叛军首领史思明率兵10万来攻太原,北都留守李光弼率5000兵马御敌。李光弼指挥军民深沟高垒、坚固城防,并赶制10万砖坯以备城坏之补。他还创制出抛石器,叛军在巨大飞石砸击下恐惧后退。李光弼创造唐代“地道战”,地道从城内挖到城外,一直挖到敌人大营下方,在假意和谈间訇然地陷,太原守军乘乱掩杀,一战毙敌过万。李光弼太原保卫战的胜利,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为平定安史之乱、维护大唐疆域完整奠定了基础,成为安史之乱8年中至关重要的一役。

古太原最令人痛惜的大战,是发生在宋初的赵光义灭北汉之战。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后,立即开始了荡平十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宋太祖所向披靡,诸小国大部望风而降。但唯独盘踞太原的北汉政权,凭借辽军驰援,承受宋开宝元年(968年)、二年(969年)、九年(976年)3次重击岿然不倒。赵匡胤郁郁而终,赵光义继承其兄遗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伐太原,终迫北汉献城出降。为防范太原再次成为割据势力雄起的根据地,赵光义下令迁民焚城,次年又引汾水灌城,使有1500多年建城史的晋阳古城化为焦土。

古太原最惨烈的大战,是发生在宋末的靖康太原保卫战。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统帅宗翰率西路军攻太原,太原知府张孝纯和副都总管王禀顽强阻击。靖康元年(1126年),久攻不下的宗翰驰赴河南与东路军会合,行至泽州(今山西晋城)接到宋钦宗割让太原等3镇的消息,即返回受降。太原人拒绝怯懦圣旨,宋廷只得发兵来援,但被围城金兵击溃。金兵使用“鹅车”狂攻,糠秕充饥的守城军民舍命抵抗了4个多月,金兵终于破城。王禀背负宋太宗的画像突围,身负重伤后投汾河自尽。暴怒的金兵纵马把王禀遗体踏成肉泥,太原城军民惨遭屠城。太原失陷后111天,东京汴梁被金兵占领。

铁血之城太原此后还经历了蒙古铁骑、明军袭营、李自成农民军巷战、清军西洋大炮轰城等大大小小的战争,连带它更早经历过的抗击匈奴、五代割据政权更迭等等一系列战争,不仅书写成一座城烈焰灼天的战争史,也铸成这座城无惧牺牲、英勇不屈的城市性格。

太原被称为“四战之地,攻守之场”,号称“天下第一坚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著名战役数不胜数,尤以徐向前元帅指挥的太原战役最为著名。

徐向前元帅指挥的太原战役是一场十分特别的战役,在近代军史十分罕见。

太原战役基本情况时间: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参战双方:国民党军队(晋绥军团)、中国人民解放军

结果:太原国军守军被全歼,太原解放

参战兵力:国民党军队12万人,解放军8万25万人

伤亡情况:国民党军队12万人,解放军4.5万人

双方指挥:国民党军队阎锡山,解放军徐向前

太原战役的基本特点太原战役是两个山西人的对决阎锡山和徐向前,最终徐向前元帅以超强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指挥艺术,完胜山西老乡阎锡山,解放太原。太原战役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历时特别长(8个多月)一般认为,太原战役自1948年10月5日开始,至1949年4月24日结束,持续时间6个月,但整个太原战役经历了“四停三打”的过程,加上中间的休整期,战役时间长达8个月,几乎等于三大战略决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加起来的总时间长!

二、两次建立前敌委员会1948年10月,徐向前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前敌委员会书记,周士第为副书记,徐向前、周士第、陈漫远、胡邦为兵团前敌委员会委员,这个前敌委员会指挥了太原战役的初期和中期战役,当时包围太原的解放军兵力约8万人,少于国军的12万人。

1949年3月,平津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命令向太原方面补充兵力,使得太原前线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25万余人,并成立太原前线司令部,徐向前任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为副司令员,罗瑞卿为副政委,陈漫远为参谋长;同年4月3日,又组成以徐向前为书记,罗瑞卿、周士第为副书记,陈漫远、杨得志、杨成武、李天焕等8人为委员的太原前线总前委,指挥太原战役的后期战役。

三、战场竟有鬼子出没1945年8月,抗战刚刚结束,阎锡山便与侵华日军高层达成密谋,日本同意“寄存武力于中国”,把一些不甘失败的日本军人留在山西,帮助阎锡山训练军队、指导构筑工事,甚至直接编队打内战,这些日本人大概有8000人,被编为“陆军暂编独立第十总队”,今村方策担任总队长。

但历史证明,无论是阎锡山,还是残留的日本侵略者,都无法抵挡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这些鬼子兵在战斗中伤亡惨重,总队长今村方策服毒自杀,最后70多人没有自杀的勇气,乖乖投降当了俘虏。这群出现在解放战争战场上的鬼子兵,成了一幅奇特的历史画面。

三、战斗特别激烈,伤亡特别惨重

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阎锡山对此长期苦心经营,付出巨大心血,准备死守太原。

为了应对解放军的进攻,阎锡山专门设立“碉堡建设局”,让残留在山西的日军发挥善于构筑工事的特长,指导帮助国军凭险构筑纵深防御体系。太原城外,各种名目繁多的碉堡地堡多达5000多座,各种结构(从1层到5层不等的)、各种形状(晶字形、倒品字形、圆形、方形,菱形,半月形、梅花形)、各种材质(砖碉,石碉、钢筋混凝土碉)、各种类别(班碉、排碉、群碉、炮碉、伏地碉、杀伤碉)的碉堡地堡,看的人眼花缭乱(小日本挖洞挖坑的功夫不得不服,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岛屿战,就吃尽了日本碉堡的苦头)。

阎锡山叫嚣要“血战到底,死保太原”,并于1948年8月23日发出一封“未梗手令”称:战场倡议投降者杀;无命令后退者杀;主动放弃阵地者杀!

阎锡山的命令不是闹着玩儿的,侍从参谋解兆义、步重炮团长肖利锋、守碉司令郝志中、姜啸林等数十名倒卖军火、临战脱逃和作战不力的军官被就地枪杀,摆明了要杀一儆百。

守城战中,防御一方原本就占据地利优势,何况解放军缺少足够的攻城重武器,敌军又破釜沉舟,负隅顽抗。这种情况下,太原战役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1948年10月中旬的中期作战中,解放军突袭占领牛驼寨阵地,敌军不肯放弃,集中100多门山炮和榴弹炮对主阵地进行狂轰滥炸,一天之内发射1万多发炮弹,致使阵地上弹坑遍布,壕沟碉堡不复成形,地面松土盈尺。后来,敌军发动疯狂反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来回易手达十余次之多,加上其他三座要塞争夺战,一战便歼敌1万余人,我军伤亡8500多人。

到了后期的围攻太原城阶段,战斗激烈程度更上一层。

太原城自古以来就是历代统治者重点经营的城池,一向以城池坚固、城墙坚厚著称,被称为“天下第一坚城”。阎锡山经营下的太原城墙周长24里,城墙厚达15米,城墙上遍布碉堡群等防御工事,足以环绕全城,不留死角,其中防御最严密的地段自墙头而墙根,居然有7道火力网。

1949年4月20日,徐向前下令对太原发起总攻,22日肃清全部外围据点,24日,太原城墙被大炮炸出十几处突破口后,解放军涌入城内,发动冲锋,但敌军仍不放弃抵抗,依靠房屋隐藏掩饰,与我军在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经过4小时的浴血奋战,终于攻克太原全城。

此前的3月29日,阎锡山已经乘坐飞机逃往南京,放弃了被他统治27年的山西。被同为山西人的徐向前打败,不知阎锡山对这位山西老乡有何评价?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徐向前事后回忆说说,解放太原之战是他一生中最受煎熬的一场战役。整个太原战役过程中,徐向前元帅作为前线总指挥,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居功至伟。

徐向前制定了太原战役的指导方针,即“围困、瓦解、军事打击”。他把“围困、瓦解”作为攻打太原的作战方针,敢于通过少于敌人的兵力,长期围城,逐步消耗敌人精力,不断瓦解敌军士气,最后发起总攻,尽量减轻我军损失。事实证明,这个方针是十分正确的。

太原解放后,大同守军见大势已去,接受我军改编。至此,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长达38年的统治。伟大的太原战役与三大战役一起,成为解放战争重要转折点之一,徐向前元帅的丰功伟绩也永远载入史册。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2018年世界军事大盘点,我国有什么进步?譬如珠海航展?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从珠海航展来看,首先就是歼-20正式服役了,过去几十年西方包括日韩这些国家,就战机而言对咱们都有跨代优势,现在这鸿沟给填了。这是非常巨大的进步,消除隔代差距表明我国战机设计制造、空军空战理论都是与时俱进,没有这一点就非常容易被动挨打。歼-10BTVC的亮相也非常惊人,矢量技术试验机参加国际航展,是证

  • 知道解放战争时期的小故事么?最好7、8句话,速度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我爷爷曾经跟随刘邓大军南下,他有个小故事就是过黄河时人都累死了,饭也没多少。伙夫就拿大白菜剁剁后用清水煮着吃。就这他们还吃的津津有味。那人啊,还一个劲的冲啊!生龙活虎的!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淮海战役时农民伯伯推着小轮车挑着粮食支援解放军寓言课上的预言刚从师范学

  • 京杭大运河上的传奇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汴河,亦即通济渠,在今河南省开封。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著名的空中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后来

  • 四年级关于小英雄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英雄王二小,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 二战期间的战斗机是如何在夜间进行空战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文章有点长,心急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最后一段的结论。在航空时代的早期,夜间飞行是极为危险的,飞行员即看不到地标,也难以辨别方向,甚至无法控制飞行姿态,只有借助有限的灯光信号和声音来感知飞行状态,在那种情况下连控制飞行都很难,更不用说相互交战了。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在夜间飞机本身也难以被

  • 二战中有哪些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整个二战中,无论同盟国还是协约国,为了彻底干挺对方都绞尽了脑汁。他们发明一种又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想出一个又一个歹毒的计谋。当钢铁和人类本身不能取得绝对优势的时候,这群二货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动物。无辜的蝙蝠珍珠港事变之后,莫名其妙挨顿揍的美国佬开始报复社会,他们悍然向日本宣战。并且一通横踢竖踹把

  • 世界历史上兵伐谋最经典的战役是哪一个,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意义重大的平津战役,无论是实施过程还是战役结果,在战争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主席在此战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不世之举,也是其军事生涯中的杰出代表作。辽沈战役结束后,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已发生了逆转,两个阵营的心态与士气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军已掌握了战争局势的主动权。此时,主席的目光也转向

  • 辽沈战役中的这些经典的故事,你知道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的127万人增加到280万人,且装备大为改变,攻坚能力有了提高。而国民党军总兵力则有战争开始的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其中用在第一线的只有174万人,且被我军分别牵制在

  • 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清明节都要去到一个地方,哪个地方叫榕树坪,因为种有一片榕树而得名。榕树坪里有一座孤坟,坟里住着一位革命烈士,他姓陈,是我们镇子上的人,因为表加革命,在解放前的一年牺牲在了战场上,最后回到故土,埋在了榕树坪。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又一年的清明节快到了,也许现在我们镇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