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什么是两圈一带

什么是两圈一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63 更新时间:2024/1/20 8:12:03

“两圈一带”战略引领湖北科学发展

时间:09:47:57来源:湖北日报【关闭】

湖北日报消息(记者曾遗荣)1月21日,湖北省举办全面推进“两圈一带”建设专题讲座,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刻理解“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宪生担任主讲人,作了题为《引领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对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学习的几点体会》的专题讲座。他在“两圈一带”战略的形成、战略内涵以及实施“两圈一带”战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均作了深入的阐述。

当前湖北省正在谋划编制“十二五”规划,李宪生指出,要把“两圈一带”战略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经过5年努力,为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主持讲座。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圈一带”重大战略部署的深远意义,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中做出更大贡献。

各市州政府、省直各单位、在汉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省直宣传系统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讲座。

相关报道:“两圈一带”战略大解读

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正在形成。

湖北日报报道(字曾遗荣图片杨发维威杨平)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圈一带”战略提出后,全省上下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为什么提出这一战略?什么是“两圈一带”战略?其战略实质是什么?怎么把握“两圈一带”战略?如何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这些都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月2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举办全面推进“两圈一带”建设专题讲座,“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发起者之一、战略实施的重要带头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他的报告不仅为人们释疑解惑,也厘清了中远期的发展路径,如同嘹亮的号角,激励着各地各部门凝聚共识、解放思想、开足马力、奋勇争先,把战略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以下为李宪生报告节录。

“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抓手在哪里?

实施“两圈一带”战略需要研究和解决哪些问题,是李宪生在1月21日在报告会上着重谈到的。

他说,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号角已经吹响。当前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全面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目标和任务,研究解决好四个重要问题。

一是坚持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实现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

尽管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已跨入万亿俱乐部行列,但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甚至与中部部分地区相比,湖北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下,绝不能把好与快对立起来,把开发与保护对立起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交通区位、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相对较好,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的任务较重。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压力,也是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动力。要通过关停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产能,通过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发挥湖北省汽车、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鄂西地区是华中华南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鄂西地区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立足于鄂西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旅游这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为切入口,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把鄂西地区发展推上快车道。

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城镇体系完备,是湖北省东、西两大区域联系的天然纽带。但是,这一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充分,产业竞争力不强,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主题,以发挥长江水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快经济带的新一轮开放开发,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轴。

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两圈一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三个板块简单相加。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既要统筹考虑,整合资源,又要彰显三个板块的个性特色。

要整体推进,从全省范围内考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对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排、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都需要按照“两圈一带”战略进行重新审视,重新梳理。比如“两圈”旅游业的有效对接,物流网点的优化布局,汽车产业链的有效延伸等。

要彰显特色,要依据各个板块的不同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武汉城市圈要突出“两型社会”建设的特色,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和“五个一体化”上率先突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旅游大品牌建设力度;湖北长江经济带要突出做好水文章,在产业聚集带、城镇连绵带和水生态保护开发上尽快见到成效。

要突出重点,就是强调“一主两副”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支持武汉提升聚散功能,加大对宜昌、襄樊的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其他地区发挥后发优势。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推进发展的有机统一,构建充满活力、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来推进战略的实施,营造敢闯敢冒、敢为人先、鼓励竞争、激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力争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

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搭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中部牌、试验牌、长江牌、生态文化牌等金字招牌。“两圈一带”战略把这些金字招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了很好的开放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以更加开放的理念、视野和胸襟,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区投资创业环境最优、开放度最高的地区。

四是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机统一,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发展的工作合力。

要明确政府职责。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抓好战略的执行和落实。

要强化市场运作。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绝不能干那些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必须自觉按市场经济规模办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两圈一带”战略: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的灵魂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能否把“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规划,对湖北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按照“两圈一带”战略谋划“十二五”基本思路。

谋划好基本思路是“十二五”规划能否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关键。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初步考虑,“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要较好地体现这么几句话,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圈一带”,推进绿色增长,加强创新驱动,实现共建共享,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围绕“两圈一带”是基本要求,也是重要前提。因为“两圈一带”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湖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谋划,是省委省政府对省情再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引领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推进绿色增长是“两圈一带”的基本内涵,也是国家赋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使命,还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我们必须用世界眼光和时代要求来谋划未来发展路径。

加强创新驱动是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根本动力,也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现实需要。与先进地区相比,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对湖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共建共享是“两圈一带”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建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实施战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享就是要让全省人民获得“两圈一带”发展的实际利益,分享推进“两圈一带”的精神成果。

二是切实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两圈一带”战略能否见到成效,关键要看转变发展方式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十二五”规划,要把握湖北省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新特征以及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新要求,认真研究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课题。

首先要确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湖北偏重的经济结构而言,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繁重,确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从湖北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市场空间大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加以培育,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汽车、钢铁、石化、装备等制造业在未来若干年仍然是湖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家电、建材等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改造提升并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三是突破性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顺应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挥湖北省综合交通优势,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

要找准扩大内需的结合点。进一步优化需求结构,形成投资、消费双拉动格局,是“十二五”期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逐步淡出,而扩大内需要求更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找到既能扩大投资又能刺激消费的新的结合点。为此,我们要按照“两圈一带”战略优化城镇布局,推动中小城市发展,加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以此推动扩大内需工作不断纵深发展。

要制约发展的关键点。资源能源、生态承载、环境制约等将是湖北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湖北缺煤少油乏气,成为制约湖北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发展清洁能源,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大生态产业。要充分用好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改革试验,以改革的办法发展中的瓶颈制约。

要把握共建共享的切入点。实施“两圈一带”战略,重在整合资源,贵在全民参与,实现共建共享。不仅圈、带内各市之间要实现资源整合,圈与圈、圈与带之间也要实施资源整合;不仅城市之间要实现资源整合,城市与农村之间也要实现资源整合。

三是围绕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加强规划策划。

一方面,加强省内规划衔接。武汉城市圈五个专项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总三专规划以及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规划都已经或即将出台。这些规划相互之间进行了有效衔接,较好体现了“两圈一带”战略的根本要求。我们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要加强与这三个板块规划的衔接,使“十二五”规划充分吸纳已有工作成果,与现有规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另一方面,搞好国家规划对接。前期,我们在制定各项规划的同时,通过部省合作共建等形式,与国家有关方面及时进行了工作衔接。在抓紧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更要乘势而上,有效推进,使我们一批重大项目能够进入国家规划笼子,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

四是切实把“十二五”规划编制成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行动方案。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可操作性。要把“十二五”规划变成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行动方案,必须强化项目、政策、资金保障,坚持用项目落实规划,用政策支撑规划,用资金保障规划,切实增强规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强化项目支撑。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六大领域及投资结构的动态优化,加强项目策划、落实和深化,不断充实和完善重大项目库,提高项目成功率。截至目前,为配合“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湖北省通过项目库建设,储备项目3.7万个,投资总规模达12万亿,将有效支撑“十二五”期间的投资增长。

强化政策支持。要围绕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配置。公共财政要重点投向农村公共事业、就业社保、防灾减灾、资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重大建设布局、关键领域改革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性支持。

总的说来,“两圈一带”战略是引领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二五”将是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实施的重要时期。全省要运用战略指导规划,通过规划落实任务,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为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奠定坚实的基础。

链接

回顾“两圈一带”战略的形成

说起“两圈一带”战略的形成,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即“两圈一带”战略发端于战略支点的科学定位,起始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报获批,完善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动实施。

在战略形成过程中,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历亲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可以说,“两圈一带”战略既立足于历届省委、省政府奠定的坚实基础,又及时汇集了近几年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充分凝聚全省上下的聪明智慧,是对发展战略的再谋划,对发展模式的再创新。

与过去的研究成果相比,“两圈一带”战略具有框架的总体性、内涵的一致性、实施的可操作性3个鲜明特点。这一战略的形成,标志着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总体发展的谋划达到一个新高度,进入一个新境界。

鄂西生态环境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官网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凝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观念和理论共识,充分调动和利用全社会的学术、经济、舆论资源及社会公众

  • 一千零一夜都有什么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共有243个故事,比较著名的有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其他诸如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驼背的故事、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终身不笑者的故事、钱商和匪徒的故事、哈曼丁的故事

  • 从“夸父逐日”的故事中,夸父有哪些优秀品质?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夸父逐日》这则远古时代的民间传说故事反映远古人们对时光无情的流失以及对生命有限束缚的极度痛苦。夸父追赶永恒的太阳,希望留住时光,带给人类光明与温暖。寄托了人们对征服大自然,追求永恒生命的强烈愿望。故事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大胆的想象塑造出“夸父”这个双手持有毒蛇的英雄形象。他不畏太阳的炙烤,追赶太阳

  • 中外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我们看到,从上古时代的文明发端开始,虽然中华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独自创生的,是一种中华民族先民在少受外来文化因素影响下创造的原生型文化,但是,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就一直寻求与外部世界的交通与联系,在早期文化的形态中已经具有了与其他民族文化联系的某些信息和线索。到了秦汉时

  • 带酒的网名霸气?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带酒店网名霸气有以下几个:灯红酒绿、红灯绿酒、对酒当歌、酒囊饭袋、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后失言、借酒浇愁、敬酒不吃吃罚酒、今朝有酒今朝醉、花天酒地、酒肉朋友、尊酒论文、双柑斗酒、黄公酒垆、酒后无德、高阳酒徒、寄情诗酒、放歌纵酒、恋酒贪色、栾巴酒、沉湎酒色、诗酒风流、桂酒椒浆、旧瓶装新酒、酒肉兄弟、担酒牵

  • 中国史上最牛的一场“高考”,产生了哪八位文坛大家?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嘉佑二年,高考(科举考试)按部就班开考。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堪称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贡举录取的进士可谓群星闪耀,其中有不乏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后人统计发现,好家伙,这一场考试竟然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当朝宰相。东坡先生榜上有名,但只相当于进了211当年,年仅21岁的

  • 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差异?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现在的人种也就是智人在世界上存活不是以前学的400多万年,而是只有10万年不到的时间,而且我们世界上各个地区,不同肤色的人其实一个人种,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导致的外貌差异,从根源上其实是一个源头。但是即便是从一个源头出来的文明,也出现很多变种,现在能够得以保留的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咱们中国代表的东

  • 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民间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等。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

  • 中国文化大学是一本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大陆没有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有一个中国文化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阳明山著名私立综合性大学,是台湾省实体藏书最多的私立大学,也是海拔第三高的综合大学,在暨南国际大学、华梵大学成立前,以海拔高度而言曾有最高学府之称

  • 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典型特征是?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可以说中国古代性文化有着相互冲突的地方,自南宋之前,人们对并不忌讳,甚至在孔子的语录中还明确的记载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正是因为如此古时的性生活还是很丰富的,并不亚于如今的西方社会,而且都人为性欲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它可以让人们激情得到释放,生命得以延续。到了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却提出了